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隨天去秋無際。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水隨天去秋無際。

   [譯文]  江水直奔天邊而去,漫漫秋色無邊無際。

   [出典]    南宋 辛棄疾   《水龍吟》

     注:

     1、《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2、注釋:

   建康賞心亭:為秦淮河邊一名勝。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遠望遙山,像美人頭上的碧玉簪、青螺發髻一樣,似都在發愁,像有無限怨恨。玉簪螺髻:比喻山。

  斷鴻:失群孤雁。

  吳鉤:吳地特產的彎形寶刀,此指劍。吳鉤:佩劍。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晉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因思家鄉吳中美味的鱸魚,便棄官回鄉。表示自己不愿放棄大業,只圖個人安逸。

  求田聯問舍:買地置屋。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買屋安居樂業。劉郎:即劉備。此泛指有大志之人。

  流年:歲月流逝。風雨:喻國事的艱難。樹猶如此:典出《世說新·言語》。桓溫北征,見昔日所種樹皆已十圍,嘆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華在無所作為中逝去,為國運感到憂愁,人比樹老得還快。

  倩:請。紅巾翠袖:指美人。揾(wèn):擦試。

 

     3、譯文1:

       楚地的天空,千里彌漫著清爽的秋氣,江河水流向天邊,秋色天際。遠望遙遠的山嶺,有如插著玉簪的螺髻,向人們呈獻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時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鳴聲中,站在樓上了望。把寶刀吳鉤看完,把欄干拍遍,但沒有人領會,我登臨樓臺的用意。

       不要說鱸魚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嘗,秋風吹遍大地,張季鷹怎么還沒有回鄉?如果只想像許汜一樣,買田置屋,怕會羞于看見才氣橫溢的劉備。可惜年華如水流去,憂愁風雨,樹木猶如此。請誰喚來身穿鮮麗衣服的美女拿著紅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淚? 

       譯文2:

      南方的天空彌漫著清冷的秋氣,江水流向天邊,無邊無際。遙望遠山,就如插著玉簪的螺髻,在訴說著愁苦和怨恨。落日時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失群孤雁的哀鳴聲中,站在樓上瞭望。撫著寶刀,把欄干拍遍,但沒有人領會,我登臨的用意。

       不要說鱸魚的美味,秋風已吹遍大地,張季鷹怎么還沒有回鄉?想學許汜,買田置屋,但就怕因此而羞于看見才氣橫溢的劉備。可惜年華如水般逝去,樹木尚憂風愁雨,更何況人?請誰喚來身穿鮮麗衣服的美女拿著紅巾,幫我拭去英雄流下的眼淚?

       譯文3:

     楚地的天空,處處彌散著秋日的清爽,浩浩蕩蕩的長江水流向天邊,秋色無邊無際。遠望遙遠的山嶺,那一層層、一疊疊,有的象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象美人頭上螺旋形的發髻,可是在滿腹憂愁的人們眼中看來只是徒增愁恨罷了。流落江南的游子,在夕陽的余暉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鳴聲中,站在樓上向遠處眺望,把寶刀看了又看,只有借拍打欄干來發泄胸中說不出來的抑郁苦悶之氣,卻始終沒有人能夠領會,我的用意和抱負。 

    不要象張季鷹一樣只是因為秋天鱸魚鮮美正好品嘗,便匆匆回鄉?也不要像許汜一樣,不思進取而只顧著買田置屋,象你們這樣的瑣屑小人,有什么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呢?可惜年華似水,樹都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大呢!是誰喚來身穿鮮麗衣服手持紅巾的歌妓,來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淚?

    譯文4:

    楚地一片清秋,水光連接天邊,秋色無邊無際。我向遠山望去,山都皺著眉,仿佛在向我傾述著無限怨恨。面對著落日,我一個人獨立樓頭,聽著南飛鴻雁來來往往的聲音。我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吳鉤看了又看,將樓上的欄桿都拍了數遍,可又有誰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

    不要說鱸魚的鮮美,西風吹,我卻不能像張季鷹那樣歸去。我更不愿像許汜那樣置地買房,我羞于見人,怕被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小看。可惜時光年年,大好年華在風雨中白白過去,就連樹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這里,我不禁傷感不已,落下眼淚。好心的佳人用紅巾綠袖,為我擦掉英雄淚。

 

    4、辛棄疾生平見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王國維說:“幼安之侍處,在有性情,在有境界。”深沉強烈的愛國情懷正是辛棄疾“性情”之所在。歸根結底,他譏評朝權勉勵友人,都是因為秉持著一顆拳拳愛國之心、雄雄北伐之志,其情殷殷,其志切切。詞人驅詞用典,不失當行本色,全在意氣平心之間,全詞讀來鏗鏘有聲,清切感人。

