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譯文]  悠閑地靠在枕上,隨意地閱讀詩篇,心情是無比的舒適美好;下雨的時候,門前的風景更加優美了。

  [出典]  李清照 《攤破浣溪沙》

  注:

  1、《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2、注釋: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開淡黃色花,果實種子可入藥,性溫辛,能去寒濕。

   熟水:宋時的一種飲料。

   分茶:宋•楊萬里《談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詩:“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是宋人加工茶水的一種方式。

   書:《歷代詩余》作:“篇”。

   木犀花:即桂花。

 

  3、譯文:

    大病初愈,兩鬢添白發,臥床待起,缺月上窗紗。沏一碗溫性去濕的豆蔻熟水,不要喝涼性偏弄常沏的茶。

    枕上看書,閑時吟誦多自在,門內觀景,雨中風物。包藏無限意,風致多高雅的有整天與我做伴的木犀花。

  4、李清照生平可見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這首詞創作于作者的晚年,主要寫她病后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

  “病起”,說明曾經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發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發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這個處理極妙,意思似乎是說,頭發已經那樣,何必再去管它,還是料理今后罷。這不僅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態度,行文也更簡潔。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在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閑散,漫不經心,兩字極為傳神。“上”字說明此乃初升之月,則此殘月當為下弦月,此時入夜還淺。病中的人當然不能睡得太晚,寫得極為逼真。上句寫的是衰象,此句卻是樂事,表明作者確實不太以發白為念了。“豆蔻”為植物名,種子有香氣,可入藥,性辛溫,能去寒濕。“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沖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頗為講究。“莫分茶”即不飲茶,茶性涼,與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為飲,即含有以藥代茶之意。這又與首句呼應。人兒斜臥,缺月初上,室中飄散縷縷清香,一派閑靜氣氛。

  下片寫白日消閑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閑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閑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閑時也只能看點閑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閑散在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俞平伯說這兩句“寫病后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詞選釋》)所見極是。末句將木犀擬人化,結得雋永有致。“木犀”即桂花,點出時間。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花終日“向人”,把木犀寫得非常多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木犀的喜愛,見出她終日都在把它觀賞。“醞藉”,寫桂花溫雅清淡的風度。木犀花小淡黃,芬芳徐吐,不象牡丹夭桃那樣只以濃艷媚人,用“醞藉”形容,亦極得神。“醞藉”又可指含蓄香氣而言。

  此詞格調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它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6、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大都交織著對亡夫,流徙等個人遭際的悲嘆和對山河破碎、國勢日危的憤慨。風格也多于婉約本色之中增添了不少沉郁的氣質。唯有這首(<攤破浣溪沙》寫得平和恬淡。初看此詞好象詞人是在抒寫病后閑適生活的情趣,其實不然。全詞一開篇我們就看到了詞人兩鬢斑白、一臉病容的憔悴形象。她身臥病榻,獨與殘月為伴;煎服湯藥,被迫忌飲清茶,心情自然是凄苦的。

  上片就這樣通過對詞人病中形象和處境的描寫,顯示了她的孤獨,寂寞與哀愁。“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這是作者自我描繪的形象。“病起”就是病剛好,“蕭蕭兩鬢華”就是頭發稀疏了,兩鬢已有了自發,是老年的形象。“臥看”是因身體衰弱而不得已的動作。“殘月”是下弦月,“上窗紗”是說時間已經是后半夜了。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豆蔻連梢”就是豆蔻。這種植物連枝生,所以古人說豆蔻,都是這四字連用。梁簡文帝詩:“江南豆蔻生連枝。”杜牧詩:“豆蔻梢頭二月初。”張良臣詞:“蠻江豆蔻影連梢。”豆蔻是藥物,性溫,味辛,能行氣,去濕,和胃,主治胃痛、胸悶、腹脹、嘔吐等癥。“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之一,其中就有豆蔻水。《事林廣記》別集卷七載有諸品熟水,并有造熟水法:  “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煎滾湯在瓶器內,然后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若以湯泡之,則不香矣。”又有豆蔻熟水:  “白豆蔻殼撿凈,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這里就是煎的豆蔻熟水,說明主人公仍在病中。“莫分茶”是飲這種熟水時,勉強稱它為茶用以自慰,意思是沒有分清是什么茶,叫不出名字的茶。茶種類很多,分別其高下,唐宋時人很是注意。《茶録》:“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之視人氣色也。”白居易詩:“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又《能改齋漫綠》:“朝臣時有乞假觀省者,欲量賜茶藥……宜各賜茶三斤,蠟面茶二斤,草豆蔻一百枚,青木香二斤。”可見當時茶藥并重,可分別,或不分別。

