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區圖書館研究述評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 G258.2 [文獻標識碼] B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社區圖書館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活動領域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本文采用文獻調查的方法,試圖對這一時期社區圖書館的研究活動加以分析,并為今后這一領域的研究明確相關的主題。
        1 社區圖書館研究的概況
    要了解某一主題的研究在某一時期發展的整體狀況,可以采取文獻調查的方式,即對特定時期某一主題領域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本文主要利用《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網》兩種檢索工具,通過篇名和關鍵詞檢索查找1990至2002年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方面的文章,以了解這一主題研究的大致情況。考慮到檢索工具并不一定能夠全面地反映某一領域研究的所有情況,筆者還采取了手工檢索和其他方式,以便盡可能全面地收集此方面的相關文獻。
      1.1 文獻在不同年度的發表情況
    在一定程度上,文獻在不同年度的發表情況可以反映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區圖書館研究的基本趨勢、研究水平和發展的速度。據筆者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在正式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有關社區圖書館的文獻共達74篇之多,具體情況見圖1。
    圖1 1990-2002年社區圖書館相關文獻的發表情況
    附圖g9O232.JPG
    圖1表明,我國圖書館界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研究在90年代初期至中期處于蹣跚起步的階段。1990至1997年的8年時間里,此方面的相關文獻只有4篇,占整個歷史時期相關文獻總數約5%。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城鄉建設住宅的小區化,各地的城市和鄉鎮地區開始形成以社區為單位的區域化建筑格局。由于社區服務和社區文化理念的逐步完善,開始出現作為社區文化服務重要組成部分的社區圖書館。這也促成了圖書館界對這一事物的理論研究。1998至2002年,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相關文獻在數量上有了明顯增多。尤其在2002年,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相關文獻共30篇,占整個歷史時期相關文獻總量的41%。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圖書館界對于社區圖書館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開始日益重視,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1.2 文獻在不同性質的期刊上的發表情況
    文獻在不同性質的期刊上的發表情況可以反映某一主題的文獻的大致分布,以便人們對相關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從而了解某一主題領域研究的不足之處,并促進今后這一領域的研究活動。統計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表社區圖書館相關文獻的期刊共37種,具體分布情況見圖2。
    圖2 1990—2002年社區圖書館相關文獻的期刊分布情況
    附圖g9O233.JPG
    圖2表明,大約有一半的社區圖書館相關文獻發表于圖書情報類的核心期刊上。其中在這一時期發表有關社區圖書館相關文獻的核心專業期刊主要有《中國圖書館學報》、《圖書館論壇》、《圖書館研究》、《圖書館建設》、《圖書館雜志》、《圖書館》等。其次,這一時期的一般專業期刊發表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相關文獻約占總數的38%,其中發文數量在2篇以上的主要有《圖書館學刊》、《福建圖書館學刊》、《山東圖書館季刊》、《河南圖書館學刊》、《江西圖書館學刊》、《河北科技圖苑》等。另外,少數高等院校的學報和其它期刊也發表了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相關文獻,如《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改革》、《文化報》、《黨建與人才》。
        2 社區圖書館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1990—2002年發表的有關我國社區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發展的74篇文獻中,有一定數量的文獻是屬于介紹性或報道性的文章,盡管這一部分文獻的理論價值不是很大,但它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了解國內外社區圖書館的發展。絕大多數文獻都能將社區圖書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力圖探討我國社區圖書館發展的方法和模式。筆者試圖從以下6個方面來分析1990年以來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研究的主要內容:
      2.1 社區圖書館的概念
