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窮孩子在精英的路上能走多遠?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4月15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公布了專門針對農村學子的自主招生計劃,紛紛給予寒門學子特別待遇。政策一出臺,立馬引發人們的討論——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精英的誕生,出身有多重要?

作者 | 臧繼賢

圍繞著亞投行的國際政治大戲博弈未定,現任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之女金刻羽倒是先在社交媒體上火了一把。這篇標題語式就很成功學的《出身比你好,比你聰明,真的還比你努力》直指讀者“活該別人比我成功”的痛處,想不引起關注都難。

金刻羽:學霸、女神、公主的三位一體

在社交媒體上,被貼上“學霸”和“女神”的任何一個標簽都有可能成為熱議的話題,何況金刻羽不僅是“學霸”和“女神”的結合體,還是名門出身的“公主”:“精通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熱愛文學和藝術,鋼琴和單簧管技藝都達到了專業級水平;她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課程;25歲拿到了哈佛經濟學的博士學位……(19)83年的她現在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宏觀經濟學教授;而她的父親,就是前財政部副部長、前中金公司董事長、現亞投行掌門人——金立群”。


▲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之女金刻羽

金刻羽不僅年紀輕輕就在某個專業領域獲得了認可,且她并不是單一型的學術人才。該文將金刻羽所具有品質與成就歸結于其父親,故而很難被替代和復制。該文稱“金先生的學術夢最終還是在金刻羽的身上實現了。得益于父親濃厚的文藝情結和家中良好的英語教育,刻羽還在人大附中念初中時就通讀莎士比亞原著”、“早在2012年的時候,刻羽就與父親一起在《金融時報》發表了《歐洲應向亞洲取經》(Europe should stop arguing and look to Asia)。”

金刻羽的形象,是某類中國新型精英的典型代表:歐美名牌大學(以哈佛大學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絕對流利的英語,以及在經濟和商業領域的過人發展。與其類似的,還有溢達集團中國零售部首席執行官潘楚穎,哈佛大學畢業,管理父親的產業并且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窮孩子能在精英的路上走多遠

金刻羽這樣的人生贏家,對于階層流動較為活躍的中國來說,是否意味著精英階層已開始自我復制?一個“精英”的誕生,到底多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家庭?圍繞著這些焦慮,豆瓣名ID“翕如”的一篇文章火了,這名履歷看起來也很精英的、就讀于哈佛社會學的中國學生,用耳熟能詳的批判話語,首先拿自己學校開了刀:“根據對2017屆本科新生的調查,超過一半的哈佛本科生來自家庭年收入超過12.5萬美元的家庭, 14%的新生來自家庭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家庭。精英學校制度化的‘游戲規則’、日常運作中的‘話語’,是中產階級以上的。”

翕如的論據主要來自《紐約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最近的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聚焦于一群特殊的“精英學生”——常青藤聯盟等精英學校里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來自少數族裔貧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他們在大學生活期間,許多個人努力都用于應對“文化沖擊”,哪怕“Seminar上如何舉手發言、Office Hour是什么意思、怎樣同教授等掌握校內資源的“權威人士”交流、 在遇到學業和生活困難時如何/向誰尋求幫助”,這些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需要花大量心力克服的事兒。因此翕如認為:這些人不能成功,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和出身更好的人相比,他們大量的努力都用于克服出身帶來的“文化障礙”了。

在中國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在最好的大學里,來自寒門或者是農村家庭的學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而進入大學之后,對所謂“綜合素質”的要求更會影響到他們在所謂“精英道路”上的發展。媒體上時而出現的對于高考狀元最終去向的失望態度,也正是這種現象的表現之一。

“綜合素質”的培養在中國現有的公共教育環境下,大部分被家庭背景所影響,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的理念和對教育的投資。有網友是這樣描述這種差異的:“同樣是985、211大學,我還有很多普通家庭的同學根本不知道除了好好學習之外,該向什么方向努力,未來會有怎樣的可能。我們很乖的把時間都浪費在自習室了,最后最好的算是保送本校研究生。但是身邊有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同學,自入校就努力參與學生會、通訊社、競班干,寫論文,參與交換生活動,最終走的比我們都遠很多。我們曾經以為上大學就是在同一起跑線了,但其實不是,就像是健身,你自己蠻練和身邊有教練指導效果是天差地別的。”

從體制方面來縮小家庭背景對于精英的影響

媒體人丁陽在其評論文章中所指出的,“家庭背景造成人與人的差別,這個原因合情合理,不能說明這個結果就合情合理——很顯然,這會導致階層固化,讓富人形成富裕的循環,窮人形成窮困的循環——因為他們連用知識來打破差別都做不到。這顯然會破壞一個社會的活力,并導致種種社會問題。所以,很多國家在教育政策方面的基本理念都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讓孩子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里說的教育平等,不是說國家教育資源投入的平等——因為家庭教育資源的投入已經有很大差別——而是要實現教育效能的均等”。

目前,中國一流大學中農村學生的比例越來越小。如果連通過高等教育來改變命運的機會都不能獲得,那么還何談在精英道路上的繼續發展呢?從公共教育入手,而首先試圖改善的應是國內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雖然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資不少,但優秀的教師和豐富的教育資源依然在向大城市、經濟發展較好的省市地方傾斜,因為教師也向往更好的“個人發展”。


▲“同一起跑線”并不等于公平

正如丁陽所說“要想讓孩子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國家可以做到也該做到的,是提高教師素質,并對教師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不過說起來容易,真正收獲成效還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同時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在資金上予以保障,但歸根結底,人的問題最難解決。在培養優秀的學生之前,必須先要培養十分優秀又愿意奉獻的教育者,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此外,除了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之外,高校、公益組織和社會力量也可以在很多方面發揮作用。例如高校對于來自農村家庭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有的高校還試圖對獲得出國交流名額的貧困學生進行資助,使他們也能夠同其他學生一樣獲得出國學習的機會;而公益組織和社會力量也可以將資源投入到農村的基礎教育中,例如招募優秀的志愿者赴邊遠地區進行支教活動等。

精英的培養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只有這個社會有更多的“第一代”精英從農村家庭和城市普通家庭中涌現出來,才能夠有效避免社會分層的固化。

本文選自澎湃新聞,轉載請注明來源。


騰訊思享會 臧繼賢 2015-08-23 08:49:13

[新一篇] 【思享】徐賁:如果朋友信任你

[舊一篇] 周其仁:中國需要一批“城市事業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