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經驗主義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不列顛經驗主義

伴隨宗教戰爭而來的恐怖

緊接著基督教改革運動,在北歐產生了一種對政治和哲學的新態度。

它集中在英國和荷蘭出現,對抗宗教戰爭和屈從羅馬的時期。

這種對社會和知識領域中的新態度叫自由主義。

在這個有點模糊的標題下,人們能識別一些相當明顯的特征。

更確切地說,它是新教觀念——每個人必須以自己的方式與上帝達成協議——的發展。

另外,偏執于事不利。

既然自由主義是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的產物,商業和工業在中產階級的控制中得到發展;

因此,自由主義反對根深蒂固的貴族特權的傳統,同樣也反對君主政體。

其主旨是信仰自由。

憑借自己的企業獲得資產和財富的中產階級商人,逐漸以不贊同的態度看待國王的專斷權力。

因此,運動指向以財產權利為基礎的民主和削減國王的權力。

在否定君權神授的同時,產生了一種感覺,即人能夠通過自身努力超越環境,于是,

人們開始越來越強調教育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政府本身被懷疑地看作是妨礙商業擴張需要、限制其自由發展的。

同時,法律和秩序被認作是基本的需要,這稍微緩和了對政府的敵對態度。

從這個階段開始,英國養成了熱衷妥協的典型性格。

在社會問題中,這暗示著關心改良而非革命。

葛里克的真空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荷蘭的領航者,那時是一流的航海者。

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17世紀的自由主義是解放的力量。

它把奉行它的那些人從所有政治的、宗教的、經濟的和知識的暴政中解放出來,

垂死的中世紀傳統依然依附于這些暴政。

同樣,它反對極端的新教派別的盲目狂熱。

它否定教會為哲學和科學事務立法的權力。

直至維也納會議把歐洲投入神圣同盟的新封建泥淖之中,

由樂觀的世界觀所點燃,并由無窮能量所驅動的早期自由主義,

闊步向前邁進,沒有遭受重大挫折。

個人主義的學說主要是理性主義的理論,人們認為理性有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一般認為,受感情支配是未開化的。

然而,在19世紀,個人主義學說逐漸擴展到感情本身,在浪漫主義運動的高峰時期,

個人主義導致了一系列權力哲學,權力哲學張揚強者的任性。

過程的結局卻相當有悖于自由主義。

這一理論確實是自拆臺腳的,因為成功者必須摧毀通往成功的梯子,以免與同樣野心勃勃的人競爭。

心靈開始的時候像一張白紙,后來感覺和反省觀念刻在上面。

不幸的是,作為一種政治力量,自由主義目前已相當衰竭。

對于我們的時代,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也許20世紀國際災難的結果,大部分人若無堅定的政治信條,便再無勇氣生活下去。

在討論中人們開始明白,對人類知識的范圍和局限作一種初步的評價,可能是有益的。

根據它們的對象,觀念一般分成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感覺的觀念,它來源于通過我們的感官對外部世界的觀察。