  下片轉而寫白天,唯一能聊以自慰的事就是臥床吟詩誦文,觀雨賞花。這樣的生活從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閑逸舒適的,而且詞人也用了“閑處好”和“雨來佳”加以稱贊。但從這些描寫中畢竟還是流露出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悵惘之情。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是寫病中自己讀書的感受和周圍的景象。

  病中隨意讀一些詩詞、書籍,和平日里正襟危坐在那里看書只求記誦不同,更能領略其中的奧妙,品味其中的滋味。眺望門前的景色,是那樣美好。不知何時下起的絲絲細雨,給這景色增添了奇異的艨朧的美。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是作者自述病中生活,雖然臥枕不起,但枕上看詩書卻不受什么干擾,才感到因病閑居的好處。“處”讀第三聲,“閑處”就是閑著居住。這也是聊以自慰的口吻。“門前風景雨來佳”就是異鄉孤處,門前冷落,且聊觀雨景自娛。這還是自解自慰的口吻。這里“枕上詩書閑處好”還隱約地表現了某些道理,有著更深一層的含意:有許多感情,在平常的日子里是不能真正體驗到的,只有經過磨難之后,才能領略其中的可貴之處。這是她在經過艱難坎坷的晚年生活以后的總結。由此可見詞人晚年對生活不僅沒失掉信心,而且感情更加深沉了。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在門前美好的景象中,木犀花,也就是桂花,尤其值得稱贊:桂花啊,你整天向人舒展著枝葉,散發著濃郁的、沁人心脾的芳香,你的體態柔和,香味醇厚,自是第一流名花。

  結句,詞人采取了宕開一筆的寫法,詞人想使自己從愁苦中解脫出來,但根本不可能。病中孤寂,卻以淡言出之,種種自慰,實是苦中之苦。看來平淡安閑,但詞人的心中卻無時無刻不埋藏著深深的痛苦。這種痛苦寫得越淡,也便越難以忘懷,越加深沉感人,仿佛平靜的江河之下,奔涌著揣湍激流,這激流正是詞人感情的激流,痛苦的激流。 來源:《宋詞鑒賞詞典》

 

   7、  “忱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長期病臥床,只能是忱上看書讀詩,卻為何“閑處好”呢?一方面此時看書不是為了記誦,而是消遣排憂解愁,因而讀得自然是仔細,并能體味其中的奧妙和滋味。二來詞人經過許多打擊,看到了黑暗的現實,人生和自己幾方面的曲曲折折,溝溝坎坎,因而這時看詩讀書,不更能領會其中的意義嗎?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有那么多含義,如果不是仔細揣磨,怕是要忽略多么蘊含的詩意和感情的潛流啊!

