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傷痕與再生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一

我在雕塑園中閑蕩,夏日午后的臺灣,有一種粘稠的熱。如果仔細打量,你會發現標準化的雕像也有細微差別,而其中一些,甚至走樣得離譜。在屏東縣內埔鄉的崇文國小的胸像,他的臉部完全凹進去了,還有一對大扇風耳,它不像浙江人蔣介石,倒像安徽人朱元璋。難道是因為屏東遠離臺北,對于蔣公的理解也更偏頗嗎?

我記得曾榮鑒的反復敘說:要用美學眼光來看待它們。但美在哪里?專制創造美,法老們的金字塔、希特勒的奧運會、斯大林的莫斯科,還有毛澤東的《東方紅》,都有特別的誘人之處。它們也是規模的勝利,只有專制力量才能動員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完成浩大的工程。蔣介石的雕像,也是規模的勝利。倘若臺灣作家林雙不的統計值得信賴,臺灣共有四萬五千座大小不一的蔣介石像。

對蔣介石的個人崇拜可以追溯到南京時代。在一個表面統一、內在危機四伏的年代,領袖崇拜能加強他的個人權力,也能維系政權的某種一致性。這當然也與當時的世界潮流相關,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國的希特勒的興起有關。也像他們一樣,蔣介石期望自己不僅代表著現行的政治權力,也是民族傳統的代言人。他穿著戎裝,在日本受訓,雇傭德國軍事顧問,娶了威斯理的畢業生,卻堅稱自己有一顆儒家的心,最重視孝與仁。對一些外來者來說,他有時就像個令人費解的復制品,一些人甚至創造了“儒家法西斯主義”來形容他的統治。

日本人的入侵摧毀也造就了他。他的權力范圍退縮到中國內陸,同時,他又變成了當之無愧的中國領袖。在國際舞臺上,亨利?盧斯的媒體帝國,把他描述成堅忍不拔的領導人,他與宋美齡構成一對超級明星,是自由中國的象征。而在國內,所有對他的攻擊都暫時消隱了,人們需要這樣一個抵抗的象征與神話。

這股崇拜熱潮在抗戰后達到了頂峰。蔣介石的巨大肖像被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而在他六十壽辰的一九四六年,各電影、戲院開演時先要放映他的畫像,各學校出版祝壽壁報,各報紙出特刊并印紅色,書店里他的著作減價發售,照相館也有優惠,每一位顧客送他的照片一張。



這種方式也被帶到了臺灣。在臺灣光復后的第一百九十二天,第一尊蔣的雕像就豎立起來。而當龐大的國民黨政權都退縮到這個島嶼時,這種個人崇拜變得更加迫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他是孫的指定繼承人,他們二人的思想、形象要占據臺灣的每個空間。

不過,倘若比起海峽對岸的毛澤東崇拜,它的深度與廣度,都難以企及。前者是無孔不入的極權制度造就的崇拜,后者則松散得多,它密集出現在公開場所,卻從未準備進入家庭與臥室。

對蔣介石的崇拜也很難說是自上而下、強迫式推動的。政府、公眾、商家、地方士紳、學校、贊助人、雕塑家、制作者、鑄造工廠,它們形成了一種生態圈,也是一項龐大工業。

對于雕塑家來說,它既是一項工作,也可以在其中展現自己的技藝,激烈的競爭還逼迫他們提高專業水平。這也是一項戴著鐐銬的舞蹈。領袖的形象不僅是他自己,也是政治與權力的需要。
雕塑園區中的一塊告示牌上寫著謝棟梁的介紹。他是一位知名的雕塑家,而園中收集的一些作品正出自他手。一九七一年,他從臺灣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兵役結束后,他成為一名專業雕塑家,卻發現自己的作品一件也賣不出去。一位同學告訴他,因蔣介石去世,各通衢要道、機關學校,都要矗立蔣介石銅像,這可能是謀生的好出路。

