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
*第五篇散文(1999~2001)
***************
街道上站著許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視線朝著同一個方向,仿佛有所期待。我也朝那個方向看去,發現那是一所小學的校門。那么,這些肅立的人們是孩子們的家長了,臨近放學的時刻,他們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從那個校門口出現,以便親自領回家。
---------------
安靜的位置
---------------
前些時候,有一陣聽說我的書賣得挺好。一個人寫書當然希望愛讀的人越多越好,我也不例外,所以心里是高興的。但是,接踵而來的熱鬧,諸如記者采訪、電視亮相、大學講座之類,我就非常不習慣了。我盡量推辭,有時盛情難卻答應了,結果多半是后悔。人各有志,我不反對別人追求和享受所謂文化的社會效應,只是覺得這種熱鬧與我的天性太不合。我的性格決定我不能做一個公眾人物。做公眾人物一要自信,相信自己真是一個人物,二要有表演欲,一到臺上就來情緒。我偏偏既自卑又怯場,面對攝像機和麥克風沒有一次不感到是在受難。因此我想,萬事不可勉強,就讓我順應天性過我的安靜日子吧。如果確實有人喜歡我的書,他們喜歡的也一定不是這種表面的熱鬧,就讓我們的心靈在各自的安靜中相遇吧。
世上從來不缺少熱鬧,因為一旦缺少,便必定會有不甘心的人去把它制造出來。不過,大約只是到了今日的商業時代,文化似乎才必須成為一種熱鬧,不熱鬧就不成其為文化。譬如說,從前,一個人不愛讀書就老老實實不讀,如果愛讀,必是自己來選擇要讀的書籍,在選擇中貫徹了他的個性乃至怪癖。現在,媒體担起了指導公眾讀書的職責,暢銷書推出一輪又一輪,書目不斷在變,不變的是全國熱心讀者同一時期仿佛全在讀相同的書。與此相映成趣的是,這些年來,學界總有一兩個當紅的熱門話題,話題不斷在變,不變的是不同學科的學者同一時期仿佛全在研究相同的課題。我不懷疑仍有認真的研究者,但更多的卻只是憑著新聞記者式的嗅覺和喉嚨,用以代替學者的眼光和頭腦,正是他們的起哄把任何學術問題都變成了熱門話題,亦即變成了過眼煙云的新聞。
在這個熱鬧的世界上,我嘗自問: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不屬于任何主流的、非主流的和反主流的圈子。我也不是現在有些人很喜歡標榜的所謂另類,因為這個名稱也太熱鬧,使我想起了集市上的叫賣聲。那么,我根本不屬于這個熱鬧的世界嗎?可是,我絕不是一個出世者。對此我只能這樣解釋:不管世界多么熱鬧,熱鬧永遠只占據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里有著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這就好像在海邊,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貝殼,有人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而我不妨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坐著。是的,一個角落--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邊,哪里找不到這樣一個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卻是整個大海,也許比那些熱鬧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
19991
---------------
父母們的眼神
---------------
街道上站著許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視線朝著同一個方向,仿佛有所期待。我也朝那個方向看去,發現那是一所小學的校門。那么,這些肅立的人們是孩子們的家長了,臨近放學的時刻,他們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從那個校門口出現,以便親自領回家。
游泳池的柵欄外也站著許多人,他們透過柵欄朝里面凝望。游泳池里,一群孩子正在教練的指導下學游泳。不時可以聽見某個家長從柵欄外朝著自己的孩子呼叫,給予一句鼓勵或者一句警告。游泳課持續了一個小時,其間每個家長的視線始終執著地從眾兒童中辨別著自己的孩子的身影。
我不忍心看中國父母們的眼神,那里面飽含著關切和担憂,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種既復雜又空洞的眼神。這樣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長出兩把鐵鉗,把孩子牢牢夾住。我不禁想,中國的孩子要成長為獨立的人格,必須克服多么大的阻力啊。
父母的眼神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打個不太確切的比方,即使是小動物,生長在昏暗的燈光下抑或在明朗的陽光下,也會造就成截然不同的品性。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眼神正是最經常籠罩他們的一種光線,他們往往是借之感受世界的明暗和自己生命的強弱的。看到歐美兒童身上的那一股小大人氣概,每每忍俊不禁,覺得非常可愛。相比之下,中國的孩子便仿佛總也長不大,不論大小事都依賴父母,不肯自己動腦動手,不敢自己做主。當然,并非中國孩子的天性如此,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結果。我在歐洲時看到,那里的許多父母在愛孩子上決不遜于我們,但他們同時又都極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簡直視為子女教育的第一義。在他們看來,真愛孩子就應當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遺憾的是,對于中國的大多數父母來說,這個不言而喻的道理尚有待啟蒙。
我知道也許不該苛責中國的父母們,他們的眼神之所以常含不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到了在我們的周圍環境中有太多不安全的因素,諸如交通秩序混亂、公共設施質量低劣、針對兒童的犯罪猖獗等等,皆使孩子的幼小生命面臨威脅。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生存環境,這的確已是全社會的一項刻不容緩的責任。但是,換一個角度看,正因為上述現象的存在,有眼光的父母在對自己孩子的安全保持必要的謹慎之同時,就更應該特別注意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剛毅性格,使他們將來有能力面對嚴峻環境的挑戰。
19992
---------------
讓世界適合于小王子們居住
---------------
--為《小王子》新譯本寫的序
像《小王子》這樣的書,本來是不需要有一篇序言的,不但不需要,而且不可能有。莫洛亞曾經表示,他不會試圖去解釋《小王子》中的哲理,就像人們不對一座大教堂或布滿星斗的天穹進行解釋一樣。我也不會無知和狂妄到要給天穹寫序,所能做的僅是借這個新譯本出版之機,再一次表達我對圣埃克蘇佩里的這部天才之作的崇拜和熱愛。
我說《小王子》是一部天才之作,說的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覺,與文學專家們的評論無關。我甚至要說,它是一個奇跡。世上只有極少數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樸,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從內容到形式都幾近于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
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是,一個人怎么能夠寫出這樣美妙的作品。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另一件事是,一個人翻開這樣一本書,怎么會不被它吸引和感動。我自己許多次翻開它時都覺得新鮮如初,就好像第一次翻開它時覺得一見如故一樣。每次讀它,免不了的是常常含著淚花微笑,在驚喜的同時又感到辛酸。我知道許多讀者有過和我相似的感受,我還相信這樣的感受將會在更多的讀者身上得到印證。
按照通常的歸類,《小王子》被稱做哲理童話。你們千萬不要望文生義,設想它是一本給孩子們講哲學道理的書。一般來說,童話是大人講給孩子聽的故事。這本書誠然也非常適合于孩子們閱讀,但同時更是寫給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話來說,它是獻給那些曾經是孩子并且記得這一點的大人的。我覺得比較準確的定位是,它是一個始終葆有童心的大人對孩子們、也對與他性情相通的大人們說的知心話,他向他們講述了對于成人世界的觀感和自己身處其中的孤獨。
的確,作者的講述飽含哲理,但他的哲理決非抽象的觀念和教條,所以我們無法將其歸納為一些簡明的句子而又不使之受到損害。譬如說,我們或許可以把全書的中心思想歸結為一種人生信念,便是要像孩子們那樣憑真性情直接生活在本質之中,而不要像許多成人那樣為權力、虛榮、占有、職守、學問之類表面的東西無事空忙。可是,倘若你不是跟隨小王子到各個星球上去訪問一下那個命令太陽在日落時下降的國王,那個請求小王子為他不斷鼓掌然后不斷脫帽致禮的虛榮迷,那個熱中于統計星星的數目并將之鎖進抽屜里的商人,那個從不出門旅行的地理學家,你怎么能夠領會孩子和作者眼中功名利祿的可笑呢?倘若你不是親耳聽見作者談論大人們時的語氣--例如,他談到大人們熱愛數目字,如果你對他們說起一座磚房的顏色、窗臺上的花、屋頂上的鴿子,他們就無動于衷,如果你說這座房子值十萬法郎,他們就會叫起來:"多么漂亮的房子啊!"他還告訴孩子們,大人們就是這樣的,孩子們對他們應該寬宏大量--你不親自讀這些,怎么能夠體會那諷刺中的無奈,無奈中的悲涼呢?
