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秋風蕭蕭愁殺人。
[譯文] 蕭蕭秋風吹來,直撩起人們的愁思。
[出典] 漢 無名氏 《古詩源·古歌》
注:
1、 《古詩源·古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 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 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
2、注釋:
飆(音標)風:暴風。
修修:鳥尾干枯不潤澤貌,這里藉以形容樹木被 風吹得干枯如鳥尾。
思:悲。末二句是說難言的悲感回環在心里,好象車輪滾來滾去。
3、譯文1:
呼嘯的秋風讓人無限憂愁,進也憂愁,退也憂愁,異域戍邊的人,哪個不陷入悲愁中?真是愁白了頭啊。西域多狂風,樹木蕭瑟干枯。離家日子越來越遠,衣帶漸寬人消瘦。思鄉的悲苦無法言說,就像車輪在心中旋轉。
譯文2:
蕭蕭秋風吹來,直撩起人們的愁思!出也愁,入也愁,坐臥不安!愁思象傳染病,無人不染上。唉,愁腸百結,令我頭發都變白了!胡人地方多暴風,為什么樹木卻長的這么高大呢?我離家越來越遠了,衣帶越來越松了,心中思念,有口難言,愁腸有如車輪轉來轉去!
4、這是一首客居胡地的游子思鄉之歌。詩歌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了濃重的思鄉愁緒,氣氛慘烈。詩的開端即以蕭瑟秋風與一天愁云慘霧,以羈旅之身而置此秋風落葉之時怎能不感到鄉思難任,“愁殺人”也!“出亦愁,入亦愁”,真是愁腸百結,凄苦萬狀,無由解脫。面對瑟瑟秋風,舉座之人“誰不懷憂”?
“我”更是鄉愁莫釋,愁白了頭!“胡地多飆風”寫出了邊遠之地的荒曠,同時也透露出漂泊者心境的凄涼,他就象、被胡地飆風吹枯的樹木一樣,是那么的委頓不堪。“離家”二句直點主題,離家越遠,鄉愁越重,以至身體消瘦, 衣帶漸寬。如此鄉愁難以言表,它就象那車輪滾來滾去,把一顆心輾得粉碎,令人痛楚不堪。這首詩以景與情,情懷激動,一瀉而下,扣人心弦。尤其是最 后兩句以“車輪”比喻回環于心的悲哀,形象而深刻,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復輾轉的無限痛楚。
5、讀這首詩,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醞釀,劈頭便為一派濃重的憂愁所籠蓋——一個蒼莽悲涼的秋日,一場郁郁無歡的悵飲,本已令人愁悶難耐。何況還有那吹不盡的秋風,老是在帳外“蕭蕭”地響,更教人愁殺。“秋風蕭蕭愁殺人”,這一句突發的嘯嘆,正將主人公心頭的萬縷愁緒,化作烈烈秋風,“蒼茫而來”,立時令人生出一種“不可遏抑”的困擾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則以細節刻畫,抒寫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不禁使人感到,那困擾著主人公的憂愁,竟怎樣難以趨避、無可擺脫。受這困擾的,不止主人公一人:“座中何人誰不懷憂?”既稱“何人”,又加“誰不”,這雙重反問告訴人們:那憂愁正如病魔一樣,已侵襲到所有在座者的心腑。使主人公所對無非憂者、所聞無非愁嘆——這樣的日子,真能耗蝕人的青春,加速衰老之期的到來。難怪主人公要發出“令我白頭”的幽幽哀嘆了。
以上一節,一味寫“愁”,使人來不及細想,先就浸染上了那擺脫不開的憂愁。讀者不免要問:詩中主人公是誰?他究竟為什么如此憂愁?第二節詩,正為讀者解開了疑團:“胡地多飚風,樹木何修修!”“胡地”,即塞外胡人居處之地。主人公既呼之為“胡”,可見他自己不是胡人。聯系下文“離家日趨遠”一句,可知主人公應是遠離家鄉、出塞戍守的漢卒。對于初到塞外的旅人來說,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的異域風光,實在是新鮮而奇妙的。但作為戍卒而久居胡地,看慣了浩瀚的黃沙,見不到幾多綠意。秋冬之際,唯有呼嘯的飚風,時時搖撼著稀疏的高樹。那滋味可就大不好受了。它們所能勾起的,只能是千重憂慮、萬里思情。讀到這里,讀者便可恍然大悟:主人公之所以“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之人之所以“誰不懷憂”,那都是心揣著有家難歸的萬里離思的緣故。在這樣的斷腸人眼中,無論是“飚風”,無論是“修樹”,觸目間全都化成了一片愁霧。故此二句看似寫景,實亦寫愁,正與上文“秋風蕭蕭愁殺人”相應,將滿腹的憂愁“外化”了。
如果說,憂愁可以催人衰老,它首先帶給人們的,則是憔悴和消瘦。“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詩中的主人公,正因為飄泊異鄉、離家日遠,被愁思消磨得煢煢骨立了。但詩人卻不肯明言,而是巧妙地運用“衣帶”之“日緩(松)”,以反襯主人公身軀的日見消瘦,寫得含蘊不露而哀情深長。一位形銷骨立的戍卒,就這樣獨佇于塞外荒漠,默默無語地遙望著萬里鄉關:“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他不是無語可說,而是心中塞滿了愁思,縱然有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要描述這樣一種痛苦之狀,筆墨是難以勝任的。但人們在極度痛苦之中,想象力就往往特別活躍,筆底口中便常常跳出奇語。《衛風·河廣》的主人公,在眺望黃河彼岸的故國時,思歸心切,就唱出了“誰謂河廣,一葦杭(渡)之”的奇句。而這首歌的主人公,為抒寫胸中難以排遣的痛苦,竟想出了“腸中車輪轉”這一奇喻。用滾滾車輪在腸中的轉動,寫主人公無可言傳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得教人吃驚。也正因為如此,戍卒那離家萬里的痛苦懷思,才以更強的力度震蕩了讀者的心弦,使人不能不為之悚然動容。
