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譯文] 無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雖然隔著萬水千山,卻無法斷絕。
[出典] 北宋 周邦彥 《拜星月慢》
注:
1、 《拜星月慢》 周邦彥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2、注釋:
秋娘:唐宋時對歌妓的一般稱呼。
瓊枝玉樹:比喻人姿容秀美。
水眄蘭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蘭花。眄(miàn):顧盼。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詞人用舊典以昭君喻“秋娘”。春風面:指容貌美麗的。
瑤臺: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里借指伊人住所。
怎標何:怎么辦?何,語助詞。
3、譯文1: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著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塵,讓地面沒有纖塵。月色幽靜,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見到那竹欄,和燈光明亮的小窗,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們能見面開心。她的美麗令人驚嘆,依偎在我身邊,我如同見到了瓊枝玉樹,如一輪暖日,又如一片絢麗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動人,溫柔清雅宛若一株幽蘭。這樣絕代佳人,人間都少見。
從前,只在畫中見過她,對那絕世的美麗早已傾倒,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與她相伴。我們互相情意綿綿。無奈人世無常,將我們分開,我心里哪堪孤獨。如今我獨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無息,重門緊關。只有秋蟲在聲聲重復憂傷的歌。無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雖然隔著萬水千山,卻無法斷絕。
譯文2:
夜色催促,就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沾濕地面,沒有灰土和塵煙。月色淡淡,小巷僻坊里朦朧幽暗。我認識那竹子的檻欄,小窗里燈光閃閃,我來到她的庭院。她因我們能相遇而高興,笑得是那樣甜。她光彩照人,我與她依偎并肩。如同靠近了瓊枝玉液,如太陽般溫暖,如朝霞般光彩明艷。深情的眼睛如秋波,溫柔清雅的性情宛如幽蘭。這么可愛的美人,平生真是少見。
從前,在畫像中見過她的面,對那絕世姿容早已傾心艷羨,沒想到自己竟真能來到她的身邊。我們互相愛戀,情意綿綿。苦恨被風吹散,我心里實在難堪。如今我獨自寄寓在荒寒的客館,冷冷清清,重門緊關。只有秋蟲在破墻中聲聲哀嘆。真是無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雖然隔著萬水千山,卻絲絲縷縷永不絕斷。
4、在宋詞史上,周邦彥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張炎、吳文英“醇雅詞派”先河,對后世影響很大。周邦彥發展了柳永、張先、秦觀的婉約慢詞,還開創了一種新的形式,即在寫景抒情中融入述事,形成曲折反復、開闔細密、抑揚沉郁之勢。歷代詞家對他評價頗高,“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詞鑒賞詞典 前言》)。眾多詞學專家公認的“宋詞四大家”,為“蘇東坡、周邦彥、辛棄疾、姜夔”,他的位置僅次于蘇軾。更有甚者,將他名列榜首,稱為“詞家之冠”。
王國維作為看重內美和人格的大家,很自然對周邦彥的某些方面有些微詞。比如:
1)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2)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雖把周比做倡伎,把其詞貶為鄭衛之音,評價似乎很低,但他又有以下觀點:
唐五代北宋之詞家,倡優也。南宋后之詞家,俗子也。二者其失相等。但詞人之詞,寧失之倡優,不失之俗子。以俗子之可厭,較倡優為甚故也。
由此可見,王國維雖然認為周詞在品格上不如歐秦,但尤勝南宋諸家俗子之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還要注意,王國維在此所說的倡伎、倡優,并非指現在所說的那些妓女,而是指過去地位底下的藝伎和戲子。王對她們還是抱著同情的態度。這一則詞話可能也說明了王國維感到前面對周的批評過于嚴厲,想在此來個反撥和補充,以消除大家可能有的誤解。他畢竟對周是喜愛的。
5、這首詞所詠情事,略同《瑞龍吟》,但并非重游舊地,而是神馳舊游。作為一位工于描寫女性的詞人,在這篇作品中,作者為讀者繪制了一幅稀有的動人的畫像。
先寫路途,次寫居處,再寫會晤,層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卻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過,對于聞名乍見、傾慕歡樂之情,一概省略。這樣,就將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來。在這里,可以悟出創作上虛實相間的手法。
“似覺”以下四句,是對美人的正面描寫,又可以分為幾層:第一、二句,乍見其光艷;第三句,細賞其神情;第四句,總贊。寫其人之美,不用已為人所習見的“云鬢花顏”、“雪膚花貌”,而用“瓊枝玉樹”、“暖日明霞”來形容,就不熟濫,不一般化;用兩個長排句,四種東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吳白?先生云:“‘瓊枝’,見沈約《古別離》:‘愿一見顏色,不異瓊樹枝。’‘玉樹’,見杜甫《飲中八仙歌》:‘皎如玉樹臨風前。’”)上句說像瓊枝和玉樹互相交映,是寫其明潔耀眼;下句說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輝燦爛,是寫其神采照人。兩句寫入室乍見之初,頓時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繚亂,尤其因為這次見面是在夜間,就使人物與背景之間,色彩的明暗對比更為顯著。在用這種側重光覺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見的暗淡月色與庭院中所見的隱約燈光的描寫,也對之起了一種很好的襯托作用。如果不仔細研究全詞的布局,對于這種使讀者容易聯想到一些優秀的電影導演的藝術處理手段的巧妙構思,是很容易被忽略過去的。兩句寫其人之美,可謂竭盡全力,而猶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蘭情”一句。韓琮《春愁》“水盼蘭情別來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蘭情”,指性情幽靜像蘭花。這句雖也是寫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見其容光而轉到細賞其神態了。這已是進了一層。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夠、寫不完的,所以再總一句說:“總平生稀見。”這才畫完了這幅美人圖的最后一筆。