我還可以從書中摘錄一些精辟的句子,例如:"正因為你在你的玫瑰身上花費了時間,這才使她變得如此名貴。""使沙漠變得這樣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隱藏著一眼井。"可是,這樣的句子摘不勝摘,而要使它們真正屬于你,你就必須自己去摘取。且把這本小書當做一朵玫瑰,在她身上花費你的時間,且把它當做一片沙漠,在它里面尋找你的井吧。我相信,只要你把它翻開來,讀下去,它一定會對你也變得名貴而美麗。
圣埃克蘇佩里一生有兩大愛好:飛行和寫作。他在寫作中品味人間的孤獨,在飛行中享受四千米高空的孤獨。《小王子》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書,出版一年后,他在一次駕機執行任務時一去不復返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地球上再也沒有發現他的那架飛機的殘骸。我常常覺得,他一定是到小王子所住的那個小小的星球上去了,他其實就是小王子。
有一年夏天,我在巴黎參觀先賢祠。先賢祠的寬敞正廳里只有兩座墳墓,分別埋葬著法蘭西精神之父伏爾泰和盧梭,惟一的例外是有一面巨柱上銘刻著圣埃克蘇佩里的名字。站在那面巨柱前,我為法國人對這個大孩子的異乎尋常的尊敬而感到意外和欣慰。當時我心想,圣埃克蘇佩里誕生在法國并非偶然,一個懂得《小王子》作者之偉大的民族有多么可愛。我還想,應該把《小王子》譯成各種文字,印行幾十億冊,讓世界上每個孩子和每個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讀一讀,這樣世界一定會變得可愛一些,會比較適合于不同年齡的小王子們居住。
20008
---------------
紀念所掩蓋的
---------------
在尼采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來臨之際,世界各地的哲學教授們都在籌備紀念活動。對于這個在哲學領域發生了巨大影響的人物,哲學界當然有紀念他的充足理由。我的担心是,如果被紀念的真正是一位精神上的偉人,那么,任何外在的紀念方式都可能與他無關,而成了活著的人的一種職業性質的或者新聞性質的熱鬧。
我自己做過一點尼采研究,知道即使從學理上看,尼采的哲學貢獻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打一個比方,西方哲學好像一個長途跋涉的尋寶者,兩千年來苦苦尋找著一件據認為性命攸關的寶物--世界的某種終極真理,康德把這個人喚醒了,喝令他停下來,以令人信服的邏輯向他指出,他所要尋找的寶物藏在一間憑人類的能力絕對進入不了的密室里。于是,迷途者一身冷汗,頹然坐在路旁,失去了繼續行走的目標和力量。這時候尼采來了,向迷途者揭示了一個更可怕的事實:那件寶物根本就不存在,連那間藏寶物的密室也是康德杜撰出來的。但是,他接著提醒這個絕望的迷途者:世上本無所謂寶物,你的使命就是為事物的價值立法,創造出能夠神化人類生存的寶物。說完這話,他越過迷途者,向道路盡頭的荒野走去。迷途者望著漸漸隱入荒野的這位先知的背影,若有所悟,站起來跟隨而行,踏上了尋找另一種寶物的征途。
在上述比方中,我大致概括了尼采在破和立兩個方面的貢獻,即一方面最終摧毀了始自柏拉圖的西方傳統形而上學,另一方面開辟了立足于價值重估對世界進行多元解釋的新方向。不能不提及的是,在這破立的過程中,他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哲學天才。譬如說,他對現象是世界惟一存在方式的觀點的反復闡明,他對語言在形而上學形成中的誤導作用的深刻揭露,表明他已經觸及了二十世紀兩個最重要的哲學運動--現象學和語言哲學--的基本思想。
然而,尼采最重要的意義還不在于學理的探討,而在于精神的示范。他是一個真正把哲學當做生命的人。我始終記著他在投身哲學之初的一句話:"哲學家不僅是一個大思想家,而且也是一個真實的人。"這句話是針對康德的。康德證明了形而上學作為科學真理的不可能,尼采很懂得這一論斷的分量,指出它是康德之后一切哲學家都無法回避的出發點。令他不滿甚至憤慨的是,康德對自己的這個論斷抱一種不偏不倚的學者態度,而康德之后的絕大多數哲學家也就心安理得地放棄了對根本問題的思考,只滿足于枝節問題的討論。在尼采看來,對世界和人生的某種最高真理的尋求乃是靈魂的需要,因而仍然是哲學的主要使命,只是必須改變尋求的路徑。因此,他一方面是傳統形而上學的無情批判者,另一方面又是懷著廣義的形而上學渴望的熱情探索者。如果忽視了這后一方面,我們就可能在紀念他的同時把他徹底歪曲。
我的這種担憂是事出有因的。當今哲學界的時髦是所謂后現代,而且各種后現代思潮還紛紛打出尼采的旗幟,在這樣的熱鬧中,尼采也被后現代化了。于是,價值重估變成了價值虛無,解釋的多元性變成了解釋的任意性,酒神精神變成了佯醉裝瘋。后現代哲學家把反形而上學的立場推至極端,被解構掉的不僅是世界本文,而且是哲學本身。尼采要把哲學從絕路領到曠野,再在曠野上開出一條新路,他們卻興高采烈地攛掇哲學吸毒和自殺,可是他們居然還自命是尼采的精神上的嫡裔。尼采一生不斷生活在最高問題的風云中,孜孜于為世界和人生尋找一種積極的總體解釋,與他們何嘗有相似之處。據說他們還從尼采那里學來了自由的文風,然而,尼采的自由是涌流,是陽光下的輕盈舞蹈,他們的自由卻是拼貼,是彩燈下的胡亂手勢。依我之見,尼采在死后的一百年間遭到了兩次最大的歪曲,第一次是被法西斯化,第二次便是被后現代化。我之懷疑后現代哲學家還有一個理由,就是他們太時髦了。他們往往是一些喜歡在媒體上露面的人。尼采生前的孤獨是盡人皆知的。雖說時代不同了,但是,一個哲學家、一種哲學變成時髦終究是可疑的事情。
兩年前,我到過瑞士境內一個名叫西爾斯-瑪麗亞的小鎮,尼采曾在那里消度八個夏天,現在他居住過的那棟小樓被命名為了尼采故居。當我進到里面參觀,看著游客們購買各種以尼采的名義出售的紀念品時,不禁心想,所謂紀念掩蓋了多少事實真相啊。當年尼采在這座所謂故居中只是一個貧窮的寄宿者,雙眼半盲,一身是病,就著昏暗的煤油燈寫著那些沒有一個出版商肯接受的著作,勉強湊了錢自費出版以后,也幾乎找不到肯讀的人。他從這里向世界發出過絕望的呼喊,但無人應答,正是這無邊的沉默和永久的孤獨終于把他逼瘋了。而現在,人們從世界各地來這里參觀他的故居,來紀念他。真的是紀念嗎?西爾斯-瑪麗亞是阿爾卑斯山麓的一個風景勝地,對于絕大多數游客來說,所謂尼采故居不過是一個景點,所謂參觀不過是一個旅游節目罷了。
所以,在尼采百年忌日來臨之際,我心懷猜忌地遠離各種外在的紀念儀式,寧愿獨自默溫這位真實的人的精神遺產。
20008
---------------
人類的敦煌(1)
---------------
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之際,敦煌又成熱門話題。對于國人心中的這段痛史,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
