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世間再無嚴子陵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世間再無嚴子陵

我前些日子到浙江出差,有幸遊覽了嚴子陵釣臺。

遊嚴子陵釣臺要從富春江坐船去,站在船上看著煙雨濛濛的天空,努力從各種文字中編織嚴子陵的模樣,有種隱約縹緲的感覺。乘船行至富春江上風光最美麗的七里瀧,富春山麓出現在眼前,沿江那一片粉牆黛瓦飛簷翅角的古樸建築,就是嚴子陵釣臺了。

嚴子陵是西漢末年會稽余姚人,與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劉秀當了皇帝後,嚴子陵不僅沒有去拉關係,反而是改名換姓,隱居起來。劉秀仍沒有忘記老同學,他派人四處尋找嚴子陵,千方百計招至洛陽,授諫議大夫,責任是皇帝犯錯或做出一些不適當的舉動時,對他進諫。劉秀授予嚴子陵的是級別很高的官職,而嚴子陵當場拒絕了,他選擇了隱居在浙江桐廬縣南富春山,在富春江上垂釣為生,獨自消受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後人多稱讚嚴子陵不慕富貴不媚皇權,北宋名臣范仲淹還為他修了嚴先生祠堂,並撰《嚴先生祠堂記》讚譽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的文章寫得確實好,年少時我總認為一個山林隱逸者是承受不起的。 然嚴子陵胸懷凌雲萬丈志,就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輔佐他的好友劉秀成就一番事業,不該為了一個清高的虛名選擇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年歲漸長,當我也歷盡了人世的滄桑,才知道嚴子陵不僅是一個傳奇,更是一座令世人仰視也未必能看懂的高山。在史書中,關於嚴子陵的記載並不多,幾分鐘就能翻閱完,然而,他是 正的隱者,查遍歷史,無人能及。那個愛酒愛菊的陶淵明,也是先做官後隱居,只因他無法適應官場,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才最終選擇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諸葛亮的躬耕南陽,姜太公垂釣渭水,都不過是個幌子,為的是期待明君的賞識。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是很多文人的處世原則:如果統治者有德政,便出來做官,為朝廷服務;如果統治者昏庸,便去隱居,過田園生活。因此,很多隱者的所謂“隱”都是有條件的,遠沒有嚴子陵那樣純粹。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嚴子陵心裡,空中那飄浮的雲,正是他心中的富貴,他不羨慕世間的繁華,只醉心於享受富春江畔垂釣的愜意。

古代所謂的隱士,無人能及嚴子陵,在官本位的今天,又有幾人能做到呢?捫心自問,我是做不到的。現在多少人為了一個副科級,可以花錢買官,可以造謠、綁架甚至僱兇殺人,為的就是剷除對手,爭得那一介小官。連小到級別都沒有的村官,現在都有人花鉅資來賄選。當官有什 好?物質上會極大豐富,精神上會高人一等,而且還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今天是這樣,古代亦如此。嚴子陵不是不懂,是 的視若浮雲。

富春江的風景依然美麗如故,嚴子陵釣臺卻只是空留虛名,無人垂釣,那個“高風亮節”的身影早已漸行漸遠,遙遠成一道蒼涼的背景。人間能淡泊名利的人極少,想必嚴子陵在另一個世界也是孤獨的。

游富春江,訪嚴子陵釣臺,漫談中國隱居文化

富春江,在中國古時的文人心中,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可以說一人一文一畫成就了富春江:一人為東漢嚴子陵;一文就是南朝文人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一畫便是那中國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富春山居圖》。我們對富春江向往已久,自然也與這些有很大關系。

先說說“一文”:《與朱元思書》本來是中學時必背的一篇課文,我當時背過,但之后完全沒印象了,顯然是沒理解其中的意思,而老公在中學時第一次看到“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句,就深深喜歡上了,所以至今念念不忘,我們在一起十年了,這句話不知道被他念叨了多少次?這篇文章并不長,全部摘錄下來吧!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為了這篇文章,老公曾經多次和我說過,什么時候去富春江看看吧?真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去那里體會一下望峰息心,心神會特別安寧吧?

再說“一畫”:我從小喜歡畫畫,對中國古典繪畫尤其鐘情,《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被稱為“畫中之蘭亭”,喜歡中國畫的人怕是沒有不知道的。當年黃公望遍游名山大川,卻獨鐘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來繪制這“第一神品”,后來此畫被從火焚兩段,極驚險地被搶救下來的坎坷遭遇,更是增添了些傳奇色彩。近年因為溫總理在答記者問講到臺灣問題時特意提及,兩段畫被分別保存在兩岸,一下被很多人知道,再加上最近浙博的《剩山卷》送到臺北與《無用師卷》合璧展出而愈發名聲大噪。

關于此畫技法上為什么是山水畫的頂峰之作,我非專業人士,不敢妄談,但其氣質之攝人心魄,總還是可以聊聊自己感受的。中國畫的山水長卷,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人徐徐展開之間,仿佛就開始觀賞一幕跌宕起伏的戲劇了,有序曲,有淺唱有低吟,有起伏,有高亢,節奏有疏有密,情節有詳有略,收尾處余音渺渺,繞梁三日……《富春山居圖》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因黃公望技法高超,其恬淡閑適意境就更被表現地淋漓盡致。

這一文一畫所描繪的美景,就已經讓我們對富春江足夠向往的了,有時它就象我們留在心中的一個小小夢想,等我們去追尋。此次出游,從黃山、新安江、千島湖一路走來,終于在4月23日到達桐廬,我們三人包了輛車,從桐廬趕往富春江鎮,我們選擇了從嚴子陵釣臺開始游起。

說起嚴子陵——也就是開篇提到的那“一人”——其實以前對他的事跡多少有些了解,但并不深入,再加上小時候看書,很難全息,知道嚴子陵,也難以與富春江聯系到一起,直到此次出游前,查攻略時印象才深了些,知道他當年隱居的地方原來就在此處。但是,真的走入景區,我還是驚訝了,當地將歷代紀念嚴子陵的文章做了一個匯集,全部刻在石碑之上,竟有千塊以上!又為這些文章的作者中比較有名的立了雕像,這才知道,原來中國自東漢以后,歷史上但凡有點名氣的文人,比如李白、孟浩然、范仲淹、蘇軾、李清照、陸游、朱熹、趙孟頫、康有為等等都到此處來憑吊過嚴子陵!此地還有塊李白一連在上醉臥了幾天的大石頭!這些可有點讓我刮目相看了,嚴子陵竟有這么大的魅力嗎?


王春玲(山東) 2012-08-11 16:40:26

[新一篇] 讀嚴子陵傳

[舊一篇] 中國為什么有人要隱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