一旦開始嘗試,謝棟梁發現,雕塑領袖銅像并非易事。臺灣當局制訂了厚厚一大本的《總統蔣公銅像制作辦法》,細致到半身銅像只能做到三個扣子。他也無緣觀察雕塑的對象。他只在成功嶺當兵時,,遠遠見過一次前來巡視的蔣介石。他唯一能依賴的是大量的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

困難不僅如此。眾多雕塑家都卷入這一熱潮,這是他們暗淡前途中的希望來源。每個單位征選銅像都有上百件作品角逐。謝棟梁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他要使蔣介石的表情“威而不嚴”,他還發現自己 “跟坐姿銅像特別無緣,不過立姿和騎馬銅像就是我的強項,因為評審對我所塑的蔣介石表情,特別滿意”。

他贏得了“蔣介石銅像雕塑家”之稱。在銅像需求最旺盛的幾年,他每年創作的蔣介石銅像超過三十尊。他不僅養活一家五口,還買了大房子,自由雕塑自己喜愛的題材了。

我沒找到臺中的謝棟梁,他必不愿意再談論這段往事。不管多么出于現實所迫,對于藝術家來說,這仍是個污點。近代藝術家的形象,不正是一個權力的反抗者嗎?

曾榮鑒最喜歡那尊騎馬的青銅像,蔣穿軍裝,氣勢威嚴,他的人生有幾個這樣的欣慰時刻——北伐成功時,抗戰勝利時。但他從不是個有魅力的領袖。一九三九年,黃仁宇第一次見到并聆聽了委員長的演講。他發現“敏捷堅定,愛冒險,有想象力”的領袖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像一個教練班長一樣迷戀于細節,“在和他同地位的戰時領袖中,沒有人像他一樣發表如此無趣的演講”。

再威嚴的形象,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何況這些威嚴是被精心塑造出來的。在眼前這尊氣勢逼人的銅像上,從蔣介石帽沿到伸出的左拳之間,結滿了蛛網。



將近兩百尊的雕像,一樣的面孔與表情,彼此對視,它激起的不是景仰,也不是憤恨,而是荒誕。不過,在雕塑園的邊緣一角,那尊用殘片組成的雕像讓我震驚與失語。

他端坐著,身穿中山裝,右手半握拳,左手拿書,那本書該是《中國之命運》,或是《三民主義》。兩肩處是兩個空洞,胸部則是一條寬闊的裂縫,至于腰則干脆消失了,再下則是屈起的雙腿。

它高六點五米、寬五米,是臺灣最大的蔣介石坐姿雕像。它原本矗立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前,建造的年份是一九八一年。那也是臺灣最肅殺的時刻之一。兩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令臺灣的民主運動陷入低潮。高雄正是這股民主運動的中心。如此規模的銅像,是在宣稱誰才是臺灣命運的主宰者嗎?

后來,一切又顛倒過來。二零零七年春天的一個凌晨,上百名警察包圍了中正文化中心,巨大的幔布圍起了雕像,接著傳出刺耳的電鋸聲。幔布外是抗議的民眾,記者則被警察抬走。

答應接收這尊巨大銅像的大溪鎮公所在清晨發現,他們收到的不是銅像,而是二百多塊廢銅片,蔣介石的頭孤零零地躺在其中,仍微笑著。一九八一年造價一千兩百萬元的蔣介石銅像,只用九千五百元就拆卸完了。

雕塑園區中的一塊告示牌上寫著謝棟梁的介紹。他是一位知名的雕塑家,而園中收集的一些作品正出自他手。一九七一年,他從臺灣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兵役結束后,他成為一名專業雕塑家,卻發現自己的作品一件也賣不出去。一位同學告訴他,因蔣介石去世,各通衢要道、機關學校,都要矗立蔣介石銅像,這可能是謀生的好出路。

一旦開始嘗試,謝棟梁發現,雕塑領袖銅像并非易事。臺灣當局制訂了厚厚一大本的《總統蔣公銅像制作辦法》,細致到半身銅像只能做到三個扣子。他也無緣觀察雕塑的對象。他只在成功嶺當兵時,,遠遠見過一次前來巡視的蔣介石。他唯一能依賴的是大量的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