第一,敦煌是中華文物的頂級寶庫,但是,這個寶庫中的一大部分文物已經不在敦煌,也不在中國,而是流散到世界各地了。特別是在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間,外國學者紛紛來到這里進行掠奪性考察,把珍貴文物運回自己國家,致使莫高窟的數百件壁畫和塑像,藏經洞里的數萬件文書,近千幅唐宋佛畫,現今分散收藏在英、法、俄、日、美等十多個國家的四十幾家博物館和研究機構中。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遭到如此嚴重的肢解,這在現代史上是罕見的。
第二,敦煌學是國際上的顯學,但是,這門以中國古代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多分支學科的大本營卻不在中國,而在譬如說日本或者法國。這當然是敦煌文物流散的一個直接后果,使得一些西方學者得以捷足先登,占山為王。在此不利形勢下,中國敦煌學的起步就成了中國學者到海外追尋、抄寫、研究文獻的過程。由于政治動亂頻繁和經濟貧困,中國學者即使在這方面也是舉步維艱,擁有的條件完全不能與日本學者相比。所以,在日本汗牛充棟的敦煌學著作面前,中國已有的成果至少在數量上顯得十分可憐,以至于日本學者敢于理直氣壯地宣稱:"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
面對以上事實,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當然感到痛心,同時又時常陷入深思。我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在一九〇〇年王道士發現藏經洞之后,假如沒有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相繼來盜寶,洞內這些珍貴經卷和文書的命運會如何?答案幾乎不容置疑:一定會更慘。這個結論由一件事便可推斷,便是一九〇九年中國政府接管了藏經洞之后,決定把劫后剩余藏品運交京師圖書館保管,結果是從敦煌到北京,這批卷子一路遭劫,劫掠者都是以權謀私乃至監守自盜的官員和名流。斯坦因和伯希和盜走的文物至少都繳給了各自的國家,被他們的博物館精心收藏起來,日后尚可供賞析研究,而這些同胞所獲的贓物卻統統進了私宅,然后又大量地流失于市場,敦煌這一部分藏品的數量和面貌已經成了永遠不可知的謎。
我無意替斯坦因等人辯護。他們當年獲取敦煌文書的手段絕非光明正大,說得上坑蒙拐騙,他們的考古挖掘不乏破壞性行為,他們運走中國文物更是屬于帝國主義行徑。但是,我承認我的心情是矛盾的。藏經洞發現之時,清朝政權處在風雨飄搖、朝不保夕之中,地方政府極其昏庸,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又如此愚昧無知,這一切已經注定了洞內藏品的悲慘命運。外國考察家在那個時候到來,完完全全是乘虛而入,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他們滿載而歸。而如果他們不來,在那種混亂的局面下,藏品也幾乎必定會被我們自己的同胞糟蹋殆盡。像斯坦因這樣的人畢竟是懂行之人,他知道這些文物的珍貴價值,他在每次考察后撰寫和出版詳盡的考古報告,并把相關材料交由沙畹等專家整理刊布,便是最好的證明。伯希和更是一代漢學大師,雖然他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敦煌學上,但他在懂得敦煌文物的價值方面絕不遜于斯坦因。在當時的中國,肯定有學術能力不亞于甚至超過他們的人,例如羅振玉和王國維。可是,也正是在當時的中國,以區區布衣的微弱力量是無論如何抵御不了全局性的腐敗的。因此,封閉了幾乎一千年的藏經洞真是開啟得不是時候,等待著它的寶藏的只有兩種前途,不是淪落異國,便是毀于故鄉。出于民族自尊心,我堅決反對前一種結局。但是,如果我真正珍惜這些文化遺產,我就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寧愿它們被保存著而不是被毀滅掉,哪怕是保存在中國之外的某些地方。只要它們還存在著,就有回來的可能,即使回不來,也比不存在好得多。
歷史不容假設,發生了的事終究已經發生了。可是,我忍不住還要作第二個假設:如果莫高窟第十六窟甬道左墻沒有在一百年前的那一天裂出一條縫,如果這條縫推遲三十年甚至一百年裂出,從而把藏經洞的發現也相應推遲,情況是否會好得多?回答似乎應該是肯定的。然而,想到在我們今天的各種重大工程方案中,文物保護仍被擺在非常次要的位置上,想到各地不斷發生的目光短淺的和利欲熏心的破壞文物事件,我的信心又有了一點動搖。以我們今日的國力和覺悟,敦煌文物大規模外流這樣的事情的確不會發生了。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進一步的覺悟,不但對民族負責,而且對人類負責,中國境內的一切歷史遺物,不管是露在地面上的還是仍然埋在地下的,不但把它們看做民族的財產,而且把它們看做人類的文化遺產,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覺悟,它們在我們這里就始終是非常不安全的。我們已經很當然地認為外國人掠走中國文物是對我們的民族犯罪,有朝一日倘若我們還當然地認為中國人破壞中國文物是對人類犯罪,我們才算真正從敦煌痛史中吸取了教訓。
在事隔將近一個世紀后的今天,流散在外國的敦煌文獻的主體部分業已整理出版,相關著作正陸續翻譯成中文。遙想當年羅振玉、王國維等人奔走于八寶胡同--伯希和在京的臨時居處--的匆忙身影,董康、胡適、鄭振鐸、王重民等人在國外圖書館里埋頭抄錄的辛勤姿勢,相比之下,中國今日的研究者的條件不知要好了多少倍。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敦煌文獻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因而也能被中國學者共享了。那么,我期望中國的敦煌學研究會有一個大的發展,以此證明我要提出的第三個假設:如果敦煌文獻未曾大規模外流,敦煌學的大本營就不會在日本或者法國。
---------------
人類的敦煌(2)
---------------
20009
---------------
精子與卵子
---------------
一個男哲學家告訴我們:男人每隔幾天就能產生出數億個精子,女人將近一個月才能產生出一個卵子,所以,一個男人理應娶許多妻子,而一個女人則理應忠于一個丈夫。
都是從性生理現象中找根據,結論卻互相敵對。
我要問這位女精神分析學家:精子也很像一條輕盈的魚,卵子也很像一只遲鈍的水母,這是否意味著男人比女人活潑可愛?我還要問她:在性生活中,男人射出精子,而女人接受,這是否意味著女性的確是一個被動的性別?
我要問這位男哲學家:在一次幸運的性交中,上億個精子里只有一個被卵子接受,其余均遭淘汰,這是否意味著男人在數量上過于泛濫,應當由女人來對他們加以篩選而淘汰掉大多數?
