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圖書館學理論建設若干基本問題探析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03)06—0008—05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圖書館學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并在諸多理論與實踐性問題上打開了新的研究思路。圖書館學正處在關鍵的歷史轉折點,這一時期,既有學科建設全面深入發展的需要,又有更新認識角度,變革傳統思路的挑戰。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形勢,我們尤不能忽視對學科基礎理論問題的探討,因此梳理圖書館學基本理論問題,建立起揭示圖書館事業和圖書館學本質問題的理論框架必將對本學科的穩健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1 圖書館的本質與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
      1.1 圖書館本質的探討
    架構在虛無上的空中樓閣不會孕育出科學,一門學科的出現和發展必然有它存在的物質基礎和社會認識價值的需要。圖書館作為一個社會實體和社會文化現象有它自身獨特的社會價值,這注定圖書館學將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存在。而在一門學科的構建中,研究對象是決定因素,“它不僅決定著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也決定著研究內容和學科體系的展開”。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理論從實踐中產生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因此要弄清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必須回到它的客觀社會物質存在形式中,即認清圖書館的本質。
    對圖書館本質問題的探討國內外有所不一,以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5年版中的定義:“圖書館是一個手稿、印刷品的集合,或者指各種被組織和保存起來用于閱讀、研究和咨詢的記錄材料(包括影像光盤、縮微膠片、磁帶、聲像記錄和計算機程序)”。這樣一種觀點實際上沒有擺脫傳統定義停留在物質層次和實踐層次的局限,仍是對圖書館工作表現形式的描述,沒有上升到對圖書館的本質認識階段。圖書館的本質應該不僅能夠體現圖書館的本質屬性以與其它事物相區別,還應作為自身非本質屬性的衍生基礎而決定它自身的存在。
    一切社會物質存在無不以社會需要作為其存在的社會基礎。圖書館的存在基于人這種社會要素對信息的需要。人們要生存就要適應環境,要發展就要改造世界。客觀世界就是人類適應和改造的客觀對象。無論是適應環境還是改造世界,首先都需要認識和把握世界的運行規律。認識和把握規律的過程就是人與環境進行信息交流和信息整理的過程。隨著信息積累的激增,人類記憶不勝負荷,為了使生產實踐中的知識保存下來以啟示后人,為了使文明得以在一代代積累的知識上實現深化和延續,惟一的出路就是尋找體外存儲方式,于是作為知識載體的文獻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人類記憶的物化形式。文獻產生后,還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資源體系化需求的形成過程,而這個體系又是與當時的社會信息需求體系相對應的,這樣最初的圖書館便應運而生了。
    圖書館是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產生的,所以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日益表現出開發信息資源,激發信息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的反作用。據上所述,圖書館的本質可以表述為:圖書館是社會文獻的收藏利用機構,體系化信息資源的社會保障中心和進行知識創新、知識管理與利用的社會媒介。是人類文明的集中反映和人類精神的社會表達與實現形態。
    認識如果止于此,我們很可能忽視圖書館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也就是說,圖書館的本質還在于它是一種高尚的人文精神,體現著人對自身本質力量的追求。人的本質力量表現在人不斷地進行自由自覺的創造性勞動,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而這一過程的實現與人類運用理性思維不斷吸納知識信息以促進個體與社會文明素質提高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融合統一的。從這個角度補充定義圖書館的本質,實質上是對圖書館這一社會現象人文本質的揭示。當前圖書館事業在高科技支撐下的跨越式發展尤其不能缺少這種人文精神的指引,否則這種發展將失去以人文追求和人的自身價值為依據的科學精神的本真含義。
      1.2 圖書館的研究對象
    對圖書館的認識和理性把握實質上是對物質實體圖書館的表層認識在理念上的深入。世界的本質是系統,一個無窮無盡的層次系統。人對這一層次系統的認識不僅是逐層深化的而且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認識過程。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已然看到“圖書館”這一名稱已經走出它的最初含義,提升為一個與知識、信息、人的本質和人的價值緊密相關的抽象概念。認識的過程就是從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從分散表象的東西上升到系統本質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預見未來。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探討就生動反映了這一過程。
