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道思想和中庸之道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在人類文明史上,原來并存的幾個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有的中斷了,有的轉移了。只有東方古老的中華文明是唯一的例外,她生生不息地延綿了五千多年,沒有斷代,沒有異化,外來文化的沖擊和碰撞都被她兼收并蓄的同化融合了。這一事實本身就使人不得不嘆服這個文明頑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用以維系一種文明的本質東西是它的文化。文化是一種文明千年歷史的積淀,是它揮之不去,割之不舍的傳統精華。中國文化的博大輝煌直如浩瀚星空,其間最明亮耀眼的當屬“中庸之道”這顆明珠。它昭示著宇宙萬物對稱、和諧,靜之為衡,動之有序的最高法則;宣示了世間萬事“允持厥中”(注:《尚書·大禹謨》。),居中有常的無上至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注:《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剛健中正,居中不偏,是萬事享通的無形大道。這種“和為貴”的中道思想是儒家基于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得出的最高理念。并進而發揮出“德治”、“仁義”、“禮樂”的經世致用哲學。作為一種積極入世的思想學說,儒家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順應時勢的歷史局限性。然而去蕪存精,它高度觀照宇宙萬物秩序法則的本質內容,卻使它光照萬代,歷久彌新。應該說,正是這種體現宇宙最高秩序法則的道體和諧,均衡大用的哲學內涵,才使得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文化,流芳百世,澤被海外。從這一點上看,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的。
  中道思想貫穿于儒家經典。溯流而上究本清源,其發端當先看群經之首的《周易》。
      一、從《周易》的成書過程和對后世哲學的影響看,《周易》的中道思想與儒家的中庸之道是源流相關,一脈相承的
  《周易》的成書年代,自宋蘇東坡開疑古之風以來,就一直莫衷一是,成為千年聚訟。迄今為止的研究,較為一致接受的結論是,八卦及重卦的創制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甚至可上溯到八千年前的遠祖伏羲;而《易經》部分(爻,爻辭)約成書于殷周之際;《易傳》部分則大抵形成于春秋戰國期間,為先儒孔子門人的集腋之作。先秦時期的這幾百年是一個學者云集,思緒飛揚的年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孕育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性框架。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這正是居中承前啟后的時期。在總結二千五百多年遠古先賢智慧結晶的基礎上,孕育、產生了一統其后二千多年的儒、道思想。“孔子生前數千年之道德經驗,悉繼承于孔子,而后來數千年之文化,皆賴孔子而開”(注:《中國與中道》張其@①著,見《國故新知論》,中廣電出版社。95. 12.版,P402。)。
  《周易》正是這樣一個多思時代的產物。是歷代先賢哲人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所蘊涵的豐富宇宙人生哲學思想,使他成為中國古代哲學文化最重要的源頭活水。如果說《易傳》部分綜合吸收、容納光大了先秦諸子,尤其是儒家的學說,那么《易經》部分本身蘊涵的世界對立統一運動,陰陽變化的辨證思想則是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和鼻祖。朱熹說:“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盡變化之道也。”(注:《周易本義·序》(宋)朱熹。)這“變化之道”就是《周易》“經”部分的哲學基礎,也是整部《周易》的哲學基礎。“沒有‘經’的哲學基礎,就沒有‘傳’的思想體系;有了‘傳’的推闡發揮,‘經’的哲學就更加顯明昭著。”(注:《周易譯注》黃壽祺、 張善文撰, 上海古籍版P22。)“經”“傳”的完美結合, 奠定了《周易》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歷史地位。值得指出的是,“經”“傳”的這一結合,正是中國歷代哲學家主要治學方法——“我注六經”,“六經注我”——的始作俑者。
  《周易》對后世哲學一直發揮巨大的影響。從兩漢儒學,魏晉玄學,到宋明理學和明清啟蒙學,無不與《周易》存有淵源關系。
  力勸漢武帝“獨尊儒術”成功而成漢儒領袖的董仲舒,其“天人感應”說無不隱現著《周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注:《周易·乾卦》。)的天人合一思想。魏晉玄學以黃老釋儒經,奉《周易》為“三玄”之一。宋明理學的創始人是周敦頤和高徒二程,其道統理學成為十一世紀后主導中國、并為東亞各國竟相吸納的儒學主流。宗師周敦頤的主要著作《太極圖說》即建構于《周易》之上。而程頤和理學另一集大成者朱熹更是各以《程氏易傳》和《周易本義》傳世。以“六經責我開生面”自詡的王夫之視《周易》為“精義安身之至道”,“未嘗旦夕敢忘于心。”(注:《周易內傳發例》·(清)王夫之。)其《周易外傳》的哲學思想達到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所能達到的高度。”(注:《周易十日談》上海書店出版社.92.3版、P71、P57、P61。)
