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寧夏地區古族國的經濟文化與華夏族的關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寧夏地區古屬雍州,中部為寧夏平原區,黃河貫穿全區。南部為黃土丘陵區[(1)]。在這塊地處西北的古老土地上,古今地理有很大的差異,古人類和氏族早就在此活動,同樣也有古國出現。以往人們一提寧夏,籠統說為戎狄少數民族區,經濟文化落后。我們認為歷史事實并非完全如此。因此,我不忖知識膚淺,試圖予以探討。
    一、寧夏的先民及其文化與中原關系密切
  從考古資料可知,寧夏地區的先民勞動、生息在今北部沙漠區以南。自1923年首次發現,迄今經4次發掘的靈武水洞溝遺址(以往將其與內蒙古薩拉烏蘇遺址合在一起稱為河套文化,屬舊石器時代晚期。)靈武水洞溝和中衛長流水等地發現的中石器時代遺址(大型與細小石器共存)、海原菜園村的馬櫻子梁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相當于馬家窯文化“石嶺下”類型)及林子梁新石器時代遺址等[(2)],均在銀川市以南地區。這是因為寧夏中部為平原,西有賀蘭山屏障,可陰擋西北襲來的寒流與騰格里沙漠流沙的東移,水利資源有黃河,土地肥沃,動物、植物資源較多,適于先民生存。南部黃土丘陵區的六盤山,綿亙于固原與渭河河谷之間,形成植被茂盛、森林與水草資源豐富的狀況。寧夏地區的先民,只能籠統地稱之為戎族和狄族。《史記·匈奴列傳》云:唐虞以上,葷粥就和山戎、獫狁居于“北蠻”。《漢書·匈奴傳》將“北蠻”寫作“北邊”。寧夏的西戎、北狄族自炎黃起,就與今甘肅、陜西的古華夏族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寧夏地區舊、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與陜甘仰韶、龍山文化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北方(含寧夏)文化“首先具有鮮明的地區特點和民族風格,但同時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因素也特別濃厚,不同程度地表現了同中原內地的內在聯系,反映出了兩者之間的一致性”。“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族的祖先。這個時期在北方地區先后出現的有葷粥、土方、吾方、鬼方等族。黃帝合諸侯符契圭瑞于釜山,其中有葷粥參加,這就說明早在黃帝時期,北方的葷粥就與中原華夏族發生了聯系。”[(3)]堯、舜、禹時期,華夏裔族或支族已有徙入寧夏南部并與戎狄雜處。《墨子·節葬》所說的“堯北教乎八狄,舜七教乎七戎,禹東教乎九夷”,是春秋戰國的追述之辭,“八狄”、“七戎”實即山戎或葷粥、西戎(含羌氐族)。這說明堯舜禹時華夏與北狄、西戎已聲教相通,聯系更為廣泛。從寧夏海原菜園村林子梁遺址及切刀把、瓦罐嘴、寨子梁等新石器晚期遺存看,普遍使用了窯洞式與半地穴式房屋,流行豎式側龕墓,多單人側身屈肢葬的原始文化遺存。這是一支農牧并重、比較簡樸的土著文化,與相鄰地區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崇尚華美的馬家窯文化有明顯區別。這里的原始居民生息的時間大致在“半山”類型之后,而與“馬廠”類型相同。菜園村遺存所代表的生產形態和葬俗與齊家文化有許多聯系[(4)]。在固原南部丘陵山區,海原菜園村的文化類型遺存相當廣泛,而尤以寧南、隴東清水河、葫蘆河和涇河上游一帶最為集中[(5)]。這些都雄辯地證明了寧夏在原始時代,決非是單一而文化落后的戎狄族,而是炎黃后裔族與戎狄游牧部族雜居的地方,且戎狄受華夏文化影響,從游牧轉向了半耕半牧的定居生活。他們的居屋,使用的生產生活用具,墓葬形制及陶器組合等,與陜甘地區,乃至中原地區的華夏族文化水平大體一致。
