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多識廣讓你變得更寬闊還是更狹隘?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640.jpg

人生的前二十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幾乎是我的人生信條。我堅信死守一隅會成為井底之蛙,只有走出去才能找到人生的坦坦大途。


因此我抓住一切機會出走。感謝父母的支持,我曾到過英國作學校訪問,去冬天的澳洲下海游泳,在歐洲11個申根國暴走窮游。高三畢業我一度想要休學一年,到全世界間隔年——去發展中國家做公益,去熱帶雨林做動物保護,去美國農場當勞力,再不濟,去家鄉的隔壁省學習挖藕也是好的。不過這些都是美好的想象,在間隔年這件事情上,我并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也沒有真正成熟的計劃。于是最后乖乖地北上讀書。不過現在的我,因為交換來到加拿大的一個小村子里,在半夜里用中文敲著文章。


我是一個心態開放的旅行者,一路上我的見識的確增長了不少。比如我遇到了許多人,聽了許多故事。我在澳洲的房東太太跟我講年輕時做酒店前臺與后來的丈夫結識的故事,活生生一出言情戲。有一次坐德國的夜火車,我遇到一個學教育的德國女孩,在她真正成為一名老師之前,她將要花三年時間、去三個不同的國度“支教”。我的美國學霸好友保羅,在讀完經濟學的本科后毅然換了個大學去讀醫學,學的還是外科。我曾在青旅認識一位臺灣姑娘,大學畢業后已經漂泊在外一整年,在歐洲各國打工換宿,還說起在巴黎幫雇主修家里地板的故事。加拿大的房東先生曾經是一位維和士兵,滿世界輾轉后回加拿大成為了軍校的政治學教授。


每當我聽到稀奇古怪的故事的時候,我總是想,呀,世界上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活法。


可是后來疑竇漸生。我所聽到的故事,對我真正起到了什么作用嗎?難道只是一個驚嘆號?


我似乎還是那個原來的我:我依舊不吃辣,依舊有一點拖延癥,依舊有一點喜歡由著性子胡來,更重要的是,我對未來依舊迷茫。


那些經歷更像是談資。見多識廣讓我變得更好了嗎?是不是如我設想的那樣,變得更加寬闊了?


如果要我來描述自己,我將稱自己為寬廣的相對主義者。這其實并不是一句好話,相反我為之苦惱。在相對主義者眼中,只有情境,沒有對錯——相對主義是巨浪上的浮萍,小風小浪時還能應付,并且做出一副包羅萬象、邏輯正確的模樣;但狂風暴雨之際,相對主義因為沒有原則、缺乏根據而不得不被雨打風吹去。


打個比方說,在相對主義者眼中,某件事情在情況A下是正確的,在情況B下是錯誤的,當我沒有辦法判斷自己的到底是處在A還是B的時候,該不該做這件事就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當這件事情關系越重大、情況越緊急的時候,我就越無法做出決斷。


所以我一路上所積累的故事或者見識,不過是增加了我認知里情況的數量,卻依舊沒有告訴我,在“我”的情況里,我應該怎么做。


這種想法讓我很沮喪,“見多識廣”也許根本沒什么魔力。


我在加拿大學習的一門課程改變了我的想法。這門課是跨文化管理,教授很實在,把一個聽起來很水的課程上的有聲有色有內容。在這門課上,每一種文化都被數個緯度衡量,并且將其量化成為可比較的數字,比如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權力距離、舒適的人際交流距離、語言的內涵性等等。有一次老師說到,在不同的文化相遇的時候,沖突會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文化位置,反過來加強自己原有的文化屬性。比如說你在遇到一群不喜歡吃紅燒肉的人之前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么愛吃紅燒肉,但在你遇到之后,你意識到了你對紅燒肉堅韌不拔的愛,甚于是你可能吃得比原來更多。


我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簡直大吃一驚。難道“見多識廣”不僅不能讓人更加寬闊,反而讓人更加狹隘?