  辛棄疾的這種強烈愛國之情是伴隨著強烈的批判而存在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正是因為朝廷腐朽勢力和奸佞偏安之徒的阻撓,在造成了他政治上的壓抑,而他越秉持英雄的使命感,越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傾盡全力就越是與那些茍安勢力相沖突、相齟齬。所以,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憂憤與不平和對朝中投降派偏安誤國的諷刺和鞭笞,與抗金北伐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辛棄疾愛國情懷的體現。

  宋末劉辰翁高度評價辛對古代語言的提煉與豐富之功: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然猶未至用經用史,牽《雅頌》入鄭衛也。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漫,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悲茄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及暇。詞至此亦足矣。

 

    5、辛棄疾是南宋歷史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英雄,二十二歲的他就聚集了兩千義軍在淪陷區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殺敵衛家。他曾經率領五十多人偷襲敵軍萬人大營,將出賣起義軍的叛徒張安國生擒,帶回建康審判,“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

    辛棄疾也是南宋歷史上最憋屈的戰士,他歷經千險南歸建康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他為的是能夠率領軍隊洗雪民族的恥辱,收復失地,還我河山!他“了卻君王天下事”的真情告白,統治者早已聽得厭倦了,他用火熱的心蘸著殷紅的血寫就的《美芹十論》、《九議》等一篇篇抗金北伐的建議被統治者當作了擦屁股紙,他的才華被統治者用來治理荒政、整頓治安,他竟然成了千萬名南宋小朝廷的公務員。

    蒼鷹一旦被關進鐵籠子里,即使它不愿屈服,它的空間也只有那方寸之地,它不斷的撞擊鐵籠子,留給它的也只有累累傷痕,它也只能發出幾聲悲壯的哀鳴以抒胸中的憤怒……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蒼鷹已被折斷了雙翼,無奈的仰望著藍天,天上沒有一只飛鳥的影子,藍得空洞,藍得寂寞,藍得蒼涼,江水無聲的流向遠方,卻帶不走藍天的空洞、寂寞與蒼涼,只帶走了蒼鷹那一顆滾燙的淚珠……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那美麗河山宛若二八少女,青春嬌羞,楚楚動人,如今她們卻被敵人蹂躪踐踏。這是民族的恥辱,這是男人的恥辱!多想立刻拔劍出鞘血刃敵虜,多想縱馬馳騁洗雪恥辱,可是自己猶如被關進鐵籠子的蒼鷹,只能把恥辱暗自咀嚼,把憤怒壓抑在心頭。試問,世間還有比這更憋屈的事嗎?

    “落日樓頭,斷聲鴻里,江南游子。”這碩大的夕陽不正是王朝低下的頭顱嗎?王朝的光芒萬丈如今變成了一抹羞紅,不久這一抹羞紅也將隱沒在無邊的夜色中。孤鴻在暮色里哀鳴,那一聲聲凄厲的鳴叫如一枚枚鋒利的箭鏃射向詞人正在流血的心頭,自己羈留江南,無所作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故鄉的人民遭受著敵人的蹂躪……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腰間的佩刀發出低沉的怒吼,它渴望立刻和主人一起奔赴戰場,用敵人的血來祭奠無辜的魂靈,用敵人的血來洗盡民族的恥辱!如今是誰讓這殺敵的銳器變成了無用的裝飾?在一個不知道羞恥為何物的時代,即使把欄桿拍斷,又有誰會理解詞人的一腔愛國熱情呢?

    “休說鱸魚堪鲙、儘西風、季鷹歸未?”張翰“莼鱸之思”令人羨慕,詞人何嘗留戀這窩囊憋屈的小官呢?他何嘗不想像鳥兒一樣飛回故鄉,可如今這鳥兒也無法飛回去了,敵人正在那里張網以待,況且自己已經了籠中的鳥兒,早已沒有了行動的自由。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怎么學許汜做個沒有志向、沒有氣節、沒有尊嚴的財主呢?別說劉備這樣的英雄瞧不起,就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男人活在天地間,不能只為自己活得滋潤,他要担負男人的責任,在民族危亡的時候要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去維護民族的尊嚴!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時光流逝,壯志未酬,雖有心殺敵,卻無法戰斗,生命在這一地雞毛的瑣屑中消磨,殺敵的利器也被歲月銹蝕得斑斑駁駁。風雨飄搖的祖國啊,何日才能重整山河,何時才能洗盡恥辱?

    “倩何人喚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淚。”英雄的眼淚是寂寞的,孤獨的,那青春的少女又怎能懂得英雄的悲哀呢?