  夏代的疆域只達到關中東部、陜北東部及陜南。商代地域達關中西部及甘肅東北部,至晚期,周的勢力才達到寧夏南部。《國語·周語》、《史記·周本紀》均載:約在夏帝太康失國時,稷官不窯(周祖先棄之后裔)失去職務,避后羿篡政之亂,“奔戎狄間”(今甘肅慶陽)。周族在今慶陽地區不斷發展,至夏末已達寧夏固原一帶。夏末商初,公劉雖帶領族人遷于@①(今陜西彬縣與旬邑之間),但仍有周人留于寧夏固原一帶,和戎狄交錯居住、生活在一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公劉發跡于西戎。”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內,周族與戎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同開發了寧夏固原、甘肅慶陽及關中西部地區。寧夏的葷粥族與北方同族一樣,至遲在夏末已與華夏發生了融合。《史記·匈奴列傳》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司馬貞《索隱》引樂彥《括地譜》云:“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當然也。”韋昭云:“漢曰匈奴,葷粥其別名,則淳維是其始祖,蓋與獯粥是一也。”《晉書·劉元海載記》云:“淳維,伯禹之苗裔,豈異類哉。”清代何秋濤《逸周書·王會篇·@②釋》云:“或古有匈奴部落,淳維奔其國,因為君長,若箕子之于朝鮮,未可知也。”說葷粥(匈奴)為夏桀之后,顯然不確。說夏亡,其后裔逃入北狄族,與之融合,或成為其首領,則是對的。此外,商代中期后,寧夏南部還有北狄的裔支鬼方及大戎。鐘侃云:商周之際,寧夏固原地區是周人和犬戎、鬼方等少數民族接觸極為頻繁的地區[(6)]。西周時,寧夏已成為其版圖。1981年,在固原中河發現并清理了1座西周時期的墓葬及1座車馬坑。出土陶、銅、骨、玉器及蚌、貝等隨葬品近千件。出土的鼎、簋、形制和紋飾與陜西長安灃西張家坡M178、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早期墓所出相似;墓葬及車馬坑出土的車馬器如軸、鑾鈴等,與北京房山玻璃河西周早期車馬坑所出幾乎完全相同。墓中所出直耳、圓柱足、上腹飾帶狀饕餮紋的禮器銅鼎,以及敞口、短頸、鼓腹、連襠附三錐足、通體施繩紋的陶鬲,充分證明此墓屬西周早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11世紀至10世紀中葉。”[(7)]從而說明了夏商周三代的寧夏,在周文化傳播、影響下,大戎、獫狁、鬼方與西戎族,在經濟、文化及禮俗方面并不落后。
    二、春秋戰國時期寧夏的古國及其文化
  夏商周時期,今寧夏地區,未形成少數民族或華夏族古國[(8)]。至春秋戰國,隨著天下的紛爭、民族遷徙、融合的加劇,寧夏地區逐漸出現了古國。現簡述如下:
  烏氏戎。《史記·匈奴列傳》《正義》云:氏聲氐。《括地志》云: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三十里,周之故地,后入戎。”《漢書·地理志》云:安定郡有烏氏,縣不稱道。又注:“烏水在西,北入河。都盧河在西”。烏水即今清水河,源于寧夏六盤山,因此,烏氏戎當在寧夏固原清水河以北至黃河之間,包括今甘肅一部分。春秋初期稍晚,烏氏戎已建立小國,秦穆公征服之。秦惠文王滅其國而設縣。《辭海·歷史分冊·歷史地理》云:烏氏,又作閼氏、焉氏,其邑地烏氏縣(今甘肅平涼西北),秦惠王置。
