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行業紅海?你思考過?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開頭先分享個故事,我有個做游戲的朋友,很担心自己產品沒有競爭力。于是他每天晚上都找人交流,問著身邊的朋友:“我的產品怎么樣?會不會掛?”好長時間里,他不是一直求援,就是一直担心。先前我提醒過他,把產品做好一切都好說,而他則回復我:“我相信樂觀的思考可以改變一切。”

如今的怪現象,便是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樂觀就能解決問題”等,這股風潮從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一路逆襲回來,衍生了很多雞湯理論。

很多人根本誤解了正向思考,正向思考并不等于自欺欺人。我們看到剩半瓶的酒,要慶幸自己還要半瓶,但不代表我們想像酒瓶內是滿的,酒瓶內的空氣就會轉換成真的酒,還須起身、走路、動手去裝滿新的酒才行。向上帝禱告,但走路要靠雙腳。

“越聰明的人越常自欺欺人。”這句話是我長久的一個心得。

大約在1900年之際,這是一個與今日特別相似的時代,一個福特被喻為“工業之神”的時代。自由貿易的依賴度極高(高到后來一戰結束后的奧地利,因為缺乏貿易,甚至沒有燃燃料可以取暖),金融市場連動度極高,此時的西方是樂觀而進步的,有許多人甚至認為此后不會再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隨著科技的進步,不久將會有“人間天堂”的誕生。

那時候的底特律就像現在的硅谷,汽車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人類突然開起汽車的熱潮就像手機的興起一樣,可以親眼觀察到“一個新玩意的普及”。福特用十五年的時間便創立了一個帝國,快速累積了將近十億美金的現金(一百年前……),他創立了很多的典范,比如說應用裝配線的觀念,裝備線帶來自動化,但工人并不熟悉如何操作,所以又自主提供教育訓練,他通過生產技術的革新來降低成本。他甚至大幅加薪工人一倍,并且規定八小時的工時,以一家企業之姿改變美國經濟體質(也順便打了很多說“員工只值那么多薪水”的其他企業家的臉),除此之外,他也發展了專業的人力資源和授權經銷商來賣車等現在常見的經營模式。

亨利福特于當時,怎么說都是個聰明人。而一堆被福特打得七零八落的小車廠老板們聚集而成的“通用汽車”,則通過充分授權各個山頭,創立良好的經理人系統,開始絕地反攻,甚至于之后擠下福特汽車的市占第一名的地位,福特則等到由小福特繼位之后,學習通用的創新,才開始重振實力。

越是腦筋清楚的人、越是成功的組織,越容易“自欺欺人”,因為在通往茁壯的路上,慢慢開發出創新的方法,懂得用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去分析資訊,并且得到更多的資源,或產生龐大的貢獻,眼睛要看的事情變多了,哪有時間去看見新的問題呢?偏偏,問題這玩意只會每天出現,可能你解決上個問題的方案,正釀成新的危機,又或丑小鴨般的小問題,未來將會成為一只羽翼豐滿的黑天鵝。

“自欺欺人”,是一股多么強的反作用力。上帝讓無助的人學會逃避,又用昔日的榮光遮住一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的雙眼。

你是否還記得美國次貸危機時,有多少人自欺,這個泡沫還可以繼續炒作?

正在就學的你,真的相信“畢業”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正在工作的你,你真的確定這個工作,真的值得你投注這段的人生嗎?

正在創業的你,你真的確定自己的產品做得夠好了,缺的只是周圍的幫助了嗎?

每一分每一秒,我們能夠思考的地方,絕對比我們想像的還有多很多。譬如說,現在每個人都在說的——“手機游戲一片紅海,沒法做了”和“市場急速增長,機會很大”這兩句矛盾的評價。

再分享一個故事。之前我去一個鞋店買鞋子,因為店租漲價的關系,老板娘決定關店。我問她“怎么要收了啊,生意不是很好嗎?”“要漲房租啦,這樣沒利潤。”老板娘跟我說。在我的世界觀里,遇到這種情形,可以選擇提升價值,或是找出更好的流程、方法降低成本,然而老板娘卻選擇離開,我便好奇了。

“有沒有想過壓低一些不必要的成本維持原本的價位,或是把品牌做出來,大家本來就對你們店有感情了,如果你們‘不可取代’,那不就不用離開這里啦?”

“贊、贊、贊,年輕人,果然很會想。但可惜還不夠有社會經驗。說的是很簡單,但這樣太麻煩了,這里不劃算,我直接搬回去我哥那邊做就好啦。”老板娘說道。原來這個運動用品店是家族事業,她哥哥很久以前早就把某個商圈附近的地都買下來,自己開了好幾店。

“你去過金五星嗎?那邊有八家不一樣的店,都我們家開的啊。大家以為不同家,但實際上都我家開的,大家去了第一家會去逛第二家,全部逛完總會挑一家,價格又是我們家的帶頭喊,附近其他在做的,頂多只能跟著我們喊價,他們再殺價,光店租就受不了啦。年輕人,給你學個社會經驗,看你人很正直。以前我以為只有我們家這么做,后來旅游的時候導游說,那些賣路邊攤的啊,老板都同一個人。哈哈,我才發現全世界做生意的都一個樣。”