有人認為,《古歌》所抒寫的,是“游子天涯之感”,恐怕不確。從上文的分析可知,它應該就是“胡地”戍卒的思鄉懷歸之作。東漢曾多次對羌人用兵,戰爭均延續十數年之久。朝廷之將貪功而無能,至使離鄉征戍之卒“進不得力戰,退不得溫飽”,大批喪生于“胡地”、邊境。這正是《古歌》之類思鄉之作產生的背景。這首歌熔抒情、寫景于一爐,在“秋風蕭蕭”中抒寫困擾戍卒的愁思;又將它融于異鄉的修樹、荒漠的飚風之中,變得更加蓬勃、紛揚;最后忽設奇喻,將其化為轆轆車輪,在腸中滾轉不已。如此形象的情感抒寫,顯示出漢樂府民歌在抒情藝術上已有怎樣長足的進步。能夠與它比美的,在漢代,恐怕只有“長于抒情”的《古詩十九首》了。
6、漢末,開始了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中充滿了苦難和憂慮,積淀在民族心理深處的“憂患意識”因為現實這一強有力的觸媒,不可遏止地大量涌出。民間樂府詩中“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的哀歌開啟了《古詩十九首》強烈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這種中華民族的集體潛意識,成了中華民族心理中揮不走、抹不去、忘不了也無法回避的“情結 ”,也成了中國古典詩歌中恒久的主題。
詩歌中的渲泄渠道不暢通,人們便找到了曲子詞這種形式,鮮活的生命在曲子詞中得到了暢快的表現,“憂患意識”在這里得到了合乎邏輯的自然流露。先是民間創作,繼而是文人參與。敦煌曲子詞中怨女曠夫的離愁、南唐李氏君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痛徹肺腑的哀愁,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孤凄,給宋詞的生命里注入了“愁”的遺傳因子。在這塊憂郁、感傷的藝術園地里,不言愁,已經是不合邏輯的現象了。集體意識的作用,使得言愁逐漸演化成一種有意為之的美學標準。“不哀不足以感人”、“一著清愁,便不癡肥”、“愁苦之音易好,歡娛之詞難工”成為不少文人自覺或不自覺遵守的創作原則。
7、悲秋的意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詩經》:“秋日凄凄”。戰國時代的多情詩人宋玉在《九辨》中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第一次把士的悲秋之情喊出了喉嚨。魏晉時雖詩風靡麗,然士人的悲秋之情卻見深沉質樸:“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坐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古詩十九首·古歌》)就是到了詩歌頂峰的盛唐,憂國憂民的杜甫晚年仍在吟哦“萬里悲秋常作客”,發出 “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感慨。更有宋代婉約詞人柳永凄婉的絕唱,將悲秋愁緒發揮到極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真真秋風過往,落葉蕭蕭,楊柳依依,最是離愁難入夢啊。
強加于秋那憂郁無奈心情的,是人類的悲觀與膽怯;淡化了秋浪漫典雅感覺的,是人類的狹隘與庸俗;抹殺了秋婉約靜美氣質的,是人類的粗野與浮躁。我愿做那秋景中的楓葉,用如火的深紅,繪出秋的熱情;我愿做那秋日下的田野,用喜人的金色,呈現秋的富有;我愿做那南飛的候鳥,自由飛翔于藍天,掙脫秋的感傷!
8、逢秋而悲,古今皆然。宋玉留下名篇《九辨》,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從此令秋打上了悲涼的烙印,成卻了一份因秋傷感的愁緒。秋風之“秋風蕭蕭愁殺人”,秋音之“噫嘻悲哉!此秋聲也”,秋色之“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秋物之“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秋事之“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秋思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秋情之“萬里悲秋常做客”,這些詩詞或敘寫羈旅他鄉的孤寂清冷,或寄托傷時憂國的凄愴痛苦,或傾吐落魄失意的抑郁苦悶,或抒發獲罪被貶的萬端感慨,皆“婉轉附物,招悵切清”。可是,既然人生總要經歷坎坷,命途本就多舛,又何必苦苦傷悲,終窮一生呢?