  如同后文將要論述的,中道思想貫穿于《周易》六十四卦始終,而且“企圖對自然和社會的普遍規律進行理論概括。”(注:《周易十日談》上海書店出版社.92.3版、P71、P57、P61。)而后世儒家的中庸多偏重于倫理道德范圍。所以說,當后世儒子們高舉中庸之道的大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殊不知這一思想精髓即發端和集大成于《周易》。《周易》的中道思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這樣源流相關一脈相承的。
      二、中庸之道的理念根植于《周易》對世界對立統一矛盾運動的認識
  《周易》的卦形由“一”“一一”兩個基本符號組合推衍而成。“一”表示陽,“一一”表示陰。《周易》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切對立事物抽象成這一對陰陽,喻示天地、君臣、男女、夫妻、炎涼,上下等等。“天地之間無往而非陰陽;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皆是陰陽之理。”(注:《朱子語類》。)而卦象的推衍變化就象征著這些矛盾的運動及其轉化。“生生之謂易”。(注:《周易·系辭傳》。)“《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注:《周易·系辭傳》。)生生不息的陰陽轉化就是變易,就是易理。“一陰一陽之謂道”。(注:《周易·系辭傳》。)這就是宇宙大道。這是先哲們通過“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于物。”(注:《周易·系辭傳》。)的觀察思辯后對世界本質的發見,正是基于這種對世界辨證矛盾運動的深刻認識,易經中從爻義演進,爻辭訓示,直到卦序排列等各方面,無不在諄諄告戒人們要“懼以始終”(注:《周易·系辭傳》。)。初則“潛龍勿用”,“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注:《周易·乾卦》。)。當值此時,該厚積薄發,積蓄力量,靜待時機,不可操之過急,輕舉妄動。在發展過程中則應“終日乾乾,夕惕若”(注:《周易·乾卦》。)。終日兢兢業業以自強,即使是夜間也不敢稍有松懈。日夕慎獨,如履薄冰。事趨完美時則要慮盛極終衰,“亢龍有悔”。通觀全書,朱熹說:“《易》之大義,大抵盛滿時致戒。”(注:《朱子語類》。)胡遠jùn@②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易》六十四卦,一言以蔽之,曰:‘懼以始終,其要無咎’。”(注:《勞謙室易說》(清)胡遠jùn@②。)張@③進而指出:“即懼其始,使人防微杜漸;又懼其終,使人持盈守成。其要之以無咎而補過,乃《易》之道也”(注:《南軒易說》(宋)張@③。)。
  世界是對立統一和矛盾運動的,運動的結果是矛盾的互相轉化。因此,要想“無咎”則必須“懼以始終”,否則,即使完美于“既濟”,也會“初吉終亂”(注:《周易·既濟卦》。)將這種辯證思想推而至極,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貫穿其中的中道思想。因為事物的發展和狀態一旦突破中間態,最后必然要向兩極發展,并走向自身的反面。所以為了保持事物的穩定,就必須節制,居中位當,中庸得道。可見中庸之道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對立統一辯證哲學基礎上。一句“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神來之筆,宣示了世界對立統一矛盾運動的本質。而建立在此哲學基礎上的方法論——中道,遂成為中華文化的精髓。
      三、從六個卦爻分別喻示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看,二、五兩爻因居中得道,位尊處優,故每每大吉
  上、下卦六爻中,二爻居下卦中位,五爻居上卦中位。乾卦“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九二之利是因為有中正不偏德。九五爻“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故《易傳》說:“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韓康伯說:“二處中和,故多譽”(注:《周易注》(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孔穎達說:“五居中處尊,故多功也”(注:《周易正義》(唐)孔穎達。)。李光地總結道:“程子曰:‘正未必中,中則無不正也’。六爻當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則吉者獨多,以此故爾”(注:《周易折中》(清)李光地。)。
  《周易》對二、五爻中位得道的反復致意強調,跟六爻“爻位”喻示世界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各個階段密切相關。初爻象征事物初生萌芽時,應潛藏勿用;二爻喻示頭角初露。朝氣蓬勃之際,當可適時而進,“利見大人”(注:《周易·乾卦》。),“不習無不利”(注:《周易·坤卦》。)。英氣勃發時無往而不利;三爻象征雖已小有成就,然而仍需日夕慎行,謹防兇變;四爻象征更獲新進時,宜懼以審時度勢,以避免下抵上壓之虞;五爻象征事物發展的最完美階段。功成名就,剛健中正,內圣外王,諧和至極為萬物瞻;六爻象征變化的極處物極必反。高飛窮極之處,即消亡悔恨之時。在事物的這些發展變化規律中,二、五爻正處于其最理想完美的發展階段。此時“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注:《周易·坤卦》。)中之至美,澤及比鄰,蓋道之所在也。
