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那些情事兒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胡須貓說


“文人故字”之后,收到一些有趣的留言,其中有人問:“看到排列在一起的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就想八卦一下他們的故事,會有番外篇嗎?”正好前幾日看到兩則挺有意思的民國征婚啟事,便搜集了那個時代的幾則傳奇往事,整理成這期的民國情事。


傳奇隨風,情事已逝,但在整理編輯的過程中,仍然會有一點回顧,幾分唏噓,還有對真相的糾結。這些曾經轟動一時的,風雅的,動人的,被夸大的,被爭議的故事,在人事淡去后,真相也逐漸模糊。但后來想想,那又有多重要呢?舊照片里,我們已然可以最直觀的看到,在恰好的時代遇上了一個恰好的人,他們年輕臉上的喜悅和平靜。


愿這些過往也能帶給你我一些八卦之余的回味。:)

────────────

民國征婚啟事

────────────


1931年7月6日的上海《民國日報》登出的《一般女士征求如意郎君的標準》:

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莊嚴,親之甚和藹;
二、學不在博而在有專長;
三、高尚的人格;
四、風姿瀟灑,身體壯健。精神飽滿,服飾潔樸;
五、對于女子的情愛,專而不濫。誠而不欺;
六、經濟有相當的獨立;
七、沒有煙酒等不良嗜好;
八、有創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


同一天的上海《民國時報》青年男子征婚:

我所希望于女子者,約有十項:
一,要有清潔的嗜好和能力;
二,要有概括地眼光以及學識;
三,要有縝密而周到的心思;
四,要有充量而素養的情感;
五,要有治家的興趣和能力;
六,不要眼光勢力;
七,不要自我太強;
八,不要太無意見;
九,不要見人羞怯;
十,不要態度虛浮。



                         

·

周有光 張允和


張允和,生于1909年7月25日,安徽合肥人,祖籍江西,長于蘇州。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筆名,“有光”后來成為他的號,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常州青果巷。


1933年,“白發才女”張允和與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結婚。他們是一對令所有人都眼熱的情篤伉儷,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他倆每日要碰兩次杯,上午紅茶,下午咖啡,這個習慣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


張允和在《溫柔的防浪石堤》一文中深情記錄了這段感情:那是秋天,不是春天;那是黃昏,不是清晨。一個不算高大的男的和一個纖小的女的。他們沒有手攙手,而是距離約有一尺,并排走在江邊海口。兩個人不說一句話。半晌,靜悄悄地,其實并不靜悄悄的,兩個人的心跳,只有兩個人聽得見。不是沒有風,但是沒有風;不是沒有云,但是沒有云。風云不在這兩顆心上。一切都化為烏有,只有兩顆心在顫動著。


沈從文 張兆和


沈從文,生于1902年,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


張兆和,生于1910年,現代女作家。1932年畢業于中國公學大學部外語系。畢業后任中學教師,1949年就讀于華北大學二部。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湖畔》、《從文家書》等。曾任北京師范大學附中、師大二附中教師和《人民文學》編輯。


青年時代的沈從文就因寫過一些新潮的白話小說而在文壇嶄露頭角,由于詩人徐志摩的介紹,他被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聘為教師。然而木訥的沈從文第一堂課就洋相百出,他萬萬沒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學生中,就有以后成為他夫人的張兆和。


張兆和聰明可愛,單純任性,身后有許多追求者。自卑木訥的沈從文不敢當面向學生張兆和表白愛情,就悄悄地給兆和寫了第一封情書,張兆和不為所動,沈從文就一封接一封的寫,在沈從文馬拉松式的情書攻勢下,張兆和終于接受了沈從文的感情,隨后,沈從文便給二姐允和寫信,托她詢問張父對婚事的態度。他在信里寫道: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下人喝杯甜酒吧。得到父親允諾后,兆和回信:沈從文鄉下人喝杯甜酒吧。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一個白話文電報了,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


對于這段感情,沈從文曾寫下過頗為動人的句子: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翟秋白 楊之華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生于江蘇常州。


楊之華,1900年出生于浙江蕭山,是家道中落的紳士門第小姐,當地出名的美人,有“超群的美貌”,人稱“小貓姑娘”。20歲時,她和浙江有名的開明士紳沈玄廬的兒子沈劍龍相愛成婚。楊之華和沈劍龍自由戀愛,但由于沈劍龍的背叛,二者感情上已分道揚鑣了,只是還沒有履行離婚手續。