    縱觀國內外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學術思想的歷史流變,都經歷了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直至今天,關于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還沒有定論。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各國社會歷史發展狀態與認識角度不同外,還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重要原因,即信息作為人類思維的結晶是一種既非物質又非能量的東西。人們既無法從物理化學性質中分析它的存在,也不能單純從社會角度把握它的規律,于是持久的爭論便長期演化下去。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不管社會如何進步,圖書館出現、存在、發展的根本動因永遠是為滿足人類的信息需求,這一需求蘊涵了人類自身發展、文化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需要,而且今天把物質、能量、信息并列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資源體系已得到全世界的認同。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越來越被看成是為社會、個體和組織目標服務,決定企業興衰的戰略性資源。因此當人類進入21世紀,面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全球一體化的推進時,學術界不管從國外的“技術說”—“管理說”—“社會說”到“資源說”還是國內學術界從“要素說”—“交流說”到“資源說”的爭論最終都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即圖書館的內核是一種信息資源體系。不管在宏觀事業建設還是在微觀領域,我們構建學科體系都是圍繞如何建立、維護、開發好這一信息資源體系而進行的。
    圖書館全面系統收藏人類知識并通過一系列知識整序、知識挖掘和傳遞工作為社會的發展和人自身的發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因此圖書館是“動態性、體系化的信息資源集合”。應該注意的是,這不是一個將信息資源簡單堆砌的集合體,而是一個將知識性、社會性、技術性與人文性內化為自己的本質屬性的智能的信息資源集合體。將這一集合體作為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在目前看來應是最貼近圖書館本質的理論起點。雖然這一信息資源集合是在信息處理技術平臺支撐下并與信息技術融為一體,但這只是圖書館發展到信息時代歷史階段性的表現,我們并不能將信息資源的技術外殼與信息資源集合這一研究對象做同一范疇的討論。
        2 圖書館學研究內容和學科體系
    如前所述,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決定著研究內容和學科體系的展開。建立一個科學的圖書館學研究體系本身就是學術研究的一部分,它突出的學術價值就在于為圖書館學的發展建立一個構架,或者說立起了枝和干。圖書館學的發展如同一顆生長之樹。圖書館學之樹生長發育的土壤是人類社會的信息需求,其營養和肥料是圖書館事業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及社會經濟發展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只有這些條件都具備,圖書館才能實現良性發展。
    在建構學科體系前有必要明確兩個問題,其一,圖書館學的學科體系應屬于信息管理學學科的一個方面或一個層次。圖書館的本質屬性就是人類社會文獻信息的社會載體和傳通媒介,信息管理學中的社會信息系統其核心部分是信息資源系統,信息資源系統的主體就是文獻信息資源系統,即信息資源系統中穩定的可重復利用的部分。圖書館的社會功能正與這一文獻信息系統相聯系,是這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二,用信息資源管理學整合檔案學、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圖書館學的廣義含義即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涵蓋了檔案學和情報學,因為在學術發展史上二者皆源于圖書館學。圖書館學的狹義含義即當代圖書館學,是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與檔案學、情報學并列。當代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這一特定形態的信息資源的管理規律,與傳統圖書館學分化出來的檔案學、情報學相區別。伴隨社會信息化和科學發展整體化趨勢的進一步增強,可以預見圖書館工作、檔案工作和情報工作的一體化的整合趨勢。因為檔案與情報工作均是以圖書館為源發展起來的,雖然情報學因其研究對象部分的隱秘性和競爭性而區別于圖書館學,但二者的研究內容仍有大量交叉。情報學的概念范疇、工作方法、學科性質、情報用戶與情報需求、情報系統與我們的文獻保障體系的相應方面都非常相似,即便是現在炙手可熱的競爭情報,其信息資源來源的大部分也是文獻信息,只不過競爭情報更緊密結合市場的動態需求變化而已,而且經營性情報服務與圖書館進行有償信息服務和信息產品開發如出一轍。這一整合即“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的形成。這樣圖書館學在學術發展史上便經歷了一個整分—合的歷史過程。
    初期的圖書館是一種對文獻信息工作初級形態的整合;20世紀50年代針對信息資源在不同領域的特點,先后分化出檔案學、情報學;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三者又整合為圖書館學高級形態,即在分化基礎上的整合,整合為“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從宏觀角度調信息作為經濟社會資源的價值。據此,本文就在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框架下構建圖書館學的學科體系。(圖2—1)
    圖書館學學科體系
    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基礎理論體系】
    附圖G9O301.JPG
    宏觀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應用理論體系】
    圖書館事業建設原理
    圖書館事業組織管理體制
    圖書館協作的理論與實踐
    圖書館學教育
    微觀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建設與服務【業務工作體系】
    附圖G9O302.JPG
    (圖2-1)
        3 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
      3.1 學科判定工具
    上文的學科體系形象展示出圖書館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要判斷這樣一門學科的性質如果沒有科學的判定工具是很容易陷入混亂的。楊文祥教授在《論21世紀圖書館學學科建設方向、學科性質與學科定位》一文中提出:當代科學分類一般從兩個角度進行。一是以科學研究的對象和研究領域為基礎,區分為“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交叉科學”五大學科群;二是以科學研究的層次為基礎,區分為“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兩大類型。這五個學科群和兩大類型相互對應,構成了具有一定橫向結構關系和縱向層次關系的科學分類體系的總體結構框架。這一體系結構就構成了判定各門學科科學性質的主要工具系統。以往的研究對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把握不準、定性不確與這一工具系統內部的結構和層次關系未能厘清有重要關系。
