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這里面自有真意妙趣,想要加以解說,卻又忘了想要說的話。

  [出典]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注:

   1、《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注釋:

  ①結廬:構筑房舍。結,建造、構筑。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問君」二句:設為問答之辭,意謂思想遠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淵明自謂。

  ③爾:如此、這樣。

  ④「山氣」二句:意謂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伴而還。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伴。

  ⑤「此中」二句:意謂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

  ⑥見:jian

  ⑦悠然:自得的樣子。南山:指廬山。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

  ⑧日夕:傍晚。

  ⑨相與:相伴。

  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辯,辨識。

 

   3、譯文1: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回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心中的深奧!

    譯文2:

    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4、陶淵明生平見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飲酒》組詩共二十首,此為第五首。前有小序,說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時所寫,并無內在聯系,興至揮毫,獨立成篇。這首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于勞動之余,飲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陶詩的一大特色就是樸厚,感覺和情理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懷”等詞語阻斷對情理規律的探索和揭示,這或者就是詩歌回歸自然的一種表現。

    這首《飲酒》詩,對后世影響很大: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李清照的《醉花陰》等名篇都有此詩的影子。

 

   5、建一座寧靜的草屋于人間仙境,塵世種種喧囂盡在身邊,耳朵卻早已游離于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之外。這是心境所致啊,心與嘈雜保持了距離,所居之處自然偏僻而顯幽靜。黃昏之際,緩緩踱到東籬之下,隨手采擷一束散發幽香的黃菊,不經意的抬頭,南山自然而然地在眼前呈現。山中的景致是如此之美,哪有清晨與黃昏的區別。抬頭仰望天邊,結伴的飛鳥成行飛過山頭,飛向遠方。

    隱士陶淵明為我們刻畫了如此一個遠離世俗的人間仙境,將自己孤傲而寶貴的情感貯藏于這般寧靜的山水花鳥的景致之中,讀來令人幽思不斷、情意綿綿,也難怪作者自己都“欲辯已忘言”了。

    作者歷經了半生的人海沉浮,歷經了入世與出世的矛盾后,終于達到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精神境界。究其原因,原來是心遠地自偏,在割除了所有的與世俗與官場的聯系后,獨居自然的一隅享受山水帶來的其樂融融,這是多年煎熬后解除塵世束縛的高度自由的體現,更是作者隱逸情致的完美書寫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是清新而淡雅的,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長于自然的懷抱,游離于世俗的喧囂。同時菊又是歷代文人筆下高潔品質的象征與自比,陶淵明也不例外,他以寄情山水的深意與情思借菊抒發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遠志向。他看到了飛鳥于山間徘徊,他更看到了自己,宛如在《歸園田居》中所唱:“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于是,他有將自己比作那不刻意觀望而自然呈現的幽幽南山。陶淵明在與自然的擁抱中找到了真我,達到了物我不分之境。那是他煎熬了幾十年所期盼的,這一天他真正擁有了,也就真正隱遁了,那興奮之情又哪里是言語所能表達。“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正是這點睛一筆,將無限深情融于詩中美景,給讀者留下無限的審美想象空間。

    陶淵明借《飲酒》感懷,情融于景,景中見情,情景并茂,余韻繚繞,將滿腔情思化于不動聲色的意境釀造中。為我們在塵世喧囂中尋到了一份靈魂的安靜。可謂情與境的完美結合,正因為這樣,陶淵明為我們譜寫了古今傳誦、流芳百世的飲酒之歌,人生之曲。

 

  6、這首詩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詩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遠地自偏”對我們今天也不無啟發,就是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非常現代化的、非常喧鬧的這樣一個社會當中,我們已經不可能像陶淵明時代那樣隱居到山林里面去。我們在這個非常熱鬧的現實當中,只要我們每個人他的心遠離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質的追求、遠離了一些世俗的官場,那么我們住的地方也會變得偏僻起來,我們的心情也會變得寧靜起來。我們也會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緒,這樣使自己變得非常的寧靜,這個對于我們自己人生的修養,對于我們社會的安寧都是很有好處的。

    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辭去彭澤令、決心隱居后所作。詩人通過描寫農村的美好風光,展現自己閑適的生活和超脫的心境。

    此詩的語言平淡樸素,但又不失韻味。以毫不夸張的手法,用家常話寫出沁人心脾的境界,顯得自然而又耐人尋味。“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這句話把這首詩的語言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景為詩源,以情為詩緣,以理為詩尾。前四句的“心”與“地”正是主觀精神與客觀環境的關系。只要你“心遠”,無論在何地都不會受世俗喧囂的干擾。你,一邊采著菊,一邊賞著山,人景融為一體。日夕的山氣,歸還的飛鳥,構成一幅美好的風景。其中蘊藏著人生的真諦,不是語言所能表達。物我相融,意味無窮。

    全詩清新自然,無任何矯情,寫出詩人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沒有他超凡脫俗的品性,和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闊天空的詩作。欲 人都有欲。人欲無忌,而人欲有異;人欲無邊,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種年紀就有哪種欲望。無欲望便無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驗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過。欲壑難填,莫墜其淵! 

