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譯文] 不知道屋外紅杏枝頭上,花兒還剩下幾許?只怪那無情的清明雨,點點滴滴灑下來,讓憔悴的花面滿是啼痕。
[出典] 北宋 趙令畤 《蝶戀花》
注:
1、 《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2、注釋:
止:猶“只”。
沉煙:點燃的沉香。
宿酒:昨蜍所飲的酒。
惱:撩惹。惱破:惱煞,極盡煩惱。
西江:古詩詞中常泛稱江河為西江。
3、譯文1:
想要減掉羅衣,可是寒氣還沒有退去。珠簾也無心卷起,一個人在深閨中閑居。紅杏枝頭的花不知還剩幾許,美麗的面龐尚有啼痕,只恨這清明時的細雨。
終日無聊悶坐,看著沉香的輕煙一縷。昨夜喝悶酒而大醉,今早醒來得太遲。被惜春的情懷所困,心中充滿了愁緒,飛回的燕子又耽誤了帶來回信,我淚眼凄迷,呆呆地望著小巧的屏風,那上面畫的是遙遠的西江的水路。
譯文2:
想減一件羅衣寒氣還未去。不愿卷起珠簾,獨自一人待在閨房深處。不知紅杏枝頭花還有多少?淚流不斷只恨綿綿清明雨。
整天面對沉香青煙縷縷,昨夜酒醉遲遲未醒,滿懷惆悵惱恨春已去。飛燕又將他的歸信耽誤,只好凝望屏風上的西江路。
4、趙令畤(1061~1134)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于朝。后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5、上片首句寫冬春之交閨客佳人“欲減羅衣”,卻又躊躇起來,因為她感到此時寒意猶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氣候變化無常而最難將息的心情。“不卷珠簾,人深深處。”雖未直接說出閨中人的心緒,卻畫出一位佳人惆悵自憐之態,使人隱隱感受到她心中的愁悶。
以下兩句點明女主人公愁悶的表層原因——清明時節的連綿春雨。這場雨,不僅使氣候“寒未去”,“欲減羅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雨打花枝,落紅無數!所以,簾雖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關切庭院中的花兒,迫不及待地問詢:“紅杏枝頭花幾許?”當然,不消問,她也料到嬌艷的杏花定然會遭到的命運了!她仿佛看到那枝頭稀稀拉拉幾朵殘存的紅杏,依稀還帶著雨痕,像啼哭一樣,憎恨那殘酷無情的清明雨呢!當然花兒哪有悲與恨,只不過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緒之劇烈程度看,閨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來不像是一般傷春、惜花的意緒了。詞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當別有感恨。人世間有許多人和事有如花兒般的美好,結果卻被一場無情“風雨”破壞了。“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這兩句詞實是頗富有象征意味的。
詞之上片,將女主人公惜花傷春的意緒表達得頗為動人。
過片三句,轉寫閨中人內心極度的凄寂和苦悶。
“盡日沉煙香一縷”,她終日對首一縷裊裊香煙出神,深閨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無聊賴可想而知。“盡日”,即李清照所說“愁永晝”也。盡日苦坐愁城,無法排遣,唯有借酒澆愁。“宿酒醒遲”,可見恨深酒多,以致一時難醒了,而醒來仍然是空對“沉煙香一縷”而已,此種境遇何等難挨!“惱破春情緒”,關合上片惜花恨雨,極力渲染出一個“愁”字。
結尾兩句點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層原因——佳人懷人心事。“飛燕又將歸信誤”,她多么希望春燕給她帶來遠人的信息,而它們卻如史達祖筆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雙燕,多么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對屏風悵望:“小屏風上西江路”,淡煙流水的畫屏上畫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當初心愛之人正是從這水路遠去的!歇拍寫出了閨人佳人對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讀之令人感到意猶未盡,一詠三嘆。
