《萬古江河》喚起上下五千年的熱情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讀者評論:


評論一:
這萬古的江河

  兩個多月,終于讀完了許倬云的《萬古江河》,深深服膺于許倬云先生傾注在這本傳統文化普及讀物中的學識。關于傳統文化普及,大陸和臺灣的文化界出翱誑阽都在不厭其煩地說。大陸這邊可以看出一片泥沙俱下的態勢來,《百家講壇》自閻崇年與孔慶東起,定位于傳統文化普及,提升國民素質。至易中天,仿佛已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關于易中天的爭議尚未塵埃落定之時,于丹又橫空出世,一路講來,令人大跌眼鏡,票房反而一路飆升。此女講完《論語》又講《莊子》,毀完孔孟又毀老莊,其“摧枯拉朽”之勢巍為壯觀。本來影響力已日見脆弱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位傳播學教授的嘴下,更加令人不忍卒聽。前日在天涯網站看到一幫博士聯合簽名抵制于丹對《論語》和《莊子》的胡謅八扯,看去,倡議者是中山大學的徐晉如。此君一篇《綴石軒詩話》,可謂當代古文創作之典范,此事由其倡議,庶幾可謂不謬。再看圖書市場上的歷史讀物,《明朝的那些事兒》基本照譯自《明史》,言辭無味了無新意;安意如的三本古詩詞小書一路抄來駕輕就熟,被人指出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拜出版公司的宣傳炒作所賜,銷量倒是一路看好,這位二十郎當歲的小女生,即使在圖書市場上的成績讓諸位文史大家們相形見絀,其學問積淀人品修養卻終究不能與諸位大家相提并論。
  
  
  與大陸的七葷八素一片混亂相對照,臺灣的一些文化普及工作倒是做得頗令人期待。前些日子,臺灣商務印書館推出“典范人物”系列叢書,為中外歷史名人作傳,作者皆為各相關學科中浸淫多年的優秀學人。關于這套叢書,編者在前面寫得明白:乃秉承王云五先生遺愿。此言非虛,每年的北京書會上,臺灣商務都將本社歷年出版的圖書書目做成一本小冊子,從中可看出臺灣商務多年苦心經營逐漸積累壯大起來的雄厚的出版資源,其中一套“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叢書”更是包羅萬象,令人擊節。此外,還有如近年與清華北大兩家大學出版社合作的臺灣“漢聲文化”,多年來致力于發掘和保護中國文化,從中國的古建筑、年畫,到傳承至今的各地民俗,都有大量的出版物印行于世。年前在北京有幸見到漢聲文化的總編吳美云女士,言及自己所做的工作,吳女士與其下屬的一位助手犢誑詰了相似的話:“我們的工作也許更注重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在此中取得經濟效益的考慮反倒在其次了。”后來在《南方周末》上讀到對《漢聲》雜志的介紹,以及文中寫到吳女士當年一點點地整理介紹傳統文化的艱辛歷程,乃知對于傳統文化之保護與普及,實非易中天于丹等汲汲于富貴者或孔慶東之流的跳梁小丑所能為。
  
  
  許倬云《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最初亦是由漢聲文化公司策劃出版的一本歷史普及讀物,在書的《后記》中,許倬云曾提及對吳美云女士的感謝,與此對應的,在與吳女士晤面時,她也曾說:“許倬云那本《萬古江河》是被我逼著寫出來的……”出版家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二)
  
  
   書的封面設計取自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黃河圖》的一部分,滾滾大河一路東去,與作者在書中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一段文采飛揚的比喻相契合:
  
