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談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凡是成功的語文教學,都注重從系統理論與完整理論的結合上,使教學過程體現出整體的創造性設計。只有在新穎、凝煉、明晰、高效的設計中,才能給學生以美的感受,體現出教學者的本質力量。
  課堂教學設計的兩個要領。電影藝術的美妙,很大的一個方面在于它用簡潔的手法把一部厚厚的巨著提煉成若干個鏡頭(畫面),然后用蒙太奇手法將這些畫面組合成一部流動的藝術整體展現在觀眾面前。同樣,如果說課堂教學設計是種藝術,那么它也是一種提煉與組合的藝術。首先,教師要從含有多方位、多要素的課文中提煉出若干個知識點,再將教學內容、與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手段等組合成自己的教案,傳授給學生。從整體的教學設計上說,提煉就是準確地找準“突破口”,以此帶動全文,極為簡潔地處理教材。例如《事事關心》一文,從一副對聯談起,層層深入地闡述了努力讀書與關心政治的關系。教授這篇課文時,一種簡潔的提煉方法就是抓住四個關聯作用的語句——“把上下聯貫串起來看”(指對“事事關心”這副對聯的分析),“從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上去”(指對東林黨人的評價),“從根本上說”(指對東林黨人的本質認識”,“就這一點來說”(指“努力讀書”與“關心政治”的辯證關系)。教學時抓住了這個“突破口”,全文議論內容、議論結構和議論的深刻與周密等教學內容便得以解決。在教學中,人們常運用抓“文眼”或設置帶有全局性問題等手段,簡潔、凝煉地處理、教授文章,這些都是提煉藝術的運用。其次,從信息論和系統論的觀點看,組合就是根據實際需要,把不同的信息經過篩選、優化,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編碼和排列,使之發揮整體功能。課堂教學設計中的組合,是在教學觀制約的原則下,注意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其它教學環節等因素進行組合,從宏觀上加以整體性構思與創造。組合藝術,在教學中極為重要。從教學內容上說,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段落,各知識點,雖有其自身地位和作用,但又融合在整篇文章的整體之中。因此,教學中如果孤立地講解詞句、劃段分析,勢必將文章搞得支離破碎,就不可能實現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況且,語文教學是一種由多方內容、要素組合而成的綜合體,既有語文知識教育,又有思想感情教育,既有基本技能訓練,又有創造智能的開發。要使這些任務和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就離不開教學的整體組合設計。一些教師課堂教學中往往都追求新穎,其實所謂的“新”,并沒有新的材料,而只有新的組合,新的方式。正因為組合方式的新,才使課堂整體顯示出質的變異。大凡成功的教學,其很大的一方面就在于教學組合設計的獨具匠心。
  課堂教學設計的兩個原則。依筆者的初淺認識和實踐,認為課堂教學設計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三路”融會貫通;二是“三性”有機結合。“三路”融會貫通是指教師講課思路,學生學習思路,作者寫作思路的融會貫通。其中,教師是關鍵。教師要了解作者思路,懂得課文輕重取舍,領略作者深層意旨,還要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傾聽學生的心聲,然后設計出自己的教學思路。“三路”融會貫通,才能實現整體性優化。“三性”結合指科學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科學性”指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教學要求、內容及學生實際等要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知識、技能、技巧本身具有系統性。“技術性”指設計中要能夠運用傳授知識等方法技巧,符合學習規律,使用一定的教學組織管理方法等,并化為具體的教學手段融于設計之中。“藝術性”指在設計中注意教師與學生的特點,盡量運用有效的教學技巧和藝術手段,以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提高教學效果,增強教學魅力。
  
  
  
教育評論福州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黃耀星20012001 作者:教育評論福州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黃耀星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0:49:38

[新一篇]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虛擬體驗的研究

[舊一篇] 中學語文課外作文教學新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