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C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973(2004)05-0009-05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號召全黨要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 觀的一個原則或根本要求,是一個嶄新的提法。本文擬從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的新視角 就以人為本的價值本位、價值原則、價值目標及價值導向諸問題作一探討。
一、現實的人:以人為本的價值本位
以人為本,是許多哲學派別的共有立場。但是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視野中的以人為本 與西方人本主義和中國古代民本主義有根本區別。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視野中的以人為 本是有前提的,即這里所說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即以現實的人為本位的 價值論。這是正確理解“以人為本”原則的必要前提。
當馬克思和恩格斯確立自己的歷史觀時,他們首先以“人”為出發點,為了保證這個 出發點能夠導向社會歷史觀的唯物主義方向,他們對這個出發點的“人”作出了嚴格的 規定,即他們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始終把人看作從事現實活動的人。在《德意志意識形 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 發,也不是從口頭上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 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1](P73)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中,馬克思說:費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并假定出一種抽象的人類個體,而實際上, 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 P56)。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就馬克思與費爾巴哈 的不同指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3](P241)。
什么是“現實的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中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提法,它包含著豐富 的內容。僅從字面上講,哲學史上有的哲學家如費爾巴哈也說過“現實的人”、“社會 的人”諸如此類的話,然而由于他們對“現實的”、“社會的”概念的不正確的理解, 所以實際上仍然是抽象的人。恩格斯說:費爾巴哈“就形式講,他是實在論的,他把人 作為出發點;但是,關于這個人生活的世界卻根本沒有講到,因而這個人始終是在宗教 哲學中出現的那種抽象的人。”[3](P236)
馬克思所講的“現實的人”究竟包含哪些內容呢?馬克思、恩格斯說:“我們開始要談 的前提……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 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這里所說的個人……是現 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 有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自己的。”[4](P23、29)縱觀馬克 思的有關論述,“現實的人”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它是指擺在我們面前的、不依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卻可以被我們所經驗或所 體驗的、其生活過程可以被我們作精確描述的人。作為單數,它是指個人;作為復數, 它指“人們”即群體或人類。因此,現實的人就是可以實證的一種特殊的存在物,一種 肉體存在和精神存在的之統一的一個個的“我”或“我們”;就是人本身,不是人之外 的什么東西如上帝或理念或自我意識等幻影。在此點上,馬克思與費爾巴哈等人沒有分 歧,分歧只在于馬克思要由此前進一步,研究人之為人的更本質的東西,費爾巴哈等人 卻停止不前了。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中也曾表達過此種思想:“我們必須從‘我’, 從經驗的、肉體的個人出發,不是為了像施蒂納那樣陷在里面,而是為了從這里上升到 ‘人’。只要‘人’的基礎不是經驗的人,那么他始終是一個虛幻的形象。簡言之,如 果要使我們的思想,尤其是要使我們的‘人’成為某種真實的東西,我們就必須從經驗 主義和唯物主義出發;我們必須從個別物中引申出普遍物,而不要從本身中或者像黑格 爾那樣從虛無中去引申。”[5](P12-13)
第二,“現實的人”最根本的含義,是指在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正是此點 上,馬克思視野中的人成了客觀現實中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的本質的活動,而且是某人區 別于他人的最根本的基礎,故而它成為人的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統一的本質存在。我們根 據人的實踐活動的狀況就不僅可以弄清其文明程度,亦即與動物的區別的程度,而且可 以判斷人與人的本質差別、民族與民族的本質差別等。又因為人的實踐活動始終與人們 之間的社會關系在一起,所以,社會關系也成為人的本質存在的重要方面,我們根據人 們的社會關系的狀況(性質、范圍等),也可以了解其文明程度和彼此發展的差別。人的 實踐活動規定了人的存在的本質、內涵;人的社會關系則規定了人的存在形式、外延。 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共同規定著人之為人、某人之為某人的具體內容。也正是在這里 ,馬克思徹底超出了舊唯物論的人的存在觀。
馬克思主義者在運用“以人為本”時,首先把具體的、從事實踐活動的人作為前提, 即把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因此,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視野中的“以人為本”是具體 的、現實的而非抽象的。
二、人的主體性: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
“以人為本”的“本”不是指本原,而是指根本或最重要部分的意思,以人為本重視 的是對人的主體地位的確認。現實的人存在是產生以人為本原則的前提與基礎,但以人 為本并不只是簡單承認人的現實存在,而是要把握人的現實存在的主體本質。人作為世 界上惟一能將進行自我創造、自我生成、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動的存在物,創造了 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個歷史,并且通過自由自覺的創造活動,獲得人在人的世界和社會 中的主體地位,成為人的世界和社會的根本、主體。自然運動是沒有人參與的;而社會 活動則是人自覺參與的活動。造成這種區別的根源即:人是歷史的主體,是一切社會活 動的承担者。
由于人是歷史的主體,所以,“歷史是由人創造的”。馬克思說:“整個所謂世界歷 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6](P131)“因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 會聯系,所以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4 ](P245)既然社會關系是由人所生產、所創造的,那么,隨著人的不斷發展,必然地要 創造出新的社會關系,由此創造出新的歷史。有了人才有歷史(不是自然史,而是屬人 的歷史)。(屬人的)歷史的主體(也就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是人。通過人類創造歷史的活 動,人類的本性不斷改變著。因此,人類本性的改變或人的自我改變同人創造歷史的活 動是一致的。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以人為本”的歷史,離開“以人為本”的 歷史觀,就不能科學地說明歷史創造和社會進步的真正根源。