當我到達到這一點之后,我開始思索更多我所經歷過的事情。我剛到丹麥的時候,對大學生的泡吧文化充滿了興趣和好奇,我第一次在人群里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里盡情地跳盡情地扭,一切顯得很有趣。但是這種趣味顯然不能持續太久。當我入住布達佩斯的青年旅館時,前臺小哥送給我一張樓下酒吧的免費入場券,可是我壓根沒有考慮要不要去,因為泡吧在我的認知中已經被冠上費時費耳的標簽,劃入拒絕區。


前幾天我參加戶外俱樂部的打工換宿活動,前往一個加拿大的農場做農務,具體工作內容是墾地、在土地上鋪肥料、蓋上干草、再往土里種大蒜。農場里有英國來的打工換宿者,他在這里幫忙清潔、煮飯、作農務,閑暇的時候作畫。我起初以為這是一個搜集生活素材的藝術家,于是問他為什么選擇這樣的生活,未來的打算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他喜歡呆在戶外,在這個農場冬季停業后他會去墨西哥另一個農場做類似的事情,再之后的事情,他還沒有想。后來我見到了他的畫,我覺得沒正式學過畫的我也能畫到那個層次。我試圖體會作為一個農民的快樂,在第一天十分賣力地工作,但當天晚上因為手臂用力過度劇烈疼痛,整晚只能半醒半睡,與似乎能隨時卸下來的胳膊做艱苦斗爭。那個時候我想,還是腦力勞動更適合我。


這是對文化,或者是對生活方式的拒絕。但我發現這樣的沖突其實在為人準則上體現得更加充分。


我一直以來的計劃是本科畢業后出國讀研,想要申到好的學校好的項目我必須拿到夠分量的推薦信。因此套磁一直是我交換的一個重要目標。有一次我跑老師辦公室,問完一堆課上的問題之后我扭捏地問有沒有什么助研工作我可以幫忙。那種情態我已經不愿意回想,因為那一刻我簡直扭捏地可以化成牛奶軟糖攤在地上。話出口我就后悔了,我在瞬間意識到如果我不是真正的喜歡這門學科,純粹為了推薦信而千方百計地接近,實在是一件非常令人恥辱的一件事情。強烈的沖突下,我對待人際交往的原則被強化,那就是要求基于地位平等的交往,而這件事情我處在了乞討的位置上,無論事情結果我都失去了對自己的尊重。所幸老師略帶驚訝地拒絕了我,他認為本科學習比做繁重的數據整理要重要得多。并且這件事情以后,我開始認真地重新思考未來的道路。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上至在文化中,下至關于個人,往往我在沖突中才堅定了對自己的定義。這些定義在我之后做出一些選擇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沖突”明確了我的價值觀,讓我在某些方面脫離了相對主義。


所以現在文章題目有回答了。“見多識廣”在某種意義上是讓你更加狹隘的,但我并不愿意用狹隘來描述,因為這個詞本身帶有貶義。見多識廣能使人變“狹窄”,這里的狹窄意味著“認識你自己”。


誠然,見多識廣就好像把世界鋪開了給你看。原本你知道有十條路可以走,現在你看到了一百條。但是最終的最終,你只能走上一條。“見多識廣”的過程其實是增加了你經歷“沖突”的幾率,在這樣的沖突里,你不斷完善著對自己的定義。茫茫世界人需要給自己一個坐標,而不是相對主義的浮沉。我喜歡紅燒肉而不喜歡腐乳肉,我喜歡蠔油生菜而不是蒜蓉生菜。扎扎實實的三觀,才是立足世界的基礎。至于多樣性,交給世界吧;倘若每個人都有狹窄但是準確的定義,那么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的。


至于被我遺忘了的“寬闊”,這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法——描述,理解,但不評斷(judge)。“寬闊”不是靠見多識廣能從無到有生成的,這是待人接物的方法。無論你偏居一隅還是千山萬水走遍,待人接物總是你固有的一種方法論。


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但我并不覺得我的勝人一籌,你也不覺得你的低人一等,古人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就是寬闊。


想起在加拿大農場里我曾見到一句話:


如果你花太多時間評斷別人,那么你就來不及愛他們了。

(If you spend too much time judging people, you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love them.)


所謂寬闊,大概是指這樣一種溫和的力量。


2323.jpg


進步主義 2015-08-23 08:42:56

[新一篇] 中國古代六大天書 領略古老而神秘的智慧

[舊一篇] 【驚天發現】美國發現甲骨文: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后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