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埔軍校 國民黨一黨獨辦軍校的南京時期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國民黨一黨獨辦軍校的南京時期(1)
  南京黃埔軍校建校之初的大門蔣介石是在“黃埔軍校”起家的,他視“黃埔系”為人力資源寶庫,非常重視黃埔軍校的建設。1927年4月18日,國民黨政府定都南京。為便于直接控制軍校,排斥共產黨,實現國民黨一黨專制,蔣介石遂決定在南京另行籌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5月,蔣介石開始籌備以原廣州黃埔軍校為基礎的預科軍官學校,并成立了籌備委員會。8月12日,蔣介石由于內爭而下野,籌備工作暫時停頓。1928年1月,蔣介石復職后又重提由廣州向南京遷校之事。3月16日,新軍校本校在南京正式成立,定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習慣上仍稱黃埔軍校,又稱南京本校。蔣介石任校長,李濟深為副校長,何應欽為教育長。
  南京本校的校址,確定在小營。大門為鋼筋水泥修筑的方形高門,門額上方懸掛“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牌。門外兩邊各有一個磚砌的崗亭,沿大門向兩邊延伸著鐵柵欄護墻。正對大門的辦公大樓主樓是一座3層方形樓,兩側延伸2層辦公樓。辦公樓后面是校大禮堂,禮堂正門有4組高大的雙立柱,門頂呈塔形,上置旗桿。校園內當初還修建有供校長專用的方形2層小樓,以及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建筑設施。校內有可容納萬人集合、活動的大操場。
  1928年3月6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舉行開學典禮,蔣介石以校長身份主持大會,軍校教員、職員、學生、軍官團官兵等到會。蔣介石訓話強調所謂“革命的精神、革命的紀律”,特別指出“凡是反對黨的人,無論是軍官,是學生,都可以反對他。即使本總司令不要黨,請各位就反對我,就殺我”。重點強調國民黨一黨意識,意圖是要把軍校學生培養成完全忠于國民黨一黨的軍人。實際上,這也就是南京黃埔軍校的教育方針。
  開學典禮已經舉行,但學校遲遲不能授課。只因為學生數量嚴重不足,難以編隊。原來,1926年在廣州黃埔本校招收了第6期4400多名入伍生。1927年“四·一二”與“四·一五”政變后,廣州黃埔本校的校務被迫停止,學生紛紛退學、逃離,留黃埔島者僅剩800多人。這時,蔣介石雖然因國民黨內部紛爭,宣布下野,但他卻命令黃埔同學會在杭州設立“執行所”,對從廣州黃埔本校出走的學生予以收容。在杭州中轉的原廣州黃埔軍校第6期1000余名學生,于1928年4月13日到達南京本校,
  南京黃埔軍校舊址(2003年攝影)
  剩約800人。武漢、長沙分校的學生也陸續到達。共有3500多人。因此,南京時期的黃埔軍校在舉行開學典禮1個多月后,拖至4月23日才開始上課。
  南京本校成立后,在教育體制和人事安排上較原黃埔本校有所改變。1928年11月,南京本校改校長制為委員制,推定蔣介石、胡漢民、吳敬恒、戴傳賢、馮玉祥、閻錫山、何應欽、李宗仁、李濟深為校務委員會委員,何應欽為常務委員。由國民政府任命。此后吳稚暉、錢大鈞、張學良、張治中、汪精衛、朱培德、程潛、唐生智、陳誠、劉湘、白崇禧等也陸續担任過校務委員之職。校務委員會為最高領導機構,常務委員主持工作。教育長由張治中担任,執行委員會決議,綜理全校事務。校部下設各處(或部)二級機構,負責各方面工作。處下設科。對一些組織機構、制度作了新的調整:(1)校長辦公廳改為總辦公廳。(2)教育部和訓練部合并為教育處。(3)管理處改為總務處。(4)軍械處改為軍械科。(5)編譯處改為編譯科。(6)政治訓練處改為隸屬校本部。(7)經理處和軍法處按原體制不變。