《草堂詩余正集》評此詞結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遠,低徊不能去。”這一評語,極為準確,精煉地概括出此詞含蓄蘊藉、語婉意深的風格。
6、子京《木蘭花》“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春濃;趙德麟《蝶戀花》:“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是春盡。紅杏枝頭花開花落,無不牽詞人之歡情愁緒,詞人之善感如此。
7、《宋詞三百首》詞人筆下寫了人們的淚的痕跡。
劉一止《喜遷鶯》:“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
賀鑄《望湘人》:“淚竹痕鮮,佩蘭香老,湘天濃暖。”
吳文英《鶯啼序》:“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
魯逸仲《南浦》:“為問暗香閑艷,也相思、萬點付啼痕。”
吳文英《三姝媚》:“湖山經醉慣,漬春衫,啼痕酒痕無限。”
趙令畤《蝶戀花》:“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吳文英《瑞鶴仙》:“試挑燈欲寫,還依不忍,箋幅偷和淚卷。”
黃公紹《青玉案》:“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
毛滂《惜分飛》:“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周邦彥《蝶戀花》:“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晏幾道《思遠人》:“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晏幾道《木蘭花》:“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
晏幾道《留春令》:“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
8、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記載:“杏花開時,正值清明前后,必有雨也,謂之杏花雨。”這是說“雨”與“杏花”同時降臨人間的,是相助相伴的,所以才叫“杏花雨”。和我的催生說,似有不同。不過情調浪漫,無須深探。我們知道這種雨,實在是一種令人期待之物,她似乎是一位披著銀裝的仙子,裊裊灑灑的來了。為春天增加許多詩情畫意,難怪會引起詩人無限遐想。
古詩云:“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把雨與風結合起來,用“沾衣”、“吹面”凸顯生活情趣,用“欲濕”、“不寒”勾勒風、雨的特征,把春天寫盡了。古詩又云:“楊柳杏花風雨外,不知佳句落誰家。”的確,“楊柳”、“杏花”、“風雨”,這些映襯春天特征的物什,能讓人創作出多少佳句美詞呢。宋人晏殊詞云:“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用“開時”、“一霎”來形容杏花與雨的短暫,真是觀察的細致入微。宋趙德麟詞云:“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這是寫清明雨落在杏花上情景,似乎在描繪一種凄清哀婉之美。對同一個時令,詩人感受不同,情調各異,也是不足為怪的。
春天來了,讓我們走出家門,攜同伴好友到郊外去尋覓、探望杏花,不妨也與潤物細無聲的杏花雨有個邂逅,體驗一下大自然的特殊恩惠,轉換一下心情,誕生一些描述、體驗春光的佳篇名句,這也許是人生樂事之一。
9、《天龍八部》人物評之阿朱
一片花瓣,隨風輕落,投入如鏡的水面,點起一圈圈漣漪,倏忽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雖是一閃而過,卻在心里面,驚起了一點波瀾,鼻息間,嗅到了一絲幽香,腦海里,印出了一個阿朱……
每每想起阿朱,心里面就好像打了個結,一直隱隱作痛。這個聰慧而又伶俐的女子,用自己短暫的生命為《天龍》增添了一個凄涼的注腳,讓人心痛不已。
記憶中的阿朱,是琴韻小竹那老氣橫秋的老奶奶,是聽雨居里那素雅淡妝的小女子,是杏子林中那豪氣彌漫的“喬峰”,是青石橋上那以身相縛的“段正淳”……有時深情,有時俏皮,有時正經,有時胡鬧…仿佛人間的精靈,美麗而又颯爽,頑皮卻又溫柔,輕嗔薄怒間冰霜融釋,顰笑淺行中柔情似水。然而天地不仁造化弄人,這個溫婉賢惠的女子,卻只享受了片刻的溫存,便已芳華早逝,讓人不得不感嘆,不得不唏噓,不得不惋惜!
