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檔案 第一章 追求與理想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揚州南鄉開沙念四圩,為長江下游的洲渚,其建制,原屬江都開沙洲,現為揚州邗江縣頭橋鎮安貼村。頭橋鎮在古城揚州東南約三十里。安貼村依江而筑,一幢幢青磚灰瓦飛檐翹角的江南民宅,散落在桑林、竹林和水田交織出的波光瀲滟的江堤上。“束家老宅,圩中人稱束家大瓦房,倚堤朝西,并排四個大門,前后兩進,大小三十余間,家塾、書齋單獨砌在箍江大岸上。南山頭特挑土疊成高地,栽竹種樹,蔚成園林。門前是人工開鑿的河塘,夏時菱紅荷綠,冬則魚游淵底,清波蕩漾。隔河為連片的稻田。……宅后,堤傍多樹,岸外江灘至水,綠柳紅蓼,蒹葭蒼蒼。屋旁翠竹成林,綠樹成蔭,最大的那棵皂角樹,數人才能合抱,幾里以外就能見到四根主干的大園〈圓〉冠……①  束氏〈家族〉為開沙望族之一,據民國七年(1918)重修的《束氏族譜序(南通張謇撰)云:“束氏譜系出漢太傅疏廣之后。廣曾孫孟達居東海沙鹿山南,避新室之亂,去足為束……晉有束混,仕隴西太守。混生龕,為馮翊太守。龕生哲,字廣微,博學多才,為晉儒宗……(及宋)振祖始居云陽三城(今丹陽縣境)……(及明)海公(建軍功,封僉事)游學維揚南新洲(開沙諸小洲之一),見其山水之勝,卜筑而居,為南新洲開基之祖……”傳至星北先生,一十八世。在黃家橋(今邗江縣李典鎮境)曾建束氏宗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水災,祠產蕩然,嗣是無力復建。②  據《束氏族譜》,星北曾祖履華,住開沙念四圩(又名宦家碼頭念四圩,即二十四圩),生四子:長名增熙、次名增煦(又名綸,號渭湟、畏皇)、三名增祥、四名增瑞。增熙、增祥無出。增煦生二子:名曰、曰璐。增瑞生二子:名曰瑯、曰琪。曰瑯承嗣增熙,排行束大,曰為束二,曰璐承嗣增祥稱束三,曰琪是束四。曰瑯生儀保(又名光儀,號贛南)居老宅;曰婚張謇女,寓南通;曰璐娶江都嘶馬郭氏(人稱束三娘),住老宅,生傳保,乳名“大林子”即星北先生。又生保,乳名“小林子”號淮北(曾任上海《自由論壇報》主編,后往臺灣從政)。束三太太晚年寓居江都大橋鎮。曰璐又配姜氏,住南通;曰琪娶開沙念三圩胡氏,人稱束四娘,住老宅,直至土改,才遷居南通。傳保即星北先生,幼年曾聘同邑楊氏女,時年11歲。  星北先生的曾祖父束增煦。婺源江謙的《束公畏皇事略》敘:“公姓束氏,諱綸,字畏皇,江都人。幼穎悟篤學,年十八補學官弟子……公家設花布糧肆于南通之二甲鎮,公父履華,從兄錦分主其事。