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出版引入同行專家評審機制的探討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學術出版(本文專指學術圖書的出版)究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還是可以“大快朵頤”的“盛宴”?對于從事和關注學術出版的業內人士來說,是不得不認真予以思索的問題。也許對出版社來說,用“愛恨交織”這個詞來形容學術出版一點也不為過。一方面,出版社非常愿意承認自己“以學術為本”,對于學術出版心向往之,希望通過學術出版提升自身的出版品牌和品質,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以更好地完成自身文化積累和文化傳播的職能和使命;另一方面,學術出版又由于專業性強、受眾面窄、市場需求量小等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其經濟效益不理想,或者與經濟效益脫節甚至背離的現象。這就使得很多出版社在面對學術出版時都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1]。同樣是關于學術出版,社會上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學術圖書出版難;二是學術圖書出得太多、太濫。事實上,這種表象深層的原因應該是來自學術出版評價體系本身。
  一、目前學術出版的困惑
  無疑,學術著作的文化層次是比較高的,不管是尖端、前沿的學術著作,還是常規的學術著作,以及兼有學術普及使命的學術著作,其專業性也是比較強的,讀者范圍都是比較窄的。以目前圖書市場的情況看,一般能做到保本微利就相當不錯了,適當的虧損成為了正常的事情。當然,從理論上講,不見得做學術出版就一定賠錢,真正有所創新的學術著作,還是有市場的,關鍵是能否找到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的契合點。這是一個更大范圍的問題了,涉及到學術出版的選題策劃、市場分析、市場定位;更廣泛一些,涉及到學術出版的學術評價標準、出版評價標準和社會評價標準。簡單地說,并不是只要是學術作品就能拿過來做學術出版。
  至此,學術著作出版難的問題自然就呈現在我們面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版界一直抱著較大的熱情在探索、在嘗試。
  有的出版社在探索學術的大眾化這條途徑,提出了“小眾學術、中眾閱讀、大眾話題”的選題思路,傾向出版一些學術普及、學術與文化相融合的讀物,選擇比較輕靈一點、好讀一點,但又有學術含量和文化含量的圖書,而又不是完全的通俗讀物,努力尋找學術出版與大眾閱讀需求的結合點。但問題是,一些以學術普及面目出現而內容并不相稱的“學術”圖書接著就來了。如引起了巨大爭議的《思考中醫》,其實書名應該是《傷寒論導論》,“思考中醫”作為副書名也很勉強,因為副書名比正書名更具體才對。事實上,做學術普及圖書時,在起點、準確度和創新性方面的要求也要和純學術圖書一樣,要強調被普及的學術自身的價值,普及只是一個現代閱讀的角度,而不是對學術標準的降低[1]。
  有的出版社做學術出版時專注于兩大塊,一大塊是引進版學術圖書,引進西方各學科的經典學術著作;另一大塊,是原創的、本土的有特色的學術成果。無疑這樣做在方向上是正確的,但對于出版社來說,還存在一個自身的評價與選擇能力的問題,否則容易陷入盲目性、趕時髦、追逐潮流的尷尬境地。因為從長遠來說,學術不是一件趕時髦的事情,學術圖書不是暢銷書。只有充分地認識了我國的文化、時代背景,才能正確評價和選擇適合我們現狀的引進對象。只有對我們原創的、本土的學術著作進行全面深入的價值剖析,才能發現其權威性,切實起到指導閱讀的社會功用。
  更多的出版社是將目光聚焦于出版基金和出版資助。目前的出版基金,有政府基金和出版社(或高校)的基金等形式,毫無疑問,出版基金在解決學術出版難的問題上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績。例如,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湖南省重點圖書專項資金等分別在不同的范圍,以較大的力度資助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和社會科學理論著作的出版。全國有30多家大學出版社(或高校)建立了專項出版基金,10多年來資助了一大批特色學術著作和特色專業教材的出版。每一種出版基金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辦法,對其資助的學術圖書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和學術把關,嚴格的審查和把關對于學術出版來說,并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幸事、一件好事。遺憾的是,出版基金傾其所力做的這一切還遠遠滿足不了學術出版的需求。