曇花的美麗只在于她那絕美的瞬間,而阿朱的美麗呢?恐怕是她那用生命絕唱抖落出的那如水的心境吧,雖無長久,卻是長存。
還記得雁門關外阿朱情不自禁撲入喬峰懷中的那一幕,“喬大爺,我…我在這里等了你五天五夜,我只怕你不能來,你…,你果然來了,謝謝老天爺保佑,你終好無恙……”這個時候,阿朱對喬峰的愛情已經開始萌芽,五天五夜,這個溫柔的女子,也會去執著。
我想,從天臺山到信陽,再到晉南,該是阿朱最開心的日子吧。按轡徐行,言笑晏晏,兩情繾綣,片刻的溫存,一生的依托。說一句“大哥”,讓阿朱嬌羞不已,聽一聲“咱們”讓阿朱心花怒放,這是一個無求的女子,為了愛人無所謂付出,于是便有了青石橋之殤。
如果世間真的有宿命,那么阿朱的死或許就是她的宿命吧。喬峰的父母之仇,自己的身世之謎,繞了一個大圈,卻被一句謊言糾結在了一起,是上天的無情,還是人心的險惡?只是,阿朱避的了少林方丈大師那一掌,卻還是避不了喬峰的那復仇一掌,其實不是避不了,只是不能避,因為阿朱明白,她這一掌,救的不僅是父親,更是一生的愛人。
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原本完美的愛情卻被一掌的輪回擊碎,惋惜的背后,你是否會有那么一點憎恨呢,憎恨那人間的嫉妒,憎恨那世間的仇恨。
或許,他年之后,腦海中會閃出這樣一幅畫景:
雁門關外,茫茫草原上一個絕美的女子依偎著一個壯碩的身形,天藍草綠,牛羊成群……
10、憶起了過去的歲月,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日日夜夜喲,只可惜太短暫、太短暫了。而現在只能夠“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暮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宋代詞人柳永與趙令畤 各自的半首蝶戀花就是她當時的寫照。想到這些,她不禁滄然淚下……
11、生命在一復一日地循環著,喧囂或者平靜,繁華或者落寞都已經不重要,只要我們還能籍著彼此的名字相互取暖,這就已經足夠。無數個無邊的暗夜里,那些溫暖的話語,那些握在掌心的溫度,都會在最低的塵埃里開出絢爛的花朵,照亮了兩顆心之間的距離。你說:生命的意義在于一種感覺,那些一起走過的時光里所有的印記,我都記得呢。這一刻,你的溫暖穿越塵世里所有的羈絆抵達我的內心,我聽到了生命誕生時最原始最強烈的音符。
窗外的雨依舊在淅淅瀝瀝地下著,煙雨如織,氤氳彌漫,似鶯歌,如燕呢,芭蕉不展丁香結,點滴入耳。一抹溫軟情愫的縈繞在舊時的氣息里,泛起點點杏色的漣漪。
羅衣未減,曉寒猶在,人在深深處,不卷珠簾。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12、清明時節,有雨,極佳。
其時,春暖大地,沉睡的萬物漸次復蘇,一切都是那么的嬌嫩、脆弱。百草漸次轉綠,楊柳的新芽,嫩黃如雛鳥的喙。陽光也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照在身上,柔柔暖暖的,沒有一點兒跋扈氣。世界嬌小脆弱得讓人情不自禁地去疼惜。而曾經朝夕相處的親人,如今遙遠在另一個混沌虛空的地方,再也觸碰不到,心空上的潮濕和憂傷越積越重,愈來愈濃,只有借助清明的微雨才能緩慢悠長地釋放出來。
清明的雨,細細綿綿,如煙,似霧,與自然界的新綠落紅,塵世眾生淡淡的哀愁,交融成一幅傳統的寫意畫。除了千古傳頌的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外,歷代詩詞中,都不乏清明雨的神韻。晚唐韓偓的《殘花》:“黃昏月下惆悵白,清明雨后寥梢紅。”溫庭筠《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南唐馮延巳《鵲踏枝》:“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宋代蔡伸《菩薩蠻》:“杏花零落清明雨。”趙令疇《蝶戀花》:“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清代戲曲家洪升的《長生殿》第三十九出《私祭》中的《鎖南枝》“(雜)你看鶯亂飛,草正芳,恰好應清明雨飄蕩。”
清明,是淡然的。楊柳淡如煙,細雨淡如煙,活著的親人對逝者的追思和懷念,也如煙霧般,虛虛飄飄地,朦朦朧朧地,淡……
13、潺潺流水,哼著思念的曲子,送上了一波又一波的漣漪,輕輕的,柔柔的。水面澄澈,清而靜,幽幽的,緩緩的。一絲風兒拂過,飄來岸邊花草的馨香,淡淡的,甜甜的。潔白的云朵悄悄飄來,享受這純凈而悠遠的天空。
輕輕呼吸,抬頭仰望,靜靜感受這春日的美好。恰在此時,一朵花輕輕飄過,飛花,粉紅色的飛花。哦,猛然清醒了:“人間四月芳菲盡”!這春日,不是只有唯美恬靜,還藏著那粉紅色的愁思。自古女子皆傷春,那粉紅色的飛花是否就是她們悲傷的淚痕呢?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葬花的女子蕙質蘭心,一語道破了“春日、紅顏、花落”的玄機。而這之于她,究竟曾有多少粉紅色的飛花往事呢?是否那愛花惜花的女子將片片飛花葬于心中呢?這花落人亡又是否只是命運弄人呢?