  居延戎國。《路史·后紀四·炎帝紀下》云:炎帝之孫曰逢伯陵,同吳權之妻阿緣婦胤三年,生三子,曰殳,曰鼓,曰延。”延氏族興起于陜北延水(又叫吐延水)一帶。隋朝在此設延川縣,唐改為延水縣。西魏時設延州,并于綏德縣東南設延陵縣,隋改名延福縣。唐設延安郡及延昌縣(今安塞縣北)、延長縣。《殷墟卜辭》第733片有“誕王”;《甲骨續存》下編第43片有“延王入”。說明商代延族勢力強盛,已稱王國。延族的別支稱綿諸。西周“初年”,又從綿諸族中分出朐衍族,“從陜北延水流域向西北遷至靈武,成為朐衍之戎。”[(9)]所謂朐衍戎者,是因延族長期居于戎地之故也。朐衍又寫作居延、呼衍、紆衍。《史記·匈奴列傳》云:“岐、梁山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集解》引徐廣曰:“在北地。朐音詡。”《索隱》案:《地理志》朐衍,縣名,在北地。徐廣音詡,鄭氏音吁。”《正義》引《括地志》云:鹽州,古戎狄居之,即朐衍之地,秦北地郡也。”顧頡剛先生云:朐衍在今寧夏靈武縣東南[(10)]。春秋時秦穆公西擊戎,開國十二,即有朐延戎國。因它久居戎地,生活習俗同化,故習慣上稱朐衍戎為西戎族國。秦統一中國后,朐衍國滅,部分融合為秦人,部分北遷入匈奴,成為匈奴貴族。
  義渠戎國。《帝王世紀》云:舜妃女英(帝堯之女)生商均。《路史·后紀十一》云:“女@③(英)生義均。義均封于商(今陜西商縣),是為商均。”何光岳先生釋:“旬與勻古既同音義,則今陜西的洵水和旬陽縣乃商代荀人分布之地,正與商均西遷至商縣地相鄰”。又云:“商代時義人有一支西遷至陜西,叫義渠,建立了國家。”[(11)]《竹書紀年》云:商王武乙三十年,周師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逸周書·史記解》記載:“昔義渠氏有兩子,異母皆重。君疾,大臣分黨而爭,義渠以亡。”義均族長期居戎地,雖為首領,但其族民多為戎族,故又稱西戎國。商王武乙命周王所伐之義渠戎國“在今陜西宜川縣東北閣樓鄉上的汾川。古公和其子季歷所滅的義渠,應在北魏所置的義川縣,西魏置義川郡,宋避諱改為宜川縣,在今宜川縣東北。義川縣因義川得名。春秋后,義渠遷至今甘肅慶陽,復立義渠戎王國,筑有王城。戰國時,義渠戎王國強盛,地域擴至寧夏南部。義渠戎所轄之寧夏南區,有渭河、黃河、涇水,適于農耕,經濟自然發展。戰國中葉后,義渠戎王國以其遼闊的地域,強盛的經濟、軍事力量,與秦發生了爭奪戰。《史記·秦本紀》載:秦躁公十三年(公元前430年),義渠伐秦,至于渭南。”到秦昭襄王時才徹底擊敗義渠,滅其國。義渠大部分成為秦民,部分逃入匈奴。
  朐衍、義渠二戎國,雖然與華夏族有著淵源關系,但因其成員基本是西戎族,亦融合進了部分犬戎、鬼方族,加之與北狄族交錯,生產、生活習俗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這也就是從銀南至固原廣大地區內存在春秋、戰國時期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特色的青銅文化遺存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寧、固原兩地的春秋至戰國墓葬形制,有長方形豎穴土坑[(12)],還有凸字形或凹字形土洞墓。[(13)]盛行以馬、牛、羊頭骨隨葬的風俗。隨葬品以馬具和兵器為主,馬具有銜、環、當盧等,兵器除獨特的青銅短劍外,有管銎斧、鐓、鏃等。還有銅鏡、圓牌飾、珠飾等生活用品。當盧及銅鏡上的紋飾除幾何圖案外,以馬、虎、鷹等草原牲畜和兇禽猛獸最有特色。這些墓葬具有濃厚的畜牧經濟特征,出土器物許多與內蒙古春秋戰國時期匈奴墓遺物相似,其時代大體一致。[(14)]戰國后,匈奴南侵,寧夏亦是必經之地,故多有遺物。春秋戰國時期,寧夏固原還有炎帝之孫靈恝的后裔巫人,生活于固原縣北的黑水一帶,成為義渠戎王國的族民。炎帝后裔申、呂余族亦有遷入寧夏銀北地區的。散居寧夏中部及南部的黃帝后裔有姓族、姬姓族、喬氏族等。秦漢統一中國后,寧夏地區歸于王朝版圖,部分地區為匈奴屬地。南匈奴降伏漢后,寧夏地區民族均成為漢王朝大家庭的一員,如漢武帝時安置匈奴的五屬國之安定郡治所地“高平”,即在今寧夏固原。三水屬國都尉治所在今寧夏同心縣一帶。同心縣倒墩子漢代匈奴墓群當為五屬國中安定、三水屬國族民的墓葬。這77座墓葬數多為土坑墓,少量為偏洞室墓和石棺墓。出土的1500余件葬品中,有陶器、銅器、鐵器、石器、骨器、金器、五銖錢、珠及貝殼等。其中以長方形透(浮)雕銅牌飾及肩部飾一周波浪紋或弦紋的陶罐最具有特色。這些遺物與蒙古、蘇聯外貝加爾地區漢代匈奴墓所出器物基本一致,具有匈奴文化的明顯特征。寧夏吳忠關馬湖、固原縣郊、鹽池張家場、宛家溝、海原胡灣、靈武橫城、西吉保林等地漢墓的發掘,漢@④衍縣故城(今鹽池張家場古城址),廉縣故城(今賀蘭暖泉古城址)的發現[(15)],則反映了兩漢政府加強對寧夏地區統治的歷史事實。
