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讓人類變成“實驗室白鼠”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哈佛商業評論的高級編輯尼古拉斯.卡爾說,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屏幕信息的日益泛濫給人類大腦造成一種“瓶頸”,妨礙著人類思維的拓展。

  他的評論進一步證明,對科技以及其提供的信息片斷的依賴正嚴重破壞著人類的深入思考能力。

  卡爾,哈佛商業評論前商業編輯,在他的作品《淺薄:互聯網對人類的大腦的影響》中寫道,電子郵件剝奪了人類搜索新信息的基本本能,讓我們更沉迷于收件箱。

  他還說,幫助早期人類尋覓食物,躲避捕食者的自然本能正讓我們朝實驗室白鼠的簡單狀態不斷退化。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上班族每小時至少查看30次自己的電郵收件箱。

  每當接觸新信息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釋放一定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快樂誘導化學物質,與人類的上癮行為息息相關。

  卡爾告訴君子雜志,“這些小玩意把我們變成了高技術的實驗室白鼠,愚蠢地摁著按鍵,希望得到人際和智識上的滋養。”

  “數字信息的不穩定性是吸引人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的收件箱每時每刻都可能收到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也并非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讓科學家們担心的是,分散的注意力可能破壞人類的思維過程,影響注意力的集中,導致非理性行為。

  今年年初,谷歌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也表達了自己的担憂,稱“瞬時設備”對人類的思維過程有一定的影響。

  他說:“我担心飛速傳播的信息對人類的影響程度,特別是緊急信息,事實上它們影響著人類的認知和深入思考能力。”

  卡爾還說,通過各種屏幕,我們接觸著大量信息,這不僅阻礙深入思考和理解,而且還會妨礙記憶的形成,讓學習更加困難。

  他解釋說:“當我們瞬間接受大量數據時,在關聯處就會進行思維的跳躍,思維記憶能力會因此而變得混亂。此時,我們正遭受著腦科學家們所說的認知超載問題。”

  這會導致我們只能記住很少的信息,很難聯想到存儲在長期記憶里的經歷片斷,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思維是“稀疏的,零散的”。


譯言 2011-01-18 07:44:00

[新一篇] 人月神話與沒有銀彈摘要

[舊一篇] 【深度分析】游戲樂趣的一些來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