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譯文]   多少舊日的往事,已經化作一場空;卻還若有似無地縈繞心頭,仿佛是在夢中。

  [出典]  五代 李煜   《子夜歌》

  注:

  1、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2、注釋:   

    何:什么時候,哪一個。

    銷魂:靈魂離開肉體。形容極度的愁苦或極度的快樂。語出“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梁·江淹《別賦》)。

   何限:哪里有個邊際。

   故國夢重歸:重夢歸故國。

   覺:醒。

   誰與上:與誰上。

   秋晴望:在秋日的晴空下登高遠望。

 

  3、譯文:

    人生的遺恨何時才能完結?只有我如此悲痛,沒有盡頭。睡夢中回到故國,醒來卻仍然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不由得雙淚暗灑。

    亡國后的日子孤單清冷,無人陪伴。誰還可以和我一起登高遠眺,遙望故國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遠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多少舊日的往事,已經化作一場空;卻還若有似無地縈繞心頭,仿佛是在夢中。

  4、李煜生平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和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5、 這是后主入宋后的作品.表達了亡國的悲痛和對故國的無限思念.

    開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遺恨何時才能完結?只有我如此悲痛,沒有盡頭.睡夢中回到故國,醒來卻仍然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不由得雙淚暗灑.這也正是開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國后的日子孤單清冷,無人陪伴.誰還可以和我一起登高遠眺,遙望故國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遠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可是那種快樂的日子,再也回不來了.往事不過是一場春夢,美好但難以留住.醒來依舊是空,什么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回憶和痛苦.多么希望現在的悲苦也是一場夢,終有醒來的一天!只奈何,好夢易醒,噩夢卻永遠沒有盡頭.

   這闋詞以思念故國為主旨,直白不假修飾,悲苦之情傾瀉而出。起筆即言愁恨,可見內心之苦恨,難以抑制。獨我,只有我。給人一種無人能解的凄惶和絕望。兩個夢字,意義不同故不覺重復。第一個夢,是對往事的依戀和對現實的無奈。美好的過去只能長記于心,故國只能重逢于夢,卻再也無法回去了。

    后一個"夢"字,則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慨和無奈。往事如夢,醒來成空。徒留傷感。但現實的苦痛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永遠無法如夢般消失。這就讓整首詞,沉浸在一種極度無奈又空蕩的氣氛中。

 

    6、 讀著李煜的《菩薩蠻》內心一片荒涼,就如那冷冷的秋風吹過夜幕下的楓葉樹般,枯黃的葉子一片片掉落,沒人能感受內心的那份思念與痛楚。人生的愁就如李煜寫的一樣怎樣能免得到呢?時常的保持著微笑,只不過是一種自我的安慰,而真正那份對家人、對朋友的思念何嘗不是一種常隱的痛呢?其實,也說不出那到底是為什么?有時候一個人靜靜的呆著多半是多愁善感,特別是我這樣的人,靜靜讀一首太過于悲傷的詩,或者看一片感人的電影,都會如此的這般。   

     一個人長時間的流浪,有時候也就成了長時間的孤獨與寂寞,常常將思緒撤落成一片片多愁善感的落葉,有思念、也有愛;有情、有時候也有恨。是的,對于一個長年累月在外很少歸家的人,一個經歷太多人間煙火的人,除了看得淡薄與孤獨以外又能以什么來彌補那份空虛呢?沒有人愿意孤獨,也沒有人愿痛苦,但是愿與不愿意有時候都不是我們想的!快樂是原自于內心,可內心卻常常不會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愿不愿意的問題也就不是自己能想的! 沉默常常是自己是自己最好的禮物,最好的禮物是流浪所給的!人家常說“你怎話這么少”!話怎么這么少?難道需要那么多話嗎?我只能這樣講。只是不想講太多的話,太多話有的時候自己和這個城市是格格不入的,原因是自己太想那個離自己遙遠的家與朋友,除了工作、事業還有什么要講的!像我樣多愁善感和想象力豐富的往往都是比較的沉默的,有時是因為一種無奈,或者是因為太過于孤單。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常常有意無意的念起李后主《菩薩蠻》的這一句,總覺自己要些什么,而事實卻想要東西卻不存在于現實之中。在這個城市生活著就是這樣子的,有下過的雨沒留下雨后的彩虹,沒有彩誰會陪我去彩虹呢?

