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 簡體 傳統 |
李白自二十多歲時在蜀中與元丹邱相識,二人遂成莫逆之交。在“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的一生中,元丹邱作為李白不能實現的道教理想的典范,始終是他靈魂療傷的慰藉。
文 | 三書
李白一生交游甚廣,出現在他詩文集中的人有幾百個,有些對他有知遇之恩,如賀知章、司馬承禎、吳筠等;有些與意氣相投,如杜甫、高適、孔巢父等;有些則是他各地漫游時招待過他的縣令,如柳少府、王漢陽等;還有少數萍水相逢的農人,比如汪倫、紀叟、荀媼。不論緣深緣淺,這些人終歸是李白生命中的過客,只有元丹邱一人,作為一種底色存在于李白的心里。李白寫給他的詩多大十余首。
元丹邱的風神寫照,被李白刻畫于《元丹邱歌》一詩:
元丹邱,愛神仙。
朝飲潁川之清流,暮還嵩岑之紫煙。
三十六峰常周旋。
常周旋。躡星虹,身騎飛龍耳生風。
橫河跨海與天通,我知爾游心無窮。
元丹邱俗名不可確考,“丹邱”乃其道號。“丹邱”者,乃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其地晝夜常明,只有安樂,沒有死亡。元丹邱自幼修道,云游名山。這首詩里的元丹邱,在嵩山飄飄然如神仙中人。
元丹邱在嵩山一住多年,期間李白多次造訪。一入莫莫高山,塵囂世界便遠遠遺落在身后。山居的幽靜令李白神往,他不禁在墻寫詩《題元丹邱山居》:
故人棲東山,自愛丘壑美。
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
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
“東山”典出東晉謝安。謝安早年棲居會稽東山,過著出則漁獵入則詩書的生活,后來國勢日衰,作為救國救民的眾望所歸,他在“安石不起,奈蒼生何”的輿論壓力下,出山而成為淝水之戰的總指揮,擊退了前秦百萬大軍,從而保住了江東。
公元742年,道名鼎鼎的元丹邱以受召入朝為道門威儀,并汲引好友李白于皇上,次年,43歲的李白便被詔為翰林學士。然而,這兩個好朋友天性縱逸,與政治氣場極其不合,不到三年,遂先后離開了長安。
“自愛丘壑美”,元丹邱如池魚籠鳥,回歸山林, “青春臥空林,白日猶不起”。青春是春天,古代以春天為青色。李白此次造訪當在春天。山林野花芳菲,清幽無比。又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更可以白日當窗而猶賴床。
“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山居少不了松樹。松,凌寒不凋,由來為清高之象征。而松濤更是清人心魂。李白站在幽靜的山居,聽松濤如水,覺衣上塵埃盡去。再下看石潭,寧靜深邃,世界倒映其中,世慮亦皆盡洗。
然而,這個世界卻是李白可望而不可即的。“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元丹邱的山居,就像彼岸的理想國,李白曉得其好,但卻有無法放下的“紛喧”,只得望彼興嘆。
公元751年秋天,李白離開山東的家,再次前往嵩山訪元丹邱。已過知命之年的他,仕進之心已灰了大半,此次來訪,本寄希望于從元丹邱這里汲取力量,從而徹底棄世歸隱。然而跋涉千里之后,卻發現元丹邱已離開了嵩山。失望之際,李白準備打道回府,但不意在南陽遇見友人王大,王大告訴他元丹邱在石門山中,并勸他前去。
石門山位于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境內,離嵩山并不算太遠,于是李白欣然前往。此次尋訪的經歷,寫在了《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邱》一詩中: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
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
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
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留歡達永夜,清曉方言還。
從嵩山到石門山,一路上群山連綿。好在李白尋幽興致頗高,亦無期程要趕,因此乘興而行,并不覺遠。
抵石門山后,李白看到蒼崖崢嶸,道路崎嶇,渺茫難涉。白日西斜,李白幽興頓失,轉而急迫,因此有“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之急。
暮色中四周靜下來,眾猿哀鳴,空山愁人。夜幕降臨,月亮升起。“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皎月升起在松樹上方,草木黃落的秋日山谷別有幽致。深深的谷底隱約可聞水聲潺潺,溪中殘留著積年未化的古雪,石橋殘缺,激流越過斷石。
這就是月光下的百秀谷,元丹邱在石門山中隱居煉丹之處。高山邃壑,登眺難窮。李白正仰望峰巒嵯峨,忽然聽見元丹邱在遠處呼他。“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二人相見,自是十分歡喜。
李白亦曾隱居過,但直到來了百秀谷,見到元丹邱的幽居,方才不禁嘆道:“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李白來到石門山后,在元丹邱處滯留了一個秋天,直到秋末北上幽州。期間,二人同游方城寺,后又邀請友人岑勛來會,三人于是在百秀谷中飲酒,樂極而醉,李白于席間寫下千古名篇《將進酒》。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5-14 11:32:3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