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文心雕龍·通變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于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于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途,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疏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干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
是以九代詠歌,志合文則。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唐歌在昔,則廣于黃世;虞歌《卿云》,則文于唐時;夏歌“雕墻”,縟于虞代;商周篇什,麗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時,其揆一也。暨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篇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采。搉而論之,則黃唐淳而質,虞夏質而辨,商周麗而雅,楚漢侈而艷,魏晉淺而綺,宋初訛而新。從質及訛,彌近彌澹,何則?競今疏古,風昧氣衰也。
今才穎之士,刻意學文,多略漢篇,師范宋集,雖古今備閱,然近附而遠疏矣。夫青生于藍,絳生于蒨,雖逾本色,不能復化。桓君山云∶“予見新進麗文,美而無采;及見劉揚言辭,常輒有得。”此其驗也。故練青濯絳,必歸藍蒨;矯訛翻淺,還宗經誥。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
夫夸張聲貌,則漢初已極,自茲厥后,循環相因,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枚乘《七發》云∶“通望兮東海,虹洞兮蒼天。”相如《上林》云∶“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日出東沼,入乎西陂。”馬融《廣成》云∶“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出東,入乎西陂”。揚雄《校獵》云∶“出入日月,天與地沓”。張衡《西京》云∶“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于濛汜。”此并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諸如此類,莫不相循,參伍因革,通變之數也。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后拓衢路,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乃穎脫之文矣。若乃齷齪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間之回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贊曰∶
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可久,通則不乏。
趨時必果,乘機無怯。望今制奇,參古定法。
文心雕龍通變譯文
《通變》是《文心雕龍》的第二十九篇,論述文學創作的繼承和革新問題。
全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講“通”和“變”的必要。劉勰認為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原理是有一定的,但“文辭氣力”等表現方法卻不斷發展變化著;因此,文學創作對有定的原理要有所繼承,對無定的方法要有所革新。第二部分就魏晉以前歷代作家作品的發展情況,來說明文學史上承前啟后的關系,強調繼承與革新應該并重。第三部分是緊接上面主張“宗經”的思想來論述的。劉勰舉枚乘、司馬相如等五家作品沿襲的情形,一以說明通變的方法,一以表示忽于“宗經”而在“夸張聲貌”上“循環相因”,就出現了“廣寓極狀,而五家如一”的情形。第四部分講通變的方法和要求,提出必須結合作者自己的氣質和思想感情,來繼承前人和趨時變新,文學創作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變則其久,通則不乏。”這是文學藝術的一條發展規律。本篇能從“通”和“變”的辯證關系來論述繼承和革新的不可偏廢,這是可取的;劉勰針對當時“從質及訛”、“競今疏古”的創作傾向,提出“還宗經誥”的主張,這在當時也是必要的。但劉勰所講的“通”和“變”都過于狹窄:文學創作所應繼承的,顯然主要還不在詩、賦、書、記等文體的寫作特點;而要發展革新的,也不僅僅是“文辭氣力”等表現方法。他未能認識到古代文學作品中一切優秀的內容和形式、思想和技巧,都有根據新的條件而加以繼承和發展的必要,這就使他的通變論帶有較大的片面性。