人在社會發展中的歷史主體地位,體現了人的主體性。從根本上說來,人的主體性是 一個哲學概念。它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質的規定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得到發 展的人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造的特性”。[7](P30-31)
馬克思關于主體性的思想,集中表現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一條中,他指出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 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 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 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 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2](P58)所謂對事物、現實、感性要“當作實踐”、“從主 體方面去理解”,并不是否認自然界的客觀性,而是提醒人們對現實世界不要作純客觀 的理解。現實世界是人類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是包含著人的本質力量在內的,現實世 界已經映照并確證了人的主體性。
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認為,人們在實踐中,一方面必須按照客體的尺度——客體的屬 性、本質和運動規律辦事;另方面,更重要的,總是從自己出發,按照自己的需要、能 力去理解和改造客體,處處把人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中去,使客體成為對人有用之物。人 類的生產實踐在任何水平上都是客體尺度與人的內在尺度的統一。
和人的本質一樣,人的主體性也是具體的、歷史的。實踐是人們獲得主體地位的基礎 ,由于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產生不同的利益和 需要,有不同的內在尺度,人們往往從不同的思想、觀點、方法出發去改造世界,表現 出不同性質、不同方向的主體性。按照主體對社會發展起作用的不同性質,大致可分為 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積極主體和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的消極主體。理解這一點, 對于我們按照什么標準,朝什么方向來加強主體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正是在克服舊哲學的片面性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是從主觀 和客觀、主體和客體、認識和實踐,必然和自由的關系中來理解人的主體性的,從而達 到了對于人的主體性全面的、具體的理解。實踐的觀點和主體性的觀點是連在一體的。 離開實踐的觀點,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主體性;離開主體性的觀點,也不可能真正理 解實踐。
以人為本意味著人是人的世界及其歷史的根本、主體,而且還意味著人本身是人的根 本,因而人本身就是自己獨立人格的主體。這表明,以人為本既體現了人與人的世界及 其歷史的同一,又體現了人與人自身的同一。所謂人本身是人的根本,也就是肯定人本 身是人的主體。人具有人的資格、人的價值、人的意義和人的尊嚴。這種人與人自身的 內在的同一關系,是基本的人格,因而人自身是人格的主體。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當作 人,因而也要尊重人。每個人既要把他當作人,也要把自己當作人;既要尊重他人,也 要自尊。
三、人的需要的滿足: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
以人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為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人的一切社會活動的最終目的 ,都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著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的全面 實現。而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于人是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一體,所以以 人為本的價值目標就在于促進和實現人性(包括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全面 發展,不斷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人性需求。
人的自然性存在本性是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的根本依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 自然界的產物。人類的存在和延續必須依賴大自然,從自然中取得食物、能源。人的自 然性本性注定了人必須追求物質利益,沒有物質利益的追求,人的生活就會永遠停滯于 原始狀態。人正是在對物質利益的清醒認識和追求中,提高了自身認識自然、改變自然 的能力,從而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顯示出人的存在的內在本質力量。正是人進行物 質資料生產的活動,把人的需要同動物的需要嚴格區分開來。動物的非生產性的需要, 產生的是純自然的動物生活。而人的生產性需要,造成的是人的“物質生活本身”。正 是這種物質生活本身,成為人類意識精神生成和升華的直接土壤。物質財富的創造和人 的內在力量的顯示,相輔相成,從而促進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也帶來了人類精神文 明水平的提高,人類也因此在自然界中占據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人的社會性本質是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確立的主導依據。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必 然造成一種社會性關系。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 P56)。人的社會關系中,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它制約著人的法律關系、政治關系 等方面。“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8](P32)人生活在社會中,想避開物質利益的追求,過世外桃源的生活,只能是一種空 想。人的社會理想的實現必須建立在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的基礎之上。因為,人們的經 濟行為、經濟關系是美好的、理想的社會關系的源泉和載體。而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又 是改變社會經濟關系的基本動力,是完善社會關系的基礎。“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 足,則知榮辱”就說明,人們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物質生活水平與社會法律道德風尚密切 相關。想超越社會經濟關系樹立道德與法律,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因此,人的社會存在 的本質特性決定了人必須追求功利,在功利追求的生活實踐中不斷改善社會的道德與法 律關系。