  軍事教官和助教,少數隸屬處里管轄,大部分歸于各兵科。處屬教官中有高級教官、技術總教官、普通學總教官、體育總教官、普通學外國文教官等。此外,軍校還附設一些直屬機關,如畢業生調查科、圖書館、官生同樂會、校舍設計委員會,以及軍官團、軍官研究班、航空隊等。
  學生總隊,是入伍生受訓期滿升學學習和訓練的組織,一般編有步兵大隊(若干)、炮兵大隊、工兵大隊、交通兵大隊,有時設騎兵、輜重兵大隊。各大隊設大隊長,負全責。大隊下又編有若干隊(或中隊、或區隊),由隊長(或中隊長、或區隊長)負責。
國民黨一黨獨辦軍校的南京時期(2)
  南京本校建立以后,還陸續開辦了昆明分校、廣州分校等。
  南京中山陵(2003年攝影)
  從新生入校至畢業的軍校生活,南京本校成立初為兩年學制,采取日式教育。1930年以后,將學制改為3年制,采取德式教育。入伍生教學是本校學生的第一道門檻,考生被軍校錄取后,規定要進行分為4個階段、為期1年的入伍生教育:第1階段,新兵教育4個月;第2階段,上等兵教育2個月;第3階段,下士教育兩個半月;第4階段,分發各師實習3個月。入伍生學業期滿后,要通過考試才能升學。考試包括筆試、野外學習和閱兵分列式,成績合格者,才可以升入本學期學生總隊,編入各專業隊繼續學習深造。成績不合格者,或留下期入伍生團再學習,或被淘汰。對能升學的人,按其特長編隊,然后進入下一年學習,成為軍校正式學生。學期為兩年,第一年進行各兵科基本軍士教育,第二年為各兵科專門教育。學業的最后階段,要舉行諸兵種聯合演習。第9期學生的聯合演習比較有代表性,參加演習的所有軍人編成東、西兩軍,東軍由學生總隊組成,本校教導總隊編為西軍。總隊軍官隨軍負責監視、審判和管理。為了烘托戰場氣氛,又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演習部隊規定,步槍每支每日裝備20發空炮彈,每門山炮每日裝備30發空炮彈,每挺機槍配備5000枚鞭炮,每100枚作1串。西軍一律佩戴紅帽箍、紅臂章,東軍則不佩戴。演習地點選擇在江蘇省句容地區。嚴格規定演習中不準捕獲,不得喬裝潛入,不得破壞建筑及農作物,不得雇用民夫等。演習共進行了6天。
  1933年6月,南京本校又恢復校長制,并在校長以下設校務委員會。蔣介石為校長兼委員,其他委員較原人選略有增加。軍校自第8期開始,又增設高等教育班、軍官補習班、軍官訓練班,并受委托代訓空軍、海軍、軍需、軍醫、兵工、測量、獸醫等入伍生,后又成立空軍營。1937年春,張治中辭去教育長職。5月,由陳繼承繼任。這時的南京本校,已有相當大的規模。12月,日軍占領南京前夕,軍校輾轉進川,校本部遷到成都。黃埔軍校在南京時期隨告結束。
  黃埔軍校在南京時期的各期學生入學、畢業簡況如下:
  第5期:系于1926年3月將原已編入第4期而沒有升學的入伍生組成,在廣州黃埔本校入學,4月開學。本批學生最初為第5期入伍生第1團。7月,又成立第2團,此批入伍生炮兵團、工兵營、迫擊炮連,曾隨師北伐,戰績卓著。留守學生,担任本校護衛任務。11月升學,所分科目同第4期。本期全部學生于1927年7月20日轉至南京學習,8月15日舉行畢業典禮(第3、第4、第5隊學生時在武漢執行警戒任務,在武漢舉行畢業典禮。在南京本校第1、第2、第6隊畢業生計1480人于南京舉行畢業典禮)。本期共計2418人畢業。
  第6期:本期學生分為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本期也是軍校在南京時期招收的首批學生,于1928年3月舉行開學典禮。4月13日,由杭州中轉的廣州黃埔本校第6期學生1026人到達南京,與在校考取生和長沙分校、武漢分校、學兵團、福建陸軍干部學校學生合并,共計2269人。除長沙分校學生編為步兵第3大隊外,其余混編為步兵第1大隊、步兵第2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暑假后,步兵第3大隊畢業離校,又將陸
  續來南京的黃埔本校學生和校宣傳隊編入南京本校。同時,第14、第44
  1929年5月,頒發給黃埔六期生劉放吾的畢業證書。