(一) 作品的體裁是有一定的,但寫作時的變化卻是無限的。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如詩歌、辭賦,書札、奏記等等,名稱和寫作的道理都有所繼承,這說明體裁是一定的;至于文辭的氣勢和感染力,惟有推陳出新才能永久流傳,這說明變化是無限的。名稱和寫作道理有定,所以體裁方面必須借鑒過去的著作;推陳出新就無限量,所以在方法上應該研究新興的作品。這樣,就能在文藝領域內馳騁自如,左右逢源。不過,汲水的繩子太短的人,就會因打不到水而口渴;腳力軟弱的人,也將半途而廢。其實這并不是寫作方法本身有所欠缺,只是不善于推陳出新罷了。所以講到創作,就好像草木似的:根干附著于土地,乃是它們共同的性質;但由于枝葉所受陽光的變化,同樣的草木就會有不同的品種了。
(二) 所以過去幾個朝代的詩歌,在情志的表達上是符合于寫作法則的。黃帝時的《彈歌》,是非常樸質的了。唐堯時的《在昔歌》,比黃帝時有所發展。虞舜時的《卿云歌》,文采較唐堯時為多。夏代的《五子之歌》,比虞舜時文采更豐富。商周兩代的詩篇,較夏代又華麗得多。這些作品在述情志、寫時世上,其原則是一致的。后來楚國的騷體作品,以周代詩篇為模范。漢代的辭賦和頌,卻又學習《楚辭》。魏國的詩篇,大多崇拜漢代風尚。晉代的作品,又欽仰魏人的文采。把這些情況商討一下,可以看出:黃帝和唐堯時候的作品是淳厚而樸素的,虞夏兩代的作品是樸素而鮮明的,商周時期的作品是華麗而雅正的,楚國和漢代的作品是鋪張而尚辭采的,魏晉兩代的作品不免淺薄而靡麗,劉宋初年的作品更是不切實際而過分新奇。從樸素到不切實際,越到后來越乏味。為什么呢?因為作家們都爭著模仿近代作品,而忽視向古人學習,所以文壇上的風氣就日益衰落了。目前一些有才華的人,都努力于學習寫作,可是他們不注意漢代的篇章,卻去學習劉宋時的作品;雖然他們對歷代創作都同樣瀏覽,但總不免重視后代而忽視古人。青色從藍草中提煉出來,赤色從茜草中提煉出來;雖然這兩種顏色都超過了原來的草,但是它們卻無法再變化了。桓譚曾說:“我看到新進作家的華麗的文章,雖然寫得很美,卻沒有什么可采取的;但是看到劉向、揚雄的作品,卻常常有所收獲。”這話可以說明上述的道理。所以提煉青色和赤色,一定離不開藍草和茜草;而要糾正文章的不切實際和淺薄,也還要學習經書。如能在樸素和文采之間斟酌盡善,在雅正與庸俗之間考慮恰當,那么就能理解文章的繼承與革新了。
(三) 夸張地描繪事物形貌,在西漢初的作品中已達到極點。從此以后,互相因襲,循環不已;雖然有人想跳出當時的軌道,但始終在那個樊籠之內。如枚乘《七發》說:“遙遠地望到東海,和蔚藍的天空相連。”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說:“看不到頭,望不見邊;太陽從東邊的水中出來,月亮從西邊的山上升起。”馬融的《廣成頌》說:“天地相連,無邊無際;太陽從東面出來,月亮從西面上升。”揚雄的《羽獵賦》說:“太陽和月亮,出來又下去,天和地合在一起。”張衡的《西京賦》說:“太陽和月亮在這里出入,好像在扶桑和濛汜一樣。”這些夸大的形容,五家都差不多。這類手法,無不是互相沿襲的。
(四) 應該在沿襲當中又有所改變,這才是繼承與革新的方法。所以考慮到寫作的綱領,應該掌握住主要方面。首先廣泛地例覽和精細地閱讀歷代佳作,抓住其中的要領;然后開拓自己寫作的道路,注意作品的關鍵,放長韁繩,駕馬遠行,安閑而有節奏。應該憑借自己的情感來繼承前人,依據自己的氣質來適應革新;文采像虹霓的拱背,光芒像鳳凰的飛騰,那才算出類拔萃的文章。假如局限于偏激的看法,夸耀自己的一得之見;這只是在庭院內來回兜圈子,哪能算日行萬里的良馬呢?
(五) 總之,寫作的法則是運轉不停的,每天都有新的成就。必須善于革新才能持久,必須善于繼承才不貧乏。適應時代要求應該決斷,抓住機會不要怯懦。看準文壇上今后的趨勢,來創造動人的作品;同時也參考古代的杰作,來確定寫作的法則。
2022-12-08 18:52:4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