我突然發現自己是如此對商業世界缺乏了解,八家店原來都是同一個老板,好笑的是,以前的我總以為在那個地方一片競爭激烈。

熊彼得提出了創造性破壞的概念,競爭導致一個產業利潤下降,鼓勵企業投入創新,創新會讓企業產生高額利潤,創新的過程也會為經濟帶來繁榮,然而競爭者后來居上,分食利潤,把該創新的領域的利潤又往零利潤的方向拖去,對利潤的需求會引發下一個創新,尋找更好的產品、開創新的市場、用更好的流程,隨著創新的速率緩下來,減少產量、物價、利潤,經濟從繁榮又衰退下來,成為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觀點,基于此,認為企業的兩大任務,一個是“創造顧客”,另一個是“創新”。

我們每天在科技媒體、商業媒體看見的,也都是企業做為社會創新者的角色,為社會提供更便宜、更高品質的商品。

作為一個創業者,來到一個熱鬧的行業,你以為自己享受了資本主義競爭、創新。但你永遠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的另一面,更為幽暗的一面,或許這一面是起因人性,但更可能是因為“資本作為主角”與“利潤報酬的重要性”。

游戲行業一講到創新,好像只想到“產品”,不不,創新更是“用新的想法、方法去解決問題”,需要通過思考、實踐反覆琢磨,為什么喬布斯當初是說“我可以把一千首歌放在口袋里”,而不是“這個蘋果的新商品的功能有多好?”

個人也是一樣的,某個方法、想法,或許能解決別人的問題,但不一定適合你。通過思考,你會發現你有更多的選擇。這些選擇,往往讓你得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創造更多的價值。

宮本雅史因為質疑而作出了FF這款驚動世界的游戲,洛克菲勒在石油最不景氣的1870年通過石油改變了世界。

回顧過去的教訓,質疑眼前的世界,專注未來的改變。永遠不要被別人起步的成功而嚇退你自己的步伐,因為有很多起步成功的人,他的方法根本就是錯的。

很多人一開始往往采用了錯誤的方法,卻得到好的答案。接下來因為情境類似,為了方便行事,便用求出第一個答案的錯方法,想得到其他“好”答案。他沒有在接下來重新思索,并發覺到能夠如法炮制的前提是,必須要確認問題是相似的,而第一個得到好答案的方法也是對的。

不知道為什么而成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認識一個學長,是個很聰明又很有魅力的人,學東西非常快,在年紀很輕的時候,靠著自學,就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學生時期是班長、第一名、模范生,更是學校里的領袖,出社會后,經歷更是豐富,也在金融業取得很好的業績,被一個精英輩出的青年協會推舉為主席。但是后來,她創業失敗,賠了幾百萬,而她為了翻身,試著投資不動產,結果還是失敗。

可以肯定的是,聰明如斯,學校的課程對他不過是件簡單的事情,而在課本外的戰場,更是輕易的成為人際關系的焦點。在初出社會找工作的過程里,因為擁有領袖氣質、聰明、成績優良,暢談構想時的演說能力十足,在不同產業都能找到很棒的工作,而且時常跳過基層,直接到中高階管理的角色。但是每份工作都做不久,雖然有領過高薪,但事實上啥特別的經驗都沒得到,就又跳到另一個產業去。

為了滿足自己的事業心,他選擇了創業。但是創業,從0開始,去打造一個戲臺,讓更多人加入,創造利潤也好、創造社會價值也罷,都必須扎實。但他誤以為創業跟之前憑著履歷跳來跳去找到的高薪工作,是同樣的事情。他仍把試著自己對于許多事情的小聰明、人際關系上的優勢、天花亂綴的演說能力來創業,但是他創的業,卻偏偏選擇了一個必須大量談業務、講實力、用心在客戶上的產業,他卻未針對自己在做的事,花上心力去學習相關的經驗。結果,因為事情他不喜歡,便臨時請員工代他去,越覺得以前的方法仍行得通,便越遠離第一線,越遠離第一線,初入此道的他便越看不見事實。

之前我一直納悶:“為什么他總是都把接下來的失敗當作運氣不好?而不自己去檢討?”直到我想明白:他在做這些事之前,已經預設了一個成功的方法。不能從失敗學到教訓是可怕的,但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當初是如何成功的,更可能會讓人目盲,習慣一個錯誤的方法。

所以說,手游市場高速發展這個事實沒有錯;競爭看上去激烈,其實不過是大佬們的棋子;至于面對已經取得先發優勢的諸多同行,請放心,未來還不好說。

千里始于足下。剛硬如律法,都會有改變的一天,萬物亦是如此,只有不斷的思考、行動、學習、思考、行動、學習,才有辦法滴水穿石,穿透眼前的極限。

還記得“水滴石穿”嗎?讓我們把這些老掉牙的故事,也說給自己聽吧。


關于作者:

  孫志超,創新工場主要投資游戲方向,微信siskosun,欲咨詢請注明來意和游資網字樣。



GameRes游資網 2015-08-23 08:39:28

[新一篇] 手游版權價值:IP方約分走行業收入的5%

[舊一篇] 手游高熱 繁榮背后藏危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