我真正要說的是:性生理現象的類比不能成為性別褒貶的論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聽到在男女之間分優劣比高低的議論,雖然不像這樣披著一層學問的外衣。兩性之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異是一個明顯的事實,否認這種差異當然是愚蠢的,但是,試圖論證在這種差異中哪一性更優秀卻是無聊的。正確的做法是把兩性的差異本身當作價值,用它來增進共同的幸福。
超出一切性別論爭的一個事實是,自有人類以來,男女兩性就始終互相吸引和尋找,不可遏止地要結合為一體。對于這個事實,柏拉圖的著作里有一種解釋:很早的時候,人都是雙性人,身體像一只圓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來被從中間劈開了,所以每個人都竭力要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重歸于完整。我曾經認為這種解釋太幼稚,而現在,聽多了現代人的性別論爭,我忽然領悟了它的深刻的寓意。
寓意之一:無論是男性特質還是女性特質,孤立起來都是缺點,都造成了片面的人性,結合起來便都是優點,都是構成健全人性的必需材料。譬如說,如果說男性剛強,女性溫柔,那么,只剛不柔便成脆,只柔不剛便成軟,剛柔相濟才是韌。
寓意之二:兩性特質的區分僅是相對的,從本原上說,它們并存于每個人身上。一個剛強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內在的溫柔,一個溫柔的女人也可以具有內在的剛強。一個人越是蘊含異性特質,在人性上就越豐富和完整,也因此越善于在異性身上認出和欣賞自己的另一半。相反,那些為性別優劣爭吵不休的人(當然更多是男人),容我直說,他們的誤區不只在理論上,真正的問題很可能出在他們的人性已經過于片面化了。借用柏拉圖的寓言來說,他們是被劈開得太久了,以至于只能僵持于自己的這一半,認不出自己的另一半了。
200010
---------------
好夢何必成真
---------------
好夢成真--這是現在流行的一句祝詞,人們以此互相慷慨地表達友善之意。每當聽見這話,我就不禁思忖:好夢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嗎?
有兩種不同的夢。
第一種夢,它的內容是實際的,譬如說,夢想升官發財,夢想娶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或嫁一個富甲天下的款哥,夢想得諾貝爾獎金,等等。對于這些夢,弗洛伊德的定義是適用的: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未實現不等于不可能實現,世上的確有人升了官發了財,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諾貝爾獎金。這種夢的價值取決于能否變成現實,如果不能,我們就說它是不切實際的夢想。
第二種夢,它的內容與實際無關,因而不能用能否變成現實來衡量它的價值。譬如說,陶淵明夢見桃花源,魯迅夢見好的故事,但丁夢見天堂,或者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夢見一片美麗的風景。這種夢不能實現也不需要實現,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所謂好夢成真往往是針對第一種夢發出的祝愿,我承認有其合理性。一則古代故事描繪了一個貧窮的樵夫,說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貴夢,奇異的是每晚的夢像連續劇一樣向前推進,最后好像是當上了皇帝。這個樵夫因此過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夢當成現實,把白天的現實當成夢,他豈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這種自欺的邏輯遭到了當時人的哄笑,我相信我們今天的人也多半會加入哄笑的行列。
可是,說到第二種夢,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這種夢的范圍和含義擴大一些,舉凡組成一個人的心靈生活的東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藝術的體驗,哲學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歸入其中。這樣的夢永遠不會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直接現實,在此意義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義上成真,因為它們有著與第一種夢完全不同的實現方式,不妨說,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一種內在的現實,這樣的好夢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真。對真的理解應該寬泛一些,你不能說只有外在的榮華富貴是真實的,內在的智慧教養是虛假的。一個內心生活豐富的人,與一個內心生活貧乏的人,他們是在實實在在的意義上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把第一種夢稱做物質的夢,把第二種夢稱做精神的夢。不能說做第一種夢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做物質的夢,從不做精神的夢,說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個人類只夢見黃金而從不夢見天堂,則即使夢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鋪滿金子的地獄里而已。
200011
---------------
成功的真諦
---------------
在通常意義上,成功指一個人憑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這成就獲得了社會的承認。成功的標志,說穿了,無非是名聲、地位和金錢。這個意義上的成功當然也是好東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沒有人會愿意自己徹底窮困潦倒,成為實際生活中的失敗者。歌德曾說:"勛章和頭銜能使人在傾軋中免遭挨打。"據我的體會,一個人即使相當超脫,某種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對于超脫不但無害反而有所助益。當你在廣泛的范圍里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隸屬的小環境里的遭遇了。眾所周知,小環境里往往充滿短兵相接的瑣屑的利益之爭,而你因為你的成功便仿佛站在了天地比較開闊的高處,可以俯視從而以此方式擺脫這類渺小的斗爭。
但是,這樣的俯視畢竟還是站得比較低的,只不過是恃大利而棄小利罷了,仍未脫利益的計算。真正站得高的人應該能夠站到世間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視成功本身。一個人能否做出被社會承認的成就,并不完全取決于才能,起作用的還有環境和機遇等外部因素,有時候這些外部因素甚至起決定性作用。單憑這一點,就有理由不以成敗論英雄。我曾經在邊遠省份的一個小縣生活了將近十年,如果不是大環境發生變化,也許會在那里"埋沒"終生。我嘗自問,倘真如此,我便比現在的我差許多嗎?我不相信。當然,我肯定不會有現在的所謂成就和名聲,但只要我精神上足夠富有,我就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收獲自己的果實。成功是一個社會概念,一個直接面對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會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說,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那些僅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實際上是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的,他們真正喜歡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場上受挫,內在的空虛就暴露無遺。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盡量做得完美,讓自己滿意,這才是成功的真諦,如此感到的喜悅才是不摻雜功利考慮的純粹的成功之喜悅。當一個母親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一個詩人寫出了一首美妙的詩,所感覺到的就是這種純粹的喜悅。當然,這個意義上的成功已經超越于社會的評價,而人生最珍貴的價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這樣的成功之中。
200011
---------------
南極素描(1)
---------------
一南極動物素描
企鵝--
像一群孩子,在海邊玩過家家。它們模仿大人,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媽媽。沒想到的是,那扮演媽媽的真的生出了小企鵝。可是,你怎么看,仍然覺得這些媽媽煞有介事帶孩子的樣子還是在玩過家家。
在南極的動物中,企鵝的知名度和出鏡率穩居第一,儼然大明星。不過,那只是人類的炒作,企鵝自己對此渾然不知,依然一副憨態。我不禁想,如果企鵝有知,也擺出人類中那些大小明星的作派,那會是多么可笑的樣子?我接著想,人類中那些明星的作派何嘗不可笑,只是他們自己認識不到罷了。所以,動物的無知不可笑,可笑的是人的沾沾自喜的小知。人要不可笑,就應當進而達于大知。
賊鷗--
身體像黑色的大鴿子,卻長著鷹的尖喙和利眼。人類沒來由地把它們命名為賊鷗,它們蒙受了惡名,但并不因此記恨人類,仍然喜歡在人類的居處附近逗留。它們原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人類才是入侵者,可是這些入侵者卻又斷定它們是乞丐,守在這里是為了等候施舍。我當然不會相信這污蔑,因為我常常看見它們在峰巔筑的巢,它們的巢相隔很遠,一座峰巔上往往只有一對賊鷗孤獨地盤旋和孤獨地哺育后代。于是我知道,它們的靈魂也與鷹相似,其中藏著人類夢想不到的驕傲。有一種海鳥因為體形兼有燕和鷗的特征,被命名為燕鷗。遵照此例,我給賊鷗改名為鷹鷗。
黑背鷗--
從頭顱到身軀都潔白而圓潤,惟有翼背是黑的,因此得名。在海面,它悠然自得地鳧水,有天鵝之態。在巖頂,它如雕塑般一動不動,兀立在閑云里,有白鶴之相。在天空,它的一對翅膀時而呈對稱的波浪形,優美地扇動,時而呈一字直線,輕盈地滑翔,恰是鷗的本色。我對這種鳥類情有獨鐘,因為它們安靜,灑脫,多姿多態又自然而然。
南極燕鷗--
身體像鷗,卻沒有鷗的舒展。尾羽像燕,卻沒有燕的和平。這些灰色的小鳥總是成群結隊地在低空飛舞,發出尖利焦躁的叫聲,像一群闖入白天的蝙蝠。它們喜歡襲擊人類,對路過的人緊追不舍,用喙啄他的頭頂,把屎拉在他的衣服上。我對它們的好斗沒有異議,讓我看不起它們的不是它們的勇敢,而是它們的怯懦,因為它們往往是依仗數量的眾多,欺負獨行的過路人。
海豹--
常常單獨地爬上岸,懶洋洋地躺在海灘上。身體的顏色與石頭相似,灰色或黑色,很容易被誤認做一塊石頭。它們對我們這些好奇的入侵者愛答不理,偶爾把尾鰭翹一翹,或者把腦袋轉過來瞅一眼,就算是屈尊打招呼了。它們的眼神非常溫柔,甚至可以說嫵媚。這眼神,這滑溜的身軀和尾鰭,莫非童話里的美人魚就是它們?