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是確立人的自我意識的基礎。人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 人的自我意識的確立與人的自我利益的追求同步產生,錯綜交織于一體,在對立統一中 不斷發展。人類自我意識的萌芽,緣于對個人利益的理解和肯定。原始社會公有制的經 濟生活下,支配著人的活動的是統一的、整體的意識。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剩余勞動產 品的出現,于是有了個人利益分配的差別。人的個體意識于是隨之逐步形成和發展,在 不斷的個人利益追求中,人類走出了原始社會的愚昧和落后,人的個性力量從而有了充 分發展的余地。人作為獨立性的精神存在體,在功利追求與滿足的矛盾中,一步步地得 以發展,展示了人類存在的本質力量和超越力量,從而帶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依據上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人性觀,以人為本應重視人的需要,給人以物質和精神的關 懷。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認為,人的價值實現是以能動地創造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 富并以自己得到物質和精神的滿足而達到的。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并不否認、貶低人的 物質需要,反而強調以物質生產為基礎的,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只有物質 的極大豐富,人的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才能使人擺脫對物的、人的依賴而走向人的 個性的自由發展。但也不能因此而走向“物欲至上”的形而上學人性觀上去。人除了物 質需求外,還有精神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本質需求。物質需求是基礎,精 神需求是升華。以人為本就是要把對人的物質關懷和精神關懷統一起來,實現人的全面 發展。
四、集體主義價值觀: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
堅持以人為本,其實質就是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依據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 ,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內涵,其一是指個人不僅僅是工具或手段,他同時也是目 的。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本質上是個人發展的兩方面的表現,所以它們僅在形式上是矛 盾的[4](P274)。在馬克思看來,個人發展主要采取社會(集體)和自我兩種基本形式。 前者是由于個人的有限性,使其必須同他人交往和聯合,個人和他人有一種相互依存關 系和共同的社會利益,于是彼此便通過實現這種共同的社會利益來發展自己,即發展其 合作性和聯合性;后者是由于單個人的獨特性,他是一個自我,因而他還要通過實現自 己的特殊利益來發展其個性。在一定條件下,這兩種利益會發生對立,但從個人發展的 最終趨向看,二者必須是統一的,社會利益必須在每個人的利益中得到反映,而每個人 又都將其特殊利益融合在整體利益之中。社會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實現是相互制的。社會 利益不會自己實現,它必須通過個人來實現,個人間關系的狀況如何,個人的活動狀況 如何,社會利益的實現也就如何。另一方面,個人利益具有什么內容,實現方式如何, 這是受社會規定和制約的[9](P102-103)。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性具體體現為前 者代表著其中的每一個體的長遠和根本利益,而集體中的每一成員也把維護和發展集體 利益作為實現自身利益的保證和前提。這里內含著一個命題:集體和個人互為目的。個 人應以集體為目的,為維護和增進集體利益而努力工作,直至做出犧牲(在這一意義上 個體是工具),因為個人的長遠和根本利益維系于集體利益。同時集體作為個體利益的 代表也應以個人為目的,在物質上根據社會公正原則盡力滿足個人的正當利益,不斷提 高個人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精神上尊重個人的人格尊嚴和個性發展。集體是由個 體構成的,倘若集體漠視個人的利益和要求,那它就失去了把個體集合為一個有機整體 的利益機制,這樣的集體必然會趨于瓦解,更談不上發展。從以往的實踐看,由于只強 調個人應無條件地服從集體利益和組織需要,只是要求個人要為維護和發展集體利益多 作貢獻和犧牲,忽略了滿足個人利益和尊重個性發展的重要性,結果不僅壓抑了個人積 極性、創造性和聰明才智的發揮,也不利于國家和集體事業的發展。因此,只有把個體 也當作目的,明確集體有關心、愛護、尊重集體中的每一個體,盡力滿足和保證個人正 當利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真正實現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其二,倡導社會主義 集體主義價值觀,一方面要將個人對集體利益的認同程度、貢獻大小作為衡量其道德境 界高低的標準,另一方面也要把集體對個人的關心、愛護、尊重程度和對個人正當利益 的滿足程度作為衡量集體真實性和先進性的尺度。集體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在一 定歷史條件下的現實的人所組成的,因而處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人所組成的集體其性質 也就不一樣。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區分了“虛假的集體”和“ 真實的集體”,刻畫了兩種不同性質的集體,一種是在階級對抗基礎上形成的集體,一 種則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后者的特點在于,它不僅擺脫了階級壓迫,擺脫了人對人的一 切統治和支配,而且還把個體自由發展的條件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因而只有在這樣的 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個人自由”[4](P84)。 因此,“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2](P294),同“只有在共同 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這兩者的涵義是一致的。這兩句話的涵義無非是:只有能保證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的共同體,才是真正的共同體,而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才能有每個 人的自由發展。每個人的自由發展與真正的共同體是一致的。這兩句話強調的都是每個 人的自由發展,要求變革社會關系以適應和保證每個人的自由發展;而給予不是要求每 個人犧牲自由發展以適應和順從或屈從某一社會關系。其實,集體不僅有質的區別,也 有量的差異。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集體當然屬于“真實的集體”的范疇,因為在這個 社會已不存在階段壓迫。從這一意義上說,把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等同于封建社會的宗法 專制主義是錯誤的。但現實的社會主義集體顯然與馬克思、恩格斯所講的“真實的集體 ”又有差異,因為它還存在漠視個體自由和個體發展、傷害個體利益的現象,集體中的 個人還會做出損害他人和集體利益的事。那么如何來衡量社會主義集體與馬克思、恩格 斯所講的“真實的集體”之差異程度?如何使現實的社會主義集體不斷接近馬克思、恩 格斯所講的“真實的集體”呢?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集體對個體的關心、愛護和尊重程 度,看它對個體利益的滿足程度。如果不在這方面做積極、認真的努力,集體的凝聚力 就會減弱,集體的事業就不可能興旺發達,這個集體就會逐漸失去其真實性,談社會主 義、集體主義價值觀也就沒有了感召力和現實基礎。
