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陳嘉映:書的長度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今晚,“觀察中國”向大家推薦一篇談論“讀書”的短文,作者為著名學者、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嘉映。


我們現在是飯局很多、約會很多、娛樂很多,但留給讀書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文/陳嘉映


風入松書店開張不久,就在京城名列榜首,據說一直日進百十種新書,目不暇給。然而,翻開一本,搖搖頭,翻開另一本,搖搖頭。非無好書焉,但要從眾多魚目中挑出一本多少像本書的書,頗費功夫。

  

中國人強于外國人之處寥寥無幾,書寫得短是一條。論語道德經那種一字千金的不去說它。日知錄“以一生精力為之”,天文地理無所不及,印出來不過薄薄一冊。就連說文那樣的辭書,再加上段玉裁的注解闡發,不過一本。

  

書短的好處是明顯的:買花錢少;帶手腳輕省;讀印象深,即使忘了,何妨再讀一遍?讀一人之余,尚可讀別人,特好孔子的人,仍有余力讀莊子;讀書之余,尚可躬行,尚可游樂,特好讀書的人,也不一定非落到皓首窮經的悲慘下場。

  

書當然也不是越短越好。來一套詳盡的工具書,能省卻好多套不詳盡的。電視劇腳本,也是越長越好,把輕薄男女都栓在電視機前,省得他們在街頭危害社會主義文明建設。自述文字尤其要長,以防漏掉某一次三等獎。

  

你要是編篡環宇昆蟲志,即使浩浩十倍于資治通鑒,也沒話說。你要是編篡當代中國名作家譜,自然還得再長十倍。你在學院里頭,要提職稱,不得已胡寫兩大部頭,只要詳列腳注,就算為學術規范化作貢獻。你在學院外頭,把二十頁扯成四百頁,數回二十倍的人民幣,符合市場規律。


你要是一年寫出三四本大部頭來嚇人,我們只好同情挨嚇的。你要是真以為自己有那么多精彩的思想感受,不為名不圖利,起早貪黑嘔心瀝血,一字一字摳出八百頁來──我們該同情誰呢?當然是覺得你怪可憐的。


你想想,道德經五千言,論語千把行,維特根斯坦出版了十萬字,編定有意出版的二十萬字。你怎么一下子就比人家多出那么多思想來哪?

  

三五十句話,我們記在心里,躬行之際想起,心領神會。百十來首詩,我們誦在口中,踏到好山好水,文境相彰。你弄出七八十卷,給誰讀?自然有人讀。海德格全集印出了好幾十本,據說不過其半。


要么海德格學者靠什么糊口?同樣的話,三五百遍地說。忽然,有兩大段話,中間有個詞換了。叫一個作學問的挑出來,豈不欣喜若狂?一篇四五萬字的論文有了著落。哪個研究者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讀思想不再為了思想,讀詩不再為了培育詩性。

  

人生識字煩惱始。要不是入了好讀書這魔道,也就沒這番抱怨。我們敬愛的作者:為了快提職稱,為了多掙稿費,盡管多多寫來。


但在為喜好你的讀者寫作時,請把你真正值得一寫的,寫成一本半本或四分之一本。書小一點,流傳的空間會大一點。



(注:本文源自“愛思想”網-陳嘉映專欄)


觀察中國 2015-08-23 08:48:05

[新一篇] 【哈佛書簡】泰國戰俘改變緬甸文化?

[舊一篇] 中紀委機關報發文:別忘了畢福劍是黨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