    我國最早對“社區圖書館”的概念進行探討的學者是廣西社會科學院的廖子良。他在1992年指出,“所謂社區圖書館,就是按社區設置的圖書館,如城市圖書館、城鎮圖書館、工礦圖書館、農村圖書館、特區圖書館、海港圖書館、林區圖書館,等等。”[1]3年之后,霍國慶和金高尚又指出,“社區圖書館就是通過文獻信息的選擇、組織、貯存和傳遞來為一定地區內所有居民服務的圖書館”,并認為,社區圖書館既是社區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圖書館的一種特殊類型[2]。這一觀點在我國圖書館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得到相關文獻的引用。2002年,劉茲恒和薛mín@①又進一步指出,“社區圖書館是指建立在社區內,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通過對文獻信息及其他來源的信息進行選擇、搜集、加工、組織,并提供社區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機構和社區信息交流中心。”[3]可以看出,這一定義更多地強調了社區圖書館的文化教育功能和信息傳遞功能。
      2.2 社區圖書館的特征
    社區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一種特殊類型,具有與其它圖書館不同的特點。霍國慶和金高尚認為,社區圖書館具有區域性、全民性、系統性和多樣性4個明顯特征。1998年,杜秦生又指出,社區圖書館具有網絡化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特點[4];吳翔輝和劉芳則指出,社區圖書館的特點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1)建立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2)以社區內的全體居民為服務對象;(3)兼顧為生產和生活服務,而以生活服務為主;(4)由社區自籌或集資興辦,政府適當撥款支持[5]。2002年,胡長峰指出,相對于傳統的圖書館建設來說,社區圖書館建設有如下特點:(1)舉辦的主體不一樣;(2)讀者對象的多樣性;(3)經費的不確定性;(4)社區圖書館的娛樂性[6]。李紅真則指出,社區圖書館的特點包括:(1)服務對象廣泛;(2)服務方式與服務內容多樣;(3)開放時間靈活;(4)文獻資源多層次化[7]。此外,劉茲恒和薛mín@①又論述到,社區圖書館的特征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1)按社區設置,無等級之分;(2)服務靈活多樣,貼近社區居民;(3)圖書館覆蓋面廣,有利于全民文化的普及;(4)居民參與管理,民主性強;(5)規模不大,以文化娛樂為主;(6)投資渠道、運行機制不一。
      2.3 社區圖書館的功能
    有關社區圖書館功能的研究,很多學者都給予了相當的重視,這在所調查的文獻中有所反映。這里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1995年,霍國慶和金高尚指出,社區圖書館担負著社區的記憶功能和溝通功能。前者是指社區圖書館通過收集、組織和貯存有關社區的文獻記錄,能夠反映社區的歷史和現狀,并有助于人們規劃社區的未來;后者是指社區圖書館通過文獻信息服務能夠實現社區與外界、社區的過去與未來、社區內部組織以及個人之間的交流。杜秦生則在1998年指出,社區圖書館要在社區文化中發揮作用,必須全面啟動3方面的功能:(1)普及知識的功能;(2)宣傳教育的功能;(3)社區信息中心的功能。1999年,王維新指出,社區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應有所加強,具體應做到:(1)開展社區信息服務;(2)加強社區青少年教育的功能;(3)加強娛樂和休閑服務[8]。2001年,王維新又進一步論述到,社區圖書館的功能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1)教育功能;(2)文化服務功能;(3)信息服務功能[9]。2002年,周國昌指出,社區圖書館是社區文化中心,它應發揮的功能包括:(1)主導功能;(2)社會教育作用;(3)傳遞信息作用;(4)網絡信息導航作用;(5)宣傳教育作用;(6)掃除文盲作用[10]。陳勵和則指出,社區圖書館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促進社區發展;(2)培育社區文化;(3)開發閑逸時間;(4)傳遞實用信息[11]。此外,劉茲恒和薛mín@①結合社區文化的功能,認為社區圖書館的功能可歸納為:(1)終身教育的功能;(2)信息中心的功能;(3)文化導向、規范與整合的功能;(4)休閑娛樂的功能;(5)文化服務功能;(6)社區文化的傳承功能。
      2.4 社區圖書館的類型
    有關社區圖書館的類型劃分,目前主要有3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1995年,霍國慶和金高尚主要從布局的角度,以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自然聚居情況為依據,將社區圖書館劃分為3大類,即都市社區圖書館、小城鎮社區圖書館和鄉村社區圖書館。1999年,武曉麗等在論及河北省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模式時又將社區圖書館劃分為4種類型,即都市社區圖書館、城鎮社區圖書館、鄉村社區圖書館和街道(里弄)社區圖書館[12]。2002年,徐麗在論及我國社區圖書館的建設時將之劃分為5種類型:(1)區縣級社區圖書館;(2)城市街道圖書館;(3)住宅居民小區社區圖書館;(4)鄉鎮社區圖書館;(5)村屯社區圖書館[13]。
      2.5 我國社區圖書館的組建模式
    在所調查的相關文獻中,很多學者對我國社區圖書館的組建模式進行了探討。這里只介紹幾種代表性的觀點。霍國慶和金高尚在1995年指出,“社區圖書館的發展要以都市為中心,圍繞每個都市,形成‘都市—小城鎮—鄉村’三級結構,組建城鄉結合的都市中心圖書館網絡,并逐步實現都市中心圖書館之間的聯網,最終形成覆蓋全國、面向11億人口的社區圖書館網絡。”1999年,劉芳和吳翔飛在論及湖南省館在社區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時指出,社區圖書館的辦館形式可有3種,一是分館制,二是與社區合作共建,三是扶持和輔導社區組建社區圖書館[14]。2001年,王紅梅指出,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模式主要有4種:(1)社區圖書館由社區辦事處領導,物業部門管轄,開展有償服務;(2)社區圖書館與大學共建;(3)社區圖書館與企業共建;(4)社區圖書館歸屬公共圖書館統一管理[15]。朱淑華[16]、沈春樵[17]等則認為,流動圖書館或“流通社區圖書館”也是社區圖書館的一種組建模式。劉茲恒和薛mín@①則將社區圖書館的組建模式歸納為4種:(1)公共圖書館開設社區分館;(2)對社區內原有圖書館進行改造;(3)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共建;(4)住宅小區自建。