可是,我也見過海豹群居的場面,擠成一堆,骯臟,難看,臭氣熏天,像一個豬圈。
那么,獨處的海豹是更干凈,也更美麗的。
其他動物也是如此。
人也是如此。
海狗--
體態靈活像狗,但是不像狗那樣與人類親近。相反,它們顯然對人類懷有戒心,一旦有人接近,就朝巖叢或大海撤退。又名海狼,這個名稱也許更適合于它們的自由的天性。不過,它們并不兇猛,從不主動攻擊人類。甚至在受到人類攻擊的時候,它們也會適度退讓。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它們軟弱可欺,真把它們惹急了,它們就毫不示弱,會對你窮追不舍。我相信,與人類相比,大多數猛獸是更加遵守自衛原則的。
黑和白--
南極的動物,從鳥類到海豹,身體的顏色基本上由二色組成:黑和白。黑是礁石的顏色,白是冰雪的顏色。南極是一個冰雪和礁石的世界,動物們為了向這個世界輸入生命,便也把自己偽裝成冰雪和礁石。
二南極景物素描
冰蓋--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在南極洲和冰蓋之間劃等號。南極洲整個就是一塊千古不化的巨冰,剩余的陸地少得可憐,可以忽略不計。正是冰蓋使得南極洲成了地球上惟一沒有土著居民的大陸。
冰蓋無疑是南極最奇麗的景觀。它橫在海面上,邊緣如刀切的截面,奶油般潔白,看去像一只冰淇淋蛋糕盛在藍色的托盤上。而當日出或日落時分,太陽在冰蓋頂上燃燒,恰似點燃了一支生日蠟燭。
可是,最美的往往也是最危險的。面對這只美麗的蛋糕,你會變成一個貪嘴的孩子,躍躍欲試要去品嘗它的美味。一旦你受了誘惑與它親近,它就立刻露出可怕的真相,顯身為一個布滿殺人陷阱的迷陣了。迄今為止,已有許多英雄葬身它的腹中,變成了永久的冰凍標本。
冰山--
伴隨著一陣悶雷似的轟隆聲,它從冰蓋的邊緣掙脫出來,猶如一艘巨輪從碼頭掙脫出來,開始了自己的航行。它的造型常常是富麗堂皇的,像一座漂移的海上宮殿,一艘豪華的游輪。不過,它的乘客不是人類中的達官貴人,而是海洋的寵兒。時而可以看見一只或兩只海豹安臥在某一間寬敞的頭等艙里,悠然自得,一副帝王氣派。與人類的游輪不同,這種游輪不會返航,也無意返航。在無目的的航行中,它不斷地減小自己的噸位,卸下一些構件扔進大海。最后,伴隨著又一陣轟隆聲,它爆裂成一堆碎塊,漸漸消失在波濤里了。它的結束與它的開始一樣精彩,可稱善始善終,而這正是造化的一切優秀作品的共同特點。
---------------
南極素描(2)
---------------
石頭--
在南極的大陸和島嶼上,若要論數量之多,除了冰,就是石頭了,它們幾乎覆蓋了冰蓋之外的全部剩余陸地。若要論年齡,南極的石頭也比冰年輕得多。冰蓋深入到地下一百米至數千米,在許多萬年里累積而成,其深埋的部分幾乎永遠不變,成了研究地球歷史的考古資料庫。相反,處在地表的石頭卻始終在風化之中,你在這里可以看到風化的各個環節,從完整的石峰,到或大或小的石塊,到鋒利的石片,到越來越細小的石屑,最后到亦石亦土的粉末,組成了一個展示風化過程的博物館。
人們來這里,如果留心尋找色澤美麗的石頭,多半會有一點兒收獲。但是,我覺得漫山遍野的灰黑色石頭更具南極的特征,它們或粗礪,或呈卵形,表面往往有淺色的苔斑,沉甸甸地躺在海灘上或山谷里,訴說著千古荒涼。
苔蘚--
在有水的地方,必定有它們。在沒有水的地方,往往也有它們。它們比人類更善于判斷,何處藏著珍貴的水。它們給這塊干旱的土地帶來了生機,也帶來了色彩。
南極短暫的夏天,氣溫相當于別處的早春。在最暖和的日子里,積雪融化成許多條水聲潺潺的小溪流,把五線譜畫滿了大地。在這些小溪流之間,一簇簇苔蘚迅速滋生,給五線譜填上綠色的音符,譜成了一支南極的春之歌。
在有些幽暗潮濕的山谷里,苔蘚的生長極其茂盛。它們成簇或成片,看上去厚實、柔軟、有彈性,令人不由得想俯下身去,把臉蛋貼在這豐乳一般的美麗生命上。
地衣--
這些外形像綠鐵絲的植物,生命力也像鐵絲一樣頑強。當然啦,鐵絲是沒有生命的。我的意思是說,它們幾乎像沒有生命的東西一樣活著,維持生命幾乎不需要什么條件。在干旱的大石頭和小石片上,沒有水分和土壤,卻到處有它們的蹤影。它們與鐵絲還有一個相似之處:據說它們一百年才長高一毫米,因此,你根本看不出它們在生長。
海--
不算最小的北冰洋,世界其余三大洋都在一個地方交匯,就是南極。但是,對于南極的海,我就不要妄加猜度了吧。我所見到的只是隸屬于南極洲的一個小島旁邊的一小片海域,而且只見到它夏天的樣子。在世界任何地方,大海都同樣豐富而又單調,美麗而又兇暴。使這里的海的戲劇顯得獨特的是它的道具,那些冰蓋、冰山和雪峰,以及它的演員,那些海豹、海狗和企鵝。
三南極氣象素描
日出--
再也沒有比極地的太陽脾氣更加奇怪的國王了。夏季,他勤勉得幾乎不睡覺,回到寢宮匆匆打一個瞌睡,就急急忙忙地趕來上朝。冬季,他又懶惰得索性不起床,接連數月不理朝政,把文武百官撂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現在是南極的夏季,如果想看日出,你也必須像這個季節的極地太陽一樣勤勉,半夜就到海邊一個合適的地點等候。所謂半夜,只是習慣的說法,其實天始終是亮的。你會發現,和你一起等候的往往還有最忠實的島民--企鵝,它們早已站在海邊翹首盼望著了。
日出前那一刻的天空是最美的,仿佛一位美女預感到情郎的到來,臉頰上透出越來越鮮亮的紅暈。可是,她的情郎--那極晝的太陽--精力實在是太旺盛了,剛剛從大海后或者冰蓋后躍起,他的光亮已經強烈得使你不能直視了。那么,你就趕快掉轉頭去看海面上的壯觀吧,礁石和波浪的一側邊緣都被旭日照亮,大海點燃了千萬支蠟燭,在向早朝的國王致敬。而岸上的企鵝,這時都面向朝陽,胸脯的白羽毛鍍了金一般鮮亮,一個個仿佛都穿上了金圍裙。
月亮--
因為夜晚的短暫和晴天的稀少,月亮不能不是稀客。因為是稀客,一旦光臨,就給人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她是害羞的,來時只是一個淡淡的影子,如同婢女一樣不引人注意。直到太陽把余暉收盡,天色暗了下來,她才顯身為光彩照人的美麗的公主。
可是,她是一個多么孤單的公主啊,我在夜空未嘗找到過一顆星星,那眾多曾經向她擠眉弄眼的追求者都上哪里去了?
