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中處理初中地理教材的策略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地理科考試說明》就初中地理考試內容及其所占份量做了明確的說明:“掌握我國區域地理特征及差異”,“掌握世界區域和國家地理特征”,“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部分約占試卷份量的30%~40%”。可見,初中地理在高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每年從高考地理閱卷得分統計來看,由于初中地理知識不落實,學生在區域地理考試中失分現象嚴重,有的甚至因為某一區域地理基礎知識薄弱,導致“全題覆沒”,如2000年江蘇省文綜卷西亞地區資源問題。產生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地理復習時間短,內容多,高中必修、選修教材加上初中教材共八本書。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將初中地理知識落實到位,又將初、高中地理合理有效整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建議地理教師對初中地理教材重新處理,進行分類復習。
      一、自然地理靠高中必修,構“知識系統樹”
    從學科結構來看,初中地理由自然地理和區域地理兩部分組成,其中自然地理與高一必修地理內容有大量的聯系,有的內容還有重復,教師可以進行知識歸類,避免學生產生知識系統紊亂和重復勞動,有關內容的復習可以靠入高一必修教材的復習中。如《世界地理》的地球、地圖、陸地地形、地形的變化、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世界的自然資源;《中國地理》中的中國的天氣和氣候、中國的河流和湖泊、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等,這樣的復習方法既節省學生的復習時間,也便于將初、高中地理知識整合,構建知識系統樹。
    例如:《世界地理》的第1章地球可以融入高一必修《地理》。
    教材第一單元宇宙環境的復習之中,形成下列“知識系統樹”:
    高一教材的“宇宙環境”:
    1.人類認識的宇宙環境
    附圖G32OB03.jpg
    學生頭腦中系統知識樹的建立,不但有利于明晰地理考試內容的脈絡,也有利于應對試題中知識的縱橫遷移。
      二、區域地理靠方法整理,繪“知識聯系圖”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區域地理所占比重較大,《世界地理》中的十二大分區,《中國地理》中的四大分區在知識的結構上和地理特征的編排上都有相似之處,教師大可不必按部就班地對每個分區進行機械重復的復習,即使教師能擠出時間這樣復習,學生也沒有興趣和耐心聽,只要對其中的1~2個區域進行深入的解剖、分析、綜合、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繪“知識聯系圖”,在聯系圖上總結出各要素聯系的一般規律。其他區域的復習,教師盡可放心地交給學生自己解決。
    具體對于某區域地理特征的復習,教師可以設計區域地理復習模板,根據下列模板的要求,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整理完成。
    附圖G32OB04.jpg
    例如:對于西亞和北非的復習,教師首先讓學生根據模板要求完成教材內容的復習整理。其次,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對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分析:①本區屬“五海、三洲、兩洋”之地,處于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海上捷徑的咽喉要道,同時也是海、陸、空交通要沖,既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也是世界多種利益、矛盾的焦點。②高原為主的地形,在地形凹陷地帶以波斯灣為中心地帶有一條巨大的石油帶,石油經濟加劇了本區內部和外部世界的矛盾。③北回歸線通過本區最寬處,由此導致氣候的大面積炎熱干燥,成為世界最大熱帶沙漠區,也形成許多無流國,氣候的干燥和水資源缺乏又決定了畜牧和灌溉農業的經濟,同時造成諸國之間爭奪水資源的矛盾。據此師生共繪“知識聯系圖”:
    附圖G32OB05.jpg
    從西亞和北非各地理要素的聯系中,學生不難總結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河流、經濟特色等要素相互聯系的一般規律。此復習方法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綜合地理思維能力。
      三、填空地圖緊跟其后,地理知識落實圖中
    高三學生復習地理,其中最大的弱項就是地理知識的空間概念差,特別是初中區域地理中的河湖、交通線、礦業基地、工業、農業、城市、港口、旅游景點等對學生來說,簡直就像一團亂麻,總是理不清,失分多。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每一個區域地理知識復習后,可發給學生相關的填空地圖,指導學生將教材中的文字知識盡量轉換成圖的形式。對于圖文的轉換練習,既要求學生把國家的名稱、河流、礦區、城市、鐵路等機械記憶知識落實到填空圖上,更要落實大量形成理論和空間運動知識于圖中。這種復習方法不僅可以及時鞏固、訓練學生空間分布知識和用圖、填圖、繪圖、圖文互換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利用填空圖進行單元知識總結的能力。
    例如:在復習南亞地理單元知識后,發給學生多幅南亞空白圖,設計下列填圖要求:①用彩筆描繪北回歸線;填寫北回歸線穿過的國家;填寫南亞瀕臨的海和洋;思考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地理意義。②填出喜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半島。③用兩種彩筆畫出冬、夏季風風向箭頭,并解釋其成因;在圖上標出氣候類型。④標出主要農作物分布,并說明其分布理由。⑤用圖例填出主要礦產種類;填出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部門,評價其布局的合理性。⑥填出南亞八國的名稱和首都。在這樣的設計要求下完成填圖練習,學生既掌握了南亞各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又能將①至⑥的填圖、繪圖進行綜合疊加,形成單元知識小結的綜合能力。
    最后建議在初中地理復習結束時,教師再發給學生一幅世界空白圖,要求學生在圖上標出若干條重要的線,例如0°緯線、23.5°NS、66.5°NS、0°經線、20°W、160°E、120°E、180°經線,并在各條線上填出穿過的大洲,重要的地形區、氣候區、自然帶,穿過的重要河流、附近的城市、工礦區等。經過填圖訓練,學生在頭腦中就能建起地球模型,當試題中出現地球上的某一個點或者某一條線時,學生就能在頭腦中迅速檢索出一串串的相互聯系的地理事物,而這種能力恰恰是高考地理所要求考教學與管理太原9~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朱慧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Steps to Happiness朱慧 江蘇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作者:教學與管理太原9~1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朱慧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

網載 2013-09-10 20:54:29

[新一篇] 高考復習 中心契入延展法

[舊一篇] 高考復習要抓好課本的閱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