  接著作者用錯落的筆觸,為我們攝下了一個遠鏡頭:“門前風景雨來佳。”在讀書的當兒,恰到好處地下起了小雨,蒙蒙的雨絲,為我們醉心于詩中的詞人織起了一片綠色的網,沙沙的雨聲為這幅靜止的圖畫又添上了動人的音符,動與靜的美妙結合構成了一幅朦朧的美的圖畫!然而就在這美好的境界中,你是否注意,一種如同雨中絲一樣纖細的愁情隱含在文字的背后呢?多好的意境,多美的詩意,在這位女詞人的筆下出現了。我們不禁要感謝詞人,她賜予我們以藝術的美的享受,同時,透過這美好的詞句,我們也領略了清照人格的美

 

    8、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這是我很喜歡的詞句。讀來總會讓人內心忽而風和日麗,忽而煙雨朦朧;忽而安詳寧靜,忽而急厲喧囂。如同高清鏡頭里放映的萋萋江南,愔愔暮空。聲喧亂石,色靜深松。

    一幅山清水秀的潑墨畫漸次渲染,遠近高低層層鋪疊。攤開手掌的皮膚,可以明晰觸及淡黃花樹的呼吸聲音。而徐徐涼風淺吟低唱,竟自漫漫流淌,蜿蜒成掌紋中一縷縷溝壑縱橫的古韻河川。

    怯怯轉換鏡頭,小推香院柴扉,卻又是另一番昏暗光景。瞬間已是春潮帶雨晚來急,陽光合閉孤城,竹山云海緩緩隱沒深處。獨倚小樓聽風雨,看那塵世如潮如水,浪來浪去。

    清照正在此間,云鬢如墨,哀托香鰓,明眸消凝。又款款凌風而動,形若幽蘭,朱唇微啟,門前風景雨來佳。

    靜越時光輪回,春宮女子已自煙銷玉隕。然而她的清麗詞句隨世流長,勝過萬千千古絕聯,柔情蜜思縈繞于騷人墨客眉頭,心間,日常顰笑。怎待消除,話卻月滿西樓。

    我才偶而徘徊其中,臨風樓臺,放任發絲飛揚。想著我的門前,角樓陽臺下是青青菜園,生長著各種翡翠般的蔬菜。眼下很多磚石格子,或者紅木青瓦的古舊樓亭蔓延,鱗次櫛比。成片的修竹和芭蕉夾雜纖陌,颯颯作響。遙岑綠黛,層巒疊嶂,流水自送清嘉,兩岸青山相對而出。

    門前風景,妖桃秾李,倒似是蓬萊福地,水月洞天。

   伸手撫摸,除卻些微清風盈袖,涼涼生滋,只落得一場空。

   而這天氣也確實出奇,不肯附和人意。我自幽居龍潭兩月,多是沐風驕陽,天高云淡。然而這天一早起來,發現門前竟然大雨傾盆,天地混沌。我本以為會如兒時,心情追隨雨幕的陷阱,昏暗迷途一整天。哪會想到,能獨倚小樓,傾聽風雨,脈脈淡看清照的詩意江湖。

    深山深雨深幾許,霧林霧天霧滿樓。門前幾乎已經沒有視線。開闊的群山若隱若現,草木參差如煙,屋隴亭閣若氤氳清墨,忽而轉露山角,忽而隱沒峽谷。濃霧隨風飄蕩,滾滾撩人,卻像萬馬奔騰,又似透明玻璃瓶中的牛奶,拿在手里,輕輕震顫,就此晃蕩翻涌瀑卷而去。霧霰來回,細細觀望,竟如同山林蔥翠的嫩綠往復蕩滌。不多會兒,一座座以往遠在天邊的滿山修竹,恰似直撞我而來。

    倚樓傾聽。雨打芭蕉,葉葉聲聲渾然清發。天地早已連成一片,融會貫通,不止霧氣灰暗,穿梭粘結,還因整個空山共奏的一體樂符。門前的一切風景,似乎都在呼吸。可以清晰聽見山筍和野花拔節的聲響。

   時光此刻卻是安靜的,從山巔霧海的彈唱中打馬而過。繼而回轉身來,悄然徘徊,嫣然一笑。

   泥土清洗灰土面龐,草茬脫掉昨年黃衫,碎石道路蜿蜒盤旋,消失成直沖云霄的茫茫天路。

   門前的風景,是高清鏡頭里的定格。濃烈妖艷,而且單調。如果有霧雨籠罩,洗盡鉛華,剝離灰塵,你會驚喜發現,一個真實的世界。

   雨還在下。

   我的,或而風流醞藉,或而囂張跋扈的年輕時光,還在那里微笑。

   可是我門前的風景,是會呼吸的。(文 / 陳小魚Oo

 

