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目】又見為“孝”激辯,跪與不跪很糾結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每個人都有與父母相處的獨特個體經驗,孝敬父母,也不是一個整齊劃一的跪拜可以替代。忽略了傳統與現實、個體與集體的差異,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將好事搞砸。

1月11日,上海嘉定區民辦的斌心學校舉辦“孝敬文化節”,800多名學生向父母行跪拜禮,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跪聽教誨,其后還要在父母頭上拔下一根白頭發,以作永遠留念。


這是拿傳統文化的糟粕在作秀,還是弘揚孝道教會孩子感恩?事件一經報道,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就開始了激辯。


新京報的千人調查顯示,更多受訪者關心這種跪拜是否出于學生們自愿所為,以及主辦者的初衷是不是作秀刷政績。


反對者
集體式的孝道感召有表演意味


在眾多批評者中,作家、教育學者葉開是言辭較為激烈的一個。他認為,人和人之間,包括父子、母女之間,其正常的關系是相互尊重,是將心比心的理解和溝通,而不是依靠類似搞活動、做秀的方式,來強行推廣所謂磕頭、膝行這樣非人性的禮教。


較為溫和的質疑提出,究其原因,規訓式的孝道感召是對“孝”的內涵的窄化,它也未必能將學生觀念導向行孝自覺。此外還有評論認為,動輒屈膝,也容易讓人覺得這跟現代家庭倫理中內蘊的“對等尊重”價值相違。


這似乎牽扯到了文化基因的問題。在中華文化中,跪拜的涵義多少有些模糊,有對祖先的敬重,有對長輩、上級的感恩,也有對封建社會惟命是從式的服從。學校“孝敬文化節”上孩子對父母的三跪九拜,到底屬于哪一種呢?


有人覺得,不至于把跪拜父母跟奴性、無原則服從的意識劃等號。我們要担心的是把跪拜父母的行為等同于孝敬父母,可能會使得跪拜流于形式化。“用集體化、公開化的方式,看起來制造了一個共同參與的場合,是不是有點‘表演’的意味呢?”


發起者
希望家校合力,撥動情感心弦


談起讓學生對家長三跪九叩的原因,這個活動的發起者、斌心學校董事長傅建清說,一是希望在一學期的德育工作后,能將同學們心中已經孕育的孝親情感進行一次升華;二來希望通過活動,讓家長自身得到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他介紹,這次活動有一位家長帶著自己的母親來參加,當自己的孩子向他下跪時,他也情不自禁地向母親行了跪拜禮。“不在于跪拜的形式本身,而在于親子間是否在心靈上受到巨大震憾,為孩子甚至家長播撒‘孝’的種子,撥動他們的情感心弦。”


確實也有學生表示,特殊的場合讓他說出了對父母的心里話,“要是平常,感覺很肉麻的,(感恩的話)不好說出口。”而有家長更是認同,“別說孩子,連我們都沒有親歷過這樣的活動。在這樣莊嚴的儀式下,通過實際行動感受傳統文化,這比看書印象更深刻。”


對此,《中國教育報》的一篇評論也強調了這一點:不應該忘記了這是在“節日”上,而不是在平時生活中。古今中外所有的正規儀式,都并非完全是生活化的。就是要通過儀式中的“另類”來震撼心靈,讓人們記住,并喚醒和激發人們的思考、反省。


一刀切跪拜有待商榷


其實,近年來類似事件并不罕見,有江西的萬人為父母同時洗腳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還有貴州一學校要求學生周末須完成給父母洗腳的德育作業。對這些外界最關心的常常是:是否自愿?活動過后還會接著做嗎?表達對父母的感恩和愛意就必須得跪拜、幫洗腳?


上海斌心學校跪拜父母活動的發起人傅建清對此也有所反思,“不可否認,我們在此次活動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沒有讓孩子有不同的行孝方式的選擇,這還是有待商榷的。”


有評論點明了此間要害,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父母相處的獨特個體經驗,孝敬父母,也不是一個整齊劃一的跪拜可以替代。忽略了傳統與現實、個體與集體的差異,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將好事搞砸。


新京報新媒體編輯 趙力

根據《新京報》、《中國教育報》、澎湃新聞、紅網等綜合


新京報 2015-08-23 08:44:13

[新一篇] 縣委書記:“天使”還是“妖魔”? 頭條

[舊一篇] 【辣評】國足: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