困難不僅如此。眾多雕塑家都卷入這一熱潮,這是他們暗淡前途中的希望來源。每個單位征選銅像都有上百件作品角逐。謝棟梁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他要使蔣介石的表情“威而不嚴”,他還發現自己 “跟坐姿銅像特別無緣,不過立姿和騎馬銅像就是我的強項,因為評審對我所塑的蔣介石表情,特別滿意”。

他贏得了“蔣介石銅像雕塑家”之稱。在銅像需求最旺盛的幾年,他每年創作的蔣介石銅像超過三十尊。他不僅養活一家五口,還買了大房子,自由雕塑自己喜愛的題材了。

我沒找到臺中的謝棟梁,他必不愿意再談論這段往事。不管多么出于現實所迫,對于藝術家來說,這仍是個污點。近代藝術家的形象,不正是一個權力的反抗者嗎?

曾榮鑒最喜歡那尊騎馬的青銅像,蔣穿軍裝,氣勢威嚴,他的人生有幾個這樣的欣慰時刻——北伐成功時,抗戰勝利時。但他從不是個有魅力的領袖。一九三九年,黃仁宇第一次見到并聆聽了委員長的演講。他發現“敏捷堅定,愛冒險,有想象力”的領袖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像一個教練班長一樣迷戀于細節,“在和他同地位的戰時領袖中,沒有人像他一樣發表如此無趣的演講”。

再威嚴的形象,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何況這些威嚴是被精心塑造出來的。在眼前這尊氣勢逼人的銅像上,從蔣介石帽沿到伸出的左拳之間,結滿了蛛網。



將近兩百尊的雕像,一樣的面孔與表情,彼此對視,它激起的不是景仰,也不是憤恨,而是荒誕。不過,在雕塑園的邊緣一角,那尊用殘片組成的雕像讓我震驚與失語。

他端坐著,身穿中山裝,右手半握拳,左手拿書,那本書該是《中國之命運》,或是《三民主義》。兩肩處是兩個空洞,胸部則是一條寬闊的裂縫,至于腰則干脆消失了,再下則是屈起的雙腿。

它高六點五米、寬五米,是臺灣最大的蔣介石坐姿雕像。它原本矗立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前,建造的年份是一九八一年。那也是臺灣最肅殺的時刻之一。兩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令臺灣的民主運動陷入低潮。高雄正是這股民主運動的中心。如此規模的銅像,是在宣稱誰才是臺灣命運的主宰者嗎?

后來,一切又顛倒過來。二零零七年春天的一個凌晨,上百名警察包圍了中正文化中心,巨大的幔布圍起了雕像,接著傳出刺耳的電鋸聲。幔布外是抗議的民眾,記者則被警察抬走。

答應接收這尊巨大銅像的大溪鎮公所在清晨發現,他們收到的不是銅像,而是二百多塊廢銅片,蔣介石的頭孤零零地躺在其中,仍微笑著。一九八一年造價一千兩百萬元的蔣介石銅像,只用九千五百元就拆卸完了。

雕塑園區中的一塊告示牌上寫著謝棟梁的介紹。他是一位知名的雕塑家,而園中收集的一些作品正出自他手。一九七一年,他從臺灣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兵役結束后,他成為一名專業雕塑家,卻發現自己的作品一件也賣不出去。一位同學告訴他,因蔣介石去世,各通衢要道、機關學校,都要矗立蔣介石銅像,這可能是謀生的好出路。

一旦開始嘗試,謝棟梁發現,雕塑領袖銅像并非易事。臺灣當局制訂了厚厚一大本的《總統蔣公銅像制作辦法》,細致到半身銅像只能做到三個扣子。他也無緣觀察雕塑的對象。他只在成功嶺當兵時,,遠遠見過一次前來巡視的蔣介石。他唯一能依賴的是大量的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