    7、“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一般人的情形,言外是說,如果只是一般人那種愁恨,倒也罷了。“銷魂”謂因過度刺激而神思恍惚,如魂欲離體,可用以形容極度痛苦情狀。“何限”意同無限。“銷魂獨我情何限”,是說自己的愁恨多而強烈,世上沒有誰像自己這樣痛苦:常人只是難免有時含有愁恨,自己卻時時刻刻都在痛苦之中,永無歡樂之時;常人的愁恨還可以忍受,自己的痛苦卻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夢中是一國之君,多麼尊嚴、富貴、歡樂;醒來卻變成了亂國之囚,多麼卑賤、屈辱!由最頂端一下跌到最底層,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怎能不刺痛他的心,使他心碎腸裂,淚流滿面。據《默記》卷上說,李煜入宋後,「有旨不得與人接」,直如身居囹圄之中,這與從前正好形成強烈的對比,昔日的富貴繁華,恰恰反襯出今日的孤獨淒涼。過去的一切已成虛幻,作者五內摧傷,無可奈何,只有悲嘆往事如夢,再也不會重來了。但明知往事不堪回首,作者卻又無法把它忘卻,這悲嘆的本身,就是對過去的眷戀。

 

       8、對于無常,后主是無奈的。無奈中品味孤獨,思前塵,憶往事。孤獨中,更加深其悲世情懷。在他眼中,往事如煙,人生如夢。因此,他的后期詞作中多次出現“夢”字。如: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烏夜啼》)“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子夜歌》)“多少十艮,昨夜夢魂中。”(《望江南》)“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浪淘沙》)在夢中,曾多少次與佳人相逢,曾多少次流連鳳閣龍樓;夢醒時分,卻依舊是“簾外雨潺潺”, “三更滴到明”。人生本無常,大夢本虛幻。夢中愈是輝煌,醒后愈是闊帳。夢里越美好,現實越冷峻。夢中、夢后的巨大反差加深了他的悲觀情緒。以夢來體驗無常,加劇了他人生虛幻的感嘆。

  李煜的詞作中也經常涉及到空,如“往事己成空,還如一夢中”(《子夜歌》), “想得玉樓瑤殿月,空照秦淮”(《浪淘沙》)等。夢即空,空即夢。色即空,空即色。在前塵往事的空追憶中幻化出一系列色相:珠圍翠繞的嬪娥、纏綿相思的情愛……作者因空生色,因色悟空,傳情入色,見色生情,循環不己,陷入難以自拔的深淵。他不止一次地吟詠人生無常,他不僅以詞人的直覺體悟到無常,更以一個亡國之君經歷了人生的大悲大痛,品嘗了無常帶給他的苦酒。無常即為空。山盟海誓的愛情,驚天動地的帝王偉業,確實如空花陽焰!歷史已無情地道出答案:歷代帝王,或明君,或昏王,終是一杯黃土掩風流;各個王朝,無不由興到衰,走向滅亡之淵。他時時吟詠無常,念念不忘空。

  綜上所述,李煜作為南唐最后一代皇帝,他受到家庭的影響,從小信奉佛教。在登上王位之后,他還以帝王的影響力建寺度僧,誦經禮佛,親近高僧,在國民中推行佛教信仰。與此同時,李煜還以詩詞作為弘法的工具,在詩詞中表達自己對佛法的體悟,借以擴大佛教的影響。

 

    9、世人有幾能體會“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尋味?則然又怎有那么多的“當時只道是尋常”?“自古多情空余恨”,在前情往影相交映中,追憶已只是“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世事如白云蒼狗,瞬息萬變,“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緣聚緣散,人總是再那回眸之間,美麗便消失了。心痛,可卻只能無奈,驀然回首,清淚暗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那些紛紛擾擾的愛恨情仇,已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去。
    
     多年后,每每想起,或許會有那一度思量,一陣心痛,但這殘缺不全的美麗,卻使你的生命蒙上了一道惘然的美麗。去追憶,想回到過去,回到那初見之時,人生若只如初見。
    
     花謝花飛,落盡了人世滄桑,花在枝頭綻放是燦爛的,凋零后的陣陣余香,亦讓人回味無窮。愛過了,錯過了,淚過了,痛過了,只剩那淡淡余香,脈脈殘念,深埋心底,追憶往昔那初見的美麗。
    
     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曾經的美麗已成水月鏡花,淚眼雙垂,在那回眸之念,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10、其實一切只是一場夢,當夢一旦醒來,一切還要重新開始。

    純真的遠走,韶華的東去,人生不會有重復。我還是依舊固執,終古不變,不停的摔,不停的爬。

    祝福自己將來不管經歷什么樣的挫折,都不要放棄。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5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