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 簡體 傳統 |
來源:人民網 作者:施京吾
核心提示:中國作為戰勝國完全沒有分享到戰勝國的榮耀和利益,除了戰爭中付出了極為巨大的代價外,還為政治局勢的變化付出了沉重代價。
開羅會議中美英三國首腦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施京吾,原題為:《揭秘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國付出的代價沉重》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紀念。1945年5月7日納粹德國宣布投降。8月15日中午,日本裕仁天皇宣讀《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投降。9月2日在美軍密蘇里號戰艦舉行投降儀式,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全國慶祝三天,并將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日。這一天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日。9月9日上午9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儀式。
理解戰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形成,就需要了解戰爭形勢發生改變后世界大國對國際格局的安排。經過數年戰爭,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沒有取得預期結果,戰爭形勢發生逆轉,盟軍轉入反攻。為確定戰后世界秩序,盟國首腦們多次舉行會議,對未來世界格局進行了磋商、談判。1945年以后的世界格局就是歷次會議所取得成果的部分反映。這些成果的主體部分一直持續到1989年東歐劇變。而由美國倡議建立的聯合國仍然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組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戰后的政治安排是由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確定下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會議是雅爾塔會議,因此,戰后世界體系又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在會議過程中各國有勢力均衡方面訴求、有利益方面攫取,經過緊張激烈的交鋒,最終達成了廣泛一致意見。
開羅會議與德黑蘭會議
在這四次會議中,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實際是分兩次進行的一個會議。因“蘇日和平條約”的存在,蔣介石不愿意與斯大林會面,斯大林也不愿意參加這個會議。這樣,羅斯福、蔣介石與丘吉爾率先在埃及開羅進行會議,主要是討論日本問題,形成《開羅宣言》,宣告,戰后日本必須將東四省(包括熱河)、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朝鮮獨立。隨后,羅斯福、斯大林與丘吉爾又在伊朗德黑蘭舉行會議,解決德國問題進行討論,簽署《蘇美英三國德黑蘭總協定》,發表了《德黑蘭宣言》,主要是英美盡快開辟第二戰場在西線登陸,蘇聯則在歐洲戰事結束后對日作戰,同時以蘇聯進入大連港,使大連港成為自由港作為交換。
開羅會議中,中國取得了相當重要的收獲。1943年11月23日晚蔣介石與羅斯福舉行會談,中國取得了與美英蘇三國同等地位,成為當時的四強之一。此外,還就日本天皇制度的存廢、對日軍事占領、日本戰后賠償、領土收復、軍事合作、朝鮮印度支那泰國的未來地位、對中國經濟援助、外蒙古和唐努圖瓦(唐努烏梁海)的歷史關系問題等重要議題上取得廣泛共識。
開羅會議后緊接著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召開的德黑蘭會議。會議一個重要內容是羅斯福總統提出建立聯合國的構想。1943年11月29日下午2時45分,羅斯福與斯大林舉行會談,羅斯福表示:很想同元帥就以聯合國家為基礎的某種機構前景進行討論。接著他簡要概述了聯合國的建立方案,接著又提出“四個警察”概念,由蘇美英中四個國家組成的“這個機構有權立即處理對和平的任何威脅,以及需要這種行動的任何突然事變”,這個機構就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雛形。但斯大林卻希望將中國排除在外。
德黑蘭會議的核心話題之一是波蘭問題,斯大林展示了竭力擴張的野心:通過肢解德國,使波蘭邊界西移,并建立親蘇政權等方式來實現蘇聯勢力范圍的擴大。
波蘭問題不僅是德黑蘭會議的中心議題之一,也是一年以后雅爾塔會議的中心議題,蘇聯吞并波羅的海三國、東歐附庸化都在德黑蘭會議上得到了體現。
稍后,還有一次比較能夠體現中國利益的會議。在1944年1月12日進行的太平洋戰爭委員會一次會議上,羅斯福重申了開羅宣言,特別提出琉球群島歸屬問題,據會議記錄記載,“他完全同意這些島嶼屬于中國,因而應該歸還給中國。”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參加了這次會議。
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會議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克里米亞的雅爾塔舉行,是繼德黑蘭會議后的第二次同盟國首腦會議。此時已處于戰爭尾聲。會議形成了多個文件,1945年2月11日發表《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的議定書》,12日分別發表《英美蘇三國克里米亞(雅爾塔)會議公報》和《雅爾塔協定》,主要就對德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和對日問題作出決定,形成了戰后世界的基本格局。