公弱冠往省,遂就該鎮授義室……暨花布漸落,奉父回邗,再至通就館,佐錦治糧業,兼授從弟經讀。……糧業旋亦不振,公慨然有四方之志矣……”嗣后,安東令聘為記室,廬江吳武壯公耳公名,辟參戎幕。同幕多名士,有項城袁世凱等。光緒年間病逝,生前著述,散佚未刊。梁啟超為其傳作贊。③  父親束曰璐畢業于江南陸師學校,清末曾任官家的參領,辛亥革命后引退。民國時期任全國水利局的主事,與其兄束曰(張謇的女婿)一同為張謇辦理經營鹽業與紡織業。民國初年,兩人實際上已成為江南著名實業家張謇的左膀右臂,兄弟倆經營的鹽業與紡織業也成為張氏實業集團的經濟臺柱子。曰璐的生意生活大都在南通,因性情和生意關系,他極少回家。因而子女和祖上留下來的上百畝灘地水田,都由妻子郭氏一人料理。郭氏又稱“江都夫人”,因嘴腳長得奇大,佃戶們背地里也稱她束大嘴或束大腳。她高大肥碩,性情剛烈。安貼村的村民大都是束家的佃戶,他們對這個聲若洪鐘,高大豐滿的女人既敬又畏。束大嘴常常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那些偷懶耍滑的佃戶地頭上,若是哪個不幸的主兒給她逮住了,可就倒霉了。她會當著所有人的面把他的祖宗八代一一拖出來理論一番。要是那個不識趣的再敢無理糾纏的話,束大嘴就會揚起她那個讓所有佃戶都畏懼的手,劈頭蓋臉地扇下去。可是束大嘴又心慈如佛,若逢災年,不但主動減租,還會捐資募化,賑濟衣食。每到枯冬春荒,束家都要發寒衣、施面粉。圩中人背地里常談:“束大嘴(束三娘的綽號)心直口快,有慈悲心,肯做好事。”④  童年的生活足滋足味。江邊的蘆葦灘,劃塘(蘆葦灘中間的小河)和江中洲渚伴著束星北無憂無慮的童年。八歲那年,束大嘴決意要給耍瘋了的小野馬套上籠頭,她延聘其伯父的同科秀才魏楚翹老夫子為束星北“開蒙”。束星北雖不情愿,卻礙于母威,不得不和同鄉的幾個孩子跟老夫子習書問經。老夫子拴不住不勝其煩的束星北,他常常領著弟弟束全保和不懼戒尺的小伙伴半路出逃:下灘子,摸蝦子,捉螃蟹,掏鳥窩,興致所至,就將魏楚翹撂到腦后。當兩個泥猴發現天時已晚,想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間時,一聲獅吼炸雷一般,坐在太師椅上的老太太手攥著戒尺已恭候多時了。“劃塘”,蘆葦連片,退潮即為灘涂,漲潮水流湍急,不知不覺間,頓成澤國,每年都有不諳水性的孩子被奪了性命去。“難怪束三老太發現后,火冒三丈,立即罚他兄弟倆,伏在板凳上施打戒尺。大林子(束星北乳名)剛直,知錯愿罚,硬錚錚的〈地〉挨了十下,小林子(束全保乳名)靈活,連聲哀求‘下次不敢了’,卻減罚一半。”⑤    