      四、《周易》的中道思想,在“節”、“中孚”、“小過”、“既濟”等卦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節”卦“剛柔分而剛得中。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注:《周易·節卦》。)。凡事節制適當,持中正固即可享通。同時“苦節不可”(注:《周易·節卦》。),過分的節制也不和乎事物發展的規律。從政則當“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注:《周易·節卦》。)此為仁政之端倪。來知德贊為“節之盡善盡美”(注:《來氏易注》(明)來知德。)。
  “中孚”卦,“柔在內而剛得中”(注:《周易·中孚卦》。)孔穎達釋“信發于中,謂之中孚”(注:《周易正義》(唐)孔穎達。)。中虛至誠,“乃應乎天也”(注:《周易·中孚卦》。)。
  “小過”卦,“可小事,不可大事”,是因“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注:《周易·小過卦》。)。可與不可,皆取決于其是否持中當位。中道之功,可由此管窺之。
  “既濟”卦,“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注:《周易·既濟卦》。)。事成之時,“剛柔正而位當也”,故屑小亦亨通。“初吉”是因“柔得中也”。“既濟”卦六爻皆得其位,各守其所,六十四卦中僅此一例而已。他象征事物的完美階段。但就是值此功成名就之際,仍需持中守成,慎懼終始,以防“終亂”。深得守常執中三味。
      五、大中之道是社會人生對平衡、和諧、對稱宇宙法則的本質觀照
  歷經幾千年的滄桑變幻,狂沙吹盡始到金。中庸之道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上,而以這一理念為核心的儒家文化,正以其不朽的魅力迎接新世紀的曙光。二十世紀下半葉,東亞儒家文化圈各國經濟的相繼崛起被美國人驚呼為“東亞之鋒”(注:《東亞之鋒》(美)小R.霍夫享茲,江蘇人民出版社,95版。)。
  從動物形體結構的雙側對稱到雪花的六次對稱結構;從病毒超穩定的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極端對稱結構到恒星球體的完美對稱結構;從音樂節律的和諧到生態系統乃至人類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平衡,造物的法則無處不在。對稱在人類認識自然的工具——數學中用群論來表述。它與物理科學中的守恒定律密不可分。自從本世紀20年代的量子力學革命后,對稱的觀念已經演變成物理學中的主流,甚至成為近代科學家探索宇宙終極理論的路標和主要工具。“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問世以來,物理學中的對稱性原理大有發展,人們不能不深感對稱性原理的巨大力量。目前高能物理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大都借助于對稱性原理”(注:《基本粒子物理學中的對稱性原理》(英)W.m. 吉布森高等教育出版社版.P1。)。在對基礎物理大統一理論的研究中,“基礎物理學家持這樣一種信念:最終設計中將充滿對稱”(注:《可怕的對稱》(美)阿,熱著湖南科技出版社.P290。)。大自然和諧, 平衡的對稱性設計就是科學家眼中的美。大數學家H.魏爾說:“我的工作總是盡力把真和美統一起來,但當我必須在兩者中挑選一個時,我通常選擇美。”(注:《沙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美)S.錢德拉塞卡,湖南科技版.P75。)愛因斯坦非常崇尚科學規律的這種內在美,“只要覺得一個方程是丑的,他就對之完全失去興趣”。他說:“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這種信念,并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力”。(注:《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379,商務出版社,76年版。 )科學史上的很多例子表明,一個和諧,平衡的美的理論公式,哪怕發現當時還難以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后往往都被證明是“真”的——即完全符合自然規律的。(注:《沙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美)S.錢德拉塞卡,湖南科技版.P75。)自然的奧秘就是這種美和真的統一。
  人類的所有哲學思想都來源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考察思辯。和諧、對稱、平衡的自然法則映射于人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成就了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在這個均衡、對稱的宇宙時空中,一個和諧完美的社會人生所應遵循的理念,一種參天化育的天人學說賴以建構的基石,只能是,也必定是這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大自然的最高法則籠罩著天幕,我們社會人生的任何理念又怎能出其右?
  人類科技的最前沿思想竟然和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不謀而合,殊途同歸。可見《易》道之功,中道之用,大矣!
廣西社會科學南寧82~85B5中國哲學羅永干19991999作者單位:柳州聯壓集團二空鍛造廠 作者:廣西社會科學南寧82~85B5中國哲學羅永干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46:55

[新一篇] 論中國佛教的生態倫理思想

[舊一篇] 論佛教道德的層次性特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