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用戶體驗設計之根本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一 、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之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第一層意義: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我的理解:我們的大腦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形成基礎的腦神經回路,形成我們的舊腦,本能的我,是我們的DNA賦予,是本能的,如我們對肢體的控制,對家人的愛,對食物、對性的需求。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


“人貴精專,成于勤樂,功于經世致用。”


我的理解:我們認識世界,通過各種行為和反思,追求極致,獲得接近真理的真理,功于經世致用。提高自我修養修為,做人做事達到順應天理,順應本心的境界。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


“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我的理解:


  1. 知行合一,是反思的我與本能的我的統一。


理解其統一,便首先理解其不統一,不統一便會產生認知失調。“所謂的認知失調是指由于做了一項與態度不一致的行為而引發的不舒服的感覺,比如你本來想幫助你的朋友,實際上卻幫了倒忙。”


反思的我,是心腦,可以邏輯判斷,可以天馬行空,可以想什么就什么。本能的我,就是我舉手就舉手了,不通過深入的思考,是習慣,是一個內在的系統。但反思的我希望戒煙,吸煙不好,但行為上我不由自主地抽上一根。反思的我與本能的我不統一,便產生此類的矛盾。


知行合一,便是反思的我與本能的我合一。


2. 做人做事達到順應天理,順應本心的境界。


這是什么境界,我難以形容。或可以思考,站于宇宙,宇宙給了你什么,你又可以為宇宙做什么;站于地球,地球給了你什么,你又可以為地球做什么;站于社會,該社會給了你什么,你又可以為社會做什么;站在家庭,家庭給了你什么,你又可以為家庭做什么;站在公司,公司給了你什么,你又可以為公司做什么.....這是循環,和回路,基于我們腦神經的原理,形成回路結成網,才是順應你的本心。若有私心,只去得不去給,不能形成回路,問題就來了;或若不能看清給了什么你,你也不能作出正確的回應;或若感到給了你都是壞的,然后你做出壞的反應和行為,讓事情更壞,這是異天而行,有違天理;等等。順應天理來形成回路結成網,才順應本心。


什么是天理,是道,是基于宇宙萬物之運行的規律,也可視作為系統。道可道非常道,我都講不清。或許,在晚上,你看看頭上滿天星云,然后感知思索,我是宇宙的一部分,多么渺小,但又多么獨特,宇宙萬物都獨特,但又冥冥中聯系著;宇宙給了你這么美好的景象,景象背后又是多么美好的神秘。

  1. 順應天理,困了就去睡,餓了就找吃。


2. “現代人最大的煩惱,是晚上盯著手機,而不是遙望頭上美麗的星星”。


3.“外面的世界還很神秘,我想出去看看。”


二 、 知行合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根據老子的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一: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這一概念的數字表示,即道是絕對無偶的。


二:指陰氣、陽氣。“道”的本身包含著對立的兩方面。


三:即是由兩個對立的方面相互矛盾沖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


沖氣以為和:沖,沖突、交融。此句意為陰陽二氣互相沖突交和而成為均勻和諧狀態,從而形成新的統一體。


根據人與外界的行為模式:


“截圖來自唐納德·A·諾曼 的《設計心理學》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2014年臺灣版”


我的理解:知與行是上述的前讀和回饋,是一個整體,一套系統。


同樣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用于解釋個體為現實世界中之某事所運作的內在認知歷程。這是一種外在現實的內部標志或表示方法,被假設于大部分的認知心理學。”


我的理解: 知與行是心智模型,是一個整體,一套人與外界行為互動的理論。


知行是道,知行合一,為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一生二,這個運行的系統會有陰陽,即出現矛盾,知與行出現不一致,如通常點擊這個button就可以進行購買,但使用某app點擊后是進入產品詳情頁。二生三,三是矛盾后出現的結果,如上述,點擊后不是出現我想要的頁面,便產生我對該app的新的認識,新的評價。三生萬物,假設很多人都使用那個app,那么他們使用后的體驗評價是非常多,那app在用戶的心中便是包羅萬象,單在評價的維度就有如壞的評價(交互流程復雜;字體小;難點擊...);好的評價(可以買到心水產品、產品多、流暢…);中性評價。


因此,我們做產品做設計的時候,對問題本質的探究就要通過包羅萬象,需要到三,然后到二,才到其一,獲得沖氣而和的奧妙的過程。然后再從其一,到二,到三,到具體的產品。


我的理解:知行合一是用戶體驗設計之根本。


如何進行用戶體驗設計?


便可回答:致良知,知行合一。


來源:簡書


游戲微訊 2015-08-23 08:51:59

[新一篇] 陶文:實現男人的浪漫,一直在路上 IGF China倒計時59天!

[舊一篇] 根據 Chinajoy 游戲展新規定,這些人都得被罚得傾家蕩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