 

任母親的戒尺打得皮開肉綻,過后還是落不下記性,束星北仍會趁魏楚翹吟詩唱經半癡半醉的時候,招呼伙伴們開溜,若是沒有敢響應的,他就從窗戶跳出去,獨自一人鉆進劃塘。  衣食無慮、自由自在的日子很快結束。那年夏天的一日,一直在外奔波的父親帶著他的新太太回家了。小火輪停在開沙念四圩的碼頭上,父親獨自先行下船,試著與妻子商量。結果可想而知,怒氣沖沖的束大嘴馬上就做出了反應。她一手拎著兩個包袱,另一只手牽著束星北走上江堤。安貼村束大嘴的佃戶,從此再沒見到他們。  盡管丈夫言之鑿鑿,束大嘴的正房的位置絲毫不變,卻不能讓一個剛烈的女人回頭。束大嘴寧可丟掉眼前擁有和習慣的一切也不能容忍另一個女人走進這個家庭。結果是,一個擁有上百畝灘涂水田的地主一時變成一個寄人籬下的窮親戚。弟弟束全保選擇了父親和他的“庶母”,束星北跟著母親寄居在江都縣的大橋鎮的姨母家。姨母在江都縣開了家規模不小的綢緞鋪子,很長一個時期里,束大嘴靠著幫妹妹料理綢緞生意生活。  為了衣食和學費,小小“童工”奔波于茶樓、酒肆或油料作坊,年齡稍長便用打短工賺來的錢買了輛膠輪地排車到瓜洲碼頭給人家上貨下貨。突然的變故,讓一個衣食無慮的少爺開始了另一種人生。因為年齡小,他不得不時常忍受店主或工頭的克扣和欺辱。有一次他向油料作坊討要工錢時,竟給那人放出的狗咬傷。這種變故和經歷使束星北早早地了解了社會與人生:“突然的變化,使一個不諳世事,無憂無慮的少爺變成了一個自食其力,不怕困難的人。”⑥束星北認為,早在母親牽著他的手走在開沙念四圩的江堤上的時候,他就開始懂事了。他再也不會讓母親用戒尺打著讀書了。  變故改變了他的生活,同時也給他帶來自食其力的勇氣和力量,自江都縣大橋鎮的小學起,到杭州的之江大學、山東的齊魯大學,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他都是靠著自己的雙手解決的。  束星北雖然選擇了母親,父親卻并沒有拋棄他。他仍然關注著長子的成長和前途。而走進束家的“庶母”是個畢業于圣約翰教會大學的“洋學生”,她知書達理與人為善。她因自己的介入,弄得束家“妻離子散”而疚愧不安。為了彌補“過失”和安撫自認為有罪的靈魂,她尋找一切機會幫襯束大嘴,也不時地讓人將一些錢財和衣物轉送到束星北的手里。可是束星北母子在這一點上非常默契,他們拒絕一切同情、施舍。  1926年束星北來到濟南齊魯大學的第二年,先行公派赴美留學的朋友來信約他到美國讀書,他不假思索地便答應下來。本來,他曾為如何說服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而頗犯躊躇,沒想到,聽到這個決定后,母親竟毫不猶豫地點頭應允了。只是父親百般阻止。在張氏集團,父親的權限與管理范圍不斷地擴張,父親和伯父管理的張氏實業集團也因此而蒸蒸日上,已由原先的鹽業、紡織擴大到錢莊、面粉業和教育。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兄弟倆已掌管了張氏集團的大部分實業。在束家子女中,束曰璐更看重長子束星北,父親認為,依長子的個性和經歷,在張氏集團里從事實業是再適合不過的。可是兒子的主意已定,不論怎樣勸說,都無濟于事了。  在美國,經同學引薦,他考進美國干薩斯省拜克大學物理系。最初的求學經歷似是國內經歷的延續,為了生存、讀書,他要拿出很大的一部分精力來做工助學:洗車,修剪草坪,發送報紙等,他無所不做,卻仍有難以果腹的時候。