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課堂教學的新領域  ——對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符合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實施素質教育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課堂教學,作為教育的重要陣地,它也必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抓好課堂教學這一環節,開掘課堂教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呢?
      一、轉變觀念,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
  轉變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開拓課堂教學新領域的起點。語文教師首先要增強素質教育的意識,充分認識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素質教育的特點,明確課堂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等內容。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由此看來,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目標,它是以人類自身的身心素質為對象進行開發和重塑,以完善自身素質結構為目的的社會實踐方式。它要求教育者從根本上對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進行有序的組合和重構,全面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審美素質、勞技素質。
  素質教育是相對于應試教育而提出的,它與應試教育有著本質不同。它注重基礎性教育,強調發展功能,注重全面發展。應試教育無視人的身心發展個性,教育過分僵化、統一,分數至上;素質教育是以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實施全面、和諧的發展教育,主張人才的多樣化、多層次、多規格,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應試教育強調的是能否升學,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為。素質教育則以適應社會需要、人的發展需要為目的,立足未來發展。二者在教育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也有本質區別。
  素質教育的特點有:強調學生是唯一的主體;提高所有學生的各種素質的全面性;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人才的多樣性層次性;注重學生做人的基礎,又是強國富民的基礎;促進受教育者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終生教育;要求學以致用,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當地經濟;保證每個學生在不同的層面獲得成功;在個人發展教育實施過程各自協調一致。
  根據以上特點,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就必須貫徹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和諧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個別性原則、成功性原則,盡可能的實現學生全面素質提高。
      二、建立體現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
  以素質教育的思想為指導,以課程教學計劃的教學大綱為依據,建立體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建立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可以糾正應試教育目標的局限性,減少教學的隨意性,真正的把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求具體化,通過分步實施若干個子目標,最終達到語文素質教育的總要求。
  語文教師應根據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分別建立各階段的訓練目標,確定各單元的教學目標。以總目標為出發點和歸結點,有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觀點、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審美觀念、辯證的思想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具備相應的文化修養和文藝鑒賞水平。語文教學點多面廣,這無疑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困難。如果教學沒有目標,就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建立并實施與語文教學相適應的目標體系。
  語文教學目標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識目標,情感目標,技能目標。同時語文教學的目標又是多層次的。根據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的現狀和要求,一般可劃分為總目標、高中階段目標,初中階段目標,一學年目標、一冊書的目標、一個單元的目標、一篇課文的目標、一個課時的目標。各個目標之間緊密相聯。依據目標的層次,根據語文教學的內容,又可以把聽說讀寫的目標具體化。例如,把三年初中聽話訓練目標,具體分解到各個階段:
  一年級:(1)專注的聽話習慣
      (2)在聽講中作記錄
      (3)在聽講中分析、歸納
      (4)在聽講中作聯想與相象
  二年級:(5)在聽講中辨析與判斷
      (6)在聽講中推理
      (7)在聽講中整理感想
      (8)在聽講中捕捉信息
      (9)在聽講中培養提煉能力
  三年級:(10)在聽講中激發想象力
      (11)在聽講中培養求異能力
      (12)在聽講中發揮創造能力
  然后依據各階段目標具體分解到課堂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全面深刻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推動素質教育。
      三、挖掘教材,尋找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近年來,我國教材幾經改革,已逐步走向科學化、多樣化,教學內容也貼近生活,偏重實用。因此我們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素質教育的因素,根據教學目標,尋找到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突破口,通過課堂教學來充分體現,具體實施。
  深鉆教材、練內功這是語文教師素質中的基本要素。一篇課文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課文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與寫作意圖,課文的字、詞、句,思想內容及寫作特點,課文注釋,思考與練習,插圖,附錄資料,作者文獻等等,老師必須在全面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抓準教材的重點,突破教材的難點,充分認識教材的認知價值、情感價值、發展價值,然后綜合分析,通盤考慮,尋找教學的結合點,找準教學突破口。
  在具體的課文教學中,有的文章可以抓審題,揭思路,如《義理、考據和辭章》;有的可以抓結構、理思路,如《荔枝蜜》;有的可以抓關鍵,明思路,如《任弼時同志二三事》;有的可以展示形象,挖掘主旨,如《桂林山水歌》等等。我們要充分認識教材中素質教育的因素,挖掘精髓,找準突破口,通過課堂教學來充分體現,并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揚長避短,使教學內容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
