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和傳說中的《武穆遺書》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岳飛的第一首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  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首詞,始見于岳飛的孫子岳珂(1183―1234)所編《金陀粹編》,宋以后一直流傳。但對詞中岳飛發出“舊山松竹老,阻歸程”的嘆息當作何解?他為什么會有“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感慨?他的滿腹“心事”到底是什么?這些,人們則見仁見智,其說不一。筆者帶著疑問閱讀古人篇札,見《宋史・岳飛傳》說,岳飛北伐打到朱仙鎮,“大功垂成”,卻“一日奉十二金字牌”,要他退兵;他“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廢于一旦’。”南宋陳郁《藏一腴話》又載:“岳飛《謝收復河南赦》及《罷兵表》中有云:‘莫守金石之約,難充H壑之求’。”就是說退了兵他依舊反對和約,力主抗金。而《宋史・秦檜傳》也說:岳飛“以恢復為己任,不肯附和議”,“屢言和議失計”。據此,筆者認為,岳飛此詞當作于退兵之后。其中“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是指他的故鄉河南湯陰已成為淪陷區,他即使解甲歸田也無家可歸。“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是感嘆投降主和派占了上風,他身為主戰派少了知音,報國無門。而他的“心事 ”,就是北伐中原,光復舊物,“還我河山”。清代初年沈雄編《古今詞話》,所持的也是這種觀點,他說:岳飛“故作《小重山》,……又作《滿江紅》,忠憤可見,其不欲“等閑白了少年頭”,可以明其‘心事’。”
  總之,此詞是在投降勢力壓迫下所抒發的滿腔抗金愛國忠憤,并非日常生活起居的感受。
  岳飛的第二首詞是《滿江紅・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幾百年未見前人撰文質疑,但到了近代,卻有人認為它是偽作,所持理由是:岳飛之孫岳珂的《金陀粹編》、陳郁的《藏一腴話》及宋元載籍均未錄此詞。這個論據不足為憑。因為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記載的《岳武穆集》十卷本早已失傳,所以宋元人之書未見此詞;只是到了明代嘉靖時,大學士徐階才收集散佚,編成《岳武穆遺文》,其中收詞兩首,一為《小重山》,一為《滿江紅・寫懷》。徐階錄此詞必有根據。另外,明代陳霆《渚山堂詞話》,又收載宋代邵公序作詞贈岳飛的紀事說:“岳武穆駐師鄂州,紀律嚴明,路不拾遺,秋毫無犯,軍民胥(皆)樂,古名將莫能加也。有邵公序者,薄游江湘,道其管內,因作《滿庭芳》詞贈之云:“落日旌旗,清霜劍戟,塞角聲喚嚴更。論兵慷慨,齒頰帶風生。坐擁貔貅十萬,銜枚勇、云槊交橫。笑談頃、匈奴授首,千里靜槍。荊襄。人安堵,提壺勸酒,布谷催耕。芝夫蕘子,歌舞威名。好是輕裘緩帶,驅營陣,絕漠橫行。功誰紀,風神宛轉,麟閣畫丹青。”十分明顯,詞中“笑談頃、匈奴授首” 句,是對岳飛詞“笑談渴飲匈奴血”句的囊括;而“ 絕漠橫行……麟閣畫丹青”句則是岳飛詞“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句的效仿與重唱。此詞可以證明,邵公序是見到過岳飛的原作的。
  至于這首詞表達愛國情懷堪稱千古絕唱,前人論述已多,勿須贅述。
  岳飛的第三首詞是《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fq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這首詞,世人知道的不多。它首見于近人徐用儀所編《五千年中華民族愛國魂》一書,卷端有名為“岳武穆墨跡”的照片,并有元代謝升孫及明代宋克、文征明寫的跋(謝跋寫于元統二年―――1334年,距岳飛被害不到二百年)。墨跡確為岳飛手筆。由于證據確鑿無誤,前些年武昌重修黃鶴樓,便專門立了詞碑,永作紀念。
  這首詞,先寫了東京開封當年花街柳陌、龍樓鳳闕、處處笙歌的繁華氣象,然后筆鋒一轉,描述虜騎滿郊野、千村盡寥落、人民填溝壑的慘景,末了歸結到請纓振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收復中原,再造太平的宏大志愿。全詞大起大落,對比強烈,意氣激昂,感人肺腑。它與上一首“怒發沖冠 ”詞,堪稱姊妹篇。
  岳飛詞雖然只留下來三首,但成就頗高。他與同時代的李綱一樣,都上承蘇軾豪放之風,并高揚抗金的時代主旋律,壯懷激烈,正氣恢宏,為此后以辛棄疾為代表的愛國主義詞人的崛起開了先河。
  岳飛一生有文武兩部著作,但世人只見其慷慨激昂的詩詞歌賦和散文(即逝后被輯成的《岳武穆遺文》),卻不見那威猛無比的岳家拳譜(即后來被輯成的《武穆遺書》)。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里,許多俠士為爭奪《武穆遺書》打得頭破血流。可是,著名作家、黃梅通周濯街卻通過考證得出結論:《武穆遺書》在黃梅。
  據考證,岳飛逝前將拳譜傳給岳震、岳霆,二人隱居于黃梅聶家灣,整理出《武穆遺書》,秘而不宣,且日夜操練。