云--
天空是一張大畫布,南極多變的天氣是一個才氣橫溢但缺乏耐心的畫家,一邊在這畫布上涂抹著,一邊不停地改變主意。于是,我們一會兒看到淡彩的白云,一會兒看到濃彩的錦霞,一會兒看到大潑墨的黑云。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涂抹得不留空白的漫天烏云。而有的時候,我們什么也看不到了,天空已經消失在雨雪之霧里,這個煩躁的畫家把整塊畫布都浸在洗筆的渾水里了。
風--
風是南極洲的真正主宰,它在巨大冰蓋中央的制高點上扎下大本營,頻頻從那里出動,到各處領地巡視。它所到之處,真個是地動山搖,石顫天哭。它的意志不可違抗,大海遵照它的命令掀起巨浪,雨雪依仗它的威勢橫掃大地。
不過,我幸災樂禍地想,這個暴君畢竟是寂寞的,它的領地太荒涼了,連一棵小草也不長,更沒有擎天大樹可以讓它連根拔起,一展雄風。
在南極,不管來自東南西北什么方向,都只是這一種風。春風、和風、暖風等等是南極所不知道的概念。
---------------
南極素描(3)
---------------
雪--
風從冰蓋中央的白色帳幕出動時,常常攜帶著雪。它把雪揉成雪沙,雪塵,雪粉,雪霧,朝水平方向勁吹,像是它噴出的白色氣息。在風停歇的晴朗日子里,偶爾也飄揚過賀年卡上的那種美麗的雪花,你會覺得那是外邦的神偷偷送來的一件意外的禮物。
不錯,現在是南極的夏季,氣候轉暖,你分明看見山峰和陸地上的積雪融化了。可是,不久你就會知道,融化始終是短暫的,山峰和陸地一次又一次重新變白,雪才是南極的本色。
暴風雪--
一頭巨大的白色猛獸突然醒來了,在屋外不停地咆哮著和奔突著。一開始,出于好奇,我們跑到屋外,對著它舉起了攝影器材,而它立刻就朝鏡頭猛撲過來。現在,我們寧愿緊閉門窗,等待著它重新入睡。
天氣--
一個身懷絕技的魔術師,它真的能在片刻之間把萬里晴空變成滿天烏云,把燦爛陽光變成彌漫風雪。
極晝--
在一個慢性子的白晝后面,緊跟著一個急性子的白晝,就把留給黑夜的位置擠掉了。于是,我們不得不分別截取這兩個白晝的一尾一首,拼接出一段睡眠的時間來。
極夜--
我對極夜沒有體驗。不過,我相信,在那樣的日子里,每個人的心里一定都回響著上帝在創世第一天發出的命令:"要有光!"
200012~20011
---------------
在維納斯腳下哭泣(1)
---------------
一八四八年五月,海涅五十一歲,當時他流亡巴黎,貧病交加,久患的脊髓病已經開始迅速惡化。懷著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拖著艱難的步履,到羅浮宮去和他所崇拜的愛情女神告別。一踏進那間巍峨的大廳,看見屹立在臺座上的維納斯雕像,他就禁不住號啕痛哭起來。他躺在雕像腳下,仰望著這個無臂的女神,哭泣良久。這是他最后一次走出戶外,此后癱瘓在床八年,于五十九歲溘然長逝。
海涅是我十八歲時最喜愛的詩人,當時我正讀大學二年級,對于規定的課程十分厭煩,卻把這位德國詩人的幾本詩集拿在手里翻來覆去地吟詠,自己也寫了許多海涅式的愛情小詩。可是,在那以后,我便與他闊別了,三十多年里幾乎沒有再去探望過他。最近幾天,因為一種非常偶然的機緣,我又翻開了他的詩集。現在我已經超過了海涅最后一次踏進羅浮宮的年齡,這個時候讀他,就比較懂得他在維納斯腳下哀哭的心情了。
海涅一生寫得最多的是愛情詩,但是他的愛情經歷說得上悲慘。他的戀愛史從他愛上兩個堂妹開始,這場戀愛從一開始就是無望的,兩姐妹因為他的貧寒而從未把他放在眼里,先后與凡夫俗子成婚。然而,正是這場單相思成了他的詩才的觸媒,使他的靈感一發而不可收拾,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奠定了他在德國的愛情詩之王的地位。可是,雖然在藝術上得到了豐收,屈辱的經歷卻似乎在他的心中刻下了永久的傷痛。在他詩名業已大振的壯年,他早年熱戀的兩姐妹之一苔萊絲特意來訪他,向他獻殷勤。對于這位苔萊絲,當年他曾獻上許多美麗的詩,最有名的一首據說先后被音樂家們譜成了二百五十種樂曲,我把它引在這里--
你好像一朵花,
這樣溫情,美麗,純潔;
我凝視著你,我的心中
不由涌起一陣悲切。
我覺得,我仿佛應該
用手按住你的頭頂,
禱告天主永遠保你
這樣純潔,美麗,溫情。
真是太美了。然而,在后來的那次會面之后,他寫了一首題為《老薔薇》的詩,大意是說:她曾是最美的薔薇,那時她用刺狠毒地刺我,現在她枯萎了,刺我的是她下巴上那顆帶硬毛的黑痣。結語是:"請往修道院去,或者去用剃刀刮一刮光。"把兩首詩放在一起,其間的對比十分殘忍,無法相信它們是寫同一個人的。這首詩實在惡毒得令人吃驚,不過我知道,它同時也真實得令人吃驚,最誠實地寫下了詩人此時此刻的感覺。
對兩姐妹的愛戀是海涅一生中最投入的情愛體驗,后來他就不再有這樣的癡情了。我們不妨假設,倘若苔萊絲當初接受了他的求愛,她人老珠黃之后下巴上那顆帶硬毛的黑痣還會不會令他反感?從他對美的敏感來推測,恐怕也只是程度的差異而已。其實,就在他熱戀的那個時期里,他的作品就已常含美易消逝的憂傷,上面所引的那首名詩也是例證之一。不過,在當時的他眼里,美正因為易逝而更珍貴,更使人想要把它挽留住。他當時是一個癡情少年,而癡情之為癡情,就在于相信能使易逝者永存。對美的敏感原是這種要使美永存的癡情的根源,但是,它同時又意味著對美已經消逝也敏感,因而會對癡情起消解的作用,在海涅身上發生的正是這個過程。后來,他好像由一個愛情的崇拜者變成了一個愛情的嘲諷者,他的愛情詩出現了越來越強烈的自嘲和諷刺的調子。嘲諷的理由卻與從前崇拜的理由相同,從前,美因為易逝而更珍貴,現在,卻因此而不可信,遂使愛情也成了只能姑妄聽之的謊言。這時候,他已名滿天下,在風月場上春風得意,讀一讀《群芳雜詠》標題下的那些獵艷詩吧,真是寫得非常輕松瀟灑,他好像真的從愛情中拔出來了。可是,只要仔細品味,你仍可覺察出從前的那種憂傷。他自己承認:"盡管飽嘗勝利滋味,總缺少一種最要緊的東西",就是"那消失了的少年時代的癡情"。由對這種癡情的懷念,我們可以看出海涅骨子里仍是一個愛情的崇拜者。
在海涅一生與女人的關系中,事事都沒有結果,除了年輕時的單戀,便是成名以后的逢場作戲。惟有一個例外,就是在流亡巴黎后與一個他名之為瑪蒂爾德的鞋店女店員結了婚。我們可以想見,在他們之間毫無浪漫的愛情可言。海涅年少氣盛時曾在一首詩中宣布,如果他未來的妻子不喜歡他的詩,他就要離婚。現在,這個女店員完全不通文墨,他卻容忍下來了。后來的事實證明,在他癱瘓臥床以后,她不愧是一個任勞任怨的賢妻。在他最后的詩作中,有兩首是寫這位妻子的,讀了真是令人唏噓。一首寫他想像自己的周年忌日,妻子來上墳,他看見她累得腳步不穩,便囑咐她乘出租車回家,不可步行。另一首寫他哀求天使,在他死后保護他的孤零零的遺孀。這無疑是一種生死相依的至深感情,但肯定不是他理想中的愛情。在他窮困潦倒的余生,愛情已經成為一種遙遠的奢侈。
即使在詩人之中,海涅的愛情遭遇也應歸于不幸之列。但是,我相信問題不在于遭遇的幸與不幸,而在于他所熱望的那種愛情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在他的熱望中,世上應該有永存的美,來保證愛的長久,也應該有長久的愛,來保證美的永存。在他五十一歲的那一天,當他拖著病腿走進羅浮宮的時候,他在維納斯臉上看到的正是美和愛的這個永恒的二位一體,于是最終確信了自己的尋求是正確的。但是,他為這樣的尋求已經筋疲力盡,馬上就要倒下了。這時候,他一定很盼望女神給他以最后的幫助,卻瞥見了女神沒有雙臂。米羅的維納斯在出土時就沒有了雙臂,這似乎是一個象征,表明連神靈也不擁有在人間實現最理想的愛情的那種力量。當此之時,海涅是為自己也為維納斯痛哭,他哭他對維納斯的忠誠,也哭維納斯沒有力量幫助他這個忠誠的信徒。
---------------
在維納斯腳下哭泣(2)
---------------
20011
---------------
向教育爭自由
---------------
逝世前一個月,正值母校蘇黎世工業大學成立一百周年,愛因斯坦應約為之寫紀念文章。在文章中,他沒有為母校捧場,反而是以親身經歷批評了學校教育體制的不合理。他回憶說,入學以后,他很快發現自己不具備做一個"好學生"所需要的一切特性,諸如專心于功課,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記筆記和做作業,等等。因此,他便始終滿足于做一個有中等成績的學生,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上,"以極大的熱忱在家里向理論物理學的大師們學習"。
他接著回憶說,畢業以后,他感到極大幸福的是在專利局找到了一份實際工作,而不是留在學院里從事研究。"因為學院生活會把一個年輕人置于這樣一種被動的地位:不得不去寫大量科學論文--結果是趨于淺薄。"他在專利局一干就是七八年,業余時間埋頭于自己的愛好,這正是他一生中"最富于創造性活動"的時期。
據我所知,愛因斯坦的經歷絕非例外。不論在科學領域,還是在哲學、文學、藝術領域,幾乎所有的天才人物在學校讀書時都不是"好學生",都有過與當時的教育制度作斗爭的經歷。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們的成材史就是擺脫學校教育之束縛而爭得自主學習的自由的歷史。