      3.2 圖書館學學科性質的再分析
    以上述判定工具作為判定圖書館學學科性質的指導標準,我們從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客觀對象的運動形式、圖書館學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內容四個方面加以嚴格考察,對走向21世紀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從整體而言,圖書館學應是一門集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技術科學為一體的,融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為一爐的,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
    深入思考這一全新的圖書館學學科性質,本人認為應該特別強調圖書館學是思維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綜合的應用性交叉學科。作為圖書館學研究對象的信息資源體系和圖書館事業,其運動形式既有社會運動形式又有思維運動形式。將思維科學提煉出來作為科學分類的一個基本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思維科學包括哲學、邏輯學、人腦思維機理學、認知科學等一系列學科,特別是后三類學科對圖書館學微觀信息組織的研究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從圍繞組織、建設、開發信息資源這個角度講,圖書館學的本質屬性是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相交叉的一門學科。作為思維科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認知科學,對其進行研究的基本技術手段是信息處理技術。作為信息技術歷史產物的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的形成和發展必然推動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革命性的變革。這里的思維科學應該包含信息處理技術在內。一般觀點認為,信息技術推動了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革命性的變革,它作為一種技術工具改變了信息資源的傳統存在方式,并通過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將圖書館的工作流程進行整合,也就是說網絡信息資源的存在使傳統的信息組織與信息開發方式面臨全新的挑戰。但如果我們更深一步思考這些技術影響的內在動因,便可發現:拋開計算機技術的物質外殼,計算機技術的本質與人類歷史上的一切信息技術在本質上并無二致,都是模擬人類思維過程的產物,從語言文字到借助文獻流通的信息交流,人類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就是對大量信息進行吸收、提煉、建立關聯性的過程,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才能形成創造性思想。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真正了解了人腦思維科學運動的機理才能在計算機技術的協助下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組織、檢索、提煉加工信息的效率性問題。乃至最終達到通過與計算機結合協作來主動控制創造性思維的目標。
    人類歷史上的一切信息處理技術(包括信息收集、積累、標引、檢索、提煉)都是對人類基本思維運動過程的模擬。現代信息技術同樣是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將這一思維過程高度濃縮、高度強化的結晶。圖書館領域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正是在模擬這一過程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完善的。所以說,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已將圖書館學與思維科學結為一體。圖書館領域的信息處理技術如能與人工智能、專家系統技術相結合,不僅會大力促進思維科學、認知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化,而且圖書館信息資源組織管理和開發利用的效率也將會產生質的飛躍。
    圖書館產生的根本內在動因是人類的信息需求,人作為智慧生物在社會與自然環境中生存,有發展自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不竭需要。這一需要的實現離不開知識的積累與創新,圖書館正是為積累知識和創新活動而存在的社會機構,同時社會文明的發展又表明知識的積累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手段的,因此說,圖書館事業的最終目標——人文精神的終極追求與信息技術的介入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即信息技術的出現是對社會發展和人自身發展達到高級階段的一種實現形式,實質上標志著圖書館事業社會目標實現的高級階段。
      3.3 澄清幾點泛化的認識
    到目前,一直有研究者將圖書館學領域的藏書保護、圖書館建筑和計算機科學作為圖書館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交叉的學科的依據,但作者認為,這種認識過于寬泛且不嚴謹。
    藏書保護是自然科學中物理化學知識在圖書這一研究客體上的運用,就像糧庫要用這些原理研究如何保護糧食,倉庫要用這些原理研究如何保護貨物一樣。圖書館建筑雖有文化內涵在里面,但當代建筑學早已融進了文化思維。不僅圖書館如此,任何一類機構的建筑都有一套規則體系在其中,確切地說圖書館也只是建筑學研究的一個實踐客體而已。如果將計算機科學看成是自然科學的分支,不僅從科學分類的認識角度看值得商榷,而且同樣犯了概念擴大化的錯誤。因為現在計算機技術已經無孔不入了,社會經濟生活與科學研究的很多領域須臾不可離開計算機輔助。如果我們認為計算機科學的出現是圖書館學具有自然科學性質的一個方面,也就意味著那些以前沒有但現在已離不開計算機支持的學科都可說成是與自然科學相交叉的學科了,這樣泛化討論的話便毫無學術意義可言了!