  綜上所述,古屬雍州的陜西、甘肅、寧夏等地,自古就連成一片,華夏、北狄、西戎族交錯雜處,互相影響,互相依存。夏商周三代,獫狁、鬼方、土方、@⑤方、犬戎、西戎、夏人、周人交錯、融合,共同開發了寧夏地區,尤其是中部和南部的地區之經濟。周人向戎狄交換犬馬、皮貨、珠玉、牛羊、重寶;戎狄也向周供戰馬、奇獸等物。春秋戰國時期,戎狄與居住在寧夏地區的華夏族人通婚,學習華夏族的農耕技術、生活習俗等。秦統一寧夏后,實行郡、縣制,匈奴被逐往長城以北。秦末農民起義與楚漢之爭期間,匈奴乘機發展,漢匈曾一度和親,至漢武帝徹底擊敗匈奴,寧夏地區成為安置降伏匈奴的重地。從古至東漢末,寧夏地區的經濟、文化與陜、甘華夏(后為秦人、漢人)族有著密切的關系,歷史一樣悠久,并非傳統舊說的“不毛”之地。其文化亦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注:
  (1)《中國省(區)地理》,商務印書館,1977年。
  (2)(4)(5)(7)(14)《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2年。
  (3)《中國北方民族關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6)鐘侃:《寧夏古代歷史紀年》,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8)拙文:《夏商周陜甘寧地區民族遷徒與融合》,《固原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
  (9)何光岳:《延人的來源和遷徒》,《延安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10)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稿·秦與西戎》。
  (11)何光岳:《東夷源流史·義渠的來源和遷徒》,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寧夏中寧縣青銅短劍墓清理簡報》,《考古》,1987年第9期。
  (13)《中國考古學年鑒》(1988年),文物出版社。
  (15)《寧夏吳忠縣關馬湖漢墓》,《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3期;《中國考古學年鑒》)1985年),文物出版社,《寧夏鹽池張家場漢墓》,《文物》,1988年第9期;《中國考古學年鑒》(1986年,1989年),文物出版社。
                       (責任編輯 薛正昌)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筆去毛加盞
  @②原字瑩去玉加缺左
  @③原字日加旬
  @④原字工加口
  
  
  
固原師專學報073-076K21中國古代史(一)(先秦至隋唐)楊東晨19951995 作者:固原師專學報073-076K21中國古代史(一)(先秦至隋唐)楊東晨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31:38

[新一篇] 論大學排序的價值取向

[舊一篇] 論實踐的價值及其評價標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