愛因斯坦在晚年時異常關心教育問題,我認為可以把這看做這位偉人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精神遺囑。他不是那種拘于某個特定領域的科學工作者,而是一個對精神事物有著廣泛興趣和深刻理解的大思想家。他十分清楚,從事任何精神創造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因而教育應該為此提供怎樣的條件。在他的有關論述中,我特別注意到兩個概念。一是"神圣的好奇心",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興趣,以及在這探究中所獲得的喜悅和滿足感。另一是"內在的自由",即不受權力和社會偏見的限制,也不受未經審察的常規和習慣的羈絆,而能進行獨立的思考。如果說前者是每個健康孩子都有的心理品質,那么,后者是要靠天賦加上努力才能獲得的能力。在一切偉大的精神創造者身上,都鮮明地存在著這兩種特質。這兩種特質的保護或培養都有賴于外在的自由。因此,學校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對兩者都予以鼓勵,最低限度是不要去扼殺它們。遺憾的是事實恰好相反,以至于愛因斯坦感嘆道:"現代的教育方法竟然還沒有把研究問題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殺掉,真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今天,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病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但是,完全可以預料,由于種種原因,情況的真正改變將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代代的學生仍然會不同程度地身受其害。有鑒于此,我想特別對學生們說:你們手中畢竟掌握著一定的主動權,既然在這種有弊病的教育體制下依然產生出了許多杰出人物,那么,你們同樣也是有可能把所受的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的。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像愛因斯坦那樣,要善于向現行教育爭自由,不要去做各門功課皆優的"好學生",而要做一個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學習計劃的"自我教育者"。在我看來,一個人在大學階段培養起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找到了真正吸引自己的學科方向和問題領域,他的大學教育就可以說是出色地完成了,這一收獲必將使他終身受益。至于課堂知識,包括頂著素質教育的名義灌輸的課本之外的知識,實在不必太認真看待。為了明白這個道理,你們不妨仔細琢磨一下愛因斯坦引用的一個調皮蛋給教育所下的定義:"如果你忘記了在學校里學到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
20016
---------------
靈魂的在場
---------------
人皆有靈魂,但靈魂未必總是在場的。現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靈魂的缺席,它表現在各個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寧的快節奏,遠離自然,傳統的失落,人與人之間親密關系的喪失,等等。因此,現代人雖然異常忙碌,卻仍不免感到空虛。
一個人無論怎樣超凡脫俗,總是要過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總是平凡的。所以,靈魂的在場未必表現為隱居修道之類的極端形式,在絕大多數情形下,恰恰是表現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能夠真正享受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今天,日常生活變成了無休止的勞作和消費,那本應是享受之主體的靈魂往往被排擠得沒有容足之地了。
日常生活是包羅萬象的,包括工作與閑暇、自然與居住、獨處與交往等。在人生的所有這些場景中,生活的質量都取決于靈魂是否在場。
在時間上,一個人的生活可分為兩部分,即工作與閑暇。最理想的工作是那種能夠體現一個人的靈魂的獨特傾向的工作。當然,遠非所有的人都能從事自己稱心的職業的,但是,一個人只要真正優秀,他就多半能夠突破職業的約束,對于他來說,他的心血所傾注的事情才是他的真正的工作,哪怕是在業余所為。同時,我也贊成這樣的標準: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決于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為本身。這就好比造物主在創造萬物之時,是以同樣的關注之心創造一朵野花、一只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力求盡善盡美,并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的確蘊涵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度閑的質量亦應取決于靈魂所獲得的愉悅,沒有靈魂的參與,再高的消費也只是低質量地消度了寶貴的閑暇時間。
在空間上,可以把環境劃分為自然和人工兩種類型。如果說自然是靈魂的來源和歸宿,那么,人工建筑的屋宇就應該是靈魂在塵世的家園。無論是與自然,還是與人工的建筑,都應該有一種親密的關系。空間具有一種神圣性,但現代人對此已經完全陌生了。對于過去許多世代的人來說,不但人在屋宇之中,而且屋宇也在人之中,它們是歷史和記憶,血緣和信念。正像有人詩意地表達的那樣:"舊建筑在歌唱。"可是現在,人卻迷失在了高樓的迷宮之中,不管我們為裝修付出了多少金錢和力氣,屋宇仍然是外在于我們的,我們仍然是居無定所的流浪者。
說到人與人的關系,則不外是獨處和社會交往兩種狀態。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誼、鄰里以及更廣泛的人際關系。令人担憂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的消失。譬如說,論及婚姻問題,從前的大師們關注的是靈魂,現在的大師們卻大談心理分析和治療。書信、日記、交談--這些親切的表達方式是更適合于靈魂需要的,現在也已成為稀有之物,而被公關之類的功利行動或上網之類的虛擬社交取代了。應該承認,現代人是孤獨的。但是,由于靈魂的缺席,這種孤獨就成了單純的懲罚。相反,倘若靈魂在場,我們就會體驗到獨處時的充實,從而把孤獨也看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享受。
20016
---------------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對國家和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担的。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每個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這惟一的一次人生虛度了,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安慰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產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在某種意義上,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担,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不止于此,我還要說,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担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么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么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人把盡責不是看做從外面加給他的負担而勉強承受,便是看做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么責任的人,他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么。