  軍軍官講習所學生也并入南京本校,編為步兵第4大隊。其他學校的交通技術學生并入南京本校后編為交通大隊。第26軍軍官團并入南京本校后,編為輜重區隊,屬炮兵大隊。南京本校本期學生于1929年5月15日期滿畢業,共計3534人。在黃埔軍校史上稱為第6期第1總隊,以此與廣州黃埔本校的第6期第2總隊相區別。廣州黃埔本校第6期學生招生于1926年8月,10月錄取入伍生4400余人。升學時分炮、工、步3科。此期間,蔣介石在軍校中“清黨”,白色恐怖下,黃埔本校的校務陷于停頓,本批學生中途退學、潛離者占大半,留黃埔本校者還有800余人。1929年2月期滿時,僅剩718人畢業。在黃埔軍校史上稱為第6期第2總隊。本期學生在南京本校和黃埔本校共計有4252人畢業。武漢分校黃埔第6期,還培養了黃埔軍校史上的首批女生。
國民黨一黨獨辦軍校的南京時期(3)
  第7期:本期學生也分別在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以1928年初浙江國民黨省政府在杭州設立的軍事訓練班為第7期基礎,其中收容廣州黃埔本校學生1000余人,編為第3大隊,除第1、第2大隊屬于第6期學生外,其余第3大隊即第7期預科生。稍后,國民黨第2集團軍軍官學校的學生,送杭州改編,也同屬于第7期預科生。1928年冬,該期預科生來南京升學,1929年3月16日開學,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4科。1929年10月,南京本校本期學生曾奉命去武漢執行警衛任務,分駐各地,教育因此停頓,至11月才返校補課,12月28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852人畢業。在黃埔軍校史上稱為第7期第1總隊,以此與廣州黃埔本校的第7期第2總隊相區別。廣州黃埔本校第7期學生有預科生和入伍生之
  原南京黃埔軍校校園內的“炮標”地名今仍在(2003年攝影)
  區別,當第6期入伍生入學考試結束后,遠道來廣州報考軍校者甚多,便成立了學生軍及軍士教導隊,為第7期預科,之后去南京本校的學生很多,黃埔本校僅剩200余人。1927年冬,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總指揮部在燕塘組織軍官學校,招收學兵。1928年5月,國民黨中央為統一軍校教育,電令取消燕塘軍官學校,原在校學兵就近由黃埔本校接收。黃埔本校在燕塘特設入伍生部,派李揚敬為部長,招取入伍生800余人。這批入伍生與黃埔本校原本期預科生均在1928年冬升學。本期廣州黃埔本校學生因蔣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斷學習,后復課。1929年9月26日舉行畢業典禮,計有666人畢業。在黃埔軍校史上稱為第7期第2總隊。本期學生在南京本校和黃埔本校共計有1518人畢業。
  第8期:本期在教育體制等方面,與以往各期有較大的不同:一是該期于1930年5月成立的入伍生團,其組織雖與普通編制相同,但又與普通步兵團不同,在各連設尉官班長,這是以前入伍生團所沒有的;二是自本期開始,延長學生在校修業時間為3年,第一年為入伍生教育,使其對軍隊生活有所了解。第二、第三年為學生教育,學習各兵科將校官必要的知識和指揮能力;三是從1931年起,軍校采用德國教育方式,蔣介石曾經專聘德國顧問來校講學,如總顧問鮑爾,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禮培爾,德國原國防軍總司令塞凱特,德國將軍魏資爾等都曾為軍校出謀劃策。1932年3月,武漢分校第8期學生總隊并入南京本校,為第8期第2總隊。本校生為第1總隊。第1總隊于1933年5月20日畢業,計有學生505人。第2總隊于11月畢業,計有學生1240人。該期畢業生共計1745人。
  原南京黃埔軍校校園內的“馬標”地名今仍在(2003年攝影)