  
  “假如用河流為比喻,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如黃河、長江……兩個水域分別在中國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兩個地理環境,呈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黃河帶給中國肥沃的土壤,也挾來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難。中國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也積聚了文化的創造力。因此本書封面以黃河為象征。只是長江水系,支流復雜,多姿多采,也許更近似文化長河的變化景象。長江源自巴顏喀喇山下的涓涓細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襲奪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納沱江、岷江、嘉陵江,匯集了藏邊甘青的靈水,始成洪流。從此,大江東流,在沖破大巴山的攔阻時,奔騰叫嘯,兩岸峰高及天,神女霧掩,巫峽云遮,藤蘿垂碧,灘險水急。江水又東,出峽之勢,直瀉千里,奔入湖廣丘陵湖泊,于是浩蕩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東,一路收容湘資沅澧,以及贛江、清江帶來的南方雨流和漢水帶來的中原黃土,更有雍容廣大的氣象:星沉平野,月上東山,遠樹近山,江渚沙洲,美不勝收。自此東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見山影。過了南京,遂與海通,廣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進退之間,或則江水積淀成洲,攔江截流;或則江流沖刷,裂岸崩石。終于大江傾瀉入海……”
  
  
  與這段話相對應的,作者在正文中也采取了相同的敘述模式,從世界歷史文化發展的角度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進行觀照,大致分為中國文化的起源與初期發展,東亞的中國,亞洲的中國,最后是世界的中國。行文中不僅對于中國文化的起源發展娓娓道來,且時刻關注當時中國處在世界上的地位,進行橫向的比較,從而得出一個正確的定位,如中國古代文化與兩河流域古代文化之比較,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之比較,唐帝國與伊斯蘭帝國之比較,明代中國與哈部誑詮堡王朝時期的西班牙之比較等,通過比較研究,道出了哪些是歷史的共相,哪些是自己的殊相。老子說,知人為之智,自知為之明。所謂知己知彼,沒有可作為參考的比較,即不易有真正的自知之明。由此,似亦可證作者在前言中所寫到的:“本書目的,除學術興趣外,也不辭冒天下之大不韙,擬對國民自大心態的偏差,盡規勸諫諍的努力。”
  
  
  語言的平實如話通俗易懂,是此書一大特色,所謂“真佛只說家常話”。在圖書編輯的推薦語和作者的前言中都曾寫道:這是寫給當代中國人的歷史讀本。行文中無一處直接引用歷史文獻,皆明白如話,偶爾也會看到作者筆鋒一轉處的幽默。在寫到孔子時代的蔬果栽培時,作者列舉了當時食用植物的種類,寫道: “此中野生作物,種類頗多,大致均為主食的補充,不是主要植物。但是農業栽培食糧不足時,采集的食物可能占了相當比率。首陽山上的采薇人,不是只有伯夷叔齊!”當時看到這段,不由掩卷大笑。
  
  
  此書另一特色,便是其敘述重點,“在文化內容方面,本書將于日常文化、人群心態及社會思想多所注意,尤其注意一般小民百姓的生活起居及心靈關懷。”“今日讀史的讀者,不同于舊時,在這平民的時代,大率接受過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對歷史有興趣。他們關心的事,當為由自身投射于過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來,現在的生活方式何自來。”淡化了以往以政治史為綱的通史中的朝代更迭國家興亡,沒有了帝王將相圣賢名流們的“嘉言懿行”,道出的是我們的祖先曾經生活在其中,我們仍然生活在其中并將帶著祖先們的痕跡永遠生活下去的一些日常瑣碎:商周的青銅文化從何而來,古代的老百姓吃些什么、穿著如何,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有何異同,民間組織中從祆教明教到白蓮教天地會青紅幫直至太平天國義和團,是怎樣影響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統統在這位著作等身的學者筆下向人們展現出來。從學術意義上來講,也許,這部書亦可算是填補通史著作的一個空白了。萬古江河——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江水河水滾滾逝去,浪花不僅淘盡了英雄,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百姓。所以,許倬云先生在序言的最后寫道:“萬古江河,晝夜不止。謹以此書,向千百代的祖先,獻上敬禮!”