第二種類型是反省的觀念,它產生于心靈觀察自身。

因此,在思想和沉思的過程中,我們決不能超越我們通過感覺和反省所推測的東西的限制。

洛克沒有提供令人滿意的簡單性標準,因為當觀念不能分解為各部分時,他稱為簡單。

但是,他試圖做什么,還是一目了然的。

復雜觀念再分成實體、樣式和關系。實體是能獨自存在的事物的復雜觀念,而樣式依賴于實體。

神秘的靈感意指通過神賜的靈感而具有的狀態,它是16世紀和17世紀宗教領袖的特征。

洛克覺得,他們的狂熱毀滅了理性和啟示,這一觀點得到了宗教戰爭暴行的可怕支持。

一言以蔽之,洛克確實把理性置于首位,秉承了他的時代總的哲學傾向。

理性和零碎的經驗主義的混合,同樣可見之于洛克的政治理論。

在公民的政府之前,人們生活于受自然法則支配的自然狀態。

所有這些都是傳統的說法。

關于政府起源的觀點,建立在社會契約的理性主義學說的基礎之上。

在洛克看來,隱匿于社會契約背后的主要動機是保護財產。

當人受制于這樣的協約,他就放棄作為其自己事業唯一擁護者而行動的權利。

洛克本人并未把司法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力加以討論。

但是,不管在哪里,只要權力分立逐漸被承認,司法就最終獲得完全獨立的地位,

使它能夠在任何其他權力之間裁判。

就此而言,三種權力構成了相互鉗制、平衡的體制,

并趨于防止不受限制的權力的產生。這是政治自由主義的核心。

作為結果,洛克的自由主義導致某種頗為壯觀的革命的動亂。

在美國,自由主義成了國民的理想,在憲法中奉為神圣。

牛頓力學徹底地破除了亞里士多德的權威,同樣,洛克的政治理論雖然幾無新意,

卻摧毀了君權神授,在學究式的自然法基礎上,適當變化以適應近代條件,

努力建立新的國家學說。

這些努力的科學傾向反映在隨后發生的事件的效果上。

《獨立宣言》的措辭烙上了科學傾向的痕跡。

當富蘭克林在“我們把這些真理視作不證自明的”語句中,

以“不證自明”代替杰斐遜的“神圣的和不可否認的”時候,他重復了洛克的哲學語言。

總的來說,大陸哲學一直屬于建構大體系的類型。

它的論證帶有先驗的傾向,在其視野內,它常常對問題的細節不感興趣。

另一方面,英國哲學更嚴密地遵循科學的經驗研究的方法。

它以零碎的方式處理了大量細小問題,當它確實提出一般原則時,

它將一般原則驗之于直接證據。

理性主義,一座倒立的金字塔;經驗主義,一座站立的金字塔。

由于這些研究方法中的差異,盡管就其本身而言先驗的體系是和諧一致的,但如果其基本原則被強行去除,

那么它就會碎成粉末。

經驗哲學因其建筑于可觀察的事實之上,如果在某些地方我們發現了錯誤,仍不會倒塌。

在倫理學方面,這一方法的實際效果更為明顯。

作為嚴苛體系制定出來的善的理論,如果一個無知的暴君自以為命中注定要履行這一善的理論,

可能制造出恐怖的浩劫。

毫無疑問,有一些人鄙視功利主義倫理學,因為它從追求幸福的基本欲望出發。

然而,無可置疑的是,與那種不管手段只追求理想目的的、嚴肅的、思想高尚的改革者相比,

這一理論的提倡者更多地改善他的眾多同伴。

洛克傳統中的自由主義者,并不十分熱衷于抽象原則基礎上的徹底變革。

每一爭端必須在自由討論中,依其自身的是非曲直來處理。

正是英國政治和社會實踐這一零碎的、試驗的、反體系的而非無體系的性格,使歐洲大陸人極感惱火。

洛克自由主義的功利主義的后繼者,支持開明的自利的倫理學。

這一概念也許并不喚起人的最高尚的情感;但卻以同樣的理由,它避免了真正英雄的暴行,

這些暴行是以最高尚的體系的名義犯下的。

這些體系設想了更為高貴的動機,卻忽視了一個事實——人不是抽象物。

貝克萊哲學的基本命題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在他看來,這一公式是如此的不證自明,以至于他從不向較不信服的同時代人解釋他想干什么。

因為乍看起來,這一公式自然與常識水火不相容。

沒有人會像這一觀點要求的那樣,正常地認為他所感覺到的客體就在他的心中。

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區別無法恰當地保留在洛克的認識論之中,不可能同時主張洛克的觀念理論和知識的表象論。

