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三國演義》與隆科多的晦氣
雍正的繼位問題,歷來是史家爭訟的焦點,雖然近來認為雍正繼位合法的一派占了上風,但堅持篡位說的人也并沒有偃旗息鼓。不過,無論說正說反,隆科多的作用卻是公認的。作為老皇帝康熙咽氣前守在身邊的惟一大臣,對于皇位的繼承,不說一言九鼎,至少是相當關鍵的。也就是說,無論繼承問題雍親王作弊還是沒作弊,隆科多都是繞不過去的關口。而隆科多,恰是雍親王胤名份上的舅舅,京中兵權在握的步兵統領。
當然,隆科多也因此得到了回報,不僅封官進爵,榮及子孫,而且得以總理朝政,兼管理藩院,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跟嫡親皇家宗室一個待遇;尤其是隆科多還以武人身份,被委以意識形態看門人的重任,担任《圣祖實錄》《大清會典》的總裁,以及負責監修《明史》。在剛剛即位的那年,雍正對隆科多張口必稱舅舅,甚至在奏折上也直書“舅舅隆科多”,一點也不担心不成體統。
可惜,這天大的富貴來得快,去得也快。隆科多的雙眼花翎剛戴上未滿一年,即雍正三年,就遭到了雍正帶頭發起的大批判,眾臣子口誅筆伐的結果,就是一致要求加以嚴懲。總算皇帝網開一面,沒有一擼到底,可從此日子不好過了。沒幾天就因家奴的一點小事,再次遭到更加嚴厲的批判,眾官僚們一共給這位當年的大功臣羅列了四十一條大罪,堅決要求將之斬首抄家。這次,皇帝再次表現出仁慈,只給“舅舅隆科多”在圓明園暢春園外搭了三間棚子,將他“永遠圈禁”。不久(雍正六年),受不了饑寒之苦的隆科多就翹了辮子。
隆科多之死,是否是雍正的過河拆橋,兔子逮到了殺狗,我們且不管它。有意思的是,隆科多的罪狀之中,有一條排在前面的大罪是,自比諸葛亮——居然奏稱康熙雍正交班之際,他是“白帝城受命”。
在我修習清史的過程中,感觸非常深的一點是,《三國演義》這樣的通俗小說,對于滿人的影響之大不容小視。翻閱清朝入關前的《實錄》,你會發現它們居然像是連環畫,畫得跟晚明的繡像小說一個模子。漢文化首先影響或者叫征服滿人的,其實就是那些稗官小說、戲曲唱詞,而正統的四書五經,則要排得很靠后。小說中,影響最大的還是要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滿人即使不識漢字,也對桃園結義、火燒赤壁這樣的故事了如指掌。據說,有位滿人大員被任命為荊州將軍,回家一臉愁容,說是荊州連關圣人都守不住,叫我去可怎么是好。實際上,關羽這個在歷史上本不起眼的人物,也恰是托了演義的福,被滿人追捧,居然在清朝地位直線攀升,變成了武圣,隱隱然跟孔夫子相提并論。
我相信,隆科多自比諸葛亮,說什么白帝城托孤云云,其實無非是表白自己對皇家的忠誠,潛臺詞無非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八個字,否則,他斷然不會在奏折里如是說。顯然,舅舅隆科多也是個《三國演義》的熱心讀者。可是,熱心表白的隆科多卻忘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還有另外一個潛臺詞,那就是,被托的“孤”是小說上稱為阿斗的那個人,而阿斗則不僅是小說上的飯桶,而且已經成為民間飯桶草包的代名詞。
其實,有清一朝,做臣子而自比諸葛亮的不知有多少,但是惟獨真有托孤經歷的隆科多不能說,惟有攤上了一向神經過敏的雍正為皇帝的人不能說。所以說,不是舅舅隆科多真的不到一年就犯了四十一條該死的大罪,而是《三國演義》害了他。
張鳴 2013-08-22 16:29:5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