 

 

   7、 起首四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何等平淡,何等自然,似乎是詩人不經意地在與你談話,然而,那內涵、那滋味卻又是相當豐富的。首先,它蘊涵著詩人對田園生活深深的喜愛。

  “ 結廬在人境”,而又能不受車馬之喧的侵擾,這里滿含著詩人對人境之喧鬧、官場仕途的厭惡和對安靜田園之贊美;其次,詩人對“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一矛盾狀況所作的解答,是"心遠地自偏",這里面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只要“心遠”,就自會去尋求偏遠之地,從而達到無車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遠",無論地之實際上的偏遠與否,都會達到心靈的寧靜,這與佛教思想特別是禪宗境界已很相似。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對上句“而無車馬喧”和“心遠地自偏”的坐實。它不是抽象地論證,而是由虛入實,信手拈出詩人田園生活的一個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審美意義的場景,給予了最完美、最藝術而又最自然的表現。詩意深醇,卻又元氣渾成,融和沖淡,又能天然入妙,遂成千古絕唱!蘇東坡對此曾有一段精彩評論:“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采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閑而累遠。此未可于文語句間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覺一篇神氣索然“(《竹莊詩話》)。在宋代,陶詩此句,諸版本皆作“望南山”,“望”與“見”雖字義相同,卻有“有意”與“無意”的細微區別,大概自蘇東坡有了這段精彩的分析之后,“望”字遂罷。此二句,除“采”“見”兩個動詞,悠然天成,趣閑累遠,其余動詞,“菊”“東籬”“南山”等,亦無不佳。以至于這些物象以后成為田園、歸隱與情趣高雅,不同凡響的象征物,成為華夏文化的重要構成。它們初看上去,如此隨意散緩,但如細品,則滋味無窮。這種感覺亦如東坡所評:“(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讀有奇趣”,而要想品出個中滋味,則又“非至閑至靜之中則不能到”,“此景物雖在目前"而"此味不可及也”。(宋人張戒《歲寒堂詩話》)。

    詩人采菊東籬,有如傾聽著大自然美妙的音響,觀賞著大自然美妙的畫面,那里一定有著清清的泉水,奏著莊嚴的天籟,那菊花一定散發著醉人的芳香,使詩人陶然欲醉,意與境會妙不可言。悠然之間,詩人舉首展望,遠遠的廬山映入了眼簾,這時,詩人才發現,天色已是傍晚,一層淡淡的暮靄籠罩著遠處的山景,使它更具綽約朦朧之美,在這絕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飛鳥們結伴而歸了:“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佳”字好,它恰如其分地透露處了詩人對“山色日夕”的感覺和體會,發人聯想到那傍晚的山色;“飛鳥”二字,既是眼前之實景,為這平淡的畫面增添了一點動感,同時,它又使人感到具有某種象征意味,使人感到它既是客體之物象,有時詩人主觀之自我。它是“云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那只倦于車馬之喧而皈依山林的飛鳥吧!

  結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實化虛,以虛涵實,妙極!就其思想來說,當源于莊子:“辯者也,有不辯也,大辯不言”(《莊子.齊物論》);“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詩人說自己從大自然里得到了許多啟示,領會到人生之真諦,但又感到無法用言語表達,當然,也無須用言語表達。詩人由“欲辯”"而達“忘言”,這也是一種新的人生境界吧!就藝術而言,它涵蓋了更多的,更豐富的、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內容,各中滋味,就留給讀者自己品味了。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談古典詩歌中的意境美

 

意境,華夏抒情文學審美理想的集中體現。

文學意境有三個重要特征: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

其中,“韻味無窮”,即意境的審美特征。所謂“韻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風俗、語言、體勢等因素共同構成的美感效果。它蘊涵著一種咀嚼不盡,齒舌之間留香縷縷,又無法名狀的別韻,正所謂“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啟發讀者不得不沉入其間細細品味,如沙里淘金般提取其中的精華,并升華為一種永恒,繚繞心頭,產生無窮無盡的美……,如《迢迢牽牛星》中的末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兩組疊詞用得恰到好處。“盈盈”既可指銀河星輝璀璨,又可指織女眼眸流轉;“脈脈”既可指銀河如流水般輕盈,又可指牛郎和織女眉目傳情,默默不語。在這種情景之下,我們便從中體味到了無言的美,寂靜無聲,離愁別緒的刻骨相思之意境,想象豐富,浪漫哀愁,意外有深意,營造了美好的意境,達到了審美的高度。