  在黃梅縣小池鎮,岳飛第二十七代后裔岳進,他是聞名鄂贛皖的岳家拳傳人。1986年,他參加了全國民間武術表演大會,他的岳家拳技壓群雄,榮獲金獎。深藏于民間的岳家拳和《武穆遺書》于800年后,重新浮出水面。作為忠烈之后,岳進深明大義,于1987年將古抄本《武穆遺書》捐獻給國家,并獲得300元獎金。
  又傳明清之際,一個叫姬際可的人無意中在一座破廟發現了半卷《武穆遺書》,并由此創建了內家拳的第一個拳種――形意拳。此后,這半卷《武穆遺書》一直作為形意拳的鎮派之寶被傳下去。
南宋岳飛著
  要 論 一
  從來散之必有其統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間四面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蓋一本散為萬殊,而萬殊咸歸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論,亦甚繁矣。而要之,千變萬變,無往非勢,即無往非氣,勢雖不類,而氣歸于一。夫所謂一者,從上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百骸相聯而為一貫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節攻之,中節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所謂一貫者,其斯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這也。當時而靜,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穩如山岳。當時而動,如雷如塌,出乎爾而疾如閃電。且靜無不靜,表里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動無不動,左右前后,并無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內攻,發之而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煩擬議,誠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豈無所自而云然乎。蓋氣以日積而有益,功以久練而始成。觀圣門一貫之傳,必俟多聞強識之后,豁然之境,不廢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盡,不可躐等,不可爭遽,按步就步,循次而進,夫而后官骸肢節,自有通貫上下表里,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于一氣而已。
  要 論 二
  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氣主于一,可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吸則為陰,呼則為陽,主平靜者為陰,主乎動者為陽,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升而為陽,陽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行即為陽,此陰陽之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而要之陽以滋陰,渾而言之統為氣,分而言之為陰陽。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鼻不能無呼吸,口不能無出入,此即對待循環不易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實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為拘拘焉。
  要 論 三
  夫氣本諸身,而身之節無定處,三節者,上中下也。以身言之:頭為上節,身為中節,腿而下節。以上節言之:天庭為上節,鼻為中節,海底為下節。以中節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下節言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以肱言之: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以手言之:指為梢節,掌中節,掌根為根節。觀于是,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要之,若無三節之分,即無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渾身是空,下節不明,自家吃跌,顧可忽乎哉。至于氣之發動,要皆梢節動,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然此猶是節節而分言之者也,若夫合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體百骸,總為一節,夫何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云乎哉?