有時,不得已,只好混進做禮拜的基督徒中,偷偷吃上一頓周末免費的圣餐。出于生計,不久他便從干薩斯省拜克大學轉到三蕃市的加州大學,在那里,他可以免費住在三蕃市的華人同鄉會館。華人同鄉會館住滿了或避戰亂或被販賣過來的“下等華工”。在美國,這些人只能同黑人一起到鐵路和碼頭從事重體力勞動。這個時期,束星北同他們一起,修建鐵路、碼頭,裝卸貨物,以此來支付學費,維持生活。  這是個特殊歷史的時期,這是個充滿無數聲音的時代: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五四新文化新知識運動,西方文化的滲透碰撞。這一串串驚雷般沖擊著一個幽閉古老的帝國。救亡圖存、科學救國在知識分子或士大夫們中成為“潮流”。這個期間出去的知識分子,大都肩著為中國診脈、處方的使命感。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有中國第一批工程技術人員:詹天佑(鐵路工程師),鄺榮光、陳榮貴(礦業工程師)、程大業(電報專家)等。另外還有中國近代卓越的啟蒙思想家嚴復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章太炎,以及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第一批文化文學大師:魯迅、胡適、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等。  這種神圣使命感的烙印也深深地烙在束星北的身上。最初他幾乎不加咀嚼地吞咽著所有能夠吃到口里的東西:他先后加入過美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是一個華人政治社團組織)和一個自稱是三Q黨的組織。也常常出入各種名目名堂繁多的華人社團組織,還同一伙自許為中國革命先驅者的知識界人士合辦過雜志,當雜志辦不下去的時候,又和人一起創辦了一份名為《玉碎》的報紙。報紙主要介紹中國文化和探索中國未來出路。北大教授胡適到美訪問時,他慕名專程前往拜訪。可是最初的探索和考察所帶給他的只是一些亂哄哄的聲音。至于那些黨派組織和華人社團,他也是旋進旋出,俱不稱意。當這一切都無法滿足他的渴求時,他開始了這一生中最長遠的跋涉。1927年7月,年僅21歲的束星北離開美國來到日本、朝鮮。在那小駐后,便假道滿洲里來到蘇聯。蘇聯的革命和新政權給全世界帶來了希望和不安,也是他此行考察的重點。他在莫斯科中國大使館謀了個文秘的差事,一面工作,一面對一個新政權進行考察。他本期望著從這個新型的國家與社會中能獲得一些啟示和借鑒的,可是革命成功后的蘇聯給他留下了很壞的印象:“最初的我從報紙廣播中了解到取得新政權的紅色蘇聯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已經消滅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病,取得了按勞分配、各取所需、安居樂業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眼前的一切卻讓我失望,我所看到的幾乎到處都是骯臟的黑市、搖搖晃晃的酒鬼、昏昏欲睡的車夫和失去廉恥的妓女。為了鞏固政權,幾乎天天都有槍殺。”⑦    