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于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這是一種情況。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任的關系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于自覺的選擇,而是由于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做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拼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上司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于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責任問題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因而關于責任的種種虛假觀念都不能使他動搖了。我還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系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20017
---------------
小康勝大富
---------------
在物質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態度。我當然不喜歡貧窮,人窮志短,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毀人的。但我也從不夢想大富大貴,內心里真的覺得,還是小康最好。
說這話也許有酸葡萄之嫌,那么我索性做一回狐貍,斷言大富大貴這顆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常常還是苦的,有時竟是有毒的。我的證據是許多爭吃這顆葡萄的人,他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快活,并且有一些人確實中毒身亡了。我有一個感覺: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天下誠然也有祥云籠罩的發家史,不過那除了真本事還必須加上好運氣,不是單憑人力可以造成的。大量觸目驚心的權錢交易案例業已證明,對于金錢的貪欲會使人不顧一切,甚至不要性命。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壞人。事實上,他們與我們中間許多人的區別只在于,他們恰好處在一個直接面對巨大誘惑的位置上。任何一個人,倘若渴慕奢華的物質生活而不能自制,一旦面臨類似的誘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樣的道路。
我絲毫不反對美國的比爾·蓋茨們和中國的李嘉誠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福利的同時,自己也成為富豪。但是,讓我們記住,在這個世界上,富豪終究是少數,多數人不論從事的是什么職業,努力的結果充其量也只是小康而已。我知道自己就屬于這多數人,并且對此心安理得。"知足長樂"是中國的古訓,我認為在金錢的問題上,這句話是對的。以掙錢為目的,掙多少算夠了,這個界限無法確定。事實上,凡是以掙錢為目的的人,他永遠不會覺得夠了,因為富了終歸可以更富,一旦走上了這條路,很少有人能夠自己停下來。商界的有為之士也并非把金錢當做最終目的的,他們另有更高的抱負,不過要堅持這抱負可不容易。我有不少從商的朋友,在我看來,他們的生活是過于熱鬧、繁忙和復雜了。相比之下,我就更加慶幸我能過一種安靜、悠閑、簡單的生活。他們有時也會對我的生活表示羨慕,開玩笑要和我交換。當然,他們不是真想換,即使真想換,我也不會答應。如果我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既能從中獲得身心的愉快,又能借此保證衣食無憂,那么,即使你出再大的價錢,我也不肯把這么好的生活賣給你。
金錢能帶來物質享受,但算不上最高的物質幸福。最高的物質幸福是什么?我贊成一位先哲的見解: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和平;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在一個時刻遭受戰爭和恐怖主義的威脅的世界上,經濟再發達又有什么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機能被徹底毀壞了,錢再多又有什么用?所以,我在物質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在我看來,如果天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過上這種日子,那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20017
---------------
讀魯迅的不同眼光
---------------
我第一次通讀魯迅的作品,是在"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的一九六七年。那時候,我的好友郭世英因為被學校里的"造反派"當做"專政"的對象,受到孤立和經常的騷擾,精神上十分苦悶,便有一位朋友建議他做一件可以排遣苦悶的事--編輯魯迅語錄。郭世英欣然從命,并且拉我一起來做。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興致勃勃地投入了這項工作,其步驟是各人先通讀全集,抄錄卡片,然后兩人對初選內容展開討論,進行取舍和分類。我們的態度都很認真,在前海西街的那個深院里,常常響起我們愉快而激烈的爭吵聲。我們使用的全集是他父親的藏書,上面有郭沫若閱讀時畫的記號。有時候,郭世英會指著畫了記號的某處笑著說:"瞧,盡挑毛病。"他還常對我說起一些掌故,其中之一是,他聽父親說,魯迅那首著名的《自題小像》的主題并非通常所解釋的愛國,而是寫魯迅和周作人同時愛上一個日本女子這件事的。當然,在當時的政治環境里,這些話只能私下說說,傳出去是會惹禍的。
魯迅在中國大陸的命運十分奇特。由于毛澤東的推崇,他成了不容置疑的旗幟和圣人。在"文革"初期,民間盛行編輯語錄,除了革命領袖之外,也只有魯迅享有被編的資格了。當時社會上流傳的魯迅語錄有好多種,一律突出"革命"主題,被用做批"走資派"和打派仗的武器。與它們相比,我和郭世英編的不但內容豐富得多,而且視角也是超脫的。可惜的是,最后它不僅沒有出版,而且那厚厚的一摞稿子也不知去向了。
現在我重提往事,不只是出于懷舊,而是想說明一個事實:即使我們這些當時被看做不"革命"的學生,也是喜歡魯迅的。在大學一年級時,我曾問郭世英最喜歡哪個中國現代作家,郭沫若的這個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魯迅。"可是,正是因為大學一年級時的思想表現,他被判做按照"內部矛盾"處理的"反動"學生,并因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整死,時在編輯魯迅語錄一年之后。郭世英最喜歡的外國作家是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而我們知道,魯迅也是極喜歡這兩人的。由于受到另一種熏陶,我們讀魯迅也就有了另一種眼光。在我們的心目中,魯迅不只是一個嫉惡如仇的社會斗士,更是一個洞察人生之真實困境的精神先知。后來我對尼采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就更能體會魯迅喜歡他的原因了。虛無及對虛無的反抗,孤獨及孤獨中的充實,正是這兩位巨人的最深邃的相通之處。
近一二十年來,對于魯迅的解讀漸見豐富起來,他的精神的更深層面越來越被注意到了。魯迅不再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惟一者",他從寶座上走下來,開始享受到作為一個真正的偉人應有的權利,那就是不斷被重新解釋。而這意味著,沒有人據有做出惟一解釋的特權。我當然相信,魯迅若地下有知,他一定會滿意這樣的變化的,因為他將因此而獲得更多的真知音,并擺脫掉至今尚未絕跡的那些借他的名字唬人的假勇士。
20018
周國平 2013-08-20 10:59:0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