其實,“萬美之中秋為最”,只是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積淀讓人們已然忘卻,秋天本來其實意寓收獲的喜悅與成功的到來。看那秋林映著天邊酡紅如醉的落日,當秋天洗盡了春天的繁花似錦,綰住了夏天的蔥蔥郁郁,那“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秋景是何等的絢爛與壯麗!其中散發出的是何等的灑脫與孤傲啊!君不見,那月色中的陣陣馨香,那枝頭的累累果實,那臉上的層層笑意,收獲的分明是重重的喜悅與希望,又何來肅殺之氣?
劉禹錫說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振翅高舉的鶴,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不正是不屈之精神的化身么?秋天,一樣可以有昂揚積極的精神,一樣可以喚起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氣概!因為,人果真有志氣,便無所謂寂寥。
秋日晴空下,志存高遠,我心永恒。
9、 “悲哉秋為氣也!蕭瑟兮,草森搖落而變衰,”,“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在中國古代詩詞里,悲秋的詩句數不勝數。可見悲秋的情懷,從很古的時代就有了,要不,“愁”字怎么會是由“秋”和“心”兩個字合成呢?
春天,大地在雨水的滋潤下,萬物復蘇,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瞧,那楊柳枝上掛滿的新綠,每一個嫩牙兒都飽含著希望。那迎春花兒,密密麻麻的壓彎了枝頭,看了怎不讓人感到欣喜? 夏天,樹木茂盛蔥蘢,草兒青翠濃密,知了在歡快地歌唱,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情景。在“天高氣清”的秋天,人是容易抑郁的,情緒多是消沉的。向來多愁善感的我,到了秋季情緒便開始低落。看到草木衰敗凋零,一種莫名的傷感便籠罩在心頭,抹之不掉,揮之不去。在我所有秋天的日記里,或多或少都帶有“愁”之味。在某一天,我是否也會象那高掛在枝頭的樹葉一樣,隨著颯颯秋風飄零、凋落呢?看到園子里累累的碩果,覺得心酸,我這么多年來的辛苦耕耘,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秋夜的星空顯得更加深遠,遙忘著閃爍的星星,一陣涼風吹過,令我感到特別的孤獨。
但從去年秋天開始,我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樂觀,豁達。首先,我學會了寬容,寬容自己曾經的錯,寬容對待身邊每一個人——只要你能懷抱一顆寬容的心對待犯錯的人,你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得多。其次,我懂得怎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事不浮躁,不急于求成,知道凡事都需要一個過程,成功也一樣。比如種莊稼,不管付出多少力氣,施多少肥,還是要一天天地等待秋收。遇到困難和挫折,我也不消極、不悲觀,我知道只要不懈地去努力,總有一天會獲得成功。我明白了生命有極限——萬物都有榮枯興衰,何況人呢?只要認真地走過春季和夏季,無論秋季的收獲是怎樣的,我都會心滿意足,毫不后悔,不會因為計較得失,而無謂地消耗掉寶貴的時光。
人的心情會隨著四季景物的變化產生不同的情感,同樣,人的心境不一樣對四季的感覺也會不同。如果用清純少女比喻春天,用壯實的青年比喻夏天,那么我想用成熟的女人來比喻秋天。秋季的葉子是金黃,成熟,豐富的,雖然也略帶憂傷,但韻味十足。金黃代表著成熟,雖沒有春的朝氣勃勃,沒有夏的熱情奔放,但也不像冬那樣枯槁凋零。微風吹過,顫動的樹葉愉快地飄落,有誰能聽得懂落葉之歌?
一個秋夜,我站在窗前,凝望天空,不知不覺融入優美的月色中。一件衣服輕輕地披到我的肩上,一股暖流迅速傳遍全身。“小心,別著涼了。”我的先生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了過來,我們相視一笑。我轉過頭去,看看床上睡得正香的寶寶,感到無比的幸福。已經擁有一份適意的工作,一個溫馨的家庭,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個寧靜、淡泊的心境,這不就是我人生向往的生活么?