  第9期:該期學生主要來自于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和東北地區的遼寧、綏遠、黑龍江等地。自該期開始,黃埔軍校向黃河南北、邊疆等地招生。本期學生于1930年3月6日入校,1931年5月升學,1934年5月畢業,共計有畢業生654人。
  第10期:本期學生分為兩批,經過兩次招生。第一批于1933年9月進校,編為入伍生團。入伍生團分為步、騎、炮、工、交通5個科,學生于1936年6月16日畢業,計940人,稱為第10期第1總隊。第二批是后將備取生成立入伍生預備班,修業時間延長半年。預備班的學生分科與第1總隊相同,于1937年1月畢業,計有621人,稱為第10期第2總隊。該期共計有畢業生1561人。
  第11期:該期學生主要來自于北平、洛陽、漢口、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先后于1934年9月入伍,編為兩個入伍生團。正取生700余人,編為入伍生第1團,稱第1總隊。備取生納入預備班,編為入伍生第2團,稱第2總隊,修業期延長半年。第1總隊學生于1935年11月入伍期滿,分發各部隊實習3個月,于1936年1月升學,1937年8月28日畢業,計有605人。第2總隊學生于1937年10月25日畢業,計有664人。本期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交通5個科,共有畢業生1269人,是黃埔軍校在南京時期畢業的最后一批學生。
國民黨一黨獨辦軍校的南京時期(4)
  第12期:于1935年9月28日在南京本校入伍者,計有652人。11月11日,要塞炮校的103名學生轉入本校。1936年9月9日分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個科,步兵4個連,炮兵1個連,工兵1個連,通信兵1個排。1937年1月28日升學,為第12期學生總隊。下半年因日軍進犯,戰火迫近南京,自8月開始陸續西遷。因抗戰需要,該期學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畢業于武昌,共計有740人。
  第13期:是黃埔軍校南京時期最后一批在南京招收并進行入伍生教育行將期滿的學生。1936年8月招生,9月1日入伍,共計有1490人。入伍生教育即將期滿升學時,因日軍侵犯南京,國民黨軍大潰退,軍校也由南京西行,經江西、湖南、湖北進入四川。1937年11月11日,本期入伍生于廬山舉行升學典禮,共1446人,為第13期學生第1總隊。1938年9月16日畢業于四川銅梁,共計有畢業生1412人。
  此外,在南京招考的還有第14期入伍生,分別于1937年10月之后在南京入伍。1938年11月和1939年9月分別畢業于四川銅梁。累計有畢業生2179人。該期入伍生在南京基本上沒有受訓學習,故一般不計入南京時期黃埔軍校畢業生內,而歸入成都時期黃埔軍校。
  南京時期是黃埔軍校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南京本校建立以來,開辦計有9期,其中第5期至第11期學生在校畢業,招收了第8期至第13期軍校生。共招收7459人,畢業11000余人。
  南京時期黃埔軍校比較之前后另外兩個時期,突出的特點是反共宣傳更為徹底。黃埔本校時期,為國共合作建校;成都本校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軍校在某些方面有其很大的進步性;南京本校時期,則是自始至終的反共,為國民黨政權培養了不少積極反共的中堅力量。因此,南京時期的黃埔軍校,對研究民國史、國民黨史有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網載 2013-08-27 16:04:43

[新一篇] 中國黃埔軍校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

[舊一篇] 中國黃埔軍校 在大陸時間最長的成都時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