      四、搞活充實課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進人作為人而不作為工具的發展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獨立人格與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的教育。作為人的發展,是知識、能力、態度、價值協同發展的過程,不能錯誤地認為知識獲得就等同于能力形成、素質提高。
  作為教育者,首先,必須滿足受教育者基本學習的需要。這種基本學習的需要包括他們的學習權力、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含知識、能力、價值觀念和態度)和基本學習手段(如聽、說、讀、寫等)。為了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者就必須從有利于受教育者未來生存與發展的角度來研究確定適合我國國情的學生的“基本學習需要”,并處理好各部分的關系。不能像應試教育那樣,只為考試需要、教師本人的需要、考分的需要,去考慮教學,給受教育者強行加壓,甚至按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以致剝奪受教育者自由發展的機會。
  其次,作為人的發展,應該是個人主動選擇的結果。在教師及社會影響下,經自主學習,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獨立自主。在這個過程中,有反復,有挫折,有失敗,也有重新開始。如果我們一味地包辦代替,一味地怕犯錯誤,或一味地追求完善完美,那么永遠也達不到目的,與成功無緣。
  最后,要實現作為人的發展,還應該堅持世界多樣性的觀點,避免一刀切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全面培養,也讓學生有多樣目標選擇。在人的發展方向、程度、速率等方面,我們必須承認人與人的差別。要以科學的、平等的態度來看待一切有差別的人,正視受教育者的多樣性。以學生為本,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語文教學如果能引導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參與語文實踐,在語文教學中主動自覺地積累知識,訓練技能,領悟語言規律,感悟社會和人生,充分獲得生活經驗的積淀,那么學生的語文素質就提高了。
  搞活充實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就不能強調過分劃一,沒有彈性。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它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從備課的選擇,授課的主導啟發,主體發揮,到課堂效果的評估、檢測都應讓學生參與,使學生始終處在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狀態。
  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必須要講究課堂教學的藝術。要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有效地溝通學生的心理,合理誘導啟發學生,靈活嫻熟地掌握教育的機智(契機,應變能力等),精選適度有趣的訓練,公正、準確地評價學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激活每個學生,使之共同參與,形成良好的充實有效的課堂氣氛。
  當然,要達到這一步,教師的語言藝術也不可少。同時還要會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要有駕馭課堂的管理藝術。
      五、借助現代化教育手段,盡可能地縮短教育教程
  社會在前進,人類在發展,教學的主體隨著社會的變革產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有不同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研究學生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知識,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是適應不了現代教育,也無法實施素質教育。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技術支撐。現代教育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白紙黑字”的世界,它是一個“聲光電磁”的世界。現代教育的要求也必須在快、好、新的結構上來進行,才能發揮教育對現代化的功能。
  教育革命的產生往往發端于教育媒體(工具、手段)的更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近半個世紀以來,投影幻燈,無線電廣播,錄音機,電視機,錄像機,語言實驗室,電子計算機,程序教學機器,多媒體,網絡等這些現代教育媒體的變更和發展,不斷把教育推向現代化軌道,也導致教育方式、方法、內容、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等一系列變革,借助現代化教育手段,盡可能地縮短教育過程,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把現代教育手段運用于課堂,也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它能有效地縮短教育時間,讓學生愉快接受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少慢差費”,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有限的教育信息也無法滿足現代學生,更不能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
  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借助現代教學手段如:準確、規范、有情到位的朗讀,規范的書寫,優秀教師的講學,合理有效的訓練等等。做到優秀教學共享。可以縮短學習時間,充實教學內容,減輕學生無謂的學習負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根本上推進素質教育。
      六、研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評估體系
  教學評估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只有建立起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估體系,才能使素質教育得到真正實施。
  應試教育的評價是單一的、片面的、靜態的,與素質教育已不相適應,必須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評價運行機制、評估體系。這種評價的內容應是全面的:不僅有對知識的評價,而且有對人格的評價,有認知能力、認知情感的評價。評價的方式,應是多樣的,不僅有書面的,還應有口試的;不僅有動手的,還要有動腦的。評價的過程應是動態的,變化的,因人而異的。不僅看終點結果,還要看過程。從表現形式看:可是考查,也可以考評,還可以考試。
  總之,要依據語文素質教育的總要求,確定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并使階段目標簡明具體,使它體現在課堂教學的素質要求上、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上。評價的方法講求簡便易行。可以按目標分水平,按等級分階段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例如:把聽說按目標分成若干等級,然后按等級要求逐級上升,進行考試和考評。
  收稿日期:1998—07—01
  
  
  
宜春師專學報40~43G31中學語文教學王永芳19991999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轉變觀念、確定目標體系、精研教材、引進先進方法、借助各種手段全方位地開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語文教學/目標/改革作者單位 江西高安中學 高安 330800 作者:宜春師專學報40~43G31中學語文教學王永芳19991999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轉變觀念、確定目標體系、精研教材、引進先進方法、借助各種手段全方位地開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語文教學/目標/改革

網載 2013-09-10 20:51:25

[新一篇] 開發類專業“三復合”教學改革的探索

[舊一篇] 開放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