虛實相生是意境的第二個特征。“虛境”,是指根據作品基調由讀者主觀發揮極致想象空間而形成的。宋梅堯臣說:“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虛是實的延伸和擴大,往往是作者寄托真情實感的地方,其美感不言而喻。展開審美想象空間,開闊思維,營造美好而獨特的意境。這種審美情趣往往是因人而異的。“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這種美是巔峰之美。一個“偶然”,一個“見”字蘊含多少閑情雅致于內,作者“寧靜而致遠,淡泊以明志”的遁世之志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切浮華與這種淡泊相比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耳!……

,從詩之意境而來。

 

 

9、陶詩中“心遠”就代表了這樣一種距離。他心地清凈,情趣怡然,寧靜致遠。他與權勢的爭斗不再往來,與一切功名利祿絕緣。他杜絕了凡人瑣事,世間的榮辱得失早已拋之九霄云外。他的心早已忘卻了一切功利,恬靜、淡泊,悠悠然,輕松得象漂浮在空中的氣球。只有在這時,陶淵明這個人才成為了真正的審美主體。而客觀的菊花,籬笆,南山,清新的山氣,落日的夕陽,比翼結伴的飛鳥,在他眼里的一切景色才會像一幅畫那樣美麗,那樣的使人心情愉快,真是“此中有真意”呀。這“真意”是什么呢?這“真意”就是美感。它是審美客體在審美主體頭腦中的反射,進而使審美主體在情感、知覺、心靈上獲得的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這就是審美主體通過審美而獲得的美感。它是審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和諧統一的結果。

    但是有人要問,這美或美感到底是什么?陶詩說,“欲辨已忘言”啊。也就是說這種感覺是不好用語言表達的,或者是說不出來的。這個重要的美學命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秘密,即美感是因客體事物的存在,審美客體在審美主體頭腦中的反映,然后反射到人的心靈,從而使人的精神獲得的一種愉悅。它不能通過一種理性的表達或一個恰當的比喻加以說明美是什么,不是什么。美感不是一種理性的思維,邏輯的結論,而是人的一種情感的滿足。人通過審美活動則力求獲得這種情感,因此,審美是人的一種高級的精神生活。

 

   10、 一般來講,作品中的藝術意蘊,并不完全是由藝術形象體現出來的主題思想。比起作品的主題思想來,藝術意蘊是一種更加形而上的東西,它是一種哲理或詩情,常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這樣一種藝術境界,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有通過對整個作品的領悟和體味才能把握內在的意蘊。許多情況下,對作品的藝術意蘊的闡釋,都只能接近它,而無法窮盡它。

 

   1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終于明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不僅僅是一種心如止水,更是一種大徹大悟的生活態度。生命原本就是一種經歷,何必欲求太多?謹以此文獻給暫時徹悟的自己吧。---題記
   徐志摩語: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心總是這樣,在得與失,取與舍之間不停徘徊,但更多時候是否只是源于一種虛榮
抑或年少輕狂的好勝心?
    把心歸于平靜,歸于淡然也許一些會好很多。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的,我
一直要求自己去盡力爭取,但是不屬于自己的東西...mm,切莫強求,要相信放棄了這片水
滴,也許隨之而來的就是海洋。生活本來就是如此變幻莫測。何須強求太多的支持與理解
?獨釣江雪本身就已是一種美麗!
   經歷了幾番喜悲得失,再轉過身來,我已明白:滾滾紅塵,能平安地走過就已是一種
幸運,誰都沒有資格沒有資格向上蒼索要太多。但在每一個岔路口,我會保留自己選擇方
向的權力。
財富,美麗,阿諛...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終有一日一切都會變成過眼云煙。
既然早已預料此果,又何必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一笑而過豈不是更顯得瀟灑坦然?

 

  12、   信徒問以佛理,佛曰:不可說也。大概真理有時是難以言說的,所以只是拈花一笑,你自個兒去領會。

   老子論道,也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可“大”又到底是什么呢?

    古希臘的圣哲們也常常是指導學生思考的途徑,而不直接告訴那答案。由此看來,西諺所謂“真理是赤裸裸的”,其意大概還不在于說真理不需要語言的巧飾,恐怕是連語言——這一思想的物質外殼也不能要的。

   陶淵明詩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看人們關于“愛情”的看法吧,自古到今,詩里吟過,歌里唱過,文章里思考過,可是關于愛情,人們有著這么多的困惑,誰能說得清,愛情到底是什么呢?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44



評論集


1 楼 2016/4/19 上午 09:17:37 | 暫無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hhhhhhhhh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