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
其實,我是一個導演
沒人想到本·阿弗萊克這么快就得到了救贖。僅僅五年前,他的事業還如自由落體一般:三年里六次金酸梅最爛男主角提名、他與詹妮弗·洛佩茲那場糟糕的婚姻,以及那個象征著濫俗的新名詞“Bennifer”,再加上小報記者們毫不吝嗇的尖酸刻薄——“看他那低垂的眼簾、僵硬的表情,你能輕易察覺到,他每個毛孔都透著郁郁寡歡,他像尼克松一般為自己感到羞恥”——幾乎讓他萬劫不復。
但如今,剛剛滿38歲、已經有幾縷灰發的本·阿弗萊克帶著他導演兼主演的新作《城中大盜》回來了,影片不但廣受好評、首周2380萬的票房更是今年文藝片中不可多得的佳績。雖然好萊塢不再像幾年前迎接約翰·特拉沃爾塔一樣列隊歡迎失敗者歸隊;雖然大家依然喜歡提及舊事,免不掉拿本·阿弗萊克的尷尬時光尋開心;但現在人們議論最多的卻是《城中大盜》能否有望贏得奧斯卡。
不知道現在說這話是否太早:他會成為下一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嗎?
那個本·阿弗萊克
沒人關心他的耶魯學歷,沒人在乎他是那個寫過《心靈捕手》的幸運兒,沒人愿意相信他跟“前總統女婿”的頭銜擦肩而過。人們選擇記住阿弗萊克演過的一堆爛片,而不是他與凱文·史密斯合作的獨立電影。《珍珠港》、《超膽俠》、《誰來陪我過圣誕節》……“他完全不是個演員的料,”無數人斷言,“或者在請他接戲之前詢問一下馬特·達蒙的意見。”
在好萊塢,你不會因為拍兩部沒腦子的大片而顯得愚蠢,卻會因為找錯了女友而徹底聲名狼藉。下面哪件事更像場災難——是在MV里給詹妮弗·洛佩茲那著名的翹臀抹防曬油,還是倆人一塊兒演的《綁匪鴛鴦》呢?
諷刺和惡搞伴隨著他。2003年有部百老匯歌舞劇叫《本和馬特》,故事中,《心靈捕手》壓根不是他們寫的,而是一個個字母從天而降讓兩個傻蛋撿了便宜(抱歉連累了你,馬特·達蒙)。還有一貫毒舌的《南方公園》,不止一次用最狠的方式嘲笑他跟洛佩茲(甚至把他的臉說成屁股……)。而當被問起對此有何看法時,可憐的阿弗萊克還得盡量維持著紳士風度——他嘴角掛著的“請寬恕我吧”的苦笑和故作淡定的尷尬表情搭配起來顯得極為怪異。“我沒看過《南方公園》,”他停頓半晌,“我遇見過這兩個人(《南方公園》的主創),他們都是好人吶!”
就連他與詹妮弗·洛佩茲的分道揚鑣也成了一出肥皂劇——訂婚、分手、再復合,再分手……那陣子他儼然已經進入“最不受歡迎名人”之列了。
這個本·阿弗萊克
說實話,大家都是懷著罪惡而又愉悅的期待,等著看他的笑話,等著聽他懺悔。“我是從一個很高的水平上開始的,所以,很多東西我是之后才慢慢補習的,成功太早對一個人來說不是什么好事。但恐懼成為我最好的動機,你必須逼迫自己并且每時每刻都努力工作。我走過一條艱難的道路才學到這一點的。”
正是此時,本·阿弗萊克不得不開始思考幕后工作的可能性,“那是我當時唯一的選擇,因為我接到劇本的質量越來越差。我感覺要不相信自己放手一搏,要不干脆放棄電影事業。我去做了,完全不知道結果會是怎樣。”
2007年,本·阿弗萊克將《神秘河》、《禁閉島》的小說原著作者丹尼斯·勒翰的另一部作品《失蹤的寶貝》搬上了大銀幕。人們驚訝于阿弗萊克在影片中體現的對影像原始卻優雅的掌控力,以及濃郁地道的波士頓藍領街區生活氣息——當用鏡頭講述自己的故鄉時,他對于一切都那么游刃有余。大量采用本地的非職業演員也增強了表現力。因本片獲得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艾米·瑞恩說,她對本執導非職業演員的方式印象深刻,“本會被他的仁慈殺死的!‘太棒了,現在讓我們嘗試另一種方法?’他總是鼓勵所有人。”
《失蹤寶貝》之后,本·阿弗萊克一直積極尋找新題材,直到制片人格雷厄姆·金給了他查克·霍根的小說《竊賊王子》。故事發生在波士頓愛爾蘭天主教區查爾斯頓(離阿弗萊克老家、富裕的劍橋區不遠),美國銀行搶劫犯的天堂。一開始,阿弗萊克只打算出演,但隨后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沉迷于這個混合了愛情、角色精神分析以及冷硬的黑色電影風格的故事。
《城中大盜》比《失蹤寶貝》的商業味更濃,演員陣容也更強大——杰里米·雷納(《拆彈部隊》)、喬·哈姆(《廣告狂人》)、麗貝卡·豪爾(《午夜巴塞羅那》)以及布蕾克·萊弗利(《緋聞女孩》)。華納公司給了阿弗萊克3500萬美元的預算,并不算多,但他并不介意,“我知道這不過是一部小片,但好的一面是,你不會受到《哈利·波特》那般的監視與圍觀。”
電影帶著標簽式的本·阿弗萊克風格。是的,他只拍了兩部片子,卻已經有了獨到的風格——深沉、不張揚的現實主義。影片得到評論界壓倒性的好評——“強烈的真實氣息,你能碰觸到人物的絕望以及生存的焦慮”;“驚悚、風格化的劫匪故事,卻同時擁有獨特的詩意與美麗”;“憑借本片,本·阿弗萊克完成了到藝術家的跳躍性轉變”。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他是下一個從電影明星到偉大導演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不過,即使到現在,阿弗萊克也不能完全擺脫“Bennifer”的陰影。想想看,當年那些由他主演的商業大片——《世界末日》、《珍珠港》或者《綁匪鴛鴦》的海報中——哪個不是將他“美式帥哥”的招牌大臉置于正中?而這次《城中大盜》的美國版海報卻讓戴著橡膠面具、端著沖鋒槍的劫匪們作了主角。(你倒是能在下面一排主要演員的面孔中找到低調的阿弗萊克)。影片在國際上宣傳時,也毫不理會通常十分奏效的“好萊塢明星效應”,只打出“由《失蹤的寶貝》導演執導”的標語。雖然,這會提醒我們《城中大盜》是部嚴肅且有誠意的電影,另一方面是否也暗示了制片公司依然對“本·阿弗萊克”這個名字或許會帶來的票房負面效應有點敏感?再不然,這只是阿弗萊克想跟過去的自己劃一道線——從現在起,他是那個一鳴驚人的新人導演。
好了,別再問類似的問題了。“哦,拜托,那都是奧巴馬在伊利諾伊州當議員時候的事情啦,我的意思是,現在早就是另一個時代了。”在一次采訪中,阿弗萊克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