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為什么不思考?】
“十點見”的跑男出軌事件從昨晚起一直霸占微博熱門,不知道多少人是抱著看好戲的娛樂心態來追這件事的,但無疑,這對大家來說,又是一次娛樂。
對此,我們似乎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甚至不少人還會借題發揮,繼續自娛自樂。然而,我最近剛好讀了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腦回路拐了十七八個彎,產生了無數的問號——這是新聞嗎?我到底獲得了什么信息?這有意義嗎?這種話語基于什么樣的語境?是否還需要去思考什么?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討論得越激烈,越讓我覺得可怕。仿佛唯有娛樂方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感,耗費精力將時間切割成無數看似無關緊要的碎片,最后獲得的到底是什么?
尼爾波茲曼在書里引用了赫胥黎的話: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思考。
【一次深刻預見】
《娛樂至死》幾乎是我們現世的寫照,這部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作品,放到今天來看也毫不過時。他在第一章就寫出了自己的觀點: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內容,從而最終控制文化。
單獨看這一句,確實晦澀難懂。但圍繞這個觀點,尼爾波茲曼按著語言文字-印刷機的天下-電視的發展的順序展開全文(著重講了印刷機時代和電視時代),縱向詮釋了在不同媒介的影響下,社會文化內容是如何演變的,即媒介技術本身就帶有對某一種文化的傾向性,而這種傾向性,威力不容小覷。
尼爾波茲曼寫道:“表達思想的方式將影響所要表達思想的內容”,“(媒介)它們更像是一種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
印刷機統治時代的美國社會,公眾話語“由于深深扎根于鉛字的傳統,因而是嚴肅的,其論點和表現形式是傾向理性的,具有意味深長的實質內容。”
對此,尼爾波茲曼分別從新聞、宗教、政治、教育等多個方面去闡述那個時代的文化特征——“富有邏輯的復雜思維,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對于自相矛盾的憎惡,超常的冷靜和客觀以及等待受眾反應的耐心。”
可是后來,“隨著印刷術退至我們文化的邊緣以及電視占據了文化的中心,公眾話語的嚴肅性、明確性和價值性都出現了危險的退步”。
“為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然后給她們換上娛樂的包裝。”
電視,讓人們心甘情愿坐在沙發前,毫無知覺地被娛樂掌控。比起一則新聞的真實嚴謹,我們可能更關注新聞如何搏了眼球,比起產品的好壞,我們可能更在意廣告由誰代言,比起了解真相,我們可能更關心八卦以增加談資……
雖然書中寫的是美國,且所處的時代與今不同,但閱讀時那種強烈的代入感,無疑是可怕的。
【習慣不該成自然】
我們總會說要為了某種目的去形成某種習慣,卻很少去思考習慣反過來將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或者說是那些我們意識不到的影響。
海量的電視劇作品,花樣翻新的綜藝節目,各式各類滿足人們視聽享受的娛樂產品層出不窮,對此,沒有人會說——我不習慣。那些曾讓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都在《娛樂至死》這本書里被重新解剖,使我不寒而栗,產生一種可以稱之為憂慮不安的情感。
很顯然,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視和網絡,隨著移動終端的不斷升級,人被大量瑣碎的無用的信息包圍,無論多么嚴肅新聞事件都在強大的媒介傳播下有意無意地成為娛樂的一部分。
電視網絡的從業者,無不是想盡辦法來吸引觀眾和網友的注意,他們需要的并不是陳述嚴謹的文章,而是具有視覺沖擊力,足以吸引更多讀者和觀眾的碎片式信息。
人的時間是看上去寶貴,實則被不斷浪費的。我們刷半個小時微博,瀏覽成百上千條微博,然后關掉瀏覽器,回想一下剛剛看過的東西,除了零散的信息,我們還記得多少?
我試了一下,約等于Nothing!
我想,這大概就是尼爾波茲曼所說的“娛樂至死”,娛樂泛濫的時代里,電視創造出的沒有連續性、沒有意義的世界,經由互聯網進一步加深,于是我們越來越適應沒有連貫性的世界,被娛樂得麻木不仁。
當然,我們無法抹煞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以及更加極致的娛樂享受,但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互聯網為王的時代,人們比之電視娛樂時代更加輕飄。
在閱讀此書之前,我從不會想這些。
但現在,我覺得自己要瘋。
因為,最終的贏家不是制造娛樂的幕后推手,也不是熱衷爆料的八卦博主,而是娛樂本身。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駕馭的,正在駕馭我們。
尼爾波茲曼在全書的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即利用教育來控制電視電腦,讓年輕人正視媒介產生的隱蔽影響,幫助學生解讀文化中的象征,疏遠某些信息形式。
如此看來,改變還是要從娃娃抓起,辣媽奶爸們不妨多讀此類著作,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成就。
葵花寶典 2015-08-23 08:55: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