對德問題
決定由美、英、法、蘇四國分區對德進行軍事占領,關于德國戰爭賠償以及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
波蘭問題
波蘭問題主要是邊界確立和政府組成問題,波蘭東部邊界大體上以寇松線為準,在若干區域作出對波蘭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蘭在北部和西部將獲得德國領土作為新領土,最后定界留待戰后解決;關于波蘭政府的組成經過激烈爭論,同意以盧布林的波蘭臨時政府為基礎進行改組,容納國內外其他民主人士。
聯合國問題
同意蘇聯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決定美、英、法、蘇、中五國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規定“實質性問題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原則。
遠東問題與對日問題
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兩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雅爾塔協定》專門提出了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要求中國承認外蒙古(原屬中國領土)的現狀,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會前其他國家并不知情,故有“雅爾塔密約”之稱。不過協定同時指出,涉及中國的部分“尚需征得蔣介石委員長的同意”。
會議還討論了希臘、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有關問題。鞏固和維護了三國戰時聯盟,對協調盟國對德、日作戰,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和促進戰后和平穩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積極作用。
雅爾塔體系確立
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再次希望分割德國和要求德國賠償——戰后,蘇聯將德國工業搬遷到蘇聯境內,與斯大林當初的指導思想是一致的。
在2月6日下午的全體會議上,討論內容為安全理事會問題,由于賦予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較大的權限,丘吉爾認為,英國和美國的目的是拯救世界,沒有統治世界的野心。在當天的會議上又重點討論了波蘭問題,蘇聯明確要求建立一個親蘇政權。英美對蘇聯作出了較多的讓步。
雅爾塔會議對于緩和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矛盾、加強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協調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行動、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進程以及戰后懲處戰爭罪犯、消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勢力影響等起了重要作用。三大國在會議上作出的戰后世界秩序安排被稱為雅爾塔體系,對戰后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但這次會議也引發不少爭議。許多人批評美英綏靖政策使蘇聯得以控制中歐、東歐以及亞洲許多國家,羅斯福和丘吉爾并沒有依照當時被占領的國家愿望,要求戰后被蘇聯“解放”的國家交由聯合國代管。
波茨坦會議
解決戰后政治安排的最后一個首腦會議是波茨坦會議,實際上是對雅爾塔會議決定的補充和完善。波茨坦會議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西南約27公里的小鎮波茨坦舉行,納粹德國已經投降,大戰進入尾聲,因此會議代號被命名為“終點”。
會議主要討論了德國問題、波蘭問題、對意大利等戰敗國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峽問題等。規定:必須使德國非軍國主義化、民主化和肅清納粹主義;蘇美英法四國總司令分別在各自的占領區內行使管理權;英美承認波蘭臨時政府并與流亡政府斷交;波蘭西部邊界問題由和會最后決定;設立外長會議討論對德國和意大利等戰敗國的和約問題;認為關于海峽的《蒙特勒公約》應予修訂;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區劃歸蘇聯。
波茨坦會議期間出現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情節,沒有參加波茨坦會議的中國政府首腦蔣介石,于1945年7月26日與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簽署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而參加會議的蘇聯元首斯大林卻被排除在外。
原來,雅爾塔會議美英兩國的綏靖政策已經使得蘇聯勢力深入歐洲中部,引起西方國家的巨大不安。如果蘇聯再度出兵對日作戰,必將在遠東獲得更加廣泛的利益,這是美英及其西方國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但由于日本在戰場上的頑強抵抗,太平洋戰場進展緩慢,盟軍不僅傷亡慘重,若要徹底取勝還將付出更大代價,促使蘇聯出兵就顯得十分重要。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在參加波茨坦會議前十分糾結,他說:“我已經準備好去會見丘吉爾和斯大林,可我真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真是欲罷不能了。”