困難不僅如此。眾多雕塑家都卷入這一熱潮,這是他們暗淡前途中的希望來源。每個單位征選銅像都有上百件作品角逐。謝棟梁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他要使蔣介石的表情“威而不嚴”,他還發現自己 “跟坐姿銅像特別無緣,不過立姿和騎馬銅像就是我的強項,因為評審對我所塑的蔣介石表情,特別滿意”。

他贏得了“蔣介石銅像雕塑家”之稱。在銅像需求最旺盛的幾年,他每年創作的蔣介石銅像超過三十尊。他不僅養活一家五口,還買了大房子,自由雕塑自己喜愛的題材了。

我沒找到臺中的謝棟梁,他必不愿意再談論這段往事。不管多么出于現實所迫,對于藝術家來說,這仍是個污點。近代藝術家的形象,不正是一個權力的反抗者嗎?

曾榮鑒最喜歡那尊騎馬的青銅像,蔣穿軍裝,氣勢威嚴,他的人生有幾個這樣的欣慰時刻——北伐成功時,抗戰勝利時。但他從不是個有魅力的領袖。一九三九年,黃仁宇第一次見到并聆聽了委員長的演講。他發現“敏捷堅定,愛冒險,有想象力”的領袖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像一個教練班長一樣迷戀于細節,“在和他同地位的戰時領袖中,沒有人像他一樣發表如此無趣的演講”。

再威嚴的形象,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何況這些威嚴是被精心塑造出來的。在眼前這尊氣勢逼人的銅像上,從蔣介石帽沿到伸出的左拳之間,結滿了蛛網。



將近兩百尊的雕像,一樣的面孔與表情,彼此對視,它激起的不是景仰,也不是憤恨,而是荒誕。不過,在雕塑園的邊緣一角,那尊用殘片組成的雕像讓我震驚與失語。

他端坐著,身穿中山裝,右手半握拳,左手拿書,那本書該是《中國之命運》,或是《三民主義》。兩肩處是兩個空洞,胸部則是一條寬闊的裂縫,至于腰則干脆消失了,再下則是屈起的雙腿。

它高六點五米、寬五米,是臺灣最大的蔣介石坐姿雕像。它原本矗立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前,建造的年份是一九八一年。那也是臺灣最肅殺的時刻之一。兩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令臺灣的民主運動陷入低潮。高雄正是這股民主運動的中心。如此規模的銅像,是在宣稱誰才是臺灣命運的主宰者嗎?

后來,一切又顛倒過來。二零零七年春天的一個凌晨,上百名警察包圍了中正文化中心,巨大的幔布圍起了雕像,接著傳出刺耳的電鋸聲。幔布外是抗議的民眾,記者則被警察抬走。

答應接收這尊巨大銅像的大溪鎮公所在清晨發現,他們收到的不是銅像,而是二百多塊廢銅片,蔣介石的頭孤零零地躺在其中,仍微笑著。一九八一年造價一千兩百萬元的蔣介石銅像,只用九千五百元就拆卸完了。

歷史也完成了一次輪回。主持這項拆除的正是高雄市長陳菊。美麗島事件發生時,她是個意氣風發的二十九歲姑娘,一名堅定的國民黨權力挑戰者,并為此付出了六年半的牢獄生涯。

碎片被重新組裝到一起。它的規模尤在,漏空處更有一種殘缺之美,它的名字是《傷痕•再生》。我試著想象那個春天的凌晨,那夜幕中刺耳的電鋸聲。我也想起一位當時旁觀者的評論:這分明是鞭尸……他們想把蔣中正拉下神壇,卻用了和蔣中正一樣的方法。”

在雕像前的開闊草坪上,一群兒童正相互追逐。而不遠處一家咖啡店正有音樂傳來,似乎是張宇的聲音,其中的一句歌詞是“于是愛恨交錯”……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許知遠 2012-01-29 21:35:51

[新一篇] 曾國藩曾侄孫曾昭掄夫婦無言的結局

[舊一篇] 時東陸:中國無現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