“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這個整日在沉香繚繞中默坐的女子,潸然惋惜嬌艷杏花驟雨后那多舛的命運,不知此時的她是否淌下了那粉紅色的淚滴呢?雨打之后,紅杏花落,飄進她的心中,不知這樣的春日,她是否依舊陷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后的記憶深處呢?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江邊那豆蔻年華的魚幼薇,只顧展盡她含苞未放之姿,殊不知在幾個春日過后,便不再贊春之美,而只吟那句“易得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想必這是她品盡了花開花落,獨自面對這飛花春日的苦澀感傷。女子傷春,唯有這一女子例外,卻也不可避免的嘗盡這飛花飄落的春日,依然沒能因當年那句春日美景之佳句而逃脫佳人傷春的結局。
這世世代代的女子們,愛了,傷了,痛了,把自己最美好的春日全都給予心中那份至真至純的感情。韶光流轉,在這飛花飄落的季節,她們輕抿朱唇,靜靜的把落花葬下,把自己的春日葬下,把所有有關情愛的記憶葬下,只留下自己支離破碎的心和那不堪一擊的軀體。
四月,人間四月芳菲盡啊!這樣的春日,給予了世間女子太多的傷,太多的痛,太多的遺憾和無奈……或許,這個四月,也會同千百年前的四月一樣,漸漸的風化成一段剪不斷的粉紅色記憶罷了,僅此而已。
14、天是一片寧靜的尉藍,云無影無蹤,這與清明不大相容。每年天公給悼念的人們配景都是雨瀠瀠,也就很合得了詩的意境,“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讓雨在無意中纏綿些悱惻。
可太陽下的我,也一樣有欲斷魂的惆悵。站在這里懷念和沉痛如春日瘋長的滕蔓,慢慢漫延卻沒有渲泄的方式。收拾起所有的憂傷和疼痛,在下山的一級級的石板中,一層層隱入心中最深處。那是永遠留給他們最敏感、最柔弱、最不能觸摸的圣地,只在每年這個善解人意的節日,收藏更多作為慰藉。
15、“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揚柳青煙里”。又是一年知時節的春雨,輕輕地飄落在天空里,她輕盈的身姿,總被詩人多情和感慨所浸染,尤其在善寫愁情的宋代婉約派詞人的筆下,春雨蘊含著離愁、傷情、幽怨、感嘆等無限情懷,“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現代人也許不在作詞了,眼望著春雨蒙蒙,像煙霧,在前方的地平線彌漫;像思絮,纏繞著春雨的潮濕,心中涌動的多是現代人快餐般的感情:一首耳熟的流行歌曲,一遍遍拔動內心深處的情弦,一部浪漫愛情故事片段的回憶,一次次撩起昔日醉心的戀情,在歌聲和故事中恣意去尋找自己對春雨的詮釋。
想象的日子是綻放花苞的季節,所得的輕嘆的雨滴,昔日醉心的戀情如踏響春雷季節春雨,泛起久別的羞澀,飛舞的春雨,輕輕打濕了我們生命旅途的風塵和疲憊。輕唱一首流行歌曲,盡管歌詞蒼白簡單,但和著春雨的弦律也一樣能給我們帶來片刻的感動。
春雨如曲,春雨是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美妙而又單純,春雨如曲,春雨是我們心中希望的源泉,它歡暢鼓舞著我們生命的四季,當我們疲憊的身心走進春雨中,我們的心靈會沐浴在春雨的樂曲中,我們會真切感受到,曾經的夢想再次得到滋潤和營養,我們喜歡春雨,渴望擁抱春雨,實際上我們是在暢想心中永遠的希望。
其實,希望一定會存在,有心者一定能夠在春雨中聽到它的召喚。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1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