1923年夏,翟秋白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的系主任,楊之華的老師。他風度翩翩、知識淵博,在師生中聲望很高。楊之華第一次聽瞿秋白的課,就對他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楊之華與瞿秋白之間的愛慕欣賞漸漸轉變為愛情,于是,瞿秋白、沈劍龍、楊之華三個青年之間開始了一場奇特談判,最后達成共識:沈劍龍和楊之華離婚,瞿秋白和楊之華結婚,沈劍龍和瞿秋白結為朋友。并在《民國日報》登出:

  

楊之華沈劍龍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系。

翟秋白楊之華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系。

沈劍龍翟秋白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系。

這三則啟事,在27、28、29日三天,重復登出,一時成為上海灘上的談資。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這一天,瞿、楊在上海舉行了結婚儀式,沈劍龍親臨祝賀。更有意思的是,沈劍龍送給瞿秋白一張六寸照片——沈劍龍剃光了頭,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鮮花,照片上寫著“鮮花獻佛”四個字,意即他不配楊之華,他把她獻給瞿秋白。


在后來的生活中,有兩件“信物”也見證了兩人的愛情。一是瞿秋白送給楊之華的圖章。他曾對楊之華說:“我一定要把‘秋白之華’、‘秋之白華’和‘白華之秋’刻成3枚圖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你無我,永不分離。”二是一枚金別針。楊之華的女兒獨伊回憶:“為了紀念他們的結合,父親(瞿秋白)在一枚金別針上親自刻上‘贈我生命的伴侶’7個字,送給母親。這一愛情信物,后來伴隨母親度過了幾十年風風雨雨。”


胡適 江冬秀


胡適,胡適,生于1891年12月17日,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江冬秀,生于1890年,安徽旌德縣江村人,江家是旌德縣的望族。江冬秀的舅母是胡適的姑婆。


胡適與江冬秀是包辦婚姻。訂婚后,胡適到上海讀書,留學美國,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結婚,從未見過江冬秀一面。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離開鄉村,到胡適身邊。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鄉村女子那樣羞怯、膽小。她頗果斷,而且具有一種潑辣的辦事能力。比較著名的事件是,到北京后,梁宗岱要和他好脾氣的太太何氏離婚,和才女沉櫻結婚。江冬秀看不過去,親自到法庭為梁妻何氏辯護,終于使梁宗岱敗訴,這事在當時轟動了整個京都,為此,梁宗岱憤而離開了北大,帶著女友沉櫻出走了。


對這場包辦婚姻,胡適沒有如魯迅一般抗爭到底,而是選擇了容忍,并與江冬秀越過越和睦。


周樹人 許廣平


周樹人,生于1881年9月25日,浙江紹興人,筆名魯迅,蜚聲世界文壇。


許廣平,生于1898年,廣州人。1917年就讀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預科,担任天津愛國同志會會刊《醒世周刊》主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給魯迅寫了第一封求訪信件。從1925年3月到7月之間,魯迅與許廣平通信四十余封,1925年10月,許廣平在魯迅主編的《國民新報》副刊公開表達了對魯迅的愛,她說,她不畏懼“人間的冷漠,壓迫”,“一心一意的向著愛的方向奔馳。”許廣平還在《風子是我的愛》的文章中宣布誓言:“不自量也罷,不相當也罷,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與我不相干!”這鏗鏘有力的聲音,百折不回的決心,贏得了愛情的勝利。1927年10月3日,魯迅和許廣平同到上海,開始了共同的生活。那一年,魯迅46歲,許廣平28歲。


結婚以后,魯迅和許廣平的感情是超于一般夫妻之上的。許廣平自己說:“我自己之于他,與其說是夫婦的關系,倒不如說不自覺地還時刻保持著一種師生之誼。這說法,我以為是史妥切的。”許廣平也常常天真地向魯迅提問:“我為什么總覺得你還是我的先生,你有沒有這種感覺?”魯迅聽了,總是愜意地笑笑,答非所問地說:“你這傻孩子。”


在許廣平的協助下,魯迅后十年寫作了大量文章。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握住許廣平的手,與她訣別:“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句話,成為魯迅留給許廣平的遺言。


郁達夫 王映霞


郁達夫,生于1896年,浙江富陽人。原名郁文。三歲喪父,家庭窘迫。七歲入私塾,九歲便能賦詩。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


