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 簡體 傳統 |
1927年4、5月間,武漢和南京政府兩路北伐,相繼攻克鄭州和徐州,革命勢力已經觸抵黃河南岸,奉軍遂決定放棄隴海。5月底,張學良從鄭州退入河北,直魯軍張宗昌也從江蘇撤回山東。此時,北京的北洋軍閥政府已是風雨飄搖,北方局勢正醞釀大變。
6月間,奉軍在被南方政府軍打回黃河以北的同時,山西晉系的閻錫山也暗中易幟參加革命,西北馮玉祥也與武漢國民軍會師中原,奉軍在軍事上已處劣勢。由于奉系一向以“討赤”標榜自己,而南京的蔣介石當時也已經公開反共,因此奉系內部年輕的一輩都主張改旗易幟,加入國民革命軍,但老一輩卻不贊成。6月9日,奉系高層在北京順承王府召開會議,新老兩派達成諒解,決定有條件的接受三民主義,與山西閻錫山和革命軍停戰合作,主張召開國民會議決定國家未來,改組北京政府,并在停戰和合作達成后,盡快與南方政府合并。
但是,奉系直魯軍首腦張宗昌和直系孫傳芳堅決反對參加革命,二人聯袂入京反對奉系與革命軍合流,并極力主張改組北京政府,推薦潘復組閣。然而當時北京政府根本沒有元首,正處于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期間,所以也自然沒有人能合法的下達改組內閣的命令。為此,張宗昌和孫傳芳決定請出張作霖就任陸海軍大元帥,然后以大元帥的身份命令潘復組閣,這樣可以避免由顧維鈞內閣任命,而涉嫌承認曹錕憲法。6月16日,奉系又在北京順承王府召開會議,張宗昌慷慨陳詞,強調如今的敵人已經不是北洋系,而是南方,因此非戰不可,不戰必亡,如果張作霖升做大元帥,那么今后就算退出關外,也可以以“大元帥”的稱號效仿當年孫中山在廣州的樣子,號召力不弱。張作霖聽后,當即決定接受張宗昌的建議。當日,顧維鈞辭職,內閣總理職務交由胡維德代理。
1927年6月18日,安國軍政府(亦稱北京軍政府)正式成立,張作霖在懷仁堂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并以大元帥名義任命潘復組閣,這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第32任內閣,也是最后一任。根據張作霖后來發布的《軍政府組織令》,北京軍政府的首腦是陸海軍大元帥,大元帥總攬陸海軍全權,并“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軍政府實行軍政合一,在元帥府外不再設置任何形式的民意機關,大元帥也不對任何機關負責。這樣一來,張作霖實際上就成為了當時最大的獨裁者,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都是其附屬物,總理和總長們也不過是他任意支配的工具罷了。
1927年6月下旬到7月間,“策反”馮玉祥未遂的蔣介石出兵魯南,進攻張宗昌的直魯軍。張宗昌因山東是其根據地,所以拼死抵抗,而此時南方寧漢政府之間又存有矛盾,北伐軍因此圍困臨沂近30日而無法攻破,只得撤軍南返。7月下旬,孫傳芳和張宗昌聯合南下,于23日攻破徐州,北伐軍因寧漢分裂之爭而未能全力應付。接著,孫傳芳不顧張作霖的勸阻,也不管張宗昌在濟寧和徐州為馮玉祥所牽制而無法策應自己的現實,一意行險僥幸,欲驅兵南下攻打南京,是以引發了龍潭之役。
