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Microsoft 這個如今擁有 38 年歷史,年銷售額超過 500 億美元,9 萬多名員工(除并購諾基亞)的科技巨頭,在互聯網后 PC 時代面前的懈怠,常年被主流媒體、業內專家所詬病。在移動和在線業務不見起色下,總會相隔一段時間迎來內部人事的重大調整。剛剛過去的核心高層重組距離上次不過短短 5 年的時間,現在人們談論的焦點不再是那個曾經呼風喚雨在西雅圖上空迎風飄揚的四色旗幟,而是那個失去 Steve Jobs 的 Apple Design 以及要把好萊塢驚艷的科幻電影搬到現實的 Google 小子。
而如今的 Microsoft 勢頭真的猶如專家媒體口中所分析的那樣已經過氣了嗎?而在另一端消費者那兒,Microsoft 真的已經顯得無關緊要了嗎?今天,說說我所了解的 Microsoft 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很有幸,每年我都去 Microsoft 幾次,有時純粹是朋友帶著參觀逛逛、有時則是公事。
重新塑造
從我看見 Windows 8 出來的那一刻,微軟從頭到腳就像是準備來一次徹底的大變樣,揮別過去。從微軟 Windows Logo 第二個版本歷史一路演變至今,從來沒那個版本像這次隆重的請來美國最知名的平面設計公司「五角星」咨詢重新設計 Windows 視覺品牌傳達。這個透視感極強的新 Windows 品牌設計,讓人很喜愛。原來的四色塊旗幟被重新定義成一種顏色的幾何形狀,一眼望去,它就像不知從那橫空飄來的視覺感受,震動你的感官。
這種重新變動公司品牌鮮為人知的舉動,都反映在那些常年不見起色的快沒競爭力的老企業身上。而微軟的大變革是否能從中走出來,很多人都不看好。他的第二大賺錢業務 Office logo 品牌相應也全部更換,新一代的 Office logo 看得出全部圍繞一個主題風格來設計,那就是:Windows 。就連最新版的微軟官網首頁和旗下所有網站幾乎全部采用了 Windows Modern 大色塊的平鋪設計,在統一風格、統一設計上,我覺得這次微軟做得徹底了。
新的 Office 標識設計,看起來比過去所有的版本都顯得讓人耳目一新。但具體到 Office 旗下那十幾種套件,某些 Logo 的設計看起來很不理想,缺乏整體的線條視覺之美,有的設計看起來過于草率、有的不夠大方。私下,我重新給這個上億級別的明星軟件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品牌識別 Logo 。
Windows 8 Modern 最先由 Windows Phone 7 慢慢演變過來,這也是 Windows 版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變動,這個與過去 95、XP、 7 最受歡迎的歷屆版本設計相比猶如天壤之別,而變動的源頭來自重組振興的移動智能手機系統。這也是微軟在娛樂消費軟硬件追趕對手的一次次挫敗中,積累下的后果所致。不過在看慣了業內對于手機那套陳舊的界面設計時,不管 Apple 從 Skeuomorphism 到 Flat Design 過渡、還是 Google 的 Holo ,微軟的 Modern 一經推出就讓人眼前一亮,摸到手的印象就是手機界面還能設計成這樣。
Modern 這個來自機場清晰簡易的指路牌的設計靈感,沒有給微軟今天在移動終端和新一代 Windows 贏來豐厚的市場回報。但作為一種新穎的設計風格,他打破了所有商家在設計手機用戶界面時必須遵守的那套陳舊的設計規則,如:App Logo 大小必須按多少像素設計、永遠都是正正方方的、App 排列必須 4 個一排等。單獨從「設計」角度思考,這是微軟最大的貢獻。
除了在用戶界面上的推陳出新外,在工業實體產品設計上,微軟都帶有「Microsoft」一股牢牢的印記。如,他涉及的硬件業務 Surface 平板電腦后蓋可翻開的支架設計,我曾經在早期的另一篇文章里說過:微軟設計產品不會像 Apple 那樣非常在意產品線與線之間的流暢。Surface 如果讓 Apple 來設計,絕對不會在后蓋開一個槽,做成一個支架方便用戶擺弄,再套上 Touch Cover 就成了筆記本。這種折中的方案,就是微軟一貫設計產品的思維,一切以功能使用「體驗」來考慮。
微軟從 80 年代建立的鼠標硬件業務,他的 Arc 系列鼠標也采用這樣的思維來設計,Arc Mouse 可折疊的尾部大大縮小體積便于隨身攜帶、Arc Touch 的折疊控制電源開關,這個鼠標的特別設計在于可折疊的尾部采用高韌性的杜邦公司 POM 材質能夠經受用戶上萬次的折疊與摩擦。由于出色的材質設計和舒適性為它贏來了 Red dot 2011 Product Design Award 與 IDEA 2011 金獎。
在我看到過的所有制造鼠標的商家中,Apple 純粹為「美」而犧牲功能性,微軟更塑造強有力的功能便利性。在鼠標的設計和應用領域,要么好用難看、要么好看不中用,藝術與工程的融合似乎很難在這兒產生交集。