王映霞,生于1908年,浙江杭州人,當年的“杭州第一美人”。


1927年1月14日,郁達夫在留日同學孫百剛家邂逅了王映霞,一見傾心,立刻墜入情網,不能自拔。王映霞長身玉立,肌膚白皙,從小就有“荸薺白”的雅號。在杭州女中和浙江省杭州女子師范就讀時,一向都有“校花”之譽,后來更居當時杭州四大美人之首。郁達夫一見傾心,遂求再見,三見,經不住他的苦苦追求,于1928年兩人結婚,歷12年風雨,最終于1940年正式離婚。


從相識相愛,到最終分手,王映霞與郁達夫的這段愛情糾葛曾在文壇上紛紛揚揚掀起過不小的風波,因而他們之間的這段交往,這段生活歷程和情感歷程也就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種真實而細致的再現了。


張靈甫 王玉齡


張靈甫,生于1903年,陜西省長安縣人(現西安市長安區)。原名張鐘麟,字靈甫,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


王玉齡,生于1928年,安徽籍,是張靈甫的遺孀。1949年4月,王玉齡先到臺灣,之后又遠走美國,讀書打工,尋找新的生活。在此期間,王玉齡一直孑然一身,始終未再嫁。她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年,直到退休后,才隨兒子回到祖國,現定居上海。


1945年秋,經歷了八年抗戰顛沛流離的生活,王玉齡隨著家人回到了故鄉長沙,也是在這一年,17歲的王玉玲見到了張靈甫。王玉齡在回憶錄中寫道:“那天,他穿一身軍裝,帶軍帽。碰巧坐在我椅子的背后。我發現他透過理發的鏡子,盯著鏡子里面的我打量。我心說,這個人真是討厭,怎么能這么看著人家,就差把頭貼到鏡子里面看,于是就瞪他一眼。后來他對我講,他說幸虧你瞪我一眼,不然的話,如果你要對我笑一笑,我就沒興趣了。我說,你臭美。”


1945年,年幼的王玉齡與抗日名將張靈甫結為夫妻,轟動一時。婚后兩人一直過著幸福、甜蜜的生活,直至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在解放軍華野五大主力縱隊的包圍下戰死孟良崮,而此時的王玉齡才剛剛過完她19歲的生日。


2003年,王玉齡在上海浦東玫瑰園為丈夫立了一座衣冠冢,碑銘是她為丈夫題的一首詩:“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凄凄往事怯重溫。”



錢鐘書 楊絳


錢鐘書,生于1910年,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鐘書,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


楊絳,生于1911年,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1932年,錢鐘書在清華園認識了無錫名門才女楊絳,一見鐘情,錢鐘書說:“我沒有訂婚。”“我也沒有男朋友。”楊絳回答。世紀佳緣由此展開。第二年,錢鐘書與楊絳便舉辦了訂婚儀式。935年絳與錢鐘書成婚,不久一同出國留學,無論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在牛津,楊絳與錢鐘書曾在詩歌里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作為國寶級才子,錢鐘書給楊絳寫過許多情書,她自然喜歡,但追溯起她愛他的原由,今日看來頗為奇異。“志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這樣只想過過平常小日子的志趣,在她眼中與自己甚為相投。妻憑夫貴這事兒,她認為十二分不靠譜。“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是知心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


錢鐘書在《圍城》里對婚姻做了這樣精辟的比喻:“圍在城里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而他自己的婚姻倒是個例外:讀讀寫寫,嘻嘻鬧鬧,悠悠情趣,羨煞旁人。據說這個書生氣十足的清華才子,在家里對楊絳關懷備至,錢鐘書每天早起做早餐,這個傳統一直到老。他還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徐志摩 陸小曼



徐志摩,生于1897年,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生活。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陸小曼,生于1903年,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她還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郁達夫曾評她為“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


1922年,徐志摩留學后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熱戀之時,寫下了《愛眉小札》,1926年10月,徐志摩不顧家人的反對,與陸小曼結婚。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去世,陸小曼悲痛欲絕,她在致志摩挽聯中說;“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她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是沖破封建束縛的自由結合,其間雖也曾彼此傷害,但也深深相愛。



