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當然不生氣
羅肇錦
一個人的人格成長,受家庭影響最大,而家庭的觀念又被社會上的風習和制度所支配。這里僅從家庭與個人這個關系面來看中國人為什么"不生氣"。
中國人常說"自己"叫"自家",研究中國社會的學者也認為中國是一個以"家"為中心的家族社會,所以家族的觀念左右著個人的行為,家族長輩根深蒂固的想法自然成了個人立身行事的不二目標。如此一代傳一代。反復實施,才造就今天這種"不會生氣"的性格。這種性格相襲傳衍太久遠了,所以平日立身行事只知道遵行而毫無自覺,只知接受而沒有是非,只懂得"照著做"卻說不出"為何做"的道理。當然對他所做所為更無所謂生氣或不生氣了。所以中國人是"不會生氣"的民族。譬如:
家里希望我努力讀書,將來賺錢,光耀門楣,是為我好,我為什么要生氣?
家里告訴我出外壞人多,不可輕易相信別人的話,是担心我上當;我為什么要生氣!
家里叮吟我不可隨便救助陌生人,免得惹禍上身,是怕我吃虧,我為什么要生氣?
家里教導我不可亂說話,"小孩子有耳無嘴"才不會得罪人家,更是替我設想,我更不會因此生氣。
于是,我現在努力讀書,將來努力賺錢,大家都會說我有出息,不像那些喜歡打抱不平,整天社會國家的人,雖然急公好義,到頭來不是被排擠就是被看成異端,不得善終。日常生活里,每一個聰明人都是快快樂樂出門,不亂聽言論,不亂說意見,不亂幫助陌生人,然后平平安安地回家。只有傻瓜和笨鳥才會去救人之難,去談論批評,去惹是非,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大家如此這般,自私自利,而把除自己有利以外的全置之度外。,可記得幼年時上街,許多長輩們鼓勵孩子插隊買票,上車搶座位(有人說這是逃難心理),結果孩子身手矯捷不落人后,贏來不少贊賞,儼然自己就是國家未來主人翁一般。這種可以驕其父母的行為,身為一個中國人看來怎么會生氣呢?
長大后占人便宜說是為了家計,插隊上車是為了早點趕回家照顧子女,虧空公款是為了彌補家庭拮據,遇到困難,找有力人士關說,也是為了這個家。這個想法早年管仲對鮑叔就曾說過,我只能借大家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我努力打拼賺錢,勞累委屈,為的還不是這個家。"聽來如此冠冕堂皇,扣人心弦,誰曰不宜,誰會生氣。
"為了家"是個很管用的口實、有了它可以做出一切"自我""利己"的弊情而不會令人生氣,因為顧家的爸爸就是好爸爸,不管他在外面如何不守公共秩序,如何見死不救,如何為了賺錢而貪贓枉法,瞞上欺下。而顧家的媽媽必定是好媽媽,不管她平日如何喜歡占人小便宜,如何假公濟私、挑撥離間,只要她的行為是以"為了家"做出發,那么她所做的一切不合情理法的事都可以被原諒了。
研究中國人性格的社會學者,大都認為人口過剩,災害頻仍及社會貧窮是養成中國人的自我、自利性格的原因。
就以臺灣老一輩人的生活背景來看,這種說法的確有其道理。大陸來臺的長輩,在幼青年時大多在戰亂、饑餓、流離、逃難中長大,在臺的老一輩也是戰亂、饑餓中掙扎出來的,所以他們常以自己的經驗向子女諄諄告誡,希望子女努力讀書,將來賺錢容易;所以希望子女除了讀書賺錢以外的事最好少管,因此每個人都不知不覺地只緊握那一份自己謀生的資源,死也不肯放松。
他們從戰亂饑荒中取得的經驗是:"凡是自私自利的心越重,生存的機會越大。"因為在戰亂或荒年里如果有一家肯分些糧食去幫助別一家,這慷慨的一家就要減少他們自己生存的價會,要是太慷慨,生存機會便相對減少,甚而不免餓死。所謂物競天擇,在戰亂荒年里,有慷慨性格肯于幫助別人的人往往被淘汰,而專為自己打算的人反而得到選擇,這種畸形的自我選擇與淘汰使得自私自利主義特別發達。
經過割據、抗日等饑餓災荒而死里逃生的人。對生命當然特別的珍惜、所以他們清楚地知道要生存就要抓住生存的資源--知識和錢財(他們認為知識可以取得高社會地位,代表一份優異的生存機會;錢財可以買通一切急難之需,也是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所以由小到大都為這個生存資源鉆營不休,至于社會的公義,人群的互惠互助,都可用冷漠對待它。
如此一來,整個社會風氣都從以自我、自家、自私、自利出發,所以一方面用自私自利、見死不救的心態去過現代社會生活,二方面以假公濟私、貪贓任法的心理去面對公眾,三方面以守舊茍安的心態去保住既得的利益。加上沒有很好的法律制度去限制,人人以為自私自利有百利而無一害,你自私我自利,上下交征利,一點也不知道生氣。倒是要他們拋棄狹隘的、自利的、"為了家"的自私心態去過合理的現代社會生活,他們會很生氣。或者要他們改正以前那種逃難的、饑荒的、自顧不暇的窮人自私心態去過現代生活,他們會很生氣。
中國人,已經把自私自利看成天經地義,那么見到別人自私自利,怎么還會生氣;身為中國人自私自利可以存身、可以保家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看到自私自利的事,怎么還會生氣。
這下你應當知道,中國人,為什么不生氣了吧?
原載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時報?人間》
羅肇錦 2013-08-22 2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