在北伐戰爭的歷史上,龍潭之役和汀泗橋、武昌、南昌等戰役齊名。1927年8月中旬,北伐軍前線各軍陸續撤回長江南岸,蔣介石也已經下野,長江一線防御比較脆弱。8月25日夜,孫傳芳率軍趁大霧渡江,主渡地點為龍潭。不久,龍潭失守,長江南岸各要地也被孫傳芳占領,一時間南京危急,蘇常震動。南京軍事委員會常委何應欽、李宗仁兩位總指揮在南京獲知孫傳芳渡江的消息后,立即派兵增援,白崇禧也自下游緊急馳援,南北兩軍激烈交戰,互有勝負,龍潭兩度易手。8月28日,國民政府海軍來援,截斷江面,阻止了孫傳芳軍隊的繼續南渡,而此時孫傳芳已有5萬軍隊渡過了長江,主力已進逼南京。
8月30日凌晨,孫傳芳發動了全線總攻,國民革命軍也發動了攻勢,至當日傍晚,國民革命軍擊潰孫傳芳各部,克復龍潭。31日,革命軍在龍潭又與發動反攻的孫傳芳軍展開大戰,何應欽、白崇禧親臨前線指揮,最終將孫傳芳擊退。至當日下午,渡江的孫傳芳軍除部分逃回江北外,其余全部被殲滅。
龍潭之役中,孫傳芳渡江部隊被俘3萬余人,傷亡無數,而國民革命軍也陣亡了八千余人,戰況之慘烈為北伐以來所僅見。9月2日,國民革命軍奉命渡江北上追擊,乘勝攻占了江北十數座重鎮,元氣大傷的孫傳芳一路遁逃,再無反攻之力了。
再看北方戰局。1927年7月中旬,已經易幟加入國民革命軍的晉系閻錫山占領了河北石家莊,迫使奉軍后退。隨后,張作霖和張宗昌先后要求閻錫山退出石家莊,以便奉魯軍南下進攻馮玉祥,但閻錫山置之不理。由于當時南方局勢不穩,因此張作霖沒有緊逼閻錫山,而是暫緩奉軍南下的計劃。這一時期,馮玉祥已經占領了鄭州和開封,直接與奉軍和直魯軍勢力接觸,壓力很大,而南方的國民革命軍又因寧漢之爭不能立即北援,馮玉祥因此以直隸京津地盤為條件,于1927年9月與晉系閻錫山結盟,對奉軍開戰。
9月27日,晉軍炸毀鐵軌,將一輛從張家口開往包頭的列車截留,而該車正是奉系大員于珍和趙倜等的專車,他們本來是要前往綏遠檢閱部隊,但沒想到中途卻被晉軍劫持,并解往大同。當日,奉晉戰爭爆發。當時,晉奉兩軍在京綏、京漢兩路的兵力至少均在10萬以上。起初,晉軍的攻擊非常猛烈,在保定一帶與奉軍大戰,但隨后奉軍包抄了晉軍的后路,使戰局開始變化,同時,石家莊也被直魯軍孫殿英部及奉軍張樹森部所占領,因此在京漢路上,晉軍大勢已去。接下來,奉晉又在涿州展開鏖戰,奉軍前后發動五次總攻,一直到12月都沒有拿下由晉系傅作義把守的涿州。
在京綏路上,奉軍自10月起進展就比較順利,至11月3日已經占領大同,后又攻占綏遠城,進至包頭,奪取平型關。但是,山西地勢險要,交通不便,易守難攻,因此隨著戰線的深入,奉軍也越來越困難,山西戰局遂漸成對峙之勢。
1927年10月,就在奉晉開戰的同時,直魯聯軍還對馮玉祥發起了進攻。開戰后不久,來勢洶洶的直魯軍連克數城,直逼開封;馮玉祥隨即調兵遣將與直魯軍展開決戰,至11月1日收復蘭封,直魯軍戰線崩潰。蘭封大戰后,張宗昌決定乘南京方面何應欽部尚未渡過淮河前,集中兵力擊潰馮玉祥,于是又集結10多萬軍隊,分三路推進,發起進攻。
馮玉祥為對付直魯軍進攻,將部隊撤回,集中兵力應戰。經半個月的戰斗,馮玉祥大勝,并趁勢反攻,至12月初已進抵徐州城下,切斷了津浦路,將北洋軍巨頭張宗昌、孫傳芳、褚玉璞等悉數困于徐州城內。此時,由于馮玉祥勞師襲遠、久戰俱疲,已是強弩之末,因此沒有急于攻城,而是等待南京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部抵達,再會攻徐州。12月9日,何應欽沿津浦路北上進至曹村,旋即電約馮玉祥會攻徐州。12月14日,何、馮兩軍向徐州發動總攻;16日,國民革命軍再度克復徐州。
從10月到12月,奉軍與晉系涿州守將傅作義又打又談,始終沒有結果。一直到12月底,涿州彈盡糧絕,人心不穩,而馮、何又已攻陷徐州,傅作義這才與奉系談判,并于1928年2月開城,傅作義因孤軍守城100余日而揚名中外。
三鑒齋 2010-07-20 14:59:5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