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來源|天涯博客 拉丁美洲一向被視為美國“后院”,近年來,中國領導人己成為拉美的常客。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訪問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等拉美國家。如今,中國總理李克強又踏足這塊土地,對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對拉美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由于歷史和地理上的因素,長期以來,美國將拉美國家視為自己的“后院”。1822年,美國總統門羅為了抵抗歐洲對拉美的影響,提出“門羅宣言”。“門羅宣言”里最有名的話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從那以后,整個拉美地區的政治經濟就受到美國深刻影響。19世紀初,尤其是二戰以后,拉美國家紛紛爭取民族獨立建立國家,美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日漸衰減,但時至今日,美國仍然是拉美國家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投資國。 盡管拉美地區一直被看作是美國的“后院”,但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和投資能力以及貸款規模,使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與拉美雖相距數萬里之遙,但許多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系卻是源遠流長,并且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比如傳統意義上的伙伴古巴和委內瑞拉,中拉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礎相對牢固。 2014年中國與拉美貿易額達2636億美元,截至去年底中國對拉美的直接投資存量989億美元。根據美洲國家對話組織的數據,在過去10年間,中國向拉美國家提供了超過1190億美元的貸款,其中多數是為了獲取石油等相關的資源。例如委內瑞拉從中國獲得560億美元,巴西獲得了220億美元,阿根廷得到了190億美元。 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上提出,10年內使中拉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在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的規模,如此美好的合作前景,相信拉美國家會進一步親近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拉美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主要經貿合作伙伴,也是拉美地區經濟活躍政局穩定的國家,中國與這四國在金融投資、能源礦業與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農業以及人文交流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拉美國家也處于經濟低迷期,李克強總理訪問拉美四國有助于加強和拓寬中拉經貿合作領域,推動拉美地區經濟復蘇。中拉合作通過跨區域互利性機制安排,形成中國經濟與拉美資源、市場的優勢互補,中國擁有拉美發展所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創新能力,拉美擁有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和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中拉緊密合作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同拉美的利益融合,助推中國與拉美關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發展的新格局。 中國挺進美國“后院”靠什么取勝?外媒報道稱,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有分析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拉美最大的貿易伙伴。隨著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貿易交往的不斷深化,很多中國品牌已經走進拉美國家各個領域,從高大上的軍工產品,到日常所需的生活小商品,“中國制造”已經深入拉美人民的生活之中。 中國現在對拉美地區最有效的“殺手锏”除了“中國制造”,就是大規模直接投資和貸款援助,李克強總理此次出訪拉美四國也不例外。隨同李克強總理出訪的有央企民企代表還有金融機構代表,毫無疑問將簽訂一大串投資協議和信貸協議,總規模或超過1000億美元。 李克強總理出訪首站地巴西是拉美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根據巴西的統計數字,2001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和巴西之間的雙邊貿易擴大了12倍。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巴西的最大貿易伙伴。據媒體報道,李克強總理同巴西總統羅塞夫5月19日當天在總統府見證了35項雙邊產能、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各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 具體清單包括比亞迪在巴西投資5000萬美元建太陽能面板廠;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簽署價值100億美元的融資協議;中國交通銀行1.73億美元收購巴西BBM銀行約80%股份;中國工商銀行與巴西最大的抵押貸款機構--Caixa Economica Federal成立一個500億美元的基金,為巴西基礎設施項目投資。 在這一系列協議中最受注目的,是連接巴西圣多斯港與秘魯之間的“兩洋鐵路”可行性項目。這條鐵路橫跨南美洲大陸,連接大西洋至太平洋,全長5000公里,預算達600億美元的鐵路。羅塞夫總統表示,“我們將共同進行可行性研究,鐵路將穿越巴西,從秘魯的港口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方將邀請中國公司參加工程建設,建成后將成為一條巴西通往亞洲的便捷通道,縮短距離、降低成本。” 此外,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也將借李克強總理到訪向中國交付22架客機,是60架飛機大單中的一部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在海外中標的首個特高壓輸電項目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也于當天啟動開工儀式。巴西美麗山項目是巴西第二大水電站——美麗山水電站(裝機容量1100萬千瓦)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工程,為美洲第一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可將巴西北部的水電資源直接輸送到東南部的負荷中心。 李克強總理同時宣布,中國將設立300億美元的中拉產能合作基金,支持中拉產能合作項目。對拉美需要的大型油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海洋鉆井平臺等設備,中國設立金融租賃公司提供租賃服務。