========================

評論二:
不廢江河萬古流

  我是從新京報的書評上得知此書的。書評上大意是說,此書以文化的變遷作為斷代的根據,迥異于當下的一些斷代史。我想這多少是一種新意所以才決定買來看看。
  
  初看前幾節,我頗有些失望。那些論述中國史前文明的段落,在我這個史學門外漢看來,似乎與傳統的論述并無多大差異。
  
  本以為不過如此了,但偏偏我又多翻了幾頁,才發現此書真是大有不同。
  
  舉例說來,當談到清末的鄉紳文化時,許先生談到了近代知識分子與傳統讀書人的不同:傳統中國的八股取士,造就了很多有功名而無官運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在當時條件下只能返回故鄉,在地方扮演鄉紳或相似角色。這種角色雖然不見得是對這些讀書人的公平,但客觀上卻使得當地的文化水平得以保持,當地的文化延續和社會發展也有所保證。然而近代以來,傳統的讀書人為有現代思想的讀書人取代,他們學成之后不再返回故土,而是越來越集中到沿海大城市。這種向城市的集中雖然有利于個人的發展,但客觀上制造乃至加劇了內地與沿海的差距。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是許先生的這種大膽闡釋實在不能不讓我佩服。與所謂的按文化劃分歷史相比,我更加為這樣有趣的論述所吸引。同樣的,能夠出乎意料的論述,以上只是一例,要想指導更多,還是應該仔細閱讀此書。
  
  此外,我覺得這本書實在是可深可淺的著作。喜歡研究的人多少可以得到些啟發;而對于面對高考的文科生來說,此書也實在有些用處:以話題為中心的論述方式,多少可以彌補以時間為軸線的論述之不足。對于增強對歷史的綜合把握能力,此書是大有裨益的。

==============================

評論三:

  從社會學的角度寫歷史啊,那時感覺要寫成這樣一本書,得看多少書啊,每一條結論,仿佛都是看了許多書以后得出來的,而這樣的結論真是有數十萬條.
  
  曾經很想知道古代的社會是什么樣子的,這本書估計是最能滿足好奇心的了.除了那些小說以外.
  
  后來看了有資料,才知許教授手足不便的,且閱書無窮.
  他是那種自己人.
  
  他對口口時期的教育與其它方面的評價,在我看來是很新鮮的,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總括性的一些.不知他對歷史的分析是基于什么理論,還是僅從自己的資料出發概括而得.
  
  對唐宋諸時期作一個概括的審視,相對容易些,因為隔了千百年的時空,那些主要的東西經過沉淀已浮現現來,而且對后世的影響也表明了某些特別的方面是根本所在.
  
  可是看口口就不一樣了,也許許先生隔著大洋彼岸,比我們身處其中的人更有一種縱深的眼光,在國外能更鮮明地從某種對比中感受到口口時期的某些特質吧.
  
  關于口口時期的教育是要重看的.為什么在那個時期,幾近國破家亡,而有真知灼見的人卻層出不窮?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應該怎么改?還有當時的小學教育幾乎是洋學堂以及眾多私塾,為什么也培育出了那么多學子名人?
  
  如果國家的現狀不能改,制度只能在框架下面微變,那么怎么樣的教育能夠使學生學到做人與做事及知識呢?
  
  這些有待于從歷史的沿革中發現.許先生在書里就提倡,改革不要完全拋開傳統,許多好的東西正是從傳統中來的.這話有道理.要變革制度容易,變革人心就難了.從傳統中繼承的東西,相對外來的東西易為大家所接受.
  
  清朝時期的學校只注重背書寫八股文不好,難道唐朝時候人們以詩競才也不好嗎?春秋時代弟子跟從老師學做人做事也不好嗎?現代教育理念與此也是部分相通的.其實,只要給人以相對寬松的環境與關鍵有效的指導,人都是學得好的.我們國家的問題是人太多了.
  
  所以這本書中有關教育的部分,以后可以重看.
[ 此貼被koodoo在2007-10-16 16:22重新編輯 ]
 
圖片:《萬古江河》.jpg

網載 2014-07-13 22:49:01

[新一篇] 許倬云 萬古江河 以江河流域的擴大比喻文化的進展

[舊一篇] 民國中學生作文選 作文的真實風貌與豐富內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