 

深感失望的束星北很快就離開了蘇聯,假道華沙,來到了歐洲的科學中心德國。在“柏林、哈奴佛、漢堡等地混了一陣子。”⑧他的游歷與探索生活便告結束。據他自己所稱,他之所以在德國結束自己的探索和考察,一是走了十幾個國家后,并沒有看到自己真正期望的東西。到處似乎都在上演著同樣的故事:戰爭、內亂、饑餓、貧窮。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聲音,他不能夠從這些亂糟糟的聲音中聽到他所期望的真理。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讓他徒生無奈,對社會體制與制度的探索、考察為主要目標的游歷在德國宣告結束,他按捺住一度被“聲音”激得沸沸揚揚的心情,重新確定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他不再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勞心費神,他開始心神專注地鉆研思考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情了。  離開德國后,經同學的介紹,他來到英國愛丁堡大學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惠特克和達爾文博士的身邊,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基礎物理和數學的學習。惠特克(E·T·Whittaker)和達爾文(C·G·Darwin)博士當時已稱名世界,特別是惠特克的理論物理更讓他心醉神迷。惠特克的分析力學(Analytical Dynamics)被圈內人士奉為經典,以后束星北在浙江大學教學時,常常提到惠特克的分析力學(Analytical Dynamics)他曾對學生講,搞理論物理的必須認真讀懂惠特克的分析力學(Analytical Dynamics)。他還給研究生專門開過一門高等分析力學。而這門高等分析力學也是與惠特克分不開的。  束星北在兩位大師門下受到嚴格的訓練。學業提高速度猶如神助,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以一篇《論數學物理的基礎》(On the foundation of mathematical physics)獲得了愛丁堡大學的碩士學位。1930年2月,由惠特克和達爾文博士的引薦,束星北來到狄拉克所在的劍橋大學從師于著名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博士。愛丁頓畢業于劍橋大學,歷任母校教授和天文臺臺長。曾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天文學會會長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愛丁頓還是恒星內部結構理論和變星脈動理論的創始者,他發現了恒星的質光關系,在恒星大氣理論、恒星運動、相對論、量子論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但在多數人眼里,他對人類最突出的貢獻是利用日全食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1916年,愛因斯坦在他的老同學格羅斯曼的幫助下,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在這個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創舉中,引力是最重要的主題。牛頓力學認為,任何物體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牛頓第二定律中質量是慣性質量,而萬有引律中的質量是引力質量。但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它們是相等的,把它們通稱為質量。可是這種相等是偶然的嗎?  狹義相對論與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的矛盾是必然的。在牛頓看來,引力是即時作用,引力場就像一個絕對時空的載體,這當然為時空的相對性觀念所不容。愛因斯坦將相對性的原理推廣到引力場中,指出引力場就相當于一個非慣性系,人們對一個物體是正被加速,還是正處在引力場中無法作出區分,這一點被稱為等效原理,而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相等是等效原理的一個自然的推論。廣義相對論認為,由于物質的存在,空間和時間會發生彎曲,而引力場實際上是一個彎曲的時空。  廣義相對論首先解釋了水星近日點的進動,這個進動曾經被天文學家勒維列用行星攝動方法進行了解釋,但誰也沒有發現有“火神星”在那里攝動。愛因斯坦用太陽引力使空間彎曲的理論,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中無法解釋的43秒。  廣義相對論第二個大預言是引力紅移,即在強引力場中光譜應向紅端移動。20年代,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這一點。  廣義相對論的第三大預言是引力場使光線偏轉,這一預言最為世人注目,因為它最終得到了天文驗證。最靠近太陽的大引力場是太陽引力場。愛因斯坦預言,遙遠的星光如果掠過太陽表面,將會發生1.7秒的偏轉。這個預言很難驗證,因為大白天太陽太亮,看不到星光,晚上能看星光太陽又下山了,惟一的機會是在日全食的時候。為了驗證這個為很多人懷疑的預言,1919年,英國政府在愛丁頓鼓動下,派出了兩支遠征軍,一支由愛丁頓率隊到非洲西部的普林西比島,另一支來到南美的索布臘爾。兩支隊伍帶回了很多日全食的太陽照片,經過反復比較核對,最后的結論是星光在太陽附近的確發生了1.7秒的偏轉。由于愛丁頓的驗證,愛因斯坦的地位才從此確定下來。愛丁頓無愧為“科學英雄時代”的杰出大師,他能憑著自己深邃的目光最早地發現“相對論”那太陽一般的光芒。并預言這個時代乃至下個時代,將是愛因斯坦的時代。在愛丁頓身邊,束星北開始系統地接觸到人類最偉大的創造與發明——相對論。他認為,在自己遍訪名師的歷程中,給他影響最大的便是這個愛丁頓。正是在他身邊自己才真正接觸到了物理之核。  最初,束星北對相對論興趣來源于一本講四度空間的科普小說,那本只有一百個頁碼的小說曾激發出他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他認為那些奇思妙想盡管只是一個少年的童話故事,卻又是他的追求之源。他以后的一切發端,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刻開始的。當然真正開始接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是在之江大學。那時雖不能究其所因,但大師的時間與空間的統一性,質量與能量的統一性,它們既是統一又可以相互轉換的觀點,讓他浮想聯翩,激動無比。他不斷地讓國外的朋友、同學幫助他搜集一切有關的資料和書籍。他曾形容最初接觸到相對論時的感覺:就像沙漠中烈日下干渴的跋涉者,突然發現了一眼甘泉。    

