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觀念的更新與成本控制新思路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成本管理觀念是指人們對成本管理有關問題的認識。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作為競爭主體,應樹立怎樣的成本管理觀念來支配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個既有一定理論意義,又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問題。本文擬對此作一些簡單的分析。
      一、成本效益觀念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地從降低成本水平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傳統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簡單地歸納為減少支出、降低成本。這是就成本論成本的狹隘觀念。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效益始終是企業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也應該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向現代效益觀念轉變。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管理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向市場提供質量盡可能高、功能盡可能完善的產品和服務,力求使企業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與企業管理的這一基本要求相適應,企業成本管理也就應與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直接聯系起來,以一種新的認識觀——成本效益觀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問題。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應以成本效益觀念作為支配思想,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創造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與“減少支出、降低成本”的概念上是有區別的。“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就是節省或減少成本支出。它是運用成本效益觀念來指導新產品的設計及老產品的改進工作。如在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認識到如在產品的原有功能基礎上新增某一功能,會使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末,盡管為實現產品的新增功能會相應地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種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觀念的。又比如,企業推廣合理化建議,雖然要增加一定的費用開支,但能使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引進新設備要增加開支,但因此可節省設備維修費用和提高設備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為減少廢次品數量而發生的檢驗費及改進產品質量等有關費用,雖然會使企業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生產效益卻會因此而逐步提高;為充分論證決策備選方案的可行性及先進合理性而發生的費用開支,可保證決策的正確性,使企業獲取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失。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這種成本觀念可以說是“花錢是為了省錢”,都是成本效益觀的體現。
  總之,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日常成本管理中,應對比“產出”看“投入”,研究成本增減與收益增減的關系,以確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預測和決策方案。
      二、多動因理論的成本管理觀念
  庫珀和卡普蘭于1987年在一篇題為《成本會計怎樣系統地歪曲了產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動因”(cost driver, 成本驅動因子)的理論,認為成本在本質上是一種函數,是各種獨立或交互作用著的因素(自變量)合力驅動的結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驅動著成本,或者說成本的動因有哪些呢?傳統上把業務量(如產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動因(自變量),至少認為它對成本分配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動因)撇開不論。按照這一成本動因思想,企業的全部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大類。基于這一認識,形成了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產量的彈性預算等在成本費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這雖不失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業務量并不是驅動成本的唯一因素。
  按照庫珀和卡普蘭的“成本動因”理論,成本動因可歸納為五類:數量動因、批次動因、產品動因、加工過程動因、工廠動因。從這一觀點出發,我們應在分析有關各種成本動因的基礎上,開辟和尋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徑。比如,按照作業成本法(ABC 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對成本動因的分析,企業成本可劃分為由業務量動因驅動的短期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業量動因驅動的長期變動成本(主要是各種間接費用)。基于此種認識,在企業成本管理中可考慮通過實現適度經營規模來有效地控制成本,因為通常較大規模比較小規模更有利于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如采購費用支出不單純受采購數量所制約,還與采購次數有關,大量采購能降低單位采購成本;營銷費用支出不單純受銷售數量所制約,還與銷售批次有關,大量銷售能降低單位產品負担的營銷費用。對這類問題,若能分析出各動因(自變量)與成本(因變量)之間的關系,建立起成本函數的具體模型,即可進一步運用數學方法確定最優經濟規模。管理會計中介紹的最優訂購批量決策模型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具體例子。
  通過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除驅動成本的客觀因素外,企業成本也會受到人為的主觀因素的驅動,即成本函數可表示為:成本=f (客觀動因,主觀動因)。正因為人具有最大的能動性,人為的主觀動因也應是驅動企業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綜合素質、集體意識、企業主人翁地位意識、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工人之間以及工人與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等,都是影響企業成本高低的主觀因素,因而也可將其視為成本的驅動因素。從成本控制角度看,人為的主觀動因具有巨大的潛力。實踐表明,責任會計中對成本中心、可控成本、責任成本的研究分析,對于改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通過對成本主觀動因的研究分析,可進一步啟發我們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觀念。比如:(1 )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認為成本無法再降低的錯誤思想,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培訓教育,要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究無盡的,人人應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夠的重視。(2)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按照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類基本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可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引入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層次需求,即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求。這種機制強調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勵,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約束。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罚、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制,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總之,在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應樹立基于多動因理論的成本管理觀念。這種建立在成本動因分析基礎上的成本管理觀念,往往可誘發產生出企業成本管理的嶄新思路和有效舉措。
      三、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
  受長期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產成本的管理,忽視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與研究,這種成本管理觀念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一方面,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而是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的設計;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會涉及到產品的信息來源成本、技術成本、后勤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對顧客的維修成本、處置成本等成本范疇。對所有這些成本內容都應以嚴格、細致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以增強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如在產品設計階段推行價值分析,就是一種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手段。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與此相適應,成本管理的內涵也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等。
  再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重心由企業內部轉向外部,由重生產管理轉向重經營決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種決策成本也就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如相關成本、差量成本、機會成本、邊際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遞延成本、未來成本,等等。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重視和加強對這些管理決策成本范疇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為保證企業作出最優決策、獲取最佳經濟效益提供基礎。
  
  
  
上海會計14~15F31工業企業管理戈飛平19991999作者單位:廣東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 作者:上海會計14~15F31工業企業管理戈飛平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5:43

[新一篇] 成功與失敗企業的管理比較分析

[舊一篇] 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傳統  ——關于怎樣正確對待傳統道德的一點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