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呼喚新型的師生關系    ——兼論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構建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新課程已經來到我們身邊。自2002年秋季開學,全國中小學起始年級已使用新教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1](p6-7)新課程提出的一系列目標何以實現?關鍵在教師。新課程呼喚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表現在課堂上,就是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
      一、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必要前提
    從夸美紐斯出版《大教學論》的17世紀中葉起,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小學的教學已經經歷了一次由“傳統教學”向“現代教學”的歷史性轉向。在“傳統教學”的體系中,教師的嘴是“知識的源泉”,學生的腦袋是“知識的水桶”,教師是太陽,學生是月亮,教師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課堂是一種“靜聽”的場所,教材成為學生必須遵循知識和觀念的來源。而“現代教學”的標志是:教學的重心由教師轉向學生、由書本轉向經驗、由課堂轉向活動。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爆炸,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信息技術、網絡化、環境危機、世界格局重組等等,對各國基礎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戰。世界各國紛紛展開了基礎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基礎教育的教學體系又一次出現了新的轉向。
    長期以來,我國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受單一的認識論框架的支配,人們往往把教學過程定格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把學生局限在“書本世界”和“科學世界”的單一的接受性活動中,從而把教學活動應具有的多樣性特征給掩蓋了。
    其實,不論從早期的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交往理論,還是五六十年代的“以學生為中心”人本主義理論,還是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哲學和社會學中出現的生活世界理論、符號理論、互動理論、交往理論、批判理論等等,這些不斷產生和發展的理論為教學研究提供了日益豐富的理論基礎和開闊的視野。
    新課程,作為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在推廣和實施的重大教育改革,必然要依據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把教學看作是“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
    交往是人的一種基本生活形式。西方社會學的“符號互動理論”認為,交往是人通過使用符號來協調人們之間的行為,以求得相互之間的溝通和共識的活動;“對話理論”則認為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等的對話活動。哈貝馬斯批判理論中的“交往行動理論”的解釋:“交往”是指至少兩個具有言語和行動能力的主體之間的互動。[2](第三、四章)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交往的實質是人與人之間通過言語的交流和非言語行動進行的思想的溝通、心靈的對話和人格的相互影響。
    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交往活動將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社會化和學生健全個性的形成。因為交往,兒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因為交往,彼此才能理解、才有體驗和感悟;因為交往,才能學會合作與獨立;因為交往,兒童才有了完整的生活。
    教育理論和實踐都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產生效能的關鍵。教師只要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懂得如何滿足學生的需要,并引導學生懂得如何滿足教師的要求,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系,那么,任何的教育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和接受。反之,在師生關系中,如果學生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和理解,無論是他平時多么喜歡的課程,他也不會產生學習的熱情;同時,教師也會因為學生的抗拒,自己的努力沒有回報,也無法產生成就感,師生共同對教育和學習失去信心。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種教育能力。一個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即使課講得那么精彩、專業水平多么精深,也無法使他的“教育”產生真正的效果。
    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就是將這一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對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絕對地位的撼動,是對覺醒的學生主體意識的尊重。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這些信息包括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等。通過這種廣泛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可以說,創設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構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這次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交感互動教學模式的特征
    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激勵人的自主發展”、“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發展”。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雙向可逆性