那些來自科幻里的設計
每年的三月,在微軟西雅圖 Redmond 總部舉辦的 TechFest,聚集著來自他所在的全球六大最頂尖的研究院一年里研究的最新成果。這六大研究院,以攻克計算機領域最難的命題為使命為微軟的產品做長期的儲備,每屆我都會去看看。其中在 2010 年那屆,有幾個 Demos 讓我重新認識了一次計算機的神奇魔力。
如:Natural User Interfaces with Physiological Sensing 通過在手臂上的傳感器(遙感技術)來解讀人體與計算機間產生的信號交流,以此來激活手指手勢在計算機里的空間與表面推斷反應,并使身體全方位的器官成為計算機的硬件設備,這樣我們無需使用鼠標、鍵盤也能與計算機自由流暢的相互溝通。這聽起來很像今天 Kinect 、Leap Motion 、Google Glass 在做的事。的確,三年前微軟研究的自然人機交互界面原型,今天已經被另外幾家走在前端的公司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今所有這些 “穿戴設備” 、通過手勢代替一切硬件設備橫行的時候,Kinect 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推出的成品,從 2010 年 11 月初首發到年底,短短的兩個月 kinect 的銷售量達到驚人的 800 萬。空前的反響,它的銷售速度超過了當年 Steve Jobs 發布的 iPad ,讓 Kinect 收進了當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2011 年微軟在自己的 Showcase 廣告視頻網站上發布了一個 Xbox 2010 Year in Review 視頻,從這個視頻里面你可以感受看到 Kinect 一經推出時,人們瘋狂的興奮感。它解開了游戲的雙手,就像如今如火如潮的 Google Glass 要解放人們手里的手機理念一樣,令人驚艷。
2010 年那屆 TechFest 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 Mobile Surface , 一個攝像頭、一個微型投影儀,就能組成一個功能強大的計算機。通過投射下來的虛擬界面,講雙手放在上面進行人機互動,就像你平時在平板電腦上面那樣輕松自然。這個 Demos 最特別的就是它省去了傳統的顯示屏,完全在投影投射下來的幻覺界面中進行任務。
三年后的今天,這項技術依然還在實驗室中,它的潛力讓我們可以預見將來你客廳的墻壁、桌子、床上就是你的 PC ,你只需擁有一塊干凈的表面,加上 Kinect 手勢感應,可能今天所有用到的一切硬件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屏等到那時全部濃縮在一個手機大小的微型盒子上,就能完成你所有今天跟 PC 的互動,這是一項前所未來的人機互動革命。也許 Google Glass 的理念已經把今天的人們提早帶到未來,但我認為它只局限在「分享」任務上面會發揮超乎尋常的作用。但作為一款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很直觀的與 PC 互動,Mobile Surface + Kinect 的融合就代表未來的 PC 。
還有一項非常有突破的技術就是來自去年 TechFest 上面一個「IllumiShare」Demos ,它實現了兩個不同地區的人透過同一個虛擬界面就能身如其境的進行互動,如同對方就在你身前。這個技術的亮點就在它突破了我們在傳統 PC 上通過一條條已設計好的界面對話框跟朋友交流。而這個技術,它做到了身臨其境。
結尾
在后 PC 時代,消費級娛樂硬件上面,微軟不如 Apple 能把工程和藝術結合得這么令人賞心銳目,又能及時把握用戶的各種需求做到與眾不同。我非常欣賞艾斯林格的《A Fine Line》(《一線之間》)開頭一篇來自邁克爾·莫瑞茨的一句話:
“品位”可以獲得巨大成功,設計和生產可以成為靈魂伴侶,一個人的眼光可以塑造一個產品甚至一家公司。最終設計出的產品可以改變公司的命運,同時還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今天的微軟,也在試圖重塑自己的品牌品位,亮藍的 Windows 、深紅的 Office 、從 Windows Phone 7 到 Windows 8 、從 Arc Touch 觸摸到 Kinect 體感;另一方面,有來自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產品,在充當著行業的幕后推手。微軟研究院分布在全球最耀眼的那些科技與教育地帶,每一次次新產品的迭代都能讓我感受到微軟的一點點不同。
文內配圖為作者原創
ifanr 愛范兒 2013-10-02 09:00:4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