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進行科學常識教學的幾點體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幼兒科學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科技人才的基礎工程。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物質材料和機會,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組織形式,對幼兒進行科學常識教育,指導幼兒主動探索周圍客觀物質世界,使幼兒獲得科學經驗。筆者采取了以下途徑對幼兒進行科學常識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觀察是幼兒獲得科學常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觀察是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窗戶,是幼兒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
  郁郁蔥蔥的樹木,絢麗多彩的花卉,形體各異的飛禽走獸,光彩奪目的日、月、星、辰,豐富多彩的社會現象,都能激發孩子們的觀察興趣。春天,我指導孩子們觀察樹芽;夏天,讓孩子們觀看枝葉茂盛的樹葉;秋天,看看樹葉飄落的情景;冬天,觀察在寒風中顫抖的枯枝。幼兒通過觀察落葉樹一年四季的變化,掌握了樹木四季變化的規律,獲得了樹木生長的一些基本知識。
  通過采取全面的、有順序的觀察方式,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筆者在指導幼兒觀察庭院中的一棵槐樹時,首先讓孩子們在近處看看樹干、枝條、樹葉與花朵;再讓孩子們在遠處看看樹形;然后讓孩子們在樹下抬頭看看樹梢,要他們講講大樹像什么,樹葉又像什么;最后讓孩子們抱一抱大樹,圍著大樹走走,說說槐樹的用途。這樣孩子們就學會了從下到上,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局部到整體的觀察方法。使幼兒對槐樹的外形特征、功用與人的關系,有一個完整全面的認識。
  通過采取比較觀察的方法,培養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如讓幼兒認識雞以后,可讓幼兒比較認識鴨。在認識蔥、蒜、莧菜時,我們可將它們放在一起,啟發幼兒從根、莖、葉幾個部分對之進行比較,找出其異同點,使幼兒對其各自的特征有一個更加明確、完整的認識。
  通過實地觀察,讓幼兒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我經常將幼兒帶到現場,讓幼兒親自感受獲得知識。如:帶幼兒到服裝廠看工人生產服裝,從下料到衣服成品的包裝都參觀了,使幼兒親眼看到一件衣服的加工過程。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觀察,發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
      二、建立自然角,組織種植、飼養活動,是幼兒獲得飼養、種植知識的重要手段
  種植和飼養,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我們班開辟了一塊種植園地,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根據不同季節的特征,種植了白菜、蘿卜、白云豆、大蒜、蔥、西紅柿、茄子以及向日葵、油菜、棉花等。孩子們輪流到園地去澆水、除草,經常結伴去觀察,不斷報告所發現的新情況:“我們的大蒜發芽了”“我看見豆角開了幾朵花”“茄子又長大了”“向日葵比我還高些了”“白白的棉花從棉桃中出來了……”種植活動的開展不但使幼兒增長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成果的情感。
  我們班還飼養了許多孩子們所喜愛的小動物,如金魚、小烏龜、泥鰍、螃蟹、小蝌蚪、黃鱔、小兔子、小刺猬、蚯蚓、知了、蜻蜒、春蠶等,孩子們每天早上來園,忙著給小動物換水、打掃、喂食。還關心地問:“沒有蚊子給蜻蜒吃怎么辦?它們吃飯嗎?我喂餅干給它們吃,好嗎?”他們觀察小動物吃食的模樣,游水的姿態,爬行的動物,不但了解了動物的生長變化規律和飼養方法,而且培養了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三、通過開展科學小實驗和科學游戲,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
  科學實驗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拓寬幼兒的眼界,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而且能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實際操作的初步能力,它是幼兒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的主要途徑。筆者曾采取分組進行的形式帶領中班幼兒做種子發芽的實驗,我事先給每組準備4個實驗盆,分別編好號。然后由幼兒把谷種撒在實驗盆里, 每組將1號2號盆放點水(水蓋住種子一部分),3號盆放滿水, 用塑料布封住,4號盆不放水。再將1號、3號、4號盆放到陽臺上,2 號盆放在教室里,要求幼兒每天派人給1號、2號盆澆水,并進行觀察,看哪個盆里的秧苗長得好。到第三天,就有幾個幼兒來告訴我,“谷子發芽了”,以后每天早上、課間和游戲時間都有幼兒去觀察,他們通過對每個實驗盆種子發芽的情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最后都能得出種子發芽一定要有適宜的陽光、空氣和水三個條件,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種子都不能發芽的結論。幼兒通過做這次育秧小實驗,懂得了植物生長一定要有三個條件的科學道理。
  筆者曾采用科學小實驗和游戲的方法對大班幼兒進行了“會變化的水”“影子的產生”“認識鏡子”等幼兒生活中常遇到的自然科學現象,作為教育內容。在進行這些科學實驗前,我為幼兒創設問題情境,使實驗帶有趣味性。幼兒帶著尋找答案的心理,興趣十足地進行實驗,從而能輕松愉快地去感知科學事物。如:在認識“影子的產生”活動之前,我帶幼兒在陽光下玩,引導他們看地上的人影。問:“這是什么?為什么會有人影呢?”在進行“會變化的水”實驗之前,我給幼兒講了“會變化的水”的故事,孩子們很想知道,池塘里的水,在夏天和冬天到哪里去了。在“認識鏡子”時,我問幼兒鏡子為什么能照見人,幼兒都說不知道,我趁此機會動員幼兒進行有關科學小實驗。這使幼兒看到了一種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變化,使幼兒在做做玩玩中,學到了些粗淺的科學知識,懂得了一些簡單的科學道理。
  幼兒在科學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培養了探索科學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如:讓幼兒用放大鏡、凹凸鏡看各種物體;讓幼兒從鏡子里看身后的小朋友玩游戲;讓幼兒用鏡子從不同角度,看放在高處的玩具;給每個幼兒一面鏡子,到太陽下玩反光的游戲;帶幼兒到戶外玩踩影子、找影子的游戲;在陽光下讓幼兒做動物頭(小鳥、狗、蝴蝶),觀察影子。又如指導幼兒自制風車到戶外玩,了解在什么情況下風車轉得快,什么時候轉得慢等。這些科學游戲的開展可以使幼兒在愉快的狀態下,進行探索操作活動,有助于幼兒鞏固對基本科學知識的認識,促進幼兒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了幼兒動手的能力。
  
  
  
學前教育研究長沙49~50G51幼兒教育段新群19981998作者單位:長沙師范附屬幼兒園 作者:學前教育研究長沙49~50G51幼兒教育段新群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1:03

[新一篇] 對小學語文課堂“流行用語”的反思

[舊一篇] 對當前中學語文教學的三點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