從思想方法的層次來看,能否堅持以人為本,能否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關鍵在于能否擺脫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兩極對立的思維框架。集體主義是既非個人本位 亦非社會本位的價值哲學,而是以個人與社會辯證統一為本位的價值哲學。因此,集體 主義要求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對立中來把握二者的統一,同時從二者的統一中來把 握它們的對立。
收稿日期:200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濟南9~13B1哲學原理萬光俠20042004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原則或根本要求。從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新視角審視以 人為本,其哲學意蘊在于:現實的人是以人為本的價值本位,現實的人是指在社會關系 中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是個體主體、群體主體和類主體的統一;人的主體性是以人為本 的價值原則,它意味著人是人的世界及其歷史的根本、主體,還意味著人本身就是自己 獨立人格的主體;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是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集體主義價 值觀是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它要求把個人看作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同時又要把集體對 個人的關心、愛護、尊重程度和對個人正當利益的滿足程度作為衡量集體真實性和先進 性的尺度。以人為本/現實的人/人的主體性/人的需要/集體主義/with man as the root/man-in-reality/subjectivity of man/man's needs/collectivism本文為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C3-031);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十 五”科研規劃重點項目。——作者文華,男,1940年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譯審,1007Implications of the Value Philosophy with Human As the Root
Wan Guangxia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014 BSTo take human as the root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demands of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Viewed from the Marxist value philosophy,its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lie in the fact that man-in-reality is the value standard.And man-in-reality refers to the man engaging in practical activities,and i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he individual,of the group,and of the species.The subjectivity of man is a value principle of taking man as the root,indicating that man is the very root,subject of the human world and its history,and that man himself is the very subject of his ow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To meet man'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is,therefore,the very goal of taking man as the root;whereas the collectivist outlook on values is its guide,demanding,on the one hand,that the individual is to be considered as the unity of means and purpose,and that the concern and the love for the individual on the part on collectivism,and to what extent the latter respects the form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latter meets the former's proper demands are to be taken as the measurements for the reality and advancedness of collectivism on the other.山東師范大學 政治法律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萬光俠(1965—),男,山東新泰人,山東師范大學政治法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作者: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濟南9~13B1哲學原理萬光俠20042004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原則或根本要求。從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新視角審視以 人為本,其哲學意蘊在于:現實的人是以人為本的價值本位,現實的人是指在社會關系 中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是個體主體、群體主體和類主體的統一;人的主體性是以人為本 的價值原則,它意味著人是人的世界及其歷史的根本、主體,還意味著人本身就是自己 獨立人格的主體;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是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集體主義價 值觀是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它要求把個人看作手段和目的的統一,同時又要把集體對 個人的關心、愛護、尊重程度和對個人正當利益的滿足程度作為衡量集體真實性和先進 性的尺度。以人為本/現實的人/人的主體性/人的需要/集體主義/with man as the root/man-in-reality/subjectivity of man/man's needs/collectivism本文為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C3-031);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十 五”科研規劃重點項目。——作者
網載 2013-09-10 2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