 

盡管他對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心儀已久,可是撥開積云,讓陽光落下來的還是愛丁頓。作風嚴謹不茍言笑的英國人愛丁頓不僅是愛因斯坦的好友,最早研究廣義相對論的權威,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教育學家,他從來不用條條框框來限定自己的學生,只是對他提出個大致方向或思路,以后的路皆由學生隨意地自由地馳騁。走偏了走遠了都沒關系。愛丁頓會定期坐下來同他交談。他從不強迫學生做什么,怎樣做。有時交談會變成爭論甚至爭吵,也沒關系,愛丁頓不會因對手只是一個還沒有出道的毛頭小伙子而在意。愛丁頓喜歡爭論,欣賞爭吵。多年之后束星北登臺講學時,常說起這個可愛的英格蘭老頭:好的老師會在恰當的時候,在你的腦門上輕輕一拍,你晦暗不清的腦袋突然就亮了起來。  1928年,也就是束星北在愛丁堡大學學習的這一年,物理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狄喇克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提出了電子的相對論運動方程,即著名的狄喇克方程。這一方程后來被物理大師們稱之為: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出的一幅最美麗的世界圖畫的方程。這個方程奠定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基礎,賦予了真空以新的物理意義并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這個天才的理論很快就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轟動,也引起了束星北的導師達爾文的極大的興趣。達爾文以他敏銳的目光和雄厚的實力最先在科學界取得了對狄喇克方程的嚴格的解。束星北幾乎目睹并學到了導師對狄喇克方程全過程的推導。狄喇克方程的提出,不僅受到達爾文的關注,世界上許多有關學者都對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圖畫”產生了興趣。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對方程的數學基礎和表現形式的完善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愛丁頓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在觀察琢磨了別人的研究方法后。決定另辟蹊徑,走自己的路。他試圖用黎曼空間度規來表達狄喇克方程,并取得了成效。作為合作者,束星北幾乎參與了老師的整個研究過程。  為了繼續深造,1930年8月,已漸顯才華的束星北被愛丁頓推薦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生和數學系助教,師從世界著名數學家斯特羅克教授(D·J·Struik)。在他的指導下,繼續對狄喇克方程進行研究。1931年5月束星北完成了碩士論文:超復數系統及其在幾何中應用的初步研究《introductory Study of Hypercomlex Number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Geometry》。這篇文章使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學碩士學位。他的這篇文章思路方法獨到新穎,實際上已超越了導師愛丁頓。他在描述“最美麗的圖畫”數學基礎和表現形式所使用的方法上,也更富有靈性。他利用廣義超復數系,通過黎曼空間度規的線性變化,推得出一些與黎曼幾何類似的結果,并在四維情況下, 得出了狄喇克方程,使狄喇克相對論電子方程具有更合理的數學基礎和更完備的表現形式。就在束星北即將完成他的構想時,發現著名科學家福克(V·A·Fock)和伊凡寧柯(D·Iwanenko)也開始做類似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都基本相同,只是運用的方法不同。束星北在這項研究中應用的廣義超復數系,其性質已與著名的克里福特(W·K·Cliffod)群類似。顯然那時束星北還不知道有克里福特群。克里福特群實際上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引入量子場論研究,從而受到科學界的廣泛的關注。30年代狄喇克方程的研究是科學界最前沿的課題,束星北早早就有了克里福特群同樣的思路,并將這種方法應用于量子力學中。這說明他的科學感覺和思路是非常敏捷、超常的。⑨  束星北將克里福特群引入量子力學的同時,還對引力場與電磁場的統一理論做出了獨到的研究。愛因斯坦的引力場幾何化成功之后,馬上就產生了用類似幾何概念來描述電磁場的愿望。華愛爾(H·Weyl)、愛丁頓和愛因斯坦本人都曾經想通過對黎曼幾何的修正,把用于引力場的廣義相對論推廣于電磁場,但都沒有成功。束星北也試圖探索引力場與電磁場的統一理論。考慮到引力場與電磁場的根本差異,他提出了用質量密度ρ和虛數電荷ιδ之和ρ+ιδ代替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能量——動量張量的質量密度ρ,從而導出一級近似的復數黎曼線元,實數部分正好代表引力場,復數部分正好代表電磁場,由之進一步導出麥克斯韋(J·C·Maxwell)方程組和羅倫茲(H·A·Lorentz)作用力定律。這篇充滿睿智的論文在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物理期刊》上發表后,束星北將它寄給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很快就回了信,對他的論文提出了幾點意見。束星北在論文的文尾還提到了愛丁頓,顯然論文在寫作過程中也受到過愛丁頓的幫助。今天的物理科學家眼中,這篇論文盡管有些地方值得推敲,盡管它不可能解決愛因斯坦終生未能解決的、即使今天也仍未解決的統一場論這個廣義相對論的難題,但是束星北能抓住物理本質,巧妙地把引力場與電磁場結合起來,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結果,在當時,不能不算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嘗試。⑩    

 

束星北本打算在麻省理工學院多待些日子的,對他來說,很多課題和想法都剛剛開頭。可是母親卻讓他回家與葛楚華結婚。一封思念而又不失威嚴的信改變了他的計劃,也改變了他的命運。1931年9月,束星北離開麻省理工學院回到戰亂紛擾的國家,從此再沒出去。  注釋:  ①張再生:《束星北教授的家世和少年時代》,邗江文史資料 第六 輯《物理學家束星北—紀念束星北先生逝世十周年》,第122頁。  ②同上第122-123頁。  ③同上第123頁。  ④同上124頁。  ⑤同上124頁。  ⑥《束星北自傳》,束星北檔案資料散裝卷第12頁。  ⑦《束星北自傳》束星北檔案資料散裝卷第3頁。  ⑧《束星北1954履歷表》束星北檔案資料散裝卷。  ⑨據李壽:《才華橫溢的理論物理學家束星北教授》,《自然辯證 法通訊》1994年第三期第61頁。李壽,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曾任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四十年代曾在浙江 大學就讀于束星北。  ⑩同上第64頁。 

劉海林 2013-08-23 09:44:49

[新一篇]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檔案 序言 李政道

[舊一篇]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檔案 第二章 東方劍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