人的一生,像年之四季。人們常把人生分為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四個階段。少年是春,春是播種時期,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知識,為人生的美麗奠定堅實的基礎;青年是夏,夏是成長時期,我們必須通過不斷地實踐,累積經驗,為人生的豐富多彩做好了準備;中年是秋,秋是收獲時期,是我們把所學的知識,積累的經驗用于創造自己人生輝煌的時刻。中年恰如張宗子在《陶庵夢》中所寫——“天上一輪好月,一杯得火候好茶,其實珍惜之不盡也。”
熱愛秋天吧!歡迎秋天吧!“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
10、秋天,在自然界,永遠扮演一個悲愁的角色。風刀霜劍,落葉空山。寒塘凝煙,蛩聲徹繞。自然界的蕭索自然而然會浸繞到人的情緒。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從字型結構上幾乎作了定義上的描寫。古歌曰: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可見悲秋是一種傳統情緒,也難怪自古文人多傷愁了。
但是,愁之主體各不相同,因而誘發的客體也千差萬別。也就決定了描寫的多元化。
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這是李白的愁。人太過憂愁將滿頭青絲變成白發。武俠小說白發魔女就有這樣的情節。不過,李白的描繪顯得奇詭峭拔些。
李商隱詩曰:巴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巴蕉的葉子是緊緊地卷著的,丁香的花蕾也是緊緊地卷著的,都是不開心不舒心的。其實是人不開心不舒心呵!
杜牧詩云: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描寫荷葉向東傾斜,暗喻傷秋愁秋的情緒。蘇軾的“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重陽過后菊花逐漸枯萎,蝴蝶無處尋花而替蝶愁。
賀鑄詩云:試問閑愁有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好一個愁字的精形博愉!一川煙草迷迷蒙蒙綿綿邈邈,滿城風雨無端無緒無根無葉,梅子雨晰晰瀝瀝陰陰沉沉,這是一種廣漠悠遠輕度郁悶的閑愁。這種心境,辛棄疾詞中也有精彩極致的描寫:閑愁最苦,莫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哈,把無影無蹤的愁描摹的如此形象,今人真要感激他們的費心了。
愁有重量。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重得連船都載不動了!愁有聲音。請聽: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笫,怎一個愁字了得?這豈不是黃昏時雨打梧桐葉發出的聲音么?愁有顏色。龔自珍詩云:盤堆雙實擘庭柳,紅似相思綠是愁。描繪得多美呀!由此可想,愁可以是山,是海,是春水,是煙波,是柳條,是樹葉,是春花,是春草,是秋風,是秋雨.....你想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過,我還是喜歡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語細如愁”的這種,詞藻舒朗,意境輕盈,韻味悠長,感覺舒服。
11、秋天的詩是被秋風吹出來的。
秋天是被秋天的詩吟唱出來的。
當看到天高云淡,木枯葉黃,群雁南歸的情景,就連身處九五至尊的漢武帝劉徹也要發出“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搖落兮雁南歸”這樣無可奈何、哀傷凄婉的悲吟。
秋天結束了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機勃勃,一陣秋風吹來,只有秋蟲漸唱漸衰的悲鳴和秋木愈來愈孤立的寒枝。所以,秋天給多愁善感的詩人們莫名其妙地增添了一段說不出的愁:關于秋天的愁。
于是,有人寫到“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懷愁?令我白頭。”有人寫到“悲落葉,聯翩下重疊,重疊落且飛;縱橫去不歸,長枝交蔭昔何密,黃鳥關關動相失……悲落葉,落葉何時還?”
因為有了多情詩人的吟唱,秋天變得這樣令人善感善懷,能處處觸發人們最隱秘處蘊藏的一絲憂傷。
12、當一片落葉不經意落在身上時,我突然看到了滿目蕭條的秋色,心中很是惆悵。真個“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秋天是離別的季節。離別的秋天里,花朵凋謝,落英滿地,她們無聲地告別了美麗;樹葉掙扎一陣,累得面黃肌瘦,最終不得不告別母樹,落地為泥;小鳥們則告別大合唱的群體,各奔東西;蛙兒、蟲兒也離開盛夏的樂隊,各自找個磚縫或泥洞躲藏起來……然而,不管是消失還是離別或是躲藏,都是秋天的必然。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在這傷情的時刻,人們容易在意過去的日子,與它們一一作著告別,或告別昨天的一次輝煌、或告別前天的一樁痛苦、或告別一段情緣……而成功與失敗,都是秋天金色的果實。在一個個秋天里,我告別了童年、青年,在成績與失敗中,我走進了人生的秋天——我心平氣和的多彩的秋天。
果實兒悄悄豐滿時,長大了的孩子告別父母,作別故鄉,獨自走進秋天的紅葉和秋天的冷風。然而,不管是紅葉還是冷風,都是秋天友好的款待。孩子,秋天陪你長大,是你長大的佐證。
瑟瑟秋風使人落寞,便思念起離別的親友。那故去的親友也姍姍而至,他們和秋風一起撫摸我的思念。
秋天是思鄉的季節。我闊別了四年的故鄉江南山城啊,此刻變幻成片片落葉,敲打著我愁愁的心思。小時候的秋天飄然而來,卻停在時光的那面深情地注視著我。然而,孤獨也好,思念也好,都被秋天濃濃的情愫浸透過。
離別的秋天勾起人們太多的回憶,漸漸遠去的往事會排著隊向你走來,或讓你幸福、或讓你失落、或讓你遺憾……但是,不管是歡樂還是憂傷,都是秋天的成熟。
哦,離別的秋,深思的秋,多情、慷慨的秋!