   9、“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其實對于生活在塵世的蕓蕓眾生來說,生病是難得的讓自己心神俱靜的良機,記得大學時講外國文學史的老師在分析天才與疾病的關系時,認為許多被病魔長期困擾的天才往往會有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人在生病時可以更深入的關注自己的內心,這固然是極重要的主觀原因,但客觀上,這些人的疾病無意中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更為寬松的創作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否則,在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誰又能在隆隆的機器轟鳴中偷得浮生半日閑呢。

     病的結果是“閑”。可不要小看了這一個“閑”字,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王孫公子,或權重一方,或富甲天下,都未必有這片刻的清靜。

     對于一個熱愛讀書之人,有書可讀,并且這詩書就在伸手可及之處,讀累了,便可隨時向后一仰,往枕上一靠,這是何等的愜意自在。望著窗外那淅淅瀝瀝的小雨,浸潤了天地間的一切,也滋潤著自己的心境,此情此境,除了一個“好”,一個“佳”,又有什么語言可以表達呢?

 

    10、當李清照在感嘆“病起蕭蕭兩鬢華”的時候,居然還能瀟灑地吟上一句“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足見雨給予人的那種喜悅的力量。風和日麗固然可愛,但天有不測風云,經歷風雨方見彩虹,如此,何不敞開胸懷,以大自然的這種給予為喜。“斜風細雨不須歸”,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樂其樂,無復風雨之患……

 

   11、書房的名字不在乎它有多好多講究,只要自己喜歡就好――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認識,一種自許,一種規劃。書房是讀書人的精神后花園:這里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浪漫,有舉案齊眉紅葉題詩的溫馨,有“閑敲棋子落燈花”的靜雅,更有“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的心境……(我的書房就叫“閑閑齋”吧)

    讀書就應如李清照的詩詞,“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閑讀書,讀閑書,才能有審美的感受。(作家王小鷹)  

 

    12、舊時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古訓,其實,如今這里什么也沒有。我早已過了如是夢幻般的歲月,名利、地位、金錢、美女,均與我無緣亦無干。倒是極喜愛女詞人李清照的那兩句詞:“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仔細想來,“一壺茶,一本書……人生的至樂似乎也不過如此。”周作人以為,再添加一碟豆腐干絲,那意境更至臻化了。(作者:李學民

 

   13、 每次輕輕讀起易安的詞,心底總會莫名的凝聚一縷迷霧般的愁緒。知道,我不是易安,哪怕傾盡所有的文字,也不可能有她的筆韻。只是,那縈繞在她字里行間,揮之不去的凄清與寂寞,想必,我能讀懂。

  疏雨小風夜正濃,殘燈猶照映窗桐。

  思緒,在無人驚擾的夜里,淡淡而沉靜,一如月照空山竹影長的悠遠。

  不覺中,那個溪亭日暮里沉醉,那個臥看殘月上窗紗,那個折得梅枝卻嘆人間天上無人堪寄的女子,輕如一聲悠遠的嘆息,悄然,走進我的心里。

  多少個夜晚,她在我的燈下淺吟低唱著:“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清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懨懨傷懷。

  曾經,那眼波才動被人猜的詩情韻致;那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天真嬌媚;那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的安然閑適;那歲寒雪飄低卷簾,共他朝夕吟和梅添香的款款深情,都是她低眉信手處的淺墨心痕。

  以為,這樣的日子會相隨到老,直到白發蒼蒼、兒孫滿堂。

  卻不料,好景難留終成空,相別,殊途茫茫兩不聞。從此,在這熙熙攘攘的塵世中,那份孤獨無望的守候,在夜闌猶剪燈花弄的感月吟風中,每每,意冷心灰,猶吟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的黯然。

