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渴求的淡水  ——世界環境綠皮書之一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地球上總的水體積大約為14億km[3],其中只有2.5%是淡水,或者說只有0.35億km[3]的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雪的形式封存于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或成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濕氣和埋藏相對較淺的地下水盆地。這些水資源中可用的部分僅有20萬km[3]——不足淡水總量的1%,僅為地球上水資源總量的0.01%。這些能夠利用的水很多都位于遠離人類的地方進而為水利用帶來了復雜的問題。
  淡水補給依賴于海洋表面的蒸發。每年海洋要蒸發掉50.5萬km[3],即1.4m厚的水層。此外,陸地表面還要蒸發7.2萬km[3]。所有降水中有80%降落到海洋中,即45.8萬km[3]/a,其余11.9萬km[3]/a的降水落于陸地。地表降水量和蒸發量之差就形成了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的補給——大約4.7萬km[3]/a。
  全世界約有1/3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在這些地區的淡水消費量超過可更新水資源總量的10%。大約有80個國家,40%的世界人口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嚴重缺水,估計在25年之內,2/3的世界人口將要居住在水緊張的國家里。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將會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將要用于滿足人口增長所引起的食品生產。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人口增長、工業發展和灌溉農業的擴張是引起水需求增加的三個主要因素。過去的20年中,農業消耗了經濟發展中的大部分淡水,規劃者一直認為通過增加更多的基礎設施來控制水文循環,這樣就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水量。傳統上,修筑河壩是保障灌溉用水、水力發電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手段。世界上最大的227條河流中,已經有大約60%被堤壩、引流、運河等強烈地或中等程度地切割,同時對淡水生態系統也造成了影響。從增加糧食產量和水力發電等方面來看,這些基礎設施的造價也非常之大。在過去的50年里,堤壩改變了世界河流的形狀,使得不同地區約4000萬——8000萬人口遷移,導致臨近的生態系統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湖泊、河流和地下水資源中70%的部分為農業所用。其中大部分用于灌溉,從而提供了40%的世界糧食產品。過去的30多年里,灌溉地面積從不到2億hm[2]增加到2.7億hm[2]是。在同一時期,全球水的提取約從0.25萬km[3]增加到0.35萬km[3]以上。由于管理不當,世界上20%的灌溉土地已經鹽堿化,另外每年還有150萬hm[2]正受到影響,明顯地造成作物減產。受鹽堿化影響的國家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
  對于世界上許多貧困人口的健康而言,持續飲用未經處理的水仍是最大的環境威脅之一。盡管使用改善水供應的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79%(41億)增加到2000年的82%(49億),但仍有11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24億人缺少足夠的衛生條件。這些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非洲和亞洲。缺乏安全的水供給和衛生設施導致了上億例與水有關的疾病,每年至少造成500萬人死亡。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生產造成了嚴重的但難以定量化的負面影響。
  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用水和衛生設施仍然是個特殊的挑戰。大約有1.7億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居民能夠得到安全水的供應,0.7億人在90年代的頭5年擁有適當的衛生設施,但這些影響仍是微不足道的,因為約有3億多的城鎮居民仍然缺乏安全水供給,并且到1994年底仍有將近6億的居民缺乏足夠的衛生設施。然而,過去的30多年里,由于在廢水處理方面的投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地區已經成功地制止了地表水水質的下降——或者更準確地說——提高了地表水的水質。
  水質的問題常常和水的可用性同樣嚴重,但是卻很少有人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在發展中地區污染源包括未處理的污水、化學排放物、石油的泄漏和外溢、傾倒在廢舊礦坑和礦井中的垃圾,以及從農田中沖刷出的滲入地下的家用化學品。世界主要河流半數以上已經被嚴重地耗竭和污染,周圍的生態系統受到毒害,并使其質量下降,威脅著依賴這些生態系統的人們的健康和生計。
  約有20億,占世界人口1/3左右的人依賴地下水供給,每年要消耗全球水量的20%(600-700km[3])——其中,大部分取自埋藏較淺的地下水。許多農村居民完全依賴于地下水。
  與地表水相比,人們較少關注地下水水質和使用所引起的問題(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關于地下水儲量和流量的數據就更令人懷疑了。然而,在歐洲由于許多居民都依賴這種水資源供給,因此對地下水水質的關注較多。一般說來,地下水比較容易受過度開采和污染等因素的威脅。
  如果地下水的使用量長期超過自然補給量,那么地下水位就會下降。印度、中國、西亞、前蘇聯、美國西部和阿拉伯半島的部分地區就曾經歷過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的利用受到限制,也增加了農民用水泵抽水的費用。過度抽取地下水會在沿海地區引起鹽水入侵。在印度的馬德拉斯,鹽水已經向內陸入侵了10km,污染了許多井水。
  20世紀的水開發減少了沼澤和濕地,將水移為它用,改變水流,以及工業和生活廢棄物對水的污染等對淡水生態系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許多河流和湖泊,生態系統功能已遭到破壞,或已完全喪失。在一些地方,需水量的增加使得大河的來水量減少,對沿岸和臨近地區產生了影響。據報道,高取水量已經導致了生態系統再生能力的喪失,多種野生物種消失,尤其是食物鏈頂端的物種。
  1972年以后的20年里,水供給基礎設施的開發一直在政策選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許多水資源管理創新的方法還是在90年代才引進的。在這段時期內,主要的政策趨勢包括:
  ·意識到水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強調水的高效分配;
  ·認識到流域管理是效管理水資源的關鍵;
  ·在河流所經過的行政區域之間開展較大的合作,以保證資源的公平分配;
  ·改善數據的收集;
  ·認識到所有利益有關的團體在水管理中的作用;
  ·通過綜合的水資源管理實現戰略政策上的主動;
  ·意識到包括人口和工業的增長、污染加劇等各種因素導致的水匱乏問題越來越嚴重。
  正當發達國家在解決水質問題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的同時,在發展中國家形勢卻是越來越嚴峻,許多發展中國家正經歷著不斷增長的水需求和水污染。更多的國家將面臨水緊張和水匱乏。
世界環境京16~20N2生態環境與保護20032003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  在25年之內,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將要居住在水緊張的國家里。  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將會提高40%。 作者:世界環境京16~20N2生態環境與保護20032003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區。  在25年之內,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將要居住在水緊張的國家里。  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將會提高40%。

網載 2013-09-10 20:58:30

[新一篇] 在主題是水的第31個世界環境日  環保總局發布將采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環境

[舊一篇] 大學服務職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  ——美國和中國個案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