    圖書館推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和充分發展。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中就必然存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進行的組織管理,宣傳推廣和用戶心理分析工作。這就構成了圖書館管理學和信息服務市場學的分支。這也是構成圖書館學社會科學性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不管圖書館的組織形式與社會形態如何變化,它都將作為一個信息機構而存在。我們應該運用管理學的方法管理好這一系統中的信息、人員、技術、時間等一系列要素。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一門學科其學科性質的發展也會發生相應變化,但是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存在,它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性質以區別其它學科,一味泛化的討論只能失去自我。因此,在說明學科性質問題時極有必要對現有人類科學知識重新劃分體系結構,這是進行學科性質判定的前提。
    圖書館事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人自身發展的表達形態,更是人實現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圖書館技術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其核心和終極目標是積累、建設、組織、管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以開啟人類智慧,進行創造性活動。圖書館作為人類文明高度集中的歷史文化產物,以其本質屬性及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必然凝聚成一種文化現象,并且與地區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相融合成為一種不可割裂的文化元素,對保持社會穩定和滿足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具有不可河南圖書館學刊鄭州8~12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袁20042004本文從當代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狀況出發,對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學科性質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思考,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人類的信息需求和文明發展是圖書館產生的社會根源,圖書館是保藏、傳遞知識信息,推動社會和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社會文化機構,本文以此作為論述的理論起點,提出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將知識性、社會性、技術性與人文性內化為自己的本質屬性的動態、智能化的信息資源集合體。文章在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的框架內構建圖書館學學科體系,運用科學的學科判定工具得出: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應是一門集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為一體的,融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為一爐的,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文章特別論述了思維科學在圖書館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價值。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圖書館本質/學科體系/學科性質
    library science/research object/essence of library/discipline system/discipline nature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YUAN Fang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In the present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e of the actual research state of basic theory of library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discipline system, discipline character have been thought deeply,a series of new standpoi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Human’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re the social springhead from which library come into being. Library is a social and culture institution which keeps and conveys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promot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erson and society. This article puts the above opin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ory research. Library is a dynamic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aggregation, which integrates knowledge character, social character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 into its intrinsic attribute. Library science system is structured in the frame of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cience in this paper. By the judge tool of discipline character, we can educe the conclusion: Library science is a highly synthesized cross-discipline which integrates social science, thinking science, natural science, while including basic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The article e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of thinking science in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袁芳,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袁芳(1978-),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 作者:河南圖書館學刊鄭州8~12G9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袁20042004本文從當代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狀況出發,對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學科性質等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思考,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人類的信息需求和文明發展是圖書館產生的社會根源,圖書館是保藏、傳遞知識信息,推動社會和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社會文化機構,本文以此作為論述的理論起點,提出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將知識性、社會性、技術性與人文性內化為自己的本質屬性的動態、智能化的信息資源集合體。文章在文獻信息資源管理學的框架內構建圖書館學學科體系,運用科學的學科判定工具得出: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應是一門集社會科學、思維科學、自然科學為一體的,融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為一爐的,高度綜合的交叉學科。文章特別論述了思維科學在圖書館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價值。圖書館學/研究對象/圖書館本質/學科體系/學科性質
    library science/research object/essence of library/discipline system/discipline nature    羅峰 男(1972-)上海行政學院行政學教研部講師。

網載 2013-09-10 20:58:05

[新一篇] 21世紀初的中印關系

[舊一篇] 21世紀情報學的學科定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