梁思成 林徽因


梁思成,生于1901年,籍貫廣東新會,生于日本東京,畢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


林徽因,生于1904年,浙江杭州人。容貌姣好,才華橫溢,是民國時期的四大美人之首,在詩歌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這段愛情婚姻,因林徽因這個才華橫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銘記,更因為這個婚姻外有著癡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說不斷。


在遭遇了徐志摩以后,林徽因經過一翻理性的考慮,同意了父親為她定的一樁婚事,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游學歐美主攻建筑設計。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


婚后梁對林呵護倍至,二人致力于他們所熱愛的建筑事業,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筑物,在他們的考察下,很多古建筑得到了全國、世界的認識。


巴金 蕭珊


巴金,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蕭珊,生于1917年,原名陳蘊珍,乳名長春,鄞縣人。任《上海文學》、《收獲》編輯,兼事文學翻譯。


蕭珊與巴金在信件中相識,蕭珊因《家》一書成為了巴金的書迷,她不停地給巴金寫信,迫切地想從巴金那里得到人生方向的指點。而在巴金的眼里,這個小女孩不過是千萬個給他寫信的讀者中的一員。他們通信達大半年之久,卻未見過面。最后,還是蕭珊在信中寫道:“筆談如此和諧,為什么就不能面談呢?希望李先生能答應我的請求……”信中不僅約了時間、地點,還夾著一張她的照片。


兩人見面后開始了8年的戀愛,1944年5月,巴金與蕭珊在貴陽結婚。


有人說,巴金最可佩服之處,就是他對戀愛和婚姻的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巴金一生的愛情,只和一個叫蕭珊的女人有關。


蕭珊曾對巴金說過這般熱烈的情話:你永遠是我的神,跟我的心同在。我的目光永遠地跟隨著你。我的心里永遠有你。在艱苦中我會叫著你的名字。你知道我陪你走這一段路程有多么幸福嗎?而巴金的回應也同樣讓人震撼,他說: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血和淚。她永遠不會離開我也從未離開我。以后我的骨灰將同她的骨灰攪拌在一起撒在園中給花樹作肥料。


吳文藻 謝婉瑩


冰心,生于1900年,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吳文藻,生于1901年,江蘇江陰人,是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本土化、中國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積極實踐者。


一個是青年學者,一個是女作家,冰心和吳文藻的相識,始于遠洋客輪上的一番陰差陽錯。1923年8月,吳文藻與冰心同時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留學。當時的冰心已是文壇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不乏追求者,卻無意中人。吳文藻192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清華學堂,儀表堂堂卻十分高傲。冰心不甘示弱,在船上大大方方和吳文藻攀談起來,這一番交往,使兩人建立起了奇遇的友誼。


1929年2月,吳文藻獲得博士學位后回國,馬上到上海拜見了冰心父母。兩位開明的老人尊重女兒的選擇,也喜歡吳文藻的博學和樸實,欣然同意了兩人的婚事。這一年,冰心29歲,吳文藻28歲。同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的臨湖軒舉行婚禮,六十年的相伴,由此開始。


傅雷 朱梅馥


傅雷,生于1908年,字怒安,號怒庵,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現上海市南匯區航頭鎮)人,翻譯家,文藝評論家。


朱梅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曾與丈夫出版《傅雷家書》。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民國愛情流行的模本,傅雷和朱梅馥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對。他們是表兄妹,在朱梅馥14歲時,便與傅雷定下婚約。1932年,朱梅馥與著名翻譯家傅雷在上海結婚。婚后育有三子,長子夭折,次子傅聰生于1934年,留居英國,鋼琴家;三子傅敏生于1937年,教育家,編輯有《傅雷家書》傳世。


朱梅馥性格溫柔,文靜隨和,友人稱之為“菩薩”。她不僅在生活上把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傅雷的工作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秘書”。傅雷的文稿多,且雜亂,她總是先把文稿一一排好順序,然后再一筆一畫地謄抄下來,字跡端正娟秀,一絲不茍。據說就連傅雷給傅聰寫的信,每一封,她都要先謄抄留底,然后再親手郵出。傅雷喜歡音樂,工作之余她就給傅雷彈奏一曲。傅雷愛花,她就時常陪丈夫半夜起來,打著手電筒,在小花園里進行嫁接實驗。




資料來源 | net

整理編輯 | 胡須貓

公眾號推薦 |『舊時風物』微信號:yunxiuxiaowu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45:10

[新一篇] 這么遠那么近

[舊一篇] 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象是過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