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千島湖浩渺的煙波下淹沒著淳安古城
上大學時曾在浙江新安江水庫、又稱千島湖的漁船上住過兩個月,一邊隨著漁民四處捕魚,一邊做各種實習和試驗。那時印象很深的有兩件事,天天吃魚和千島湖自然風光。
每日三餐除了魚還是魚,沒有蔬菜,八個女生圍坐在一桌,一大臉盆較便宜的、肉質較粗的白鰱,另一小臉盆花鰱或其他比較高級一些的魚,沒有蔬菜,放很多辣椒,天天如此。印象中魚的味道很鮮美,連吃了兩個月,倒也沒有膩。
因為大學在上海,見慣了蘇州河的黑臭水,到了千島湖,真像到天堂了。那清澈碧綠的水、秀麗的山峰,不輸于任何一個奧地利或瑞士的湖光山色。還記得有位同學不小心把手中的秤砣掉到湖里,大家眼睜睜看著它一直往下走,很久了還看得見,因為水清,能見度很大,據說最深處有90多米。帶隊的老師見秤砣掉了,剛要拉長臉,有位北京同學機靈得幽了一默:“老師,我還沒看見秤砣飄上來,就見它嘰里咕嚕地鉆到水里去了。”在大家的哄笑中,老師也不好發作,跟著尷尬地笑了兩聲。
曾聽漁民說,千島湖下面有座城市,淳安老城,修建水庫的時候把人遷出來,城就給淹在湖底了,當時聽過就忘了,能記住的是千島湖的美。
封塵的記憶被重新開啟是在幾天前,有朋友推薦龍應臺的《大江大海1949》,連夜拜讀。讀到龍應臺的母親美君當年告別故鄉淳安、后來隨國軍到臺灣,忽然覺得淳安這個名字好熟悉,原來說的就是千島湖新安江水庫的事。
“已經是兵荒馬亂的時候,美君倉促上路,臨別前對母親也就是平常地說一句:‘很快回來啦。’跨出家門,頭都不曾回過……
美君也沒有對淳安城多看兩眼。
庭院深深的老宅,馬蹄達達的石街,還有老宅后邊那一彎清凈見底的新安江水,對美君而言,都和月亮星星一樣是永恒不變、理所當然的東西,時代再亂,你也沒必要和月亮星星作別吧?人會死,家會散,朝代會覆滅,但是一個城,總不會消失吧?更何況這淳安城,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誰也沒料到,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趕英超美”的口號,為給上海供電,為了“國家”整體的進步,新安江水庫成了急切的重大項目,30萬淳安人必須在短時間內遷走。就這樣,1959年,竟然將淳安這座千年老城沉入千島湖底。
龍應臺寫道:當美君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時,才發現那里叫千島湖。“島?千島?以前都是山,千山啦,什么千島。”
哦,原來千島湖不叫千島,而叫千山鄉。可是當年那無情的大水淹上來了,自然就變成了千島。
旅德國土專家王維洛博士說過,建水壩要淹沒的地方往往是最肥沃的土地、最富饒的村鎮,對那里的民眾,如果沒安排好,就成了中國政府多年來解不開的大問題。因為在建水庫之前,申報要移民人數總會少報一些,這樣工程被批準的可能性才大。加上各級官員層層克扣,拆遷費到移民的手中就所剩無幾。往往移民第一代就是赤貧,什么都沒了,而且這種貧困要傳好幾代都不得翻身。
當年被迫離開家園的淳安人的景象隨著龍應臺的筆一一展現。
“1959年3月,通知移民,一只雕花大衣柜收購只給一元二角八分錢。一張柏樹古式八仙桌只賣六角四分……到了4月3日,拆房隊已進了村。
一個個村子化整為零,一個個大家族被拆開,從薪傳千年的家鄉土壤發配到百里千里以外分散各省的窮鄉僻壤。結果就是,到了任何一個陌生的村子,淳安人在當地人眼中,都是一群語言不通、形容憔悴、貧無立錐之地的‘難民’了。家里沒有一張八仙桌可以帶得出來……一向以‘詩書傳家’為榮的淳安人,如今一身孑然,滿腹辛酸,淪為困頓襤褸的新移民,又從刀耕火種開始。”
然而,搬遷遠不是最痛苦的,更痛苦的還在后邊。那無望思念被拆散得七零八落的鄉親和族人的痛苦,那從富裕人家瞬間變得一無所有的痛苦,以及思念那魂繞夢縈的靜靜呆在水底的淳安古城。
龍應臺提到一位淳安老人費了5年時間,找出零落四方的鄉親老人,挨個詢問,用工筆還原了被淹沒的古城淳安風貌。每一個祠堂、寺廟、學校、政府建筑,每一塊空地、每一條溝渠、每一條街和巷弄,以及街上的每一戶人家和店鋪——哪一家比鄰哪一家,哪一家的主人姓誰名誰、店鋪什么名號,鉅細靡遺,一點不漏。
老人現在家徒四壁,連一張書桌都沒有。龍應臺的看法是他顯然得跪在地上作畫。但是老人“畫出了全世界沒有人在乎,只有他和美君這一代人魂縈夢系的水底故鄉。”
后來當地政府要開發觀光,在古城沉沒四十年之后,潛入幾十公尺深的湖底攝制了一部影片。
“去看看水草中閉著歷史的眼、沉睡的淳安。郁郁的水藻微顫,一座老屋的一角隱約浮現,精琢的雕花,厚重的實木——這,會是美君當年天涯漂泊、如今至死不渝的雕梁畫棟嗎?”
看到龍應臺對這段往事的描寫,久久不能平靜。二十幾年前的大學生們在千島湖漁船上,享受著那浩渺的煙波,贊嘆著純樸的大自然美時,何曾想到用心去聆聽那深深湖底傳來古城淳安的呻吟,更不用提去了解那三十萬被迫背井離鄉的居民的痛苦了。
黃天辰 2010-08-15 06:09:5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