    交感互動的師生關系的核心是把教師和學生都看成是平等意義的“人”,即師生是價值平等的主體,尤其對于教師,要目中有“人”。“如果在教師的眼里看來,學生只不過像是一種什么容器,可以把一定的知識和技巧灌到里面去,那么,這樣的看法不會促進他對學生的愛,相反地,倒是把他在從事教師職業之前還有的那么一種平常人對兒童的喜愛的情感,也給窒息了。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3](P35)雙向可逆的教學要求教師改單向的傳授知識為雙向的平等交流,具體表現在:教師要創設寬松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有話敢說;教師要淡化權威意識,允許學生懷疑教材,反駁師說,突破經典,離經叛道;教師要諒解學生失誤過錯,贊賞勇敢精神,寬容頑皮淘氣;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對學生的奇思異想,不要冷嘲熱諷。總之,教師對學生的仁愛之心的底線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經常換位思維,從學生的角度來體察學生的需求、情感,并且從學生的反應來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意識地不斷改進自己。
      (二)合作共生性
    在迅速崛起的網絡技術和廣泛運用的多媒體手段的沖擊下,教師的作用已有了重大的變化。互聯網絡、遠程教育和各種教學軟件的出現,將深刻地改變未來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方式。隨著學習化社會的日臻完善,學生的智能素質普遍提高,教師將不再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唯一渠道,課堂上學生的已有知識總量集合,往往超出教師的已有知識容量。所以教師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轉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每個人將同時是教師和學生。”[4](P4)傳統意義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神圣地位被動搖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自己也不斷充電,堅持更新知識,有時還要向學生學習,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方面組成:教科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新課程將改變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個人的知識、經驗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
      (三)互賞激勵性
    傳統的課堂上,教師總是占據講臺的主角,學生更像是臺下的觀眾,似乎只有學生在欣賞教師,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體現在批評、說服,甚至訓斥、懲罚。新課程的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好教師更像一位導演,學生是主角,表演的舞臺并非僅限于“三尺講臺”,而應是教室這個大舞臺,教師應使不同類型、不同天賦的孩子都獲得發展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追求每個學生的成功。
    學會欣賞學生,把學生當作一件作品,每個學生都有其可愛的地方,教師不要只盯著學生的成績,多幾把評價學生的尺子,就會多一批人才。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發展自己。新課程所倡導的發展性評價也正是這樣要求的: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
    教育是一項美好的事業。在蘇格拉底看來,教師的任務不是傳遞知識,而是做新生思想的“產婆”,這是一種理智的“助產”。理智助產之所以是偉大而高貴的工作,是因為它探討的是幫助他人從事心靈的生育。正是在教師手中,一個新的富有思想和智慧的生命又一次誕生,這個世界便因此增添了一份美麗。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最大的愉悅莫過于學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學生就像是老師的一件件作品,教師用生命雕琢,用心靈欣賞,用回憶和品味來收獲人生的財富,當教師以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時,自己也會感受到一種幸福和對教師職業的喜愛。
      (四)有機整體性
    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雖然實施于課堂教學,但并不囿于課堂范圍,而是著力于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它把課前課后、課內課外當作一個整體來對待,創造條件,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四個環節表現出來:一是重視課前的有效準備,發現學生個體與教學內容結合點;二是注重課堂精講效益,創設意境激勵,三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能力,強化當堂訓練效果;四是向課外延伸相關要求,優化課后實踐環節。“活動”是人際交往的載體。師生間的交往可以通過課堂教與學的活動、課間活動、班級管理活動、豐富的校園活動、走向社會的活動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將德育、美育、勞動教育、心理教育等滲透其中,探索一條既要避免強制灌輸,又要堅持正面價值教育的可操作的改善現行師生關系的有效途徑。
      三、交感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
    新型的師生關系,雖然強調師生間民主、平等、合作的關系,但教師畢竟是“平等中的首席”,應以自身的言語美、行為美、師表美折射出內在的人格美,從而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在學生不經意間滲透“價值引導”。在這過程中,教師如何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應成為教師自覺的、有意識的自主行為。教師作為師生交感互動的主體之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課程觀,主動地從以下幾方面構建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
      (一)多相溝通是前提
    人際關系是在溝通中建立的。交感互動,首先在于互動雙方都要互相了解,當然,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主動去了解學生,疏通多種溝通渠道。了解、溝通的渠道可以有家訪溝通:教師親自走訪學生家庭,了解學生的生長環境和可能的影響因素,家訪溝通也可以是電話溝通,但絕不是向家長告狀;談心溝通:與學生個別談心,以一種乎和的、關心的態度與學生談話,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開會溝通:開課前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教師搜集情況,提出要求,提前布置作業;參與溝通:在上課的階段中,盡可能參與學生班級的一些活動,如文體活動等;作業溝通:主要是在學生作業上進行交流,像日記、周記、作文等作業容易反映出學生的思想,為了形成交流,要善于發現作業中反映出來的某種傾向,及時點評。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與教師探討。要對學生提出反饋信息的要求,讓學生在教師點評的意見后面再提出意見;干部溝通:與班主任或班級干部溝通是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也可以取得班干部和其他任課教師的有效配合。
      (二)課前準備是基礎