換頭一句,從抒情來說,是上片的延伸;從敘事來說,卻是更進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舊事。杜甫《詠懷古跡》詠王昭君云:“畫圖省識春風面。”詞句即點化杜詩而成,意思是說:在和其人會面之前,就已經知道她的聲名,見過她的畫像了。從而也看出了,這次的會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終于如愿以償,歡樂可想。
從這以下,才正面寫到離情。“誰知道”二句則是這一幕小小悲劇的轉折點。“瑤臺”是美女所居。《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這里卻兼用李白《清平調》:“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就暗示了這位姑娘有著如李白所形容的楊玉環那樣神仙般美麗風姿,作為上片實寫其人之美的補充。云雨習用,而“雨”以“潤”來形容,“云”以“溫”來形容,則化臭腐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愛悅之深,由此兩字,都可想見,且與上文“蘭情”關合。但這敘述兩相愛悅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云溫”,卻以“誰知道”領起,以“苦驚風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個面。驚風吹散了溫潤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緣,通體用比喻說明,處理得極其含蓄而簡潔。讀到這里,讀者才發現,原來在這以上所寫,都是追敘。行文變化莫測,與《夜飛鵲》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現在。獨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關上重重門戶,聽著壞了的墻壁中秋蟲的叫聲,這種種凄涼情景,用一“念”字領起,就顯得更加沉重。因為無人可語,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寫人嘆,而以蟲鳴為嘆,似乎蟲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極力描摹此時此地之哀,正是為了與上片所寫彼時彼地之樂作出強烈的對比。
末以縱使水遠山遙,卻仍然隔不斷一縷相思之情作結,是今昔對比以后題中應有之義,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這種相思之情含義更為豐富。
《宋四家詞選》評云:“全是追思,卻純用實寫。但讀前片,幾疑是賦也。換頭再為加倍跌宕之。他人萬萬無此力量。”周濟此說,很能闡明此詞在布局方面的特點。
6、也想作那“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得瀟灑,更想把此情結都付于“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感慨。但總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又“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怎一個情結了得?只能忍的“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更無顧“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于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唉,傻傻的自己,不懂愛情,不解風情,又憐春逝,又恨春逝……
7、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燦。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夜間,各種色相都隱退了,五顏六色的斑斕詞匯也就失去了其最基本的功能。外面下著雨,人就走向了樸實,走向了自身。
看著窗外夜色中時緊時疏的雨點,人的內心貯足了詩。美,屋外的路上,雨水點點,校園中的花兒零落不堪,夜行的人在傘下,匆忙向前。讓人感受到往常的喧囂已經一時澆滅,天上人間只剩下了被雨聲統一的寧定,被雨聲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歸位了,在雨簾中默默。
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總是特別專注,特別遙遠。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對窗而立。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冷冷,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但似乎又能看的很遠。
風不是很大,輕輕一陣就立即轉換成淅瀝雨聲,轉換成路上的溪流。
在人生的行程中,夜雨的魅力顯現。
8、指尖劃過夜的圍幔,風動了,心也動了,于是夜色凌亂起來。遠方的你佇立窗前,同一片月色里,感覺得到空寂夜色里行走的我嗎?縱然時空交錯,走在你的窗下,也是惘然。落寞孤寂的想起你,想起你的某句話,心便有了驚攣,你也會想起過我吧。曾經夢到你在冰水里掙扎,我伸出手想拉住你,可是拽不到你,看著淺淺的距離,一點點淹沒,我哭醒在夜里。并不奢望什么,只是喜歡看到你的文字,聽到你間或隨意發出的聲息,平凡里的真實。
風從我身邊飄過,風的路好長,淹沒了你的氣息。感受到這味道,不是我的錯,只因看到你時,我還沒來得急穿上鎧甲。我要看看你嗎?夜色里起了波瀾。風從遠處吹來,在前方打了個旋渦。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9、花開又是一年。酸風掃盡芳塵,舊時羅綺,醉于夢里。都是愁根。那日心情,醉后醒還驚,亂紅休去,怕攪離愁。
10、那輕輕推開湖陰先生家門,送來幾縷青絲的是你的一時興起;那挽留滾滾白浪,粼粼碧波是你眷戀她的容顏而不愿離開;那陪同瀟湘二妃共弄晶瑩綠珠,同賞高山流水是你的永遠絕唱……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