  寂寞疏雨濕秋千的悵然里,唯有那一卷詞的幽,氤氳著滄桑的暮色,停泊在久遠的風月中,留下無盡的愁賦,跌落在寂寥的凡塵世間,書寫著“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的聲聲嘆息聲聲怨。

  回首時,凝墨信手詞婉約的文采風華如今只付了逝水流年。只道是,風眷眷,月依依,舊時詩書舊時意,唯有美人不似、舊年時。

  今年仿似特別的多雨,雨絲輕柔的、悄悄來到我的窗前,那輕靈透明的身影,舞動著繾綣飄緲的詩情。卻,終是不能落入我的眼簾,無法一一看清雨兒游絲般的清盈。

  有人說,目不能及處并不代表心靈不可抵達。問風兒,風兒不語,只猶疑著在我的發絲間纏繞。

  遠處的山嵐纏繞著若隱若現的云霧迷離,在煙雨的氤氳中,輕卷著不可言說的飄逸。

  往昔的天真與夢想,已如一掬清沙,在指縫間悄然流逝。曾那樣小心冀冀的、用滿心的憐惜來珍重深藏的真,卻終究沒能抵過歲月的侵蝕。燈欲落,涼風入袂。欲話平生,最是愁人。

  摘一朵易安小令簪于發間,默默吟詠疏影橫斜的心事,凝眸時,淚與燈花同落,心字已成灰。

  徐徐清風里,誰系風鈴,不寐泣深更。這風中輕漾的鈴聲,是為我暗啞的心弦伴歌?還是在輕輕叩響那塵封的昨日?

  夜,染透了漫漫的輕塵與長天。(作者:伊落心殤

 

  14、在明媚的春光中,手攬一卷喜愛的書,書頁恰好翻到自己最喜愛的那一章。然后,讀書倦了,放眼望去,草長、鶯飛、花紅、水綠,一股清新的歡暢的甘美的柔情的春天的氣息直入肺腑,讓你立時感到生機勃勃的景致中,生命在歡唱,精神在成長,這是何等愜意、自在的讀書境界啊!

   在春雨中讀書亦是一種不錯的享受。清朝文學家張潮,是個情趣高雅的人,他所著的《幽夢影》,妙語連珠,情趣盎然。比如雨天宜干什么,“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誠如斯言,春日有雨,逛不得街,踏不得青,閉門在家,坐擁書城,一邊喝茶,一邊讀書,悠哉游哉,怡然自得。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讀書累了,就推窗看雨,春雨,淅淅瀝瀝,飄飄灑灑,朦朦朧朧,如煙似霧,清人神志,攝人心魄。

   “春日讀書洗墨硯,南風吹來綠窗花”。春日讀書,如魚潛水,如鳥翔空,無拘無束。“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在春天里讀書,更能奏響了一年之中奮進的序曲,撥動了心中最美的心弦。

 

   15、心境的變化來自于對生活的認識,既然不能相忘于江湖,那么做到心如止水又真是不容易。在歲月中行走,在感情中穿梭,心境的遷徙也就在所難免。同樣是聽雨,少年、中年、老年三個不同時段的滋味會斷然不同。“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風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年齡由小到大,經歷由薄到厚,感悟由淺到深,心境不知不覺也由激到緩。情感的河流,有時的確載不動壓在心中的惆悵。

  生活的挫折和磨煉,可以磨礪人的心志。有的心由此長滿老繭,堅硬得沒有知覺,而有的心卻依然柔嫩如初,敏感地觸覺到那怕是細微的變化。大悲大痛后的平和和安定,則又是另一種境界。李清照晚年,由于對世俗無求,心態安寧,因此“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過去看書,是生活、抱負和夢想,而現在,則為消遣;過去游春盼晴天,現在則有雨最佳。即使寂寞也沒有關系,還有木犀花相伴。浪漫雖然遠去,但隨意而在的閑情逸致,照樣散發出淡淡的芬芳。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4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