  要 論 四
  試于論身論氣之外,而進論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緒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亦所罕論。捶以內而發外,氣由身而達梢,故氣之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形諸梢,則實而仍虛,梢亦烏可不講。然此特身之梢耳,而猶未及乎氣之梢也。四梢維何?發其一也。夫發之所系,不列于五行,無關于四體,似不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誨,縱不必本諸發以論氣,要不能離乎血而生氣,不離乎血,即不得不兼及乎發,發欲沖冠,血梢足矣。其他如舌為肉梢,而肉為氣囊,氣不能形諸肉之梢,即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齒,而后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齒也。・筋稍者,指甲也。氣生于骨,而聯于筋,不及乎齒,即未及乎筋之梢,而欲足乎爾者,要非齒欲斷筋,甲欲透骨,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亦自足矣。豈復有虛而不實,實而仍虛者乎。
  要 論 五
  今夫捶以言勢,勢以言氣,人得五臟以成形,即由五臟而生氣,五臟實為生性之源,生氣之本,而名為心肝脾肺腎是也。心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為土,而有敦厚之勢;肺為金,而有從草之能;腎為水,而有潤下之功,此乃五臟之義,而必準之于氣者,以其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論武事者,要不能離乎斯也。胸膈為肺經之位,而為諸臟之華蓋。故肺經動而諸臟不能靜。兩乳之中為心,而肺包護之,肺之下,胃之上,心經之位也。心為君火,動而相火無不奉合焉。而兩肋之間,左為肝,右為脾,背脊十四骨節,皆為腎,此固五臟之位。然五臟之系,皆系于背脊,通于腎髓,故為腎。至于腰,則兩腎之本位,而為先天之第一,尤為諸臟之根源。故腎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機,此乃五臟之位也。且五臟之存于內者,各有其定位,而具于身者,亦自有所專屬,領頂腦骨背,腎是也。兩耳亦為腎,兩唇兩腮,皆脾也。兩發則為肺。天庭為六陽之首,而萃五臟之精華,實為頭面之主腦,不啻一身之座督矣。印堂者,陽明胃氣之沖,天庭性起,機由此達,生發之氣,由腎而達于六陽,實為天庭之樞機也。兩目皆為肝,而究之上包為脾,下包為胃,大角為心經,小角為小腸,白則為肺,黑則為肝,瞳則為腎,實為五臟之精華所聚,而不得專謂之肝也。鼻孔為肺,兩頤為腎,耳門之前為膽經,耳后之高骨,亦腎也。鼻為中央之土,萬物資生之源,實中氣之主也。人中為血氣之會,上沖印堂,達于天庭,亦為至要之所。兩唇之下為承漿,承漿之下為地閣,上與天庭相應,亦腎經位也。領頂頸項者,五臟之道途,氣血之總會,前為食氣出入之道,后為腎氣升降之途,肝氣由之而左旋,脾氣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為周身之要領。兩乳為肝,兩肩為肺,兩肘為腎,四肢為脾,兩肩背膊皆為脾,而十指為心,肝,脾,肺,腎是也。膝與脛,皆腎也。兩腳根為腎之要,涌泉為腎穴。大約身之所系凸者為心,窩者為肺,骨之露處皆為腎,筋之聯處皆為肝,肉之厚處皆為脾。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氣力大甚無窮,肝經之位最靈變,腎氣之動快如風。其為用也,用其經,舉凡身之所屬于某經者,終不能無意焉,是在當局者自為體認,而非筆墨所能為者也。至于生克制化,、雖別有論,而究要領,自有統會,五行百體,總為一元,四體三心,合為一氣,奚必昭昭于某一經絡,而支支節節言之哉。
  要 論 六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此為六合。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右之與左亦然,以及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孰非內合。豈但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形百骸,悉用其中矣。
  要 論 七