    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看似教師在課堂上隨心所欲、隨機應變,實則需要教師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在學生不經意中發揮主導作用。課前準備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學情境準備,此時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學內容是“劇本”,“導演”如何激發“演員”進入角色,這就要依據上述師生溝通中彼此了解的程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已有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社會和自然現象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舊知識等方面考慮。總之,交感互動的教學,需要教師既熟悉了解學生,又對教學內容熟稔于胸;既忠實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師生互動中,會產生新知識,對此,教師要有所準備。課前準備的另一方面是作業。教師可把作業看成是聯系學生的媒介,而不要讓學生僅僅成為教材內容的復寫者或做題的機器。教師通過作業了解學生情況,可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教師根據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可為課堂教學提供情節鋪墊;通過作業反饋,及時強化,因材施教。要達到以上目標,教師布置的作業要做到四個“便于”:便于學生發揮,可以把命題作業與選題作業結合起來;便于學生聯系實際,盡可能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感悟談認識或做課題;便于組織討論,題目設計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能夠表現出不同的觀點來,鼓勵發散思維,培養批判精神,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便于評估,一些事實性作業,答案可以是單一的,主要用于了解學生的整體傾向和理解記憶情況;對于一些復雜的認識性和操作性作業,答案盡可能具有彈性,以了解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深度和發散程度。現在許多中學開設的研究型課程及其已取得的成績,說明了學生身上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力和探究欲望,一旦有了合適的環境,很快會被激發出勃勃生機,這對教師也是一種壓力和動力。
      (三)課堂激勵是關鍵
    這是實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主渠道。教師應加強課堂的教學組織,激活教學氛圍,通常有四種方式:以教材為依據的問題情境激勵,根據上述的對學生的了解和課前準備來創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作業為內容的反饋信息激勵,善于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講評,尤其對進步的學生及時鼓勵,使學生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視,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以情節為線索的矛盾關系激勵,通過在作業中發現的不同觀點,安排持不同意見者發言,看似隨意點名,實則制造矛盾,然后鼓勵學生自己辯明條件,分析、判斷、解開矛盾,在大家討論、辯解中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以講臺為中心的角色定位激勵,講臺通常是教師的領地,學生對此具有敬畏感和好奇心。教學中,教師不妨與學生角色換位,自己走下講臺當學生,而讓學生走上講臺充分展示優秀的一面,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課外要求是動力
    這是現在條件下教師為學生創造強化主體意識的環境所能做的必要努力。課內互動,與課外營造有直接關系,課外營造有“三個要求”:結合工作提要求,在班級管理中,要加強學生的自制管理,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以提高每個人的自信與自理能力為目標,讓每個人能看到自己在校園文化中的價值;布置任務提要求,教師根據上課需要,對學生提出課外活動的要求。可以有科技的、文學的、藝術的、勞動的等等,特別是要把這些活動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形成一組活動,全班受益的氛圍;教師自我加壓角色提要求,面對學生被激活的智能,教師的知識結構已不能僅僅是“一桶水”,而應是常流常新的“小河”。教師應不斷自我加壓、充電,自覺接受教育新理念,掌握現代技術的教學手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就像羅杰斯所說,“教師和學生是一起成長的。”
    新課程為教師的創造性發揮搭起了良好的平臺,為教師的自我更新創設了良好的機遇和環境。當教師通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從而激活學生的自主意識、探究意識、批判意識、創新意識,實際上也會促進教師的反思與成長。新課程下的教師,與其說是“春蠶”“紅燭”,倒不如說是“人梯”,在輔助學生登往更高境界的同時,自己也在向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合肥97~100G3中小學教育李20042004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是新型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具有雙向可逆性、合作共生性、互賞激勵性、價值滲透性、有機整體性等特征。構建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相溝通、課前充分準備、課堂激勵、課后要求等實施策略,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新課程/師生關系/交感互動/教學模式/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一,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二,見本刊2003年第1期。——編輯注閻鳳橋劉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李群(196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心理學碩士。安徽 合肥 23006 作者: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合肥97~100G3中小學教育李20042004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是新型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具有雙向可逆性、合作共生性、互賞激勵性、價值滲透性、有機整體性等特征。構建師生交感互動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采取多相溝通、課前充分準備、課堂激勵、課后要求等實施策略,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新課程/師生關系/交感互動/教學模式/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一,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新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二,見本刊2003年第1期。——編輯注閻鳳橋

網載 2013-09-10 20:52:09

[新一篇] 新課程與教學價值觀的重建

[舊一篇] 新課程實施中一堂好語文課的標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