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濰縣城男子剪辮子軼聞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辛亥前后,老百姓剪辮子的場景


街頭強行剪辮子


男人后腦勺留一條辮子,是清朝子民頭發的典型形象。清廷入關前,內地漢族男子,都是蓄發。清順治二年(1645),攝政王多爾袞,命禮部向全國發布“剃發令”:“今者天下一家,君猶父也,父子一體,豈容違異,自令以后,京師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后,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吾國之民,遲疑者為逆命之寇。”其所謂“剃發”,是要求剃去頭上前半部頭發,后半部,依滿人習俗削發留辮,廢棄明朝衣冠。實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違抗者處死。從此,人們頭頂上拖著“q”形辮子,持續了200多年。

剪辮法令


同盟會員帶頭剪辮子


早在清光緒末年,濰縣有15名日本留學生,他們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后的強盛,審視中華民族的命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朝,才能振興中華。這15名留學生在日本先后參加了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國同盟會。1905年后,他們相繼回濰,又發展了部分會員。那時,他們大都以辦新學為掩護,在學校內,暗中積極宣傳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主張。人們發現,這些從國外回來,穿著西服,頭上的辮子也早已剪掉的孫中山先生的信徒,也在以自己為樣板,暗示人們鼓起勇氣剪辮子。


剪辮子風,吹到了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樂道院里。這里,曾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遭到燒毀,而后又以“庚子賠款”得以重建后,成為滿清政府再也不敢侵犯的地方。其文華書院和廣文大學,也早有同盟會員在校內進行革命宣傳活動。1910年,同盟會員謝鴻燾從日本回國,到廣文大學教書期間,就在青年學生中,發展了張同譜、張延祿、曹志新、朱學海、秦文彬、秦明德、秦明堂等14人為同盟會員,他們成立了廣文分會。在積極接受和宣傳孫中山革命主張的同時,也紛紛剪除了辮子。《廣文校譜》一書中,有一張1910年全校男生部師生合影照片里,70多名青年學生,全都是剪了辮子留著分頭的形象。

教科書中關于剪辮子的內容


紳士學者中有人敢冒險


受同盟會的民主共和思想影響,在社會上,也有一些開明士紳冒險擁護共和,剪去辮子。其中,影響頗大的,是時年23歲的丁叔言。


當時,丁叔言已經繼承家業,成為濰縣豪紳丁六宅的掌門人。因為個人愛好,他先后組織了民間社團“端陽詩社”和“神州畫社”。當上了丁氏初級小學堂的校長。他還經常到“智群學社”參加社會活動。智群學社是由其塾師劉金第與地方知名人士郭恩敷、杜佐宸等發起組建的,以“研究新學,開通風氣”為宗旨,主張“講學明理、合群圖強、欲養民德、須開民智”,從中覓求救國之道。它是濰縣第一個民間團體。丁叔言經過參加這些活動,在逐漸增強了民主共和意識后,決心與滿清決裂。辛亥革命前夕,他和畫社、詩社的幾位好友,也毅然冒險剪除了辮子。他的畫友丁東齋,在剪了辮子后,還畫了一幅“醒獅圖”以作紀念。

油畫《剪辮子》


民國元年孫中山下剪辮子令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剪辮子令說:“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發之制,悉從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

裹小腳的女人


當時,同盟會員在濰縣縣城的活動已逐漸公開。早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就在西門里大街東過道辦起了濰縣第一所女子小學―――陳氏志成女學堂的同盟會員陳紀元,此時,不僅在校內掛起了“濰縣女子天足會”的牌子,主張幼女不再纏足,已經纏足的婦女要放足,而且還與人一道大力宣傳男子剪辮子。陳紀元等人的這些活動,受到了地方當局的支持,臨時政府的剪辮令,在老百姓中一唱百和,曾有民謠傳開:“快剪發,快剪發,強似留著豬尾巴”。縣公安局為執行剪辮子的命令,也曾采取斷然措施,除了在縣城的四城門上派人,還有值班人員沿街巡查,看到留辮子的即強行剪去。特別是每逢大集,外地和農村來趕集的人將辮子藏在帽子里,也仍然逃脫不了警察的注意。一旦被警察看到,便非剪去不可。在大集上,經常看到,執勤巡邏的警察,手里掐著大把的辮子。

警察為行人剪辮子


就在這時,山東都督周自齊為貫徹剪辮子令,特派宣傳員于民國元年(1912)農歷五月十七日,到昌邑勸導民眾剪辮子,第二天清晨,昌邑城隍廟里鐘聲大震,喊打喊殺,原來,當地的一伙痞子,一次就將27名剪了辮子的老百姓殺死了。


這一事件傳到濰縣城,也一度引起了人們的驚慌。有些人怕時局不穩,萬一有反復,落個造反的罪名,因此對剪辮子持觀望態度。還有受封建毒害嚴重的人,守舊思想,一時難以改變。有的人剪去了辮子后,大哭大鬧的,躲在家里不敢出門;有的剪掉了真辮子,戴上了假辮子;更有偷偷重新留起來的。種種洋相都曾出過。


民國三年(1914)6月,北京政府又頒布《勸誡剪發規程六條》,其中有“凡政府官員、職員,不剪發者,停止其職務;凡車馬夫役不剪者,禁止營業;凡商民未剪發者,由警廳勸令剪除;官員家屬仆役未剪者,其官員負責勸誡”,此后,剪辮子剃光頭(濰縣俗稱和尚頭)、留分頭、平頭,后拢頭,在城里的大多數老百姓家的男子逐漸成為習慣。但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濰縣的大集上,由閉塞的山區或偏僻的鄉村進城趕集的年齡大的人,頭上還有盤著辮子的。

1912年3月3日,法國Le Petit Journal關于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報道,標題為:《袁世凱剪下他的辮子》。畫家以袁世凱剪去辮子這一場景對整個事件進行了概括,告示一個舊時代的終結


稿源:人民網  圖片來自網絡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39:30

[新一篇] 有關民國人物辨識的那些事(男生版)

[舊一篇] 那個時代多妻制體系下的風流男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