  頭為六陽之首,而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惟此是賴。故頭不可不進也。手為先行,根基在膊,膊不進而手則卻不前矣,此所以膊貴于進也。氣聚中腕,機關在腰,腰不進,而氣則餒而不實矣。此所以腰貴于進也。意貫周身,運動在步,步不進而意則堂然無能為矣。此所以步必取其進也。以及上左必須進右,上右必須進左,其為七進,孰非所以著力之地歟,而要之未及其進,合周身而毫無關動之意,一言其進,統全體而俱無抽扯游移之形。
  要 論 八
  身法維何?縱橫高低進退反側而已。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橫則裹其力,開拓而莫阻。高則揚其身,而身若有增長之勢。低則抑其身,而身若有攢捉之形。當進則進,殫其身而勇往直沖,當退則退。領其氣而回轉伏勢。至于反身顧后,后即前也。側顧左右,使左右無敢當我,而要非拘拘焉為之也。必先察人之強弱,運吾之機關,有忽縱而忽橫,縱橫因勢而變遷,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隨時以轉移,不可執格而論,時而宜進,故不可退而餒其氣,時而宜退,即當以退而鼓其進。是進固進也,即退,而亦實以賴其進。若反顧后,顧其后而亦不覺其為后,側顧左右,而左右亦不覺其為左右矣,總之,機關在眼,變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則本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令而行矣,身而卻,則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可置而不論乎。
  要 論 九
  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動,而實運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故應戰對敵,皆本諸身,而實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于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亦在步。進退反側,非步何以作鼓蕩之機,抑揚伸縮,非步何以示變化之妙。所謂機關者在眼,變化者在心,而所以轉變抹角,千變萬化,而不至于窘迫者,何莫非步為之司命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也。動作出于無心,鼓舞出于不覺,身欲動而步亦為之周旋,手將動而步亦早為之似逼,不期然而然,莫知驅而驅,所謂上欲動而下自隨之者,其斯之謂歟。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無定位者,亦為步。如前步進焉,后步隨焉,前后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則前后亦自然無定位矣。總之拳以論勢,而握要者為步,活與不活,亦在于步,靈與不靈,亦在于步,步之為用大矣哉。捶名心意,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隨意發。總要知己知人,隨機應變,心氣一發,四肢皆動,足起有地,膝起有數,動轉有位,合膊望胯,三尖對照,心意氣內三相合。拳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相合。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氣相合。遠不發手,捶打五尺以內,三尺以外,不論前后左右,一步一捶,發手以得人為準,以不見形為妙。發手快似風箭,響如雷鳴,出沒如兔,亦如生鳥之投林。應敵似巨炮推薄壁之勢,眼明手快,勇躍直吞,未曾交手,一氣當先,既人其手,靈動為妙。見孔不打,見橫打,見孔不立,見橫立,上中下總氣把定,身足手規矩繩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明靈巧,全在于活,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不動如出岳,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炫曜如三光,察來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有上法,動以處靜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起如箭攢落如風,手摟手兮向前攻,舉動暗中自合,疾如閃電在天,兩邊撾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斬捶勇猛不可當,斬梢迎面取中堂,搶上搶下勢如虎,好似鷹r下雞場,翻江倒海不須忙,單鳳朝陽勢為強,云背日月天地交,武藝相爭見短長。