      2.6 社區圖書館的管理機制
    在所調查的相關文獻中,只有數量較少的文獻論及社區圖書館的管理機制,這表明此問題尚未得到我國圖書館界的充分重視和研究。劉沫和曲曉瑋認為,社區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可實行經營性管理,獨立核算,實行有償服務;在開放時間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到居民早出晚歸的特點來加以合理確定[18]。周國昌在論及辦好社區圖書館的對策措施時則指出,為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從根本上保障社區圖書館館舍與經費的投入;社區圖書館還應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包括人員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等。劉茲恒和薛mín@①則指出,社區圖書館的運行機制應該包括以居民為中心的機制、適應信息交流方式的管理機制、符合市場規律的管理機制、自組織和他組織的管理機制、以及集中與分散的管理機制。
        3 社區圖書館研究今后所應解決的問題
      3.1 理論研究的深入
    綜上所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僅在研究文獻的數量上呈明顯增長的趨勢,而且在研究內容上也較為廣泛,不僅包括社區圖書館的概念、特征、功能和類型,而且還包括我國社區圖書館的組建模式和管理機制。盡管如此,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國際圖書館界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比如,英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就出版過有關社區圖書館方面的專著——《社區圖書館事業:改變公共圖書館的面貌》[19],但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出現有關社區圖書館研究方面的專著。此外,在現有的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研究內容中,有些問題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如社區圖書館的管理機制、圖書館法中有關社區圖書館建設方面的規定、社區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和方式、社區圖書館與其他類型的圖書館之間如何加強合作活動等。
      3.2 實踐經驗的總結
    我國社區圖書館研究另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對現有社區圖書館的實踐經驗加以總結。目前,在我國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都相繼出現了以聯合辦館等方式運作的社區圖書館[20]。這些社區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館藏建設、服務內容和方式、用戶的滿意情況等,都值得我們進行詳細深入的實地調查,以便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為其他省市自治區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起到借鑒作用。此外,實踐經驗的總結還將有助于我們豐富和深化有關社區圖書館的理論研究,并反過來對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起到指導作用,從而最終推動我國圖書館事圖書館建設哈爾濱12~14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肖永20042004本文利用《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等檢索工具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1990-2002)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方面的研究論文進行了定量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并指出我國今后社區圖書館研究所應解決的問題。社區圖書館/社區/圖書館
    Community libraries/community/libraries本文為教育部十五規劃資助項目(01JA870010)研究論文羅峰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肖永英,女,1963年生,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作者:圖書館建設哈爾濱12~14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肖永20042004本文利用《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等檢索工具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1990-2002)我國有關社區圖書館方面的研究論文進行了定量和定性方面的分析,并指出我國今后社區圖書館研究所應解決的問題。社區圖書館/社區/圖書館
    Community libraries/community/libraries本文為教育部十五規劃資助項目(01JA870010)研究論文羅峰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網載 2013-09-10 20:57:49

[新一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舊一篇] 20世紀中國哲學家眼中的科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