秋天總會來的,秋天總會過去的。當你和秋天離別時,會感到秋天難忘的賦予而留戀忘返。
秋天過去后,春天就不遠了。
13、到了秋風蕭蕭愁殺人的時節,我再次把我們的故事想起。在這個秋風乍起、寒意襲人的秋夜里,我又一次吟誦起泰戈爾的那首《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出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作毫不在意。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瞬間無處尋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我的惆悵柳永懂得。“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我的憂傷泰戈爾理解。
14、告別四十歲后,之后每一次經秋,都會生出些許的驚慌和凄怨:天亦苛,何以又經秋!
秋之臨,總是讓人猝不及防。
今年的秋,是攜雨裹風鋪天蓋地/地/壓來的,沒有雁歌,沒有蟲鳴,只聽得一夜風雨蕭,晨起驚見:滿目落葉、一地殘紅,凄凄哀哀委泥濘!
目睹此景,再清明的心,也會生出幾許凄然幾許惆悵。
“怕秋來,怕秋來,秋緒感秋懷”。是秋涼浸懷,還是愁懷憫秋啊,可這秋,怎一個怕字即可阻止得了!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懷愁”;“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古人直面秋緒,若沐風孑孓,任愁情奔突;
“寒涼應節至,蟋蟀夜悲鳴。晨風動喬木,枝葉日夜寒”;“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這樣的用辭何其蓄詠婉轉!滿腔哀情凄凄至,蟋蟀夜悲蝶亦哭。
我自詡是一個通透的人。對于四季更迭,歲月匆猝,人生無常亦有豁達的詮釋。然而,每每秋至,還是不免生出些許驚悸慌恐,甚至凄怨悲涼。其間,既有回眸處,蒙塵歲月心生繭,風雨人生路多舛的嘆婉;也有抬望眼,滿目肅殺日已沉,行囊單薄恐寒侵的憂懼。所以,藉秋以涂抹憂傷,并非臨秋人之本愿,只是每每此時,總有幾多反觀、幾多困惑、幾多自醒紛至沓來,并化做“何以生?”“生何以?”等生命及靈魂的拷問,這是老之將至的年齡才能享用的心靈盛宴。走過了春耕夏作的拼搏奮爭,怎能對秋果無所期冀呢,好在一路風雨一路坎坷后,已然煉就了寂闊豁達的胸襟氣魄、深刻凝礪、圓潤老成的風貌品格;所以更容易恬淡過往,寵辱不驚;更容易泰然明天,放牧心靈。
每當唱過“莫道老圃秋容淡,猶有黃花晚節香”這樣的詩句,心中便會生出陽春美景休嘆過,正艷紅楓染秋山的感嘆。經歷了春旱夏澇等困逆的礪煉,冷寂而峻爽的秋色,將催我釀香如菊、鋪彩如楓:
我自逢秋別寂寥,秋意濃濃競春潮。詩情駐處風正舉,吹取丹心妝碧霄。
15、秋,總把憂傷演繹的淋漓盡致,仿佛它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吟出一個“愁”字而存在的。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懷愁?令我白頭。”
庭院的凄清,渲染到唇角,再凌亂的爬上兩鬢,斑駁的直到荒蕪。
出戶獨彷徨,秋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衣裳。”
秋,真真的令人感懷感傷,處處都牽出了人們,蘊藏在最深處的隱郁憂傷。
16、一片楓葉悄然落下,秋天在不經意間到來了。我抬起頭,仿佛看到了滿目蕭條的秋色,心中充滿了惆悵。也許,這一片楓葉會隨著我破碎的蓮步,散落天涯。陪我度過“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的時光!
詩人說秋天是離別的季節。
秋瑟,凋零。在這傷情的時刻,翻開那反復的舊章,離別的秋天里,“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拂去落英滿地,猶如告別一樁痛苦、抑或告別一段情緣……
夜涼如水,銀色的月光劃過寂靜無邊的暗夜,是什么讓我寂寞的思緒流連于無邊的夜空?無力的抬起傷感的頭,心碎的傷,是什么讓我無助的眼眸透露出永恒的憂傷?“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是什么讓我無言的青春浮上昏暗的陰影?
夜,依然是那么美,風,也依然是那么柔,可我的憂傷卻如那透沏了的流云,交揮層疊,來來回回。婆娑的樹葉投下薄如蟬翼的黑影,柔得讓人平添了幾多離愁。低吟沉思,憶起一生癡情的守侯,心,累了,醉了,傷了,碎了……
在這樣溫柔的暗夜中,離別的秋天勾起我們太多的回憶。仰望那心有靈犀的夜空,不時傳來聲聲嘆息。漸漸遠去的往事排著隊向我們走來:我們曾經一起看過春殘,花落。我們曾經一起看過夏日,細雨。我們曾經一起看過秋瑟,凋零。我們曾經一起看過冬日,白雪。這些往事或讓我們幸福、或讓我失落、或讓我們遺憾……但是,不管是歡樂還是憂傷,我們都會用盈滿智慧的深邃目光去聆聽撫摸著那塵封的記憶!