貝克萊第一部批判抽象觀念理論的著作是《視覺新論》(New Theory of Vision)。

在這本書中,他一開始就討論當時流行的關于知覺的一些混亂。

他特別正確地解決了如下明顯的難題,即我們看正放的東西,但在我們眼睛的視網膜上的形象與之相反。

從幾何光學不知不覺地陷入知覺的語言,這一粗心大意是此誤解的原因。

貝克萊進而發揮了知覺的理論,知覺使事物的種類迥然有別,不同的感覺讓我們說出它們的對象。

物質純粹是性質的形而上學的載體,單獨性質引起屬于精神內容的經驗。

赤裸裸的物質無法經驗,因而是無用的抽象。

說任何事物存在,只有在經驗中并通過經驗才有意義,因而存在和被感知是完全一碼事。

貝克萊的百慕大島城鎮規劃方案

至于當心靈處于休息狀態時有什么發生,需要具體的解決辦法。

顯而易見,如果就活動的心靈來說,存在要么意味著感知,要么意味著被感知,好像利用觀念那樣,那么,不活動的心靈必定是一個觀念,

此觀念存在于上帝的不斷活動的心靈之中。

因此,正是為了對付理論上的困難,這一哲學的上帝被引入了。

上帝的功能僅僅為了保證心靈的繼續存在。這是把整個敘述帶回到有點接近常識談話的稍微自由的方法。

貝克萊這部分主張最沒有價值,最少哲學趣味。

如同前述,他正確地主張一個人用他的眼睛看東西,而不是看眼睛;

同樣,一般而言,人們可以說,一個人用他的心靈感知,在感知的過程中,

并不盤旋于心靈之上,觀察心靈。

正如我們不觀察我們的眼睛,我們也不觀察我們的心靈;

正如我們絕不該說我們看到了視網膜上的東西,我們也不該說我們感知到在心靈中的東西。

也許人們覺得如此對待貝克萊并不公道。然而,這或許恰恰是他本人要求批評家做的。

在《人類知識原理》一書的導言中,貝克萊指出:總的說來,我傾向于認為那些困難的絕大部分,

即使不是全部,迄今還引起哲學家的興趣,卻阻塞了通向知識的道路,這完全應該歸咎于我們自已。

我們才開始揚起一點塵埃,馬上就抱怨看不見了。

休謨與盧梭,當時的版畫。

在休謨看來,因果關系是出于習慣的聯想;理性主義者認為原因和結果是聯系在一起的。

那么,這些知覺是以什么方式屬于自我,并且是如何與自我聯系著的呢?就我而論,當我親切地體會所謂我自己時,

我總是碰到這個或那個特殊的知覺,如冷或熱、明或暗、愛或恨、痛苦或快樂等的知覺。

任何時候,我總是不能抓住一個沒有知覺的我自己,而且我也不能觀察到任何事物,只能觀察到一個知覺。

心靈是一種劇場,各種知覺在這里連續不斷地露一下面。

劇場的比喻可不要誤導我們。這里只有連續出現的知覺構成心靈;對于呈現這些布景的那個地方,

或對于構成這個地方的種種材料,我們連一點概念也沒有。

正如我們所見,就斯賓諾莎而言,通過以足夠充分的方式來研究事物,就有可能演繹地證明,所有的現象必定是它們的存在,

盡管通常承認只有上帝才能獲得如此的眼光。

關于這種聯系的本質的錯誤觀點的根源在于,歸因的傾向不可缺少某些觀念序列的分子之間的結合。

觀念的聯結起源于聯想,而聯想由三種關系引起,即相似、時間和空間上的鄰近以及原因和結果。

休謨把這些關系區分為七類:相似性、同一性、時空關系、數的關系、質的等級、對立性、因果關系。

休謨時代的愛丁堡

在理性主義者看來,事物是有內在聯系的。懷疑論者否認所有聯系。


2022-12-08 18:57:21

[新一篇] 近代哲學的興起

[舊一篇] 啟蒙運動與浪漫主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