 

 

    6、辛稼軒曾有長短句曰:“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多年前猝然與此句子相逢,我眼前陡然開闊,胸膺內濕氣加重,許多俗世的涓塵紛紛然失了蹤影,文字和意境的美帶來精神的快感。若細論起這一句的妙處,“水隨天去”四字無疑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的確,“水”總是令我們遐想聯翩,從一滴借助歲月的砥礪而穿石成孔的水珠,到匯就江河的涓涓細流,到浩淼無邊肆意涌動的汪洋巨濤,它們的存在總是與執著不懈、堅著積累、淵深偉大等人類探索奮斗的品德交織在一起。

 

 

    7、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望無際的蘆葦搖曳滿湖金黃。八百里洞庭煙波澹蕩搖空碧,葉葉扁舟弄斜陽。1000年的風吹雨打并沒有使岳陽樓蒼老,日登層樓,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夜上層樓,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8、“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讀到這里時,我的思緒飄到了充滿戰爭陰霾的阿富汗,天空下一片凄涼的景象:阿富汗的難民菜青的臉上籠罩著饑餓、哀傷、憤恨、無奈的表情。然而戰爭并沒有結束──“水隨天去秋無際”呀!本是一片美好的山河,一經戰爭的摧殘,便成了斷壁殘垣,妻離子散,不堪回首──“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這正是阿富汗真實的寫照。多少難民“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他們為了逃難而遠離家鄉,引起了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可是“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他們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細細的品嘗佳肴美食嗎?而結尾我想把它改為“倩何人喚取,英雄安南,拭難民淚”?

 

 

    9、客輪緩緩駛離碼頭,竟然有了一點點的情緒,無端地想起古人來。“執手相看淚眼,無語竟凝咽”,想來說的就是此刻的心情了。柳七郎一生落拓,卻將人間的離愁別恨描繪得如此淋漓盡致,真是難為他了。我想,如果他知道此時此刻還有人念念不忘他的詞作,也當含笑九泉了。好在我也只是喃喃自語,終是少了那種“傷別離”的感覺。

    水面突然開闊起來。“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面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面醉心于千古流唱的天仙化人之作,心頭不免蕩漾起來。柳七畢竟是傷感了一些,不若主席“極目楚天舒”來得豪放大氣,“輕舟已過萬重山”就有些夸張了。

     江風吹得船上的旗子獵獵作響,甲板上幾個女孩子的裙裾張揚地飄舞起來。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是蘇東坡的風格。當年楚襄王游蘭臺之宮,披襟當風說“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此話也只有為王為君者才能大言不慚地說出來,但這實在不怎么高明,甚至有幾分可笑,正如今日有人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更圓那樣愚頑。好在宋玉精明,竟然將自然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現在想來,也不枉蘇東坡說“剛道有雌雄”了。

    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兩岸的青山已經有了秋的吻痕,初俱蕭瑟之意,倒是掩映在竹林芭蕉間的竹籬小屋尤其靜謐,有了一些脫俗的味兒。竹林七賢不會在此隱居——雖然有山有水有竹風淡影,雖然他們喜竹,善吟風頌月,但耐不得清苦。

     觀光客漸漸散去了,甲板上顯得有點清冷。

 

    10、我知道,不是秋天,只是突然想起了這句詩“水隨天去秋無際”。

    喜歡一句歌唱,好想再回到從前。是不是只是因為已經不能回頭,所以,如此固執地聽,寫,想要表達一些情緒。

  喜歡一段話:也許,真正的完滿不是無憂無慮,平平安安。而是體驗,是成長,是受傷,就像最完美的愛情不是在最美的那一刻遇上那個他。而是為了那個他,要讓自己變得更美好。所以,當她離開的時候,記得告訴她,你可以的。因為她的愛,她愛的余溫,你不再是當初的那個你。在你實現夢想的時候,也記得告訴你的朋友們,你的青春已經結果,盡管他們都不在你身邊。

  離開的時候,我說曲終人散,是啊,散去了,都散去了,連縈繞在我們周圍的分別最初的想念也在慢慢散去。

  一起走過的日子,今生不再。

 

 

   11、水隨天去秋無際,非常豪邁。特別波瀾壯闊的樣子。然而在辛詞里,卻是為了襯托他的悲壯的情懷。

   也不盡然,在6月28號這一天,我和兒來到江邊,他那天結束了他的小學生涯,終于畢業了。父子都很高興。沉寂了一冬的江水終得恣肆,波濤洶涌,浪花飛濺,有點“水隨天去江無際”的感覺。想著這段時間里不再催他起早,不再為他的作業嘮叨,不再因為他晚歸而張望,心中一松竟如流水。他的六年終于成為記憶。

    明天,明天,仍是清新的一天。因為我深信,太陽不會失信,季節也不會爽約。  

    窗外。雨后月色如水,彩云幾縷,靜靜地,與此刻的我相伴。

 

 

   12、洪流滾滾;一群時代的弄潮兒在那波峰浪谷中摸爬滾打;水隨天去秋無際,他們都按照各自的人生哲學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0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