  自然地,出版資助對于學術出版來說,是一件正常的事,也是一件好事,資助費可能來自作者的課題費、作者單位或相關團體提供的補貼,甚至作者自己籌集的費用,但不管途徑如何都是對學術出版的一種資金支持。當然這也帶來了弊病,對于學術出版,出版資助本來就不應該是必需的要素,而應該是水平為先,資助為次,不能給錢就出版,一定要達到規定的學術標準,但有一些出版社以有沒有錢作為標準決定出版與否,造成了學術出版質量的參差不齊[1]。因此,就出現了關于學術出版的另一種說法:現在學術圖書出得太多,出得太濫。這種說法在某種視角上是有其道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驗收、評估、考評、職稱,以及眾多爭取各種權益的項目都需要大量專著,無疑給這種說法留下了話柄。其實,真實的原因出在學術出版的評價體系上。當人們不把工夫花在學術專著本身,而花在學術專著之外時,學術出版體制上的不成熟便凸顯出來了。
  二、引入同行專家評審機制是學術出版走出困惑的關鍵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關規定,目前出版社在審稿方面都能堅持三審責任制度,即責任編輯初審,編輯室主任復審,社長、總編輯(副社長、副總編輯)或由社長、總編輯授權的具有正、副編審職稱的人員終審。在此基礎上,審稿是一種從出版專業角度,對書稿進行科學分析判斷的理性活動。審稿是編輯工作的中心環節和決定性環節,是對書稿整體質量的全面審讀,旨在對書稿做出基本評價,決定取舍,并對有修改基礎的書稿提出修改建議。它不同于對圖書的瀏覽和閱讀,不是根據審稿者個人的觀點和情趣愛好決定取舍,而是代表社會和讀者對書稿做出理性判斷。它也不同于研究者對研究資料的閱讀,而是從出版專業的角度,對書稿內容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全面反復地進行審視和評價,以作出取舍的正確判斷。
  目前,圖書的審稿都注重了二點:一是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問題。書稿中凡涉及黨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評價,國家法律、國界、政治、軍事、外交、統戰、宗教、民族、保密等重大問題,以及涉嫌宣揚淫穢色情、封建迷信、偽科學、荒誕無稽等內容的,不論明顯的或隱性的,均能認真審讀,慎重對待,提出處理意見。屬于按規定需報批備案的重大選題,除按規定報批備案外,審稿更注意嚴格把關。二是注意采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真分析書稿主題思想的發展脈絡,內容的主次關系,敘述的連貫性,以及說理是否充分,論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正確,思想表達是否清楚,體例規范是否一致等。然后對書稿的優缺點、質量進行綜合評判。不僅要對書稿的整體內容進行綜合考慮,還要對影響書稿出版的社會因素,如出版管理規定、政治環境、社會影響、市場變化等,進行綜合考慮。最后將比較、分析、綜合的結果加以歸納,對書稿作出基本評價。
  由目前的圖書審稿來看,出版社應該具有對學術價值評價的功能,并且也應該對圖書的學術質量負責。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第一,整個審稿工作都是由出版社有一定水平的人員担任,而學術出版專業性非常強,涉及的學科門類和專業方向眾多,很難保證一個出版社完全具備對每年出版的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學術圖書進行學術價值評價的能力;第二,整個審稿過程主要是從出版專業角度進行的,而學術價值評價由它本身的評價體制來完成更加合理一些。因此,對于學術出版來說,應該引入同行專家評審的機制。同行專家的評審意見是完全從學術評價的角度作出的,是出版社對一種學術圖書進行取舍的重要的咨詢意見。是不是學術出版的評判資格就掌握在同行專家手中?通過對同行專家評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同行專家評審本身并不能取代出版評價。只有把出版評價與同行專家評審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但不會弱化出版社的學術評價功能,而且能夠更加充分地發揮出版社的學術評價功能。
  三、學術出版引入同行專家評審機制的操作方法
  出版社將書稿分發給評審人是關鍵性的一個步驟,因為在這一階段有可能產生由于分發決定而引起的評審過程的某些不可靠性。一名稱職的發稿編輯應該比較了解評審人的知識背景和學術背景,甚至了解評審人的傾向和偏見,因此,雖然指定評審人和選擇評審方式只是評審過程的一個側面,但是不僅不能忽視,而且值得系統地考慮。顯而易見,評審人雖然可以提出他(她)的推薦理由或否定理由,但那不是最終的決定,最終拍板決定是否出版是出版社的事。因此對于出版社來說,也只有通過對評審人的恰當選擇和不同評審方式的合理利用,確保同行專家評審成為學術出版的學術把關機制,也只有在同行專家學術把關的基礎上,出版社才可以對學術圖書進行出版專業角度的全面審視,對其出版價值作出判斷。
  1.評審人的選擇