就在會議期間,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將一份電報交給杜魯門:美國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彈,擬定轟炸目標為廣島、新瀉、小倉和長崎。這一消息使杜魯門感到十分振奮:蘇聯是否出兵問題不再那么刻不容緩,這意味著蘇聯擴張野心受挫。于是,美國決定撇開蘇聯,只與中國和英國發表聯合聲明,這就是《波茨坦公告》的由來。
在公告中,三國聲明: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并對此種行動之誠意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1945年8月14日,日本當局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日本天皇宣讀“終戰詔書”,宣布投降。
冷戰開始與德國分裂
德國戰敗后,根據雅爾塔會議的決定,美英法蘇四國對德國進行了軍事占領。蘇聯在占領區大量拆除占領區工業,搬遷德國資產作為戰爭賠償,使生產能力下降了26%,到1948年春天,占領區被拆除了1900家工廠,其中1700家整體搬遷,同時還帶走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到蘇聯去安裝這些設備。對于沒有搬遷的工廠,則將產品據為己有。至1953年,蘇聯占領區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被用于占領開銷和賠償。據統計,蘇聯從占領區榨取的財富遠遠超過了雅爾塔會議規定的一百億美元的賠償費用。此外,蘇聯還對占領區實行國有化運動,以消滅容克階級和大資產階級。
而西方占領區政策和蘇聯占領區的政策截然相反,西方采取了復興戰后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和德國重建政策,大大刺激了西方占領區的經濟發展,經濟很快開始復蘇。德國東西方占領區在政治、經濟政策上的嚴重分化,使得德國分裂跡象越來越明顯。在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發表著名演講:“從波羅的海便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他的“鐵幕演說”成為“冷戰”的標志。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對美國議會發表了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國情咨文,強調了對共產主義的遏制,他的這個演講被賦予了全球性政策的意義。他說:今日世界的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對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一種是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自由制度,另一種是以強加于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極權政體,而美國政策必須支持那些自由國家人民抵抗武裝的少數人。他強調:“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杜魯門這篇咨文是美國第一個具有全球戰略性質的對外戰略和安全戰略,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3月至4月在蘇聯舉行了莫斯科外長會議,東西方關系破裂,美國政策轉向了對蘇聯擴張的遏制。
蘇聯于1948年2月改組蘇占區經濟委員會,使之成為準政府組織,3月退出盟國管制委員會。西方占領當局于1948年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區實行“幣制改革”,發行“B”記馬克以對應。這是正式分治德國的第一個重大實際步驟。蘇聯隨即于6月24日全面封鎖西占區與柏林西管區之間的水陸交通,并宣布在東占區和大柏林區發行新貨幣,開始實行“柏林封鎖”,將西方與柏林的聯系完全中斷,由此形成戰后第一次美蘇冷戰高潮——柏林危機。危機持續近1年,1949年5月達成協議,雙方取消了一切封鎖,這一危機使大柏林分為東西柏林(各有自己的行政系統)。
德國東西部占領區的距離越走越遠,德國分裂已經不可避免。1949年5月8日,西部占領區通過了相當于憲法功能的《基本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立,簡稱“西德”,并于8月4日舉行了第一次大選。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立,簡稱“東德”。德國的分裂也是全球政治的分裂。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55年簽訂華沙條約,1989年12月3日美蘇兩國領導人在馬耳他宣布冷戰結束,1991年7月1日華約組織正式解體。雅爾塔體系從此告一段落。
雅爾塔會議為大國劃分了各自的勢力范圍,尤其蘇聯在東歐的全面擴張,除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國家被納入蘇聯版圖,成為蘇聯的一部分,東歐國家幾乎全部成為被劃入蘇聯勢力范圍的衛星國。
二戰后最直接的政治后果是冷戰,但并不能說雅爾塔會議就是冷戰,只是形成的政治體系為冷戰提供了某種便利。
中國是二戰的勝利國,在戰時階段獲得了一些政治承諾,雖然這些問題要到戰后才能逐一落實,但總體上對中國還是比較有利的。由于國民政府迅速陷入內戰,并在短期內退踞臺灣,中國政權更迭,蔣介石與羅斯福的會談成果全部落空。
中國作為戰勝國完全沒有分享到戰勝國的榮耀和利益,除了戰爭中付出了極為巨大的代價外,還為政治局勢的變化付出了沉重代價。
網載 2015-09-06 19:45:0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