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均:別了,新加坡家長李光耀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有些人注定是蓋棺都無法論定的,例如李光耀。一個彈丸小國的領導人,竟然有如此的影響力,可能沒有第二位了吧。李光耀已經是新加坡的同義詞。對東方來說,他是西方的橋頭堡;對于西方來說,他又是亞洲儒家價值觀的頑固提倡者。他是毛澤東同時代的人,由他所引起的爭議持久不衰。在可見的未來,由于中國因素的加入,即便他壽終正寢了,有關他的爭論還會進一步擴大。

他到底是獨裁者,還是現代文明新加坡的締造者、東方價值觀的捍衛者?這個真應該留給歷史以及新加坡人自己論定。我更傾向認為他是一名“家長”——新加坡的家長。在過去半個世紀幾乎把家長制等同于獨裁制的西方看來,他一直在夾縫中游刃有余。而作為一名“家長”,他確實帶領新加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關于新加坡我也寫過不少文章,今天我不準備就新加坡政治、經濟和文化長篇大論,我想談一下作為“家長”的李光耀。

這個比較容易談,因為我也是“家長”,只不過是我自己兒子的家長。當西方人反對“家長制”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東方社會長期以來的歷史文化中,“家長”才是我們的庇護者,是無私為我們某福利的。作為家長,我會為自己的家庭與子女計劃最美好、最適合他們的未來,例如我會送他們到海外留學,讓他們在海外定居,而且讓他們接受英語文化教育……

說到這里,就不能不提李光耀執政后對新加坡官方語言的選擇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加坡華人占了75%,其他是馬來人、印度人,1965年獨立后,面臨官方語言的選擇。按照慣例,無疑應該拋棄馬來語而選擇使用人口最多的華語,但李光耀卻在審時度勢后,力推英文上位,最終確立了英文為新加坡的政府用語。要知道,他要不是一個強勢的大家長,是怎么也做不到的。新加坡在英國殖民統治期間,英國當局都沒有宣布英文為官方使用語言,反而是英國撤走后,李光耀做到了。

李光耀有他的理由,夾縫中(馬來西亞、印度、中國與西方之間)生存的200多萬人口的小國,必須得與當時的主流世界接軌,而要避免淪落到周圍大國的附庸,而當時主導世界的無疑是英、美兩國。馬來語不能選擇,因為只占人口少數,75%的漢語也不能選,一是會遭到其他少數民族的反對,二是可能陷入對中國的依附。當時的北京,還一直試圖在東南亞國家發動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革命。

也只有“家長”李光耀才能做到對一個國家的語言制定硬性規定,這一點有如另外一位“家長”毛澤東執政后推廣普通話。現在回頭看,李光耀做出的這一選擇,恐怕比任何政治制度都更決定了后來50年新加坡的發展之路。1965年后,那些推廣華語運動的新加坡華裔積極分子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不過,當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并號召中國人向新加坡學習時,那些鼓噪華語優先的人士才意識到,如果當初新加坡選擇了華文,新加坡可能不會那么方便和快捷的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也就不會反過來成為中國學習的榜樣。

這就是圍繞家長李光耀“獨裁”最激烈的爭論之一,在說到他的做法時,他說,“有人說我處處干涉人民的個人生活,沒錯,假如我不這樣做的話,新加坡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新加坡今天的成就確實可以傲視亞洲諸國。這位家長當初選擇英語作為官方用語,還同時做了另外一件事——保留東方價值觀,甚至有意抵制西方以自由和民主選舉為主的自由主義價值觀。

按說,語言是價值觀的載體,一個人從小接受英語教育,長大后幾乎不可能還保留東方的那些價值觀,有些東方很重要的價值觀例如“孝順”在英語詞匯中幾乎是微不足道甚至可有可無的。當李光耀選擇了英語作為新加坡官方語言后,他做的第二件干涉人民生活的事就是鼓勵雙語(主要是華語)教育,并特地到美國、臺灣等地請唐德剛、余英時、杜維明等七位融匯儒學與西學的大家到新加坡,把儒家經典與傳統文化翻譯成英文,編寫進中小學英文課本中。

部分保留英國殖民當局留下的制度框架,同時抵制西方民主的價值觀念,一直是李光耀的兩手抓。但就我看來看去,李光耀強調的東方價值觀其實一直并沒有被他系統地說清楚過,他自己強調的主要是“五倫”——君臣有義、父子有愛、夫婦有別、兄弟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按說還真和政治制度扯不上太大關系,可恰恰就反應在新加坡的政治上:李光耀按照憲法下臺后,經過一代領導人的過渡,“有愛”的兒子李顯龍順利接班,政權是在李家“有序”進行的,過渡性的人物也清楚“君臣有義”的道理,很“有信”地告老還鄉,還位給已經長大的“李二代”……

這一切對于不了解“五倫”深意的西方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但我幾次到新加坡同當地人交談后,發現大多數新加坡人對此并無明顯反感。可能迄今為止,他們還認為無論是李光耀還是李顯龍,都是好“家長”吧。而且,相比我們曾經有過的好家長“父親般”的毛澤東,以及當今北朝鮮的幾位金家“家長”,李光耀堪稱無與倫比的完美啊。

如果我們回到1965年突然獨立的新加坡,李光耀還有其他的選擇嗎?我認為也許真的沒有,“家長”李光耀幫新加坡人做出最好的選擇。但時過境遷,老家長也會退休會老去會死亡,新加坡同李光耀這位家長無法分開的模式還能持續多久?今天的新加坡的反對黨也漸漸坐大,我認為總有一天可能會有更多民眾要求更公正公平的選舉。當然,這個不應該是國際社會來決定的,而是全部通曉英語,對外面消息和資訊都相當清楚的新加坡人來決定。

我反而關心的是,這些年,中國有那么多人鼓噪新加坡模式,他們知道新加坡模式其實是一位“家長”奠定,并與之一生相伴的嗎?也許,你需要的不是新加坡模式,而是新加坡這樣一位李光耀式的“家長”,可是,從中國面積、人口、國民素質以及世界格局等等來看,有多少人相信中國還可能出現一位李光耀式的“家長”?一個民族與國家在民眾素質較低的幼年時期,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家長”都有可能,中國也出現過家長式的毛澤東,但滄海桑田,當今世界還有可能出現“家長”嗎?


李光耀也許是世界上最后一位大家長吧,沒有李光耀這樣的“家長”,新加坡模式何去何從?中國又向何處去?



博客中國 2015-08-23 08:46:42

[新一篇] 對于不可說的東西必須保持沉默

[舊一篇] 感冒啟示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