中國將健全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機制,支持中國企業向拉美出口。中國還將同拉美國家擴大貨幣互換及本幣結算等合作,共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維護地區乃至世界金融市場穩定。 5月21日,李克強總理風塵仆仆趕往哥倫比亞。為迎接來訪的中國總理,武裝沖突持續多年的哥倫比亞政府和游擊隊雙方都同意,在李克強訪哥期間停火24小時。哥倫比亞是石油、煤炭資源豐富的拉美第三大經濟體,是中國在拉美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是哥倫比亞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哥倫比亞從去年開始推進“第二個國家發展四年規劃(2014-2018)”,預算規模達3500億美元,其中30%將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 如此龐大的基建計劃,自然很對中國的胃口,隨李克強總理出訪拉美的企業代表,就有中國中鐵、中國港灣、中國水電、長江三峽集團等數十家實力雄厚的中資企業。目前中國在哥倫比亞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電信、油氣以及基礎設施領域。包括中國水電參與的馬格達萊納河(Magdalena)工程規劃以及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參與的哥倫比亞中北部麥德林等6家機場運營管理項目。哥倫比亞在500億美元的交通基礎設施規劃中,共有40個收費公路項目;此外還包括鐵路,馬格達萊納河(Magdalena)清理工作、提升港口設施以及首都波哥大機場擴建計劃。 5月22日下午,李克強總理乘專機抵達秘魯首都利馬空軍基地,開始對秘魯進行正式訪問。當天李克強與秘魯總統烏馬拉舉行了會談,李克強指出,中秘合作潛力廣泛,兩洋鐵路建設將進一步擴大中國與南美貿易人員往來,強調項目既要利發展,也要重環保。烏馬拉表示,建設兩洋鐵路將促進當地經濟貿易協調發展。 5月23日,中秘兩國發布聯合聲明,表示雙方愿意繼續深化部門間合作,促進產業投資,就電力、清潔能源、石化冶金、建材和農、林、水產品加工交流經驗。秘魯政府期待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于2016年11月結合兩國建交45周年和出席在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對簽署涉及經貿、投資、產能、質檢、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科學、水利及兩洋鐵路項目合作文件感到滿意。 秘魯擁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堅實的經濟基礎和極具潛力的投資項目,是拉美地區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的國家。目前中國對秘魯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石油、采礦和能源行業。秘魯不僅擁有拉丁美洲最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房地產成本,還具有免征增值稅的服務輸出。2014年中秘貿易額為143.2億美元,中國已成為秘魯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目的國和進口來源國。與此同時,兩國相互投資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截至2014年底,中國在秘魯投資為142.4億美元。 李克強總理拉美之行最后一站是智利,智利是拉美地區經濟發展最穩健的國家,根據智利央行的數據顯示,2004年到2011年期間,智利的GDP平均增長率為4.8%,2011年更是高達6%。2012年,智利人均GDP為15263美元,居拉美各國首位。智利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智利的經濟自由化政策。智利的經濟自由化可追溯到1973年,當時的政府引進了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包括從高度受政府管制的狀況向自由市場經濟轉型,放開價格管制,開放對外貿易,降低關稅,加強對自由競爭的保護等。 目前智利已經與60個國家簽署了貿易協定,還與24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稅收協議。已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低水平的非關稅壁壘將智利變成了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智利吸引外資的來源非常廣泛,除了主要投資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日本、荷蘭、法國、瑞士等國以外,還有來自巴西、哥倫比亞等多個拉美國家的投資。經過多年的發展,智利的經濟自由度在全球排名第7位,是拉美地區經濟最開放的國家,也是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中國目前是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智利最大的出口市場。智利市場自由競爭程度高、法律框架完善穩固、經濟持續增長態勢良好、經濟調控機制穩健,為智利良好的投資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月25日,李克強總理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共見記者時透露,中國將在智利建立拉美第一家人民幣清算行,智利還將成為拉美首個獲得500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的國家。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宣布,從今年7月1日起,智利將免收中國游客赴智的簽證申請費用,并為商務技術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李克強總理此次出訪上述拉美四國,顯然是很務實的選擇,事實上,上述拉美四國在國際上的口碑也遠遠高于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傳統伙伴古巴和委內瑞拉,上述拉美四國龐大的基建投資計劃更符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拉美需要中國的資金來縮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差距,中國則需要拉美的大宗商品。 中國挺進美國“后院”最終能否取勝,取決于這些拉美國家的商業信譽度,也取決于中國靠什么方式給拉美國帶來相關利益。過去十年中國從拉美國家購買了大量的大豆、小麥、鐵礦石和石油,而進口拉美制造業產品的比例不足2%,對拉美國家的就業貢獻有限,長此以往的貿易不平衡,很容易引發所在國民眾的不滿和怨恨,從而會導致拉美國家改變方向調整與中國的合作政策。 大把撒錢并不意味著在拉美國家就能夠取勝。去年以來墨西哥高鐵毀約和委內瑞拉不給油也不還錢,阿根廷陷入金融危機等等,已經給中國挺進美國“后院”敲響了警鐘,用一位拉美學者的話說:“中國很多海外投資,操作模式如同在國內,那是做工程模式,不是投資模式。”言下之意也是告誡中國,在向拉美地區大規模投資乃至提供信貸時,中國有必要抑制沖動,分清對象區別項目,千萬不要充當費力不討好的冤大頭。
撰文|蔡慎坤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3:2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