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由來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這種建構有沒有深入到基層,是非常可疑的。

能否請阿姨談一談漢族構建的始末(不是中華民族哈)。為何相對來說十八省還是有一定的漢族認同?

劉仲敬:自古以來只有漢人的說法,沒有漢族的說法。金代把漢人、遼人和南人區別開來,指的是三種不同的狀態。遼人指的是過去遼帝國統治的那些地區,包括燕云十六州和燕云十六州以外的農耕居民,他們其實按照唐代的標準來看,恐怕還算不上是夏人,甚至算不上是魏晉衣冠的體現者,為什么會在后來的契丹人手里面得到一個“遼人”這樣不同于“國人”的稱呼,這就涉及到非常復雜的認同糾紛,跟唐帝國、高句麗和渤海的認同政治都有關系。南人在女真人的體系中間,也不是后來蒙古帝國所謂的江南地區的人,而是在三元政體之下由汴梁的行臺管轄的那些人。在這兩者之間剩余的那些郡縣制居民往往被稱為漢人,這個“漢人”是一個文化意義上的稱呼,從種族、血統來講也是五花八門的。

繼承了唐風的遼代壁畫

明代的居民一般來說不用漢人這個稱呼,他們自稱和被稱都是用吳人、粵人、楚人、贛人諸如此類的稱呼。明末的結黨很明顯的反映出他們的文化共同體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楚黨、吳黨諸如此類的黨派。入清以后所謂的二元體制,實際上是在清朝后期才被人發現的,清朝前期實際上是一個多元體制,同樣也不使用漢人這個稱呼。清朝晚期出現漢人這個稱呼,主要是太平軍起事以后,跟太平軍對立的湘軍集團為了在清廷內部爭取更大的官職任免權,采取的策略跟現在香港泛民采取的策略是差不多的,他們一定要說太平天國是打著大漢衣冠的口號來復辟的,所以大清為了防止大漢衣冠的復辟理論,必須對他們所代表的儒家士大夫勢力做出讓步,也就是分給他們更多的官職。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太平天國出的第一手資料是基督教邪教味很濃,白蓮教味、民間宗教味很濃,但是儒家性、華夷之辨的說法幾乎找不出來。這些說法在左宗棠、曾國藩這些人手里面倒是非常發達,因為他們在儒家學術上講,本身就是王船山和明末各大儒的后代。即使從學術理論方面來看,湘軍、淮軍和附屬湘軍淮軍的這幫知識分子,才真正是近代所謂的漢族文化民族主義的始作俑者。太平軍那些人反倒不是,他們倒比較像是西洋化或者波斯化的基層群眾。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出資匯刊《船山遺書》

此后幾十年,由于清廷內部的官職任免權的斗爭日益激烈,在野的知識分子才進一步發明了炎黃子孫這個說法。發明炎黃子孫這個學說的時候,已經是在1905年以后東京留學生的時代了,是東京這批留學生提出了各種關于大漢天聲、大漢民族和滿蒙內亞入侵者對立的種種概念,時間已經是比暹羅人和印度人搞民族發明的時間都還要更晚一些。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原先從漢到清一直沒有被人重視的黃帝、炎帝這些族群神話,以及長期作為反面教材的洪武帝、漢武帝這些人物,才被拿出來做民族發明的素材。如果說有漢民族這個說法的話,那就是清末民初的這幫皇漢黨人,他們在同盟會和革命黨中間占據了相當的比重。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這時候的這種民族發明是相當混亂的,最初最積極地主張排滿和泛漢民族主義者的這批人,同時也是湖南、巴蜀、云南、廣西這些地方第一批地方民族主義的提出者。他們在前后非常短的幾年時間,也就是三、五年之內,同時支持湖南、云南這些地方的地方民族主義,反對大中華民族主義;另一方面又主張他們稱之為是大漢的小華夏主義,以這種小華夏主義為武器,來反對滿蒙主張的大中華主義。他們只有在一點上是可以確定的,就是他們反對以滿蒙為代表和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大中華主義。

早年蔡鍔

但是這種建構有沒有深入到基層,深入到使用比如說湖南語或者是巴蜀官話之類的基層群眾當中,是非常可疑的。直到三十年代以后,教育開始普及以前,這些地方的方言作者主要是依靠民間謠曲來維持自己的認同。這些民族發明家對他們的影響可能,第一不如當地傳統的民間宗教的傳承人,像天師、巫師之類的人,第二不如新傳進來的基督教發明的那些方言文學。可以說,五四新文化運動之所以要重新搞一套國族發明的東西,很大程度上就是感到他們自己在這方面的缺陷和認同的壓力。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一段時間的歷史基本上是由極少數文人記錄下來的,我們很容易因此夸張它能夠代表的真實層次和真實范圍。


網載 2015-08-23 08:40:29

[新一篇] 馬克·呂布鏡頭下的名人

[舊一篇] 【這個可以有】老司機眼中所謂的車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