記憶回到闊別了若干年前我的故鄉——江南山城武夷山,也是那個多彩的秋天,你帶著春風般明媚的微笑飄然而來,走進了我人生的秋天。仿佛窗臺掛著的風鈴與風的邂逅,發出輕鈴而柔情的聲響。我們在秋天紅透了的楓葉上寫下了愛的篇章,寫下了人生的一段歷程,寫下了人生的方向。我們用真誠和熱忱留下了一行行滿腔熱情的優美詩行。
然而,秋天終歸是離別的季節。雖然秋天帶給了我們愛的勇氣,陪我們度過了一段永遠難忘的時光。相遇, 相識,相知,相別。終于你還是離開了,只留下彼此的最后一滴淚,沒有黯然,沒有話別。就像花朵凋謝一般無聲地告別了美麗,更像樹葉不得不告別大樹一樣,即使掙扎一陣,最終也是落地為泥。因為我們的愛情,因為無言的守侯,因為我們都有一顆純潔無暇的善良之心。多么的無奈啊,就像人生的話劇,終究會落幕,也終究會散場。
徘徊于紅塵的泠泠渡口,我們始終秉持一腔熱情。在一個個秋天里,我們即使非常在意過去的日子,即使我們不管是落葉抑或秋風。在另一段長滿離草的地方,當我們和秋天依依離別時,總是會感到秋天的難忘,感到秋天的賦予而留戀忘返。
就這樣淡然的離開吧,告別昨天的一切輝煌,告別成功或者失敗。就像一個長大了的孩子告別父母,作別故鄉一樣。請你不要翩然起舞,請你不要淚灑如下,我會用蓄著的清淚寫下一段雋永的文字:你的世界我曾來過,不要痛苦,不要悲傷,你會有屬于自己的愛情,會有屬于自己的天空,會有屬于自己的人生。
自在窗前落寞的佇立,瑟瑟的秋風也姍姍而至,扣擊著那狹小的心窗,再次輕輕的撫摸我的思念。想著你此刻也是依窗佇立,仰望漆黑的夜空,偶爾會看見失散的星點劃然而下,此刻變幻成片片落葉,敲打著愁愁的思緒。當周遭的一切喧囂都被秋風吹散時,人生就這樣舒輕緩急的到達彼岸。其實,思念也好,孤獨也好,我們都被秋天濃濃的情愫浸透過。
仰望燦爛的群星,我與它們一一作著告別,心平氣和的。媽媽曾經對我說:孩子,秋天陪你長大,是你長大的佐證。你卻對我說:親愛的你走吧,和秋風一起離開吧,帶走我這一片落葉吧,不要躲藏,雖然我會是你最重的行囊!
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搖搖晃晃,成為我生命旅途中最完美的點綴。多么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一曲《至少還有你》陪我們到天荒地老,已經不需要那么堅定的意義,我只知道這是一個一生的承諾,一首用生命唱的歌。
抬起不再年青的臉龐,忘卻曾經的心傷,試圖風干最后一次燦爛的淚光。歲月,卻停在時光的軌跡里深情地注視著我。顫動的靈魂在這個寂寞遼遠的寒秋,我終于看到了你心底純真的微笑,愛的邊緣,我們佇立著,我循回往返,你踟躇不前。我想用愛心感化憂傷,你想用痛苦抒寫輝煌。但愛的國度,心的天空。沒有永遠的相守,也不會有永遠的相別。
終究有一天,幸福的我們會帶著秋天的楓葉和秋天的冷風回來,回憶在無淚中帶著面黃肌瘦揮別。帶著我們的夢想,帶著我們向往的生活,在我們的世界里不再有悲傷,不再有別離。
17、今天,秋天來的如此突然,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仿佛昨天還是那個“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的夏天,今天已是“秋風蕭蕭愁殺人”了,就如同“一夜成秋”。仍清晰地記著昨天太陽如火爐般炙烤著大地,夕陽西下的傍晚我裸露臂膀馳騁在籃球場上,拼命吮吸夏天黃昏獨有的愜意。可現在我穿著厚厚的衣服蜷伏在被窩里,聆聽著窗外呼嘯的秋風以及下了一晚秋雨的淅瀝。天頂上,濃云尚未散開,低低壓著房檐,天地間彌漫著一塵濕漉漉靜悄悄的青黛色霧靄,世界仿佛被濃墨染成黑色,一片陰暗。秋天以其獨特的蕭瑟占據著人的心靈,充斥著人的情感,將單調與落寞交織纏繞涌入人狹小的心間。悲風,寂雨,愁緒,涼透紗窗,構成無人看懂的風景。