步路寸開把尺,劈面就去,上右腿,進左步,此法前行,進人要進身,身手齊到是為真,發中有絕何從用,鮮明其意妙如神。r子鐨林莫著翅,鷹捉小鳥勢四平。取勝四梢要聚齊,第一還要手護心。計謀施運化,霹靂走精神,心毒稱上策,手毒方勝人。何謂閃?何謂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何謂打?何謂顧?顧即打,打即顧。發手便是,心如火藥拳如子,靈機一動鳥難飛,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回鳥落見神奇。起手如閃電,閃電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五道本是五道關,無不把守自遮欄,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去,左腮手來,兩手束拳迎面出,五關之門關得嚴。拳從心內發,向鼻尖落,足從地下起,足起快時心火作,五行金木水火土,火炎上而水就下,我有心肝脾肺腎,五行相推無錯誤。
  交 手 法
  占右進左,占左進右。發步時足根先著地,足尖以十趾抓地,步要穩當,身要莊重。捶要沉實而有骨力,去是撒手,著人成拳。用拳要錈緊,用把把有氣,上下氣要均停,出入以心為主宰,眼手足隨之去,不貪不歉,不即不離,肘落肘離,手落手窩。右足當先,膊尖向前,此是換步。拳從心發,以身力摧手,手以心把,心以手把,進人進步,一步一捶,一支動,百支俱隨。發中有絕,一握渾身皆握,一伸渾身皆伸,伸要伸得進,握要握得根,如錈炮卷得緊,繃得有力。不拘提打,按打,烘打,旋打,斬打,沖打,錛打,肘打,膊打胯掌打,頭打,進步打,退步打,順步打,橫步打,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百般打法,皆要一起相隨。出手先占正門,此之謂巧,骨節要對,不對則無力,手把要靈,不靈則生變。發手要快,不快則遲誤,舉手要活,不活則不快。打手要跟,不跟則不濟。存心要毒,不毒則不準。腳手要活,不活則担險。存心要精,不精則受愚。發作要鷹捉勇猛,外靜膽大,機要熟運,切勿畏懼遲疑,心小膽大,面善心惡。靜似書生,動如雷發。人之來勢,亦當審察。腳踢頭撞,拳打膊作,窄身進步,仗身起發,斜行換步,攔打倒身,抬腿伸發,腳指東顧,須防西殺,上虛下必實者,詭計指不勝屈。靈機自揣摩,手急打手慢,俗言不可輕,的確有識見。起望落,落望起,起落覆相隨,身手齊到是為真。翦子股,望眉斬,加上反背,如虎搜山。起手如閃電,打下如迅雷,雨行風,鷹捉燕,鷂鉆林,獅搏兔。起手時三心相對,不動如書生,動之如龍虎。遠不發手打,雙手護心旁,右來右迎,左來左迎,此為捷取。遠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遠了便腳踢,近了便加膝,遠近宜知,拳打足踢,頭至把勢,審人能叫一思進,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捷取人法,審顧地形,拳打上風,手要急,足要輕,把勢走動如貓行。心要正,目聚精,手足齊到定要贏。若是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把草,上打咽喉下打陰,左右兩脅在中心,前打一丈不為遠,近者只在一寸間,身動時如崩墻倒,腳落時如樹載根。手起如炮直沖,身要如活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節則首尾皆相應。打前要顧后,知進須知退,心動快似馬,臂動速如風,操演時面前如有人。交手時有人如無人。起前手,后手緊摧,起前腳,后腳緊跟,面前有手不見手,胸前有肘不見肘,如見空不打,見空不上,拳不打空起,亦不打空落,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心要占先,意要勝人,身要攻人,步要過人,前腿似跏后腿似忝,首要仰起,胸要現起,腰要長起,丹田要運氣。自頂至足,要一氣相貫。膽戰心寒,必不能取勝,未能察言觀色者,必不能防人,必不能先動。先動為師,后動為弟,能叫一思進,莫教一思退。三節要停,三尖要照,四梢要齊,明了三心多一力,明了三節多一方,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氣,明了三節,不貧不歉,起落進退多變,三回九轉是一勢,總要一心為主宰。統乎五行,運乎二氣,時時操演,勿誤朝夕,盤打時而勉強,工用久而自然。誠哉是言,豈虛語哉!

網載 2013-09-10 20:56:07

[新一篇] 岳陽樓記掩蓋的大大貪官――滕子京

[舊一篇] 岳飛,永遠的民族英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