  誰能成為書稿評審人呢?一般來說,學術造詣深、治學嚴謹、辦事公允的懂行專家是理想的評審人。然而,理想和現實畢竟不同,實際上,能夠對某部書稿作出合理評價的評審人,必然是與被評價的書稿的作者工作在相同領域的其他專家。由于只有同行專家才能作出合理的評價,評審工作實際上是在狹窄的范圍內進行的。評審人和作者有可能相識,甚至可能有直接或間接的師承關系;也可能兩人私人交往甚密或兩人人際關系很緊張;也可能兩人雖不相識,但各自在研究相同的課題,并存在誰能爭奪到該課題成果的優先權的問題。優先權問題是科學家很敏感的問題,像伽利略、胡克、牛頓和萊布尼茨這樣的大科學家都卷入了爭奪科學發現的優先權的紛爭之中。總的來說,不管評審人和作者的關系如何,他們必定是同行,并且,他們必定是潛在的或現實的競爭對手或者合作者。這樣,評審工作就成為了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在這里必須達到作者、出版社、評審人三種不同利益之間的微妙的平衡。這里有兩個問題:一是評審人能否恰如其分地利用自己的權力;二是對出版社來說,希望看到客觀公正的評價,既要排斥不具備出版價值的書稿,又不能埋沒一經雕鑿就能發出燦爛光芒的璞玉。通過選擇適當的評審方式,是完全有可能達到我們預期的評審目的的。
  2.評審方式的選擇
  (1)匿名評審。匿名評審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評審人的姓名對作者是保密的,甚至評審人的筆跡也不讓作者看到,轉達評審意見一般是以手抄形式而不是復印形式;同時,在書稿送到評審人那里審閱之前,作者的姓名也暫時從初稿上去掉,即完全背靠背地評審。這樣做有利于評審人無干擾地對書稿作出公正評價,評審人的工作對象是某部書稿,而不是具體到某人的某部書稿。這樣,不管是學術權威的書稿還是不知名作者的書稿,都在同一種環境中得到一視同仁的評審。
  二是評審人的情況對作者是保密的,而作者的姓名對評審人是公開的。這種評審方式的缺點恰好是第一種評審方式的優點的反面。在這種評審方式中,可能會出現下述情況:當作者是某個學術權威時,評審人拒絕評審,理由是“不敢妄加評價”;當作者是評審人的熟人,而書稿本身不具有出版價值時,評審人礙于情面避免寫下否定意見而拒絕評審,或者給予肯定評價,使評審工作失去意義,沒有起到把關的作用。
  然而,這種評審方式具有一個第一種評審方式不可能具有的優點。按照嚴格的科學標準,不能期望評審人證實一項發現結果。一位評審人的評審意見,只是對某部書稿進行“首次閱讀”后寫下的文字性評價,它僅僅表明某部書稿是有獨創性和一定的意義,考慮和引證了以前的文獻,論據的表達是清楚的,不是難以置信的,實驗技術程序在技術上是可能的,結論與已知事實沒有矛盾。但是,這種意見只能是基于作者書稿的表面審查,沒有接近實際研究的儀器、實驗室記錄、計算機程序運行情況等等,而這些正是書稿產生的條件[2]。如果評審人知道作者是誰,并有機會了解作者的研究工作細節,如實驗儀器的性能、實驗結果的記錄和處理情況等,也就是說了解作者的書稿產生的條件時,評價必定更加合理和更加恰當。在這種評審方式中,可能會出現下述情況:某位評審人寫出某部書稿的否定意見,不是因為書稿本身有沒有獨創性和意義,結論是否有價值,而是這位評審人很了解作者的研究工作,認為作者目前的研究工作不能產生這樣一部書稿,也就是說該書稿產生的條件都不存在。了解書稿產生的前提條件是提高評價意見置信度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盡管科學是追求真理的事業,然而,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的調查表明,現代科學中的偽造行為比預想的多得多,最常見的偽造形式是為了對研究者有所好處,草率地處理數據,故意錯誤地進行實驗。據統計,完全偽造數據的占7%,故意錯誤解釋數據的占2%。此外,還有抄襲和剽竊別人研究成果的行為、徹頭徹尾地偽造研究成果的行為,等等。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同行專家評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出版社防止科學欺騙現象的發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出版社因作者抄襲等帶來的侵權官司之苦。
  (2)公開評審。在公開評審方式中,作者的姓名對評審人是公開的,不僅要求評審人審讀書稿本身,而且要求評審人盡可能多地了解書稿的產生條件。評審人的姓名和評審意見對作者也是公開的,并且極端一點的話可以以適當的方式注明某部書稿的同行評審專家是誰。一般來說,在這種評審方式中,評審人不會輕率地把自己的名字連同某部出版價值不大的書稿一起面世,同時,由于評審過程全公開,評審人與作者可直接對話,真正有價值的書稿不會被埋沒。它的缺點是評審人有時可能會拒絕評審。然而,學術界有義務和責任建立起一個公開評審網和一種公開評審規范,不同行業的專家都有義務和責任担當起這樣的評審人[3]。
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沙371~374Z1出版工作李昌佳20062006
學術出版/學術標準/出版標準/同行專家評審
學術出版應該引入同行專家評審機制,把學術評價和出版評價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學術水平和學術含量作為學術出版的支撐,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真正引導學術出版市場和大眾學術閱讀的發展和繁榮。
作者:中南大學學報:社科版長沙371~374Z1出版工作李昌佳20062006
學術出版/學術標準/出版標準/同行專家評審

網載 2013-09-10 20:50:50

[新一篇] 學術信息 “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學術討論會撮述

[舊一篇] 學術出版者控制不力問題的反思  ——站在反學術失范的視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