駐足雨中,然后沉思。重拾一片問題: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為何只有秋天領受夏花的凋零,草木的謝詞?“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倆悠悠。”楓是秋的意象,是這個季節特有的風景,是深沉次感性的語言。還有那田野間涌動的麥浪,漫野的金色,承載著多少農民辛勤的勞作和收獲的汗水。秋天自然少不了凋零,那些被人誤解太久的落紅。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凋零總是伴隨蕭索和寂寞出場,進行一場盛大夏日派對的落幕。古人有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沒有落紅的無私犧牲,何談來年的繁花似錦,沒有落紅的艱難孕育,何談春日的萬物復蘇。
柔弱無力的余暉,輕輕鋪灑在金色土地的背上。附近麥田的穗子,因著飽滿豐收的谷粒,而默默垂下了頭。幾株高大挺拔的楊樹,臨風搖曳落葉歸根,自成風景。遠處的村莊則宛如一片安詳的仙境,炊煙升騰,點染出獨特而別致的格調來。沐浴秋意,任何的謳歌贊美都流于膚淺,都顯得得蒼白,那么就讓我們去體會,去涵泳,去感恩吧,細心地,無聲地,虔誠地。
每個季節都是太陽在人間種下的花,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明媚。大自然賦予世界的每一種形式,都很理所當然,并不會刻意體會人類的情感。只因大多人將“秋風,秋雨,秋意”刻上孤獨蕭索,才使得秋之神韻被無理的掩埋。那些修飾的眼睛和浮躁的市聲,那些涂抹的紅唇和化妝的倩影,該怎樣讀懂秋的博大和樸素,該怎樣領悟秋純凈的語言,該怎樣感受秋別樣的風情?
18、秋風吹來的時候,梧桐葉就開始飄落。我覺得,那是一年中,梧桐最美的時刻。金黃的落葉輕輕地、戀戀不舍地從枝頭飄離,以一種絕美的姿態緩緩墜落。從枝頭到地上,那是它最后的旅程,最后的流連。那最后一次的盡情舞蹈,秋仿佛要將它所有的力量都賜予落葉,以筑就那最后的輝煌。秋將葉片灑脫地拋滿大地,,把來年的熱情與希望在樹梢悄悄貯藏。一腳踩上去,會聽見葉子輕輕的嘆息聲。“秋時自零落,春日復芬芳。”沒有今日的凋零,又哪來明朝的蔥郁。就算是凋零,也有一種盛放的美麗。誰言秋無情,誰在秋季感傷,秋是安寧與和諧的,為什么要在沉寂中迷失,為什么不去演繹那“此時無聲勝有聲”。
春天的風太過和煦,會讓人慵懶;夏日的風太過熱烈,會讓人灼傷;冬季的風又太過刺骨,會讓人卻步。只有秋天的風,溫暖又帶著些涼意,人會變得警醒。我喜歡走在秋日的田野,看著日漸成熟的稻穗,心里無比充實。秋日的河畔,會看見飛翔的菅芒花,在秋風里快樂地唱著潔白之歌。夕陽的余暉下,白色的羽瓣四散開來,柔軟而美麗,它們也在帶著夢想而飛翔找尋吧!
隨著大地逐漸冷肅,難免會想到“秋風蕭蕭愁殺人”、“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這樣悲涼的句子。可是秋天,就應該只是悲愁肅殺的嗎?不!起碼在我的眼里,它是清朗且圓滿的。“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當桂花開滿枝頭時,空氣中四散著清甜的香味。把盛開的桂花摘下,在玻璃瓶中放滿大半瓶,只需加入幾勺紅塘,密封。大約半個月后,把瓶蓋打開,滿室生香,用來煮芋頭或是湯圓,口感香甜清潤。若是放在冰箱里,等到來年的夏天,就著一些冰水喝,那桂花的芬芳里散發著清雅的味道,空氣里暗香流動,那浮在水面上的花朵,似乎還有著鮮活的生命,那樣地晶瑩,那樣地明亮。秋日如此美好,讓人不禁想要留住它的腳步。可是卻不用傷感,今年的桂花開盡,秋意散盡,我們的心里卻早已種下桂花的種子,秋日的種子,明年此時,秋日的風光依舊,桂花也依然會盛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美好的東西總是短暫的,剛剛還在為秋高氣爽,天高云淡激動不已呢,一陣秋風,一場秋雨就把我們帶進了深秋。
秋風猛吹,秋蟲漸鳴漸衰,秋木愈來愈枯!到處一片蕭條,心情不覺惆悵起來!有人寫到“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庭中何人不懷愁?令我白頭。”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啊......
秋雨帶著一股冰冷啪嗒啪嗒的下個不停,人們早已換了秋裝卻還是抵擋不住寒氣。群雁南歸,殘荷敗柳,樹葉在地上打著旋兒,獨自抱肩臨窗而立,那種傷感誰曾有過?
有詩寫到“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出戶獨彷徨,秋思當告誰?”秋天是個思念的季節。思念遠方的朋友,惦記身邊的親人,面對著一片衰敗,有種傾訴的沖動!
如果把淺秋比喻成成熟,婉約的少婦,那么深秋就是中年婦女。因為經歷了太多的磨難,讓她變的不堪重負,多愁善感!不過,深秋只是暫時的肅殺,她在做一個力量的積累,為冬天的到來做好沖刺!
不想再看到滿眼的凄涼!愿沉思的冬季早日到來吧!
20、秋風蕭蕭愁殺人,落葉歸根,他們不斷翻滾著、掙扎著、吶喊著,最后化為世間微不足道的一粒塵。生命的舞動,在冬季來臨之前,都會凝固定格在那一霎那之中,努力伸展的臂膀吃力地伸向天空,是在掙扎還是在低聲吟唱,熟人知曉?大自然就是一首人類心靈的贊美詩,自然界萬物就是你心靈中的靈物,處處勾畫出你的輪廓,處處能找到你的影子,哪怕是一點點細微的心情。但是藤蔓卻在靜靜等待著下一個春的來到,等待著新葉重新去裝點它的生活,等待著重新煥發生機的那天……
21、自然界是沒有感情的。但是人有感情,所以自然也有感情,只不過是人賦予它的,把它人性化,人格化了。就像是對于秋天而言,有人說“秋風蕭蕭愁殺人”,有人說“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是沒有感情的。但或愁或喜,不過是把個人的感情附在了秋景之上。從古至今,詠物抒懷之作,皆發自肺腑,卻借自然之手以表達。“一切景語皆情語”說得極有道理。萬物有情,不如說眾人有情。人有情所以是人,所以異于其它生物。人生因感情的存在而精彩,人一生的感情太多,什么感情都有,所以人生才有意義。
22、日子總是不知不覺,步入了秋季,恍惚中,好象看到時光從身邊流走,卻無力留住。下班后的黃昏一個人游蕩在生態湖邊,冷颼颼的風迎面吹來,我的心不禁沉沉的跌落無底的深淵,裹緊了單薄的衣裳,茫然空靈身姿默默地領略著秋季如刀的殺氣。心中很是惆悵。真是“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驀然回首,一路走來的日子,有多少感動永存心底,細數我點滴的快樂和痛苦,都是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常常在秋天里留連,心里煎熬著對追逐的依戀和不舍。喜歡獨自在秋季去尋找曾經留有足跡的地方,喜歡曾經歡笑過的山水,貪婪的呼吸著那里的空氣,尋求往日的氣息,回憶一個個曾經的故事,回憶一次次揮霍沒有揮霍完的青春,然后一個個的拉下劇終的帷幕。我不是一個懼怕秋煞的人,但是今秋----卻漂白了我的黑發,雕刻了我的淚顏。暗追前事,怕他人笑,楚宮吳地,多少英雄如鶴渺,百戰鐵血只能從書中找,月明憶今朝,一聲嘆息,又飄渺,昔年的花燭繁茂蝶亦繞,到如今,枝上滴露,誰又曉。
眼前的秋,樹葉在風中瑟瑟作響,偶有飄落,我的腳步竟躊躇不前,呆立許久,它把自己的生命以另外一種生存的形態在一個輪回中復活,永恒。而我,突然的豁達,在這剎那間突然感悟:自己應該賦予秋季最真最純最韌的情感,也許有種思緒,不管你逃到哪里,它依然纏住你;有種情懷,不管你置身何地,它總是如影隨行,永遠揮之不去。歲月的碾痕已經深深的銘刻在心里,溶入血液,匯成一體,無法回避,因為,一旦試圖回避,同樣也會丟棄了自己。我知道我的愛已從身邊漸走漸遠,你錯過的也許并不是我這個人,而是你一生的幸福。我無怨無悔自己曾經的付出,從今以后我依然不會放棄追逐陽光,不會放棄追逐人生的愿望,更不會放棄追逐人生的歡樂!在這個多愁的季節就讓為自己懷一腔幽怨情愫吟葬花,攜一縷朦朧前緣嘆人間,灑一地無奈清淚祭命運,譜一首悲涼樂曲奠愛情!
說珍重,長夜漫漫無期盼,道別離,夢里縈縈是旖旎,走過風雨、經歷寂寞、經受了痛苦與孤獨的考驗,我一定會感動上蒼,打動幸福。揮揮手忘記曾經的過去,笑迎未來,因為我相信,只要意志沒有倒下,我的未來就不會只是夢想!我悠然,隨心、隨性、隨緣,塵世繁華三千丈,撥弄紅塵世俗里。風